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出处:21教育名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版权所有:21教育】
二、教材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6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第三部分(第7段至第8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21教育网
三、教学重点:
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21cnjy.com
四、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PPT2
相信同学们都读过《十万个为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的主要作者——叶永烈。
叶永烈 (1940— )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还著有《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传记。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www-2-1-cnjy-com
今天我们要学习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PPT3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三精读课文感悟主题。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学生默读思考。)PPT4
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2、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有没有人能把他们的相同点分析得更清楚一些?PPT5
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所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对句子的理解。
①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PPT6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PPT7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www.21-cn-jy.com
③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PPT8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2·1·c·n·j·y
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PPT9【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21·世纪*教育网
四、课堂小结PPT10
同学们,只要你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见微知著,具有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善于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你就能发现真理。【来源:21cnj*y.co*m】
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发现真理的路上!
七、教学设计PPT1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 !
不断探索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跨越式教学,反思这次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我觉得比较好地实验了跨越式的模式进行教学,过程简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抓住主要的重难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完成课标任务的同时,能够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拓展训练。教学中,抓住了“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和事例中“问号与真理的关系”两个重要问题进行教学,在学生理解了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本课的讲授任务也基本完成了。环节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为了讨论而设的讨论,朗读也根据教材的特色没有进行多元朗读训练,师生交流也尽力做到简洁快速。21·cn·jy·com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跨越式实验教学模式高效。原因是教材的篇幅适中,内容容易理解,而且文中的三个事例的段落结构相同,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课文的学习和阅读的拓展以及小练笔的写作。在第一课时上,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的拓展,让学生对三个例子的背景有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第二节课的小练笔,学生因为在第一课时进行的拓展阅读中理解了三个事例的背景资料,而且三个例子也是结构相同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三个例子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省下时间进行小练笔了,在小练笔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总结的课文写作方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模式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从反馈看来,学生的把握不错。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3张PPT)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就是著名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叶永烈。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他一下。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叶永烈 (1940— )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还著有《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传记。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司空见惯: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无独有偶: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有没有人能把他们的相同点分析得更清楚一些?
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
1、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2、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
3、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所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只要你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见微知著,具有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善于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你就能发现真理。
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发现真理的路上!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 !
不断探索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 z o jī ( http: / / www.21cnjy.com ) xiè nì zhu n méi guì l ng yù
( ) ( ) ( ) ( ) ( )
nì shí zhēn ( http: / / www.21cnjy.com ) dì yù xuán wō sī kōng jiàn guàn
( ) ( ) ( ) ( )
二、组词语。
燥 ( ) 诞 ( ) 玫 ( ) 偶 ( )
逆 ( ) 圃 ( ) 蕊 ( ) 锲 (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追 ( )求 源 扑( )而 来
见( )知 著 ( )而 不 舍
四、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漩(xuán xuàn)涡 花 圃(b pǔ)
石 蕊(ruǐ ruì) 锲(qiè qì)而不舍
五、从文中找出正确的搭配。
( )的事情 ( )地注意到
( )的实验 ( )的香味
( )的花朵 ( )的疑问
( )的能力 ( )的灵感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解决——( ) 普通——( ) 实验——( )
欣赏——( ) 意识——( ) 应用——( )
忽然——( ) 奇怪——( ) 偶然——( )
七、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21教育网
2.我读完了那本课外书。
2·1·c·n·j·y
3.大水冲走了八只大铁牛。
21·世纪*教育网
4.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www-2-1-cnjy-com
八、修改病句。
1.张老师的身材非常健康,步伐非常迅速。
www.21-cn-jy.com
2. 我们班的董辉同学,主动承担图书管理员。
2-1-c-n-j-y
3. 我们不能只重视两门语文、数学功课,要全面发展。
21*cnjy*com
9、选词填空。
不但、、、而且、、、 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
1. ( )多读、多写、多观察,作文( )写得好
2. ( )他对周围事物观察很细致,( )写起文章来内容很具体。
3. 我们的班长( )工作负责任,( )爱帮助有困难的人。
4. ( )人类乱伐森林,( )会破环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十、按照课文填空。
当然,见微知著、( )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 ),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 )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 )的人,给那些善于( )的人,给那些具有( )精神的人。21cnjy.com
答案与解析
一、答案:
洗澡 机械 逆转 玫瑰 领悟
逆时针 地狱 漩涡 司空见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熟悉生字词,正确写出来。“洗澡”的“澡”容易和“干燥”的“燥”弄混,要区别开来,“洗澡”需要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干燥”容易起火,所以是火字旁。21·cn·jy·com
二、答案
燥热 诞生 玫瑰 偶然
逆转 花圃 花蕊 锲而不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的组词,要能正确识别出生字,还要会组词,要注意平常对词语的积累。
三、答案
追(根)求 源 扑(鼻)而 来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课文内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四、答案
漩(xuán xuàn) ( http: / / www.21cnjy.com )涡 花 圃(b pǔ) 石 蕊(ruǐ ruì) 锲(qiè qì)而不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读音的掌握情况。是易错读音和多音字,学生要能做出正确的而选择。
五、答案
(普通)的事情 (敏锐)地注意到 (反复)的实验 (醉人)的香味
(迷人)的花朵 (一连串)的疑问 (探索)的能力 (科学)的灵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和对固定搭配的掌握。
六、答案
解决——(完成 ) 普通——(一般 ) 实验——(测验 )
欣赏——(观赏 ) 意识——(认识 ) 应用——(使用 )
忽然——(突然 ) 奇怪——(奇特 ) 偶然——(偶尔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要了解给出词语的意思,也要明白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注重平时的积累。【来源:21cnj*y.co*m】
七、答案
1、老人的手被他紧紧握住了。
2、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
3、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4、战士们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解析: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出处:21教育名师】
八、答案
1、张老师的身体非常健康,脚步非常迅速。
2、我们班的董辉同学,主动承担图书管理员的重任。
3、我们不能只重视语文、数学两门功课,要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题句子的毛病是搭配不当,将身材改为身体。第二题句子的毛病是句子成分残缺,加上“的重任”第三题句子的毛病是语序混乱需要调整语序,将“两门”放到后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九、答案
1. ( 只要)多读、多写、多观察,作文(就 )写得好
2. ( 因为)他对周围事物观察很细致,( 所以)写起文章来内容很具体。
3. 我们的班长( 不但)工作负责任,(而且 )爱帮助有困难的人。
4. (如果 )人类乱伐森林,( 就)会破环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关联词,要正确运用关联词,明确关联词的假设、因果、递进的各种关系。
十、答案
善于发问 灵感 机遇 有准备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熟悉的了解课文本题就很容易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