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模块综合测评(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带回了珍贵的月壤。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来自月球的样品,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如下图),相当于在大气层上打了个“水漂”。完成第1~3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返回器从滑翔再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途经的地球圈层结构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D.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大气较稀薄,可利用推进器反推降低探测器速度
B.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地球可为后续载人航天研究提供借鉴
C.凌晨发射期间,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较少,便于观测探测器
D.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进入地球大气层,可减小返回器速度、降低返回器表面温度
2023年7月3日7时许,太阳的X射线流量急剧变化,太阳耀斑爆发。目前,本次爆发后暂未观测到日冕物质抛射。2023年正处于耀斑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据此完成第4~5题。
4.本次太阳耀斑发生在( )
A.太阳内核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5.耀斑活动的周期约为( )
A.2年 B.4年
C.11年 D.22年
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某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第6~7题。
6.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 )
A.2时前后 B.6时前后
C.11时前后 D.20时前后
7.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 )
A.白天多下沉气流
B.白天多上升气流
C.夜晚多上升气流
D.夜晚多下沉气流
以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筹办为契机,杭州加快系统化全域推进“水弹性城市”,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据此完成第8~9题。
8.“水弹性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杭州推进“水弹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 )
A.缓解城中“雨天看海”景象
B.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C.削减城市各季节河流的流量
D.减少城市雾霾发生
下图是运用GIS绘制的1920年台湾各区霍乱死亡人数概况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霍乱属于 (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11.对图中圆点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点大小代表霍乱发生的占比
B.圆点位置代表霍乱发生的具体地点
C.东部各区无霍乱发生
D.圆点数据具备其所在区的空间属性
芙蓉花(下图)又称木芙蓉,是成都市市花,在我国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南方省份。芙蓉花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芙蓉花属于( )
A.落叶阔叶树
B.常绿阔叶树
C.亚寒带针叶树
D.热带雨林
13.根据芙蓉花的分布特征,推测芙蓉花适宜生长的气候环境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严寒湿润
14.掉落在土壤表层的芙蓉花枯枝落叶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降低土壤含水量
C.提高土壤有机质
D.减少土壤孔隙度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的野外考察线路和考察地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此次考察需要准备哪些考察装备 ( )
①世界地形图 ②地质锤 ③卫星定位仪 ④植物标本夹 ⑤羽绒服 ⑥雨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6.此次考察活动选定地点后,接下来考察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撰写报告 ②查找相关资料 ③规划考察线路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同学在学习了地球演化之后,将不同地质时代的时间与主要事件总结成了不同地质年代简表(下表)。我们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它们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地质 年代 距今时间 地壳运动 形成 矿藏 生物的演化
新生 代 6 600万 年以来 联合古陆完全解体,形成现代海陆格局。剧烈地壳运动,形成地势起伏 — 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迅速发展
中生 代 2.52亿— 6 600 万年 联合古陆开始分裂 煤 恐龙占优势,后来出现了始祖鸟,裸子植物繁盛
古生 代 5.41亿— 2.52亿年 巨大地壳运动形成联合古陆 煤 三叶虫空前繁盛,蕨类植物发展
元古 宙 25亿— 5.41亿年 地壳运动强烈,地势起伏增加 — 出现了藻类,后期出现了褐藻和红藻等高级藻类;出现真核细胞生物
太古 宙 40亿— 25亿年 岩浆活动,火山喷发 铁 原始生命出现
(1)指出地质年代中两个重要成煤期,并说明两个时期成煤的条件。(4分)
(2)从地球外部条件角度,说明地球生物能够不断演化的原因。(4分)
(3)不少科学家认为,恐龙所处时期的物种灭绝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从地球圈层的角度,简要分析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生物灭绝的原因。(5分)
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江苏盐城(下图左)的滩涂占全省65%以上,沿海滩涂因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含量少,一直难以发展种植业。传统的滩涂种植业开发模式是“筑堤挖渠—淡水脱盐—粮棉复垦”,但始终投入多、产出少。2000年来,盐城L公司与中科院等合作,在滩涂上种植用海水浇灌的蔬菜(主要是海蓬子、碱蓬)。海水蔬菜具有抗盐、聚盐和抗病虫害强的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材料二 盐城海岸潮间带上由于潮汐作用形成一道道潮沟,从空中俯瞰宛若一棵棵向陆地延伸的树,即“潮汐树”地貌景观(下图右),潮汐树主干朝海,枝杈朝陆,盐沼处比光滩处更稳定。
(1)从地理位置分析盐城发展“海水蔬菜”的自然条件。(4分)
(2)与传统开发模式相比,分析“海水蔬菜”模式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5分)
(3)与光滩比,分析盐沼处的“潮汐树”更稳定的原因。(5分)
19.(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的变化。该地气候干旱,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
(1)推测Ⅲ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的原因。(4分)
(2)从降水强度和植被覆盖角度分析洪水对P值大小的影响。(4分)
(3)从流水作用角度分析三个时段河床的变化过程。(5分)
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印度每年都会经历高温天气,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每年因高温住院,甚至死亡的人数很多。下图为新德里气温、降水资料图和新德里位置图。
(1)近年来新德里受到高温天气袭击的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增长,试分析原因。(6分)
(2)针对高温天气印度政府和居民可采取哪些措施 (6分)
参考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B)
1.B 2.D 3.C 解析 第1题,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在地球上,不是天体,A错误;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已经进入宇宙环境,是天体,B正确;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C错误;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回到地球环境之后,已经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D错误。故选B。第2题,“嫦娥五号”返回器从滑翔再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途经的地球圈层结构依次为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3题,月球大气极为稀薄,探测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摩擦力小,可利用推进器反推降低探测器速度,A说法正确;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地球,既使返回舱达到减速又不被烧坏,又可为后续载人航天研究提供借鉴,B说法正确;太阳活动不受昼夜影响,凌晨发射时环境亮度比较低,便于观测发射的探测器,C说法错误;地球的质量较大,引力较大,大气层较厚,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进入地球大气层,可减小返回器速度、降低返回器表面温度,D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故选C。
4.C 5.C 解析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耀斑发生在色球层,C对;太阳内核发生核聚变反应,A错;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B错;日冕层发射出太阳风,D错。故选C。第5题,耀斑为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为11年,故选C。
6.C 7.B 解析 第6题,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第7题,结合材料“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及已学知识可知,白天坡地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夜晚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对茶树生长不利。
8.D 9.A 解析 第8题,“水弹性城市”,是通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有利于增加下渗,起到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①④正确;不能调节水汽输送,也不能增加大气降水,②③错误。第9题,“水弹性城市”的建设,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所以有利于缓解城中“雨天看海”景象;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蓄水池等设施,没有增加城市土地面积,还可能会占用城市土地,不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水弹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下渗,可以调节径流,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不会削减城市各季节河流的流量;雾霾的发生与大气污染有关,“水弹性城市”的建设不能减少城市雾霾发生。
10.B 11.D 解析 第10题,依据相关知识可知,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霍乱属于生物灾害,故B正确。第11题,由题干信息可知,圆点的位置表示发生霍乱的区域,而不是具体地点,数据应表示该区死亡人数概况,故可排除A、B;C表述与题干无关,可首先排除;而圆点数据具备其所在区的空间属性特征,D正确。
12.A 13.B 14.C 解析 第12题,由材料“芙蓉花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可知,芙蓉花表现为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符合落叶阔叶树特征。第13题,由材料“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南方省份”可知,芙蓉花喜欢生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气候温暖湿润。第14题,掉落在土壤表层的芙蓉花枯枝落叶的分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非毛细管孔隙等,并由于它的阻挡作用减弱了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15.D 16.C 解析 第15题,此次考察需要准备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世界地形图不合适;另外夏季的南方山地,600多米的山顶温度不会太低,不需要带羽绒服,除以上两项之外的其他装备都是需要的。故②③④⑥正确。故选D。第16题,一次考察活动在地点确定后,首先要查找相关资料,对该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规划考察线路,然后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再对考察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考察报告。故考察步骤顺序是②③④①。故选C。
17.答案 (1)古生代、中生代。气候暖湿,植物生长繁盛(为煤炭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地壳运动频繁(为煤炭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
(2)稳定的太阳光照(或安全的宇宙环境)。
(3)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强烈爆炸,部分岩石圈破裂,产生强烈的火山喷发,直接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火山喷发时,形成大量烟尘弥漫,导致大量动物呼吸困难;到达地表的太阳光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大量死亡;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变低,不利于生物呼吸作用;食物链断裂,很多生物因食物短缺而死亡;极端天气现象频发,灾害天气增多,不利于生物生存。
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生代、中生代为重要的成煤期,煤炭本质是储存起来的太阳辐射,当气候暖湿时,植物生长繁盛,储存的太阳辐射多,为煤炭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且末期联合古陆逐渐解体,地壳运动频繁,为煤炭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为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第(3)题,主要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三个角度分析作答。对于岩石圈,小行星撞击地球时,产生强烈爆炸,部分岩石圈破裂,产生强烈的火山喷发,直接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对于大气圈,火山喷发时,形成大量烟尘弥漫,导致大量动物呼吸困难;到达地表的太阳光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大量死亡。对于生物圈,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变低,不利于生物呼吸作用;食物链断裂,很多生物因食物短缺而死亡;使得全球极端天气现象频发,灾害天气增多,不利于生物生存。
18.答案 (1)①东临黄海,海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②多条河流入海口处,易泥沙淤积,滩涂面积宽广,利于大规模种植;③地处中低纬,热量较充足,生长期长(适宜种植时间长)。
(2)①减少淡水资源的消耗;②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③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④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⑤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
(3)①盐沼地的植被减慢了海水的流速,水汇集在已经形成的潮沟中,加大了对潮沟的侵蚀和冲刷,使得潮沟稳定下来;②植被加固和保护沟岸,减慢海水侵蚀速度,不会冲刷出新的沟槽;③稳定了潮沟系统。
解析 第(1)题,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盐城发展“海水蔬菜”的自然条件,主要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读左图,该地纬度较低,地处中低纬,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热量较充足,适合多种“海水蔬菜”生长,适宜种植时间长;从海陆位置分析,该地地处沿海,海岸线长,且为多条河流入海口处,易泥沙淤积,滩涂面积广布,地势较平坦,适合“海水蔬菜”大规模种植;该地东临黄海,海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第(2)题,根据材料一信息“传统的滩涂种植业开发模式是‘筑堤挖渠—淡水脱盐—粮棉复垦’,但始终投入多、产出少”“在滩涂上种植用海水浇灌的蔬菜(主要是海蓬子、碱蓬)。海水蔬菜具有抗盐、聚盐和抗病虫害强的特点”提示,与传统开发模式比,海水营养丰富且含盐高,无需或减少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污染;利用海水浇灌,节约当地淡水资源的消耗;“海水蔬菜”具有抗盐、聚盐的功能,能通过脱盐改良盐碱地即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材料信息“沿海滩涂因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含量少,一直难以发展种植业”提示,在原本就不毛之地的盐碱地中养殖“海水蔬菜”,不需要占用耕地,节约了大量耕地即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因“海水蔬菜”具有抗盐、聚盐的功能,能通过脱盐改良盐碱滩涂,从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第(3)题,读右图“潮汐树”地貌景观,与纯泥沙光滩比,生长着耐盐植被的盐沼植被多,结合已学知识可知,盐沼地的植被减慢了海水的流速,水汇集在已经形成的潮沟中,加大了对潮沟的侵蚀和冲刷,使得潮沟稳定下来;植被加固和保护沟岸,减慢海水侵蚀速度,不会冲刷出新的沟槽;植被根系的固定泥沙能力强,使潮汐树不易被潮汐冲蚀,因此稳定了潮沟系统。
19.答案 (1)河床底部没有坚硬的基岩,河床沉积物较松软。可能的原因有a侧为河流凸岸(或左岸或堆积岸),流速较慢,以沉积为主,沉积物较多,b侧为河流凹岸(或右岸或侵蚀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2)降水强度越大,河水流量峰值越大,水位越高;河水流速越快,流水侵蚀作用越强,河床较深,P值越大。上游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作用弱;河水流量峰值大,水位高,P值增大。
(3)Ⅰ时段,河水流量变大,带来大量泥沙,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床抬升。Ⅱ时段,河水流量进一步变大,流速加快,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床加深。Ⅲ时段,河水流量变小,含沙量较大,流速减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床抬升。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此处河床底部没有坚硬的基岩,而是沉积物,物质较松软。Ⅲ时段a侧沉积物较多,可能的原因有a侧为河流凸岸,流速较慢,沉积物较多,或者a侧为河流左岸(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左岸为堆积岸),以沉积为主,沉积物较多,也可能是a侧沉积物硬度较大,不容易被侵蚀,剩余较多。第(2)题,由材料可知,“P为此次暴雨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降水强度大时,河流补给量大,水量大,河流水位高,P值大;河流流速越快,流水侵蚀作用越强,河床越深,P值越大。植被角度:植被覆盖率越低,涵养水源的能力越弱,河流流量峰值越大,水位越高,P值越大。第(3)题,Ⅰ时段,河流水位升高,河流径流量变大,挟沙能力强,带来大量泥沙,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河床抬升。Ⅱ阶段,河流径流量进一步增大,河流流速加快,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增强,外力作用转变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下切侵蚀,河床加深。Ⅲ时段,河流水位下降,河流径流量变小,流速减慢,流水搬运泥沙的能力减弱,泥沙在该河段堆积,河床再一次抬升。
20.答案 (1)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植被和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2)政府:制订预案,做好监测,提前预报;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保障电力供应;医院做好病人接待和治疗工作。居民:每天的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准备好饮用水、药品等,防止中暑;有条件的可到山区避暑或到河湖区纳凉;通过空调、电扇等设备防暑降温。(每个角度各答两点即可)
解析 第(1)题,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结合印度人口、城市发展及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第(2)题,从制订预案、加强监测和预报、保障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保障电力供应及做好医护工作等方面说明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从减少外出、备齐防暑设备和用品、采取纳凉和降温等措施方面说明居民应采取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