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 200千瓦,其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潮汐电站一般建在海水涨落比较大的海湾。下图示意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外部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
1.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技术难度大
B.对地理环境要求高
C.运行成本高
D.对海岸环境影响大
2.潮汐能的综合开发,所产生的最突出问题是( )
A.阻碍船只通行
B.造成环境污染
C.影响生物多样性
D.不利于水产养殖
“风吹白浪卷轻烟,海水辽阔任征帆”是唐朝诗人白居易赞美大海的诗句。据此完成第3~4题。
3.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4.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 )
A.动力均来自风力
B.波长为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长度
C.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D.涨落具有周期性
在大西洋洋流中,有一支被称为“暖输送带”。它将海洋在热带获得的热量经墨西哥地区向格陵兰岛、西欧和北欧地区输送,并一路向大气释放热量,不断蒸发的海水变得更咸,北上过程它逐渐冷却,抵达挪威和格陵兰海时,表层海水密度变高,变重的表层海水开始下沉,转向南流动,成为“冷输送带”。下图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中表层洋流为( )
A.暖流,北上过程中其盐度下降
B.暖流,北上过程中其温度降低
C.寒流,北上过程中其盐度上升
D.寒流,北上过程中其温度下降
6.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会使北大西洋海域 ( )
A.表层海水盐度上升
B.表层海水下沉加快
C.表层海水密度降低
D.深层海水流速加快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下图示意我国某海滨城市某日的潮汐时刻。据此完成第7~8题。
7.产生潮汐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A.日月引力 B.风力作用
C.海水惯性 D.地转偏向力
8.下列时刻中,适合赶海的时间是( )
A.4时、16时 B.10时、22时
C.2时、14时 D.8时、20时
9.读局部洋流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 (填“副热带”或“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2)c洋流为寒流,其对沿岸气候具有 的作用。
(3)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区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 方向扩散。
B组关键能力提升练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
10.下列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河口形状
B.夏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海水盐度
11.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可能位于( )
A.甲、乙位置 B.丙、丁位置
C.甲、丙位置 D.乙、丁位置
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的发现得益于2010年台风“鲇鱼”的登陆。2022年9月,水下考古发掘全面启动,考古队员利用涨退潮转换之间的平潮期,潜到遗址点进行考古作业。下图示意该地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的潮汐过程。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受台风影响形成的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是( )
A.海啸 B.风暴潮
C.洋流 D.潮汐
13.中秋节当日,下列四个时段中最适合水下考古的是 ( )
A.0—2时 B.8—10时
C.11—13时 D.19—21时
14.与9月3日相比,中秋节当日的潮汐( )
A.以受太阳引力影响为主
B.涨落潮差更大
C.更利于船舶傍晚入港
D.发电次数更少
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它们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每年5月底开始,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图中虚线所示)向圣劳伦斯湾聚集。读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图,完成第15~16题。
15.每年5月底开始,白鲸开始向圣劳伦斯湾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质优良,利于繁殖
B.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C.海冰融化,水中氧气足
D.水温较高,利于生存
16.图中虚线所示洋流性质及其对白鲸迁徙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暖流;提高白鲸运动速度
B.暖流;利于白鲸保持体温
C.寒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
D.寒流;利于提供丰富饵料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下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了长数千米、宽达1千米、厚度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2)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非洲西南部示意图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全年平均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km 海水温度/℃
0 14.7
52 16.4
104 17.4
208 18.4
312 19.1
416 19.7
520 20.3
624 20.8
728 21.2
(1)结合上表,描述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2)根据上题,判断M处洋流的性质为 ,
并在图中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3)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B 2.C 解析 第1题,我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关键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说明技术不是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的原因;该发电站运行后靠潮汐运行,成本较低;该类发电站一般建在海水涨落比较大的海湾,对地理环境要求高,但对海岸环境影响较小。故选B。第2题,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潮汐能的综合开发,预留出了海上通道,不会阻碍船只通行;靠潮汐动力发电,对环境污染较小;电站建设,改变了部分海域的海水运行规律,对部分海洋生物会造成影响,故电站建设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电站拦截水域,对近海水域水产养殖影响较小,对部分水域,可能更有利于水产养殖。故选C。
3.A 4.C 解析 第3题,由诗句可知,白浪是风吹后形成的,故该海水运动形式是海浪,A正确;潮汐是海水在天体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不是受风力吹拂形成的,B错误;洋流是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大规模稳定流动,而海浪规模小、不稳定、随机性强,C错误;风暴潮是台风等强风作用下引起海水的异常涨落,其规模较大,诗中“白浪卷轻烟”,规模小,D错误。故选A。第4题,除风力外,海底地震、火山喷发等可引起海啸等海浪,A错误;海浪的波长是相邻的波峰或相邻的波谷之间的长度,B错误;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C正确;海浪多受风力吹拂形成,规模小、不稳定、随机性强,具有周期性的海水运动形式的是潮汐,D错误。故选C。
5.B 6.C 解析 第5题,结合信息可知,表层洋流为在热带北上的洋流,主要为“暖输送带”,性质是暖流,其在北上的过程中,自身不断释放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海水不断蒸发,海水的盐度不断升高,密度不断加大。故选B。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使两极冰川融化,会使北大西洋海域淡水增加,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密度下降,海水变轻,下沉速度减慢,深层洋流南下回流速度会减慢,进而会对整个环流系统的水热输送产生重大影响。故选C。
7.A 8.D 解析 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月的引力是产生潮汐的主要动力,A正确;而风力、海水惯性和地转偏向力都不是潮汐的主要动力来源,B、C、D错误。故选A。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所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是潮位最低点的时间(10时、22时)向前推两个小时,即8时、20时,此时潮水正在退去,水位降低,水下礁石和滩涂逐渐露出,此时适合采集打捞海产品,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 (1)副热带
(2)降温减湿
(3)偏北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海区位于北纬30°附近,属于副热带海区,所以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副热带海区的大洋环流。第(2)题,c洋流是寒流,其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第(3)题,根据图中洋流流向,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区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偏北方向扩散。
10.D 11.C 解析 第10题,钱塘江大潮的成因主要从天时、地利、风势三方面分析。天时: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太阳、地球、月球几乎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C有关,不符合题意。地利:钱塘江口呈喇叭形,逆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积涌,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使潮水增大,A有关,不符合题意。风势:此时江浙一带盛行东南季风,风向与潮水运动方向一致,助长了潮势,B有关,不符合题意。与海水盐度无关,D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第11题,当太阳、月球和地球位于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甲、丙位置正确;当日、地和地、月连线垂直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海面的涨落差距小,形成小潮,乙、丁错误。甲、丙正确,故选C。
12.B 13.C 14.B 解析 第12题,风暴潮是由台风影响形成的海水运动形式;海啸主要由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引起;洋流一般是由定向风的作用所致;潮汐是有规律的海水运动。第13题,四个时段中,A、D是晚上,不利于作业;8—10时海水处于涨潮,海水波动大,不利于作业;11—13处于平潮期,海水稳定,波动小,白天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海底作业。第14题,中秋节当日的潮汐受太阳和月球的共同引力;由于此时太阳和月球引力最大,涨落潮差更大;晚上潮水更低,不利于船舶傍晚入港;涨退次数无变化,发电次数无改变。
15.B 16.C 解析 第15题,该地位于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为鲸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吸引白鲸来觅食,B正确;从材料“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向圣劳伦斯湾聚集”可知,向圣劳伦斯湾聚集不是为了繁殖,A错误;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说明它是冷水性生物,D错误;5月底,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同样融化,C错误。故选B。第16题,图中虚线所示洋流由较高纬向较低纬流,水温比流经海区低,为寒流,A、B错误;白鲸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喜冷水环境,洋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同时白鲸可顺洋流游动,节省体力。白鲸游动速度缓慢,顺着洋流有利于提高游动的速度,C正确;寒流与提供丰富饵料的关系较小,D错。故选C。
17.答案 (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丰富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2)多晴天,云量少;风力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解析 第(1)题,读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冷水”,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好群居”说明沙丁鱼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由图可知,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第(2)题,沙丁鱼大迁徙时间为每年5—7月,此时为南半球冬季,且南非高原平均海拔较高,气温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风力较弱。
18.答案 (1)离海岸越远,表层海水温度越高。
(2)寒流 绘图如下。
(3)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
解析 第(1)题,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出离海岸越远,表层海水温度越高。第(2)题,依据前面分析可判断该洋流为寒流,且自南向北流动。第(3)题,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