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1)(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1)

文档属性

名称 【全真模拟】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1)(原卷+答案及解析+答题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31 21:27: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3分)“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答案】
【解析】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音色不同。
故选:。
2.(3分)下列实验仪器中用来测力的是    
A.寒暑表 B.机械停表
C.弹簧秤 D.电压表
【答案】
【解析】.寒暑表是测量气温的仪表,故错误;
.机械停表是实验室常用测量时间的仪表,故错误;
.弹簧秤是测量力的仪表,故正确;
.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故错误
故选:。
3.(3分)在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会是    
A.先上升后下降 B.上升 C.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
【解析】将温度计取出后,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会先下降;等过一段时间后,酒精蒸发完,由于室温较高,温度计的玻璃泡从周围吸热,会使示数上升;故它的示数将会是先下降后上升。故正确,错误。
故选:。
4.(3分)扩散现象表明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解析】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错误,正确。
故选:。
5.(3分)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为
B.声音和光都需靠介质才能传播,都能发生反射
C.小孔成像所形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等大、缩小、放大的实像
D.光从太阳传到我们的身上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答案】
【解析】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故错误;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和声音遇到障碍物时都会发生反射,故错误;
、小孔成像特点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等大、缩小、放大的实像,故正确;
、由于大气层不均匀,所以光从太阳传到我们的身上时,在传播过程中方向会发生改变,故错误。
故选:。
6.(3分)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和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B.地面对可能没有支持力
C.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和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对的吸引力与对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解析】、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等,故正确;
、如果对的吸引力恰好等于自身的重力,则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则地面对的支持力也为零,故正确;
、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等于的重力和对的引力之和,因此,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和的重力大小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对的吸引力与对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正确。
故选:。
7.(3分)家庭电路中的进户线,一条叫做火线(通常标有“”字样),另一条叫做零线(标着“” 。下列家庭电路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有关家庭电路的连接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B.图乙中利用测电笔判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是正确的
C.图丙中的开关断开后,手接触点时不会有触电危险
D.图丁中洗衣机金属外壳应与插座中标有字母的导线相连
【答案】
【解析】、在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所以灯泡的接法是错误的,故错误;
、使用测电笔时,必须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不能与笔尖金属体接触,图乙中利用测电笔判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是错误的,故错误;
、断开开关,手接触点时,点与火线相通,接触时会触电,故错误;
、三脚插头的插头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使用中与插座中相接避免触电,故正确。
故选:。
8.(3分)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只考虑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运动员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哪一图线能正确反映运动员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E)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的过程中,人(包括装备)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人的动能不变;
同时,其高度一直减小,所以重力势能一直减小,且随着速度的增大,重力势能减小的越快;
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一部分机械能会不断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一直减小。
由四个选项图片可知,是正确的,错误。
故选:。
9.(3分)美国电磁炮试验成功,其原理其实很简单(如图),给装有炮弹的电枢通以强电流置于强磁场中,进而获得巨大的机械能,初速度甚至能达到。下列原理与之相同的图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给装有炮弹的电枢通以强电流置于强磁场中,进而获得巨大的机械能,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这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不符合题意;
、这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状态,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由图可知,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题干原理是相同的,故符合题意;
、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10.(3分)智能门锁具有人脸识别、指纹、密码、磁卡四种解锁方式,任意一种方式都能开锁。下列符合开锁原理的电路图是    
A. B.
C. D.
【答案】
【解析】每一种开锁方式相当于一个开关,任意一种方式都能开锁,电动机受四个开关控制,任意一个闭合都可以使得电动机工作,是并联关系,故正确。
故选:。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是2022年9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陈冬同时在舱外操作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服是由密度大的材料制成
B.宇航员出舱后质量不变
C.宇航员靠近摄像机镜头时,人的影像会变大
D.蔡旭哲、陈冬可以听到彼此操作时发出的声音
【答案】
【解析】、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宇航服质量要小,所以应由密度小的材料制成,故错误。
、宇航员出舱后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正确。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宇航员靠近摄像机镜头时,人的影像会变大,故正确。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太空中没有大气,所以蔡旭哲、陈冬不能听到彼此操作时发出的声音,故错误。
故选:。
(多选)12.(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四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质量相等的空气,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透明容器和形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图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观察图乙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较大
D.图乙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为零一定是电路断路
【答案】
【解析】、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而透明容器和形管必须密封性好,所以透明容器和形管不是连通器,故错误;
、图甲装置中两个的电阻并联后再与一个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通过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两个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所以,,密闭容器内的电阻值都是,阻值相等,通电时间相等,电流不同,所以此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正确;
、乙图中,右侧形管中液柱上升幅度更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根据可知,通电一段时间后,装置容器内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故正确;
、图乙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为零,有可能是电路断路,也有可能是透明容器密封不严,故错误。
故选:。
(多选)13.(3分)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刚好完全浸入水中,细线被拉直。已知重,受到的浮力为,、密度之比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取    
A.受到的重力为 B.细线对的拉力为
C.的密度为 D.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
【答案】
【解析】、由题知,、密度之比为,,
由可得、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已知,所以,故正确;
、已知、的体积相同,都浸没在水中,则、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
细线被拉直,说明细线对、有拉力的作用,在重力、拉力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刚好完全浸没入水中,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细线对的拉力为:,故错误;
、根据可得,的体积:,
根据可得的密度:,故正确;
、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可得,细线对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故正确。
故选:。
(多选)14.(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为其两端点),闭合开关,当滑片在端时,电流表示数为,消耗的电功率为,当滑片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消耗的电功率为,则当指片从端移到端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B.电压表示数变化了
C.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
【答案】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片在端时,电路的电流,消耗的电功率,
由可得,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①
当滑片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消耗的电功率,
由可得,此时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②
因电源电压不变,
所以,,
解得:,
则电源电压:;
(2)当滑片在端时,电路为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其示数为;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滑片在端时,电路的电流,电压表的示数;
则当滑片从移到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
△,故正确;
当滑片从移到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
△,故错误;
当滑片从移到的过程中,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
△,故正确;
当滑片从移到的过程中,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量:
△,故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5.(2分)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使用了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节能环保设备。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选填“聚变”或“裂变” 时释放的能量;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答案】聚变;可再生。
【解析】太阳能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聚变反应时产生的能量;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直接获取太阳能,所以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聚变;可再生。
16.(2分)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异种电荷相互     。
【答案】正;吸引。
【解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物理学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正;吸引。
17.(2分)如图所示是冰壶比赛的场景。赛道冰面有一层薄薄的冰粒,制冰师每次在制冰时,会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喷洒水珠(即“打点” ,这些水珠遇冷迅速凝固成冰粒,这样做是为了     摩擦。冰壶比赛时运动员要不停地“擦地板”,这个过程实际叫做“刷冰”,当运动员向前“刷冰”时,冰壶刷受到的摩擦力向     。
【答案】减小;后。
【解析】赛道冰面有一层薄薄的冰粒,制冰师每次在制冰时,会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喷洒水珠(即“打点” ,这些水珠遇冷迅速凝固成冰粒,这样做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冰壶刷相对于冰面运动,受到冰面的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当运动员向前“刷冰”时,冰壶刷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故答案为:减小;后。
18.(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我国自行研制的“防疫机器人”,它是防疫战役的“特殊战士”,可以实现24小时待命。消毒清洁、送药送餐、测温巡查等指令。若该机器人某次接到送药送餐指令后开始行进,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 的,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行驶通过的路程为。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
【答案】运动;0.5。
【解析】若该机器人某次接到送药送餐指令后开始行进,以地面为参照物,机器人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它行驶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运动;0.5。
19.(2分)如图所示是时下很流行的“自动变色近视眼镜”,其镜片中掺入了对紫外线非常敏感的特殊材料,紫外线照射越强,镜片的颜色会变得越深,镜片的透光度将     (选填“增强”、“减弱” ,从而避免强光对眼睛的伤害,当回到光照较弱的室内,镜片又会恢复到无色透明的状态;视力正常的同学带上该眼镜时会感到有些眩晕、看周围物体也会变得模糊,这是因为本来可以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此时成在了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 方。
【答案】减弱;后
【解析】紫外线照射越强,镜片的颜色会变得越深,吸收的光线越多,所以镜片的透光度将减弱;
视力正常的同学带上近视眼镜时,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后方。
故答案为:减弱;后。
20.(2分)在科学上我们经常遇到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
(1)用酒精灯把质量为,温度为的水加热到,至少需要完全燃烧的酒精。上述过程中,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酒精的热值为,加热效率
(2)酒精作为一种燃料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将化学能内能机械能,这个过程发生在图     。(填字母)
【答案】(1) (2)。
【解析】(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
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2)由图可知,图中两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图两气门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
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酒精作为一种燃料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将化学能内能机械能,这个过程发生在图。
故答案为:(1) (2)。
21.(2分)特快电热壶由于快捷方便,被许多家庭、宾馆使用,下表是某电热壶的技术规格铭牌。请据图示回答:
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标准容水量
2升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将、的水烧开,理论上需要     。
(2)小红发现正常情况下烧开这壶水,实际时间要,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答案】(1)15;(2)正常情况下烧开这壶水,实际时间要,原因是电流做功产生的内能一部分被电热水壶吸收,一部分散失在周围环境,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解析】(1)水的质量为:

将、的水烧开吸收的热量为:

水吸收的热量由电能提供,因此水吸收的热量等于消耗的电能,理论上需要的时间为:

(2)电流做功产生的内能一部分被电热水壶吸收,一部分散失在周围环境,没有全部被水吸收,因此正常情况下烧开这壶水,实际时间要。
故答案为:(1)15;(2)正常情况下烧开这壶水,实际时间要,原因是电流做功产生的内能一部分被电热水壶吸收,一部分散失在周围环境,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22.(2分)在绕地球飞行的“天宫”里,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王亚平和同伴做的科学实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妙的物理世界。她用圆环伸入水袋中取出水膜,再将水慢慢注入水膜,水膜变成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王亚平的倒立的像;再用注射器往水球里注入气体,气泡浮在水的中央,既不上升也不下沉;再次透过水球和气泡,可同时看到王亚平的一个正立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不要与示例重复)。
示例:问题:为什么透过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像?
解答: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王亚平与水球间距离大于水球焦距的二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问题:    。
解答:    。
【答案】为什么加入气泡后水球能成正立的像;加入气泡后水球的前后两部分都为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解析】提出问题:为什么加入气泡后水球能成正立的像?
解答:因为加入气泡后水球的前后两部分都为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问题:为什么气泡既不上升也不下沉?
解答: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已经消失,所以气泡不会向上浮,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间。
故答案为:为什么加入气泡后水球能成正立的像;加入气泡后水球的前后两部分都为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3.(3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凹透镜的作图。
【答案】见解答图
【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4.(3分)如图所示,用羊角锤拔钉子,羊角锤绕点旋转。请在图中画出力的力臂。
【答案】
【解析】用羊角锤拔钉子,羊角锤绕点旋转,所以为支点,反向延长的作用线,从点作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为其力臂,如图所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5.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观察形管两端液面是否     ,并检查     。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的两端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受压强大小;
(3)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     的增加而增大;
(4)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     进行比较;
(5)若丙图中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则金属盒上像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     。形管中液体密度为,盐水的密度
【答案】(1)相平;是否漏气;(2)高度差;(3)深度;(4)乙、丙;(5)9.1
【解析】(1)使用前应先观察形管中液面是否相平,并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置漏气,应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根据转换法,实验过程中通过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3)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杯中的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选乙、丙两次实验即可;
(5)已知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
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所受到的压强:,
则金属盒探头在盐水中所处的深度:。
故答案为:(1)相平;是否漏气;(2)高度差;(3)深度;(4)乙、丙;(5)9.1。
26.(8分)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录在下表的第3次实验数据中,此时的电流值为     。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多组数据并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 1.6 1.8 2.0 2.4 2.7
电流 0.18 0.20 0.26 0.30
(5)根据数据
①请参照图丙中的描点将第3次实验数据对应的点描画出来;
②绘制电阻的图线;
(6)由图丙可知电阻:    。
(7)利用图丁所示电路也能完成该实验。
①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读数和电压表示数;
②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读数和电压表示数;
③则待测电阻的表达式:    。(用、、、表示)
【答案】(1)见解答;(2)左;(3)电阻短路;(4)0.22;(5)①见解答;②见解答;(6)9;(7)。
【解析】(1)滑动变阻器应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如图:
(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由图知,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左端;
(3)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断路,即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短路或电压表断路;
(4)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其示数为;
(5)①第3点是 ;
②用描点法绘制图像如下:
(6)由得,
,,,,,

(7)设电源电压为,
①根据欧姆定律得,电路电流:;

②根据欧姆定律得,电路电流:;

解方程得,。
故答案为:(1)见解答;(2)左;(3)电阻短路;(4)0.22;(5)①见解答;②见解答;(6)9;(7)。
五、计算与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27.(10分)目前我国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因为它节能、环保。如图所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某品牌电动汽车,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过程中,汽车克服阻力所做的有用功为,汽车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求:取
汽车总质量 1600
停放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00
总功率 60
(1)电动汽车受到的重力;
(2)电动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4)假如汽车行驶时间为,求汽车的机械效率。
【答案】(1)电动汽车受到的重力为;
(2)电动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4)假如汽车行驶时间为,汽车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1)电动汽车受到的重力为:

(2)电动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电动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由得,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4)汽车匀速行驶消耗的总能量为:

汽车的机械效率为:。
答:(1)电动汽车受到的重力为;
(2)电动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3)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4)假如汽车行驶时间为,汽车的机械效率为。
28.(11分)如图所示,灯泡上标有“ ”的字样,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标有“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点时,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个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已知,滑片在点时,和灯泡的功率相差。
求:
(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灯泡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
(3)电阻的阻值;
(4)若电压表的量程为,当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保证电路安全时,求灯泡的最小功率。
【答案】(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2)灯泡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为;
(3)电阻的阻值为;
(4)若电压表的量程为,当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保证电路安全时,灯泡的最小功率为。
【解析】
(1)根据可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灯泡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
(3)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则灯泡的电阻:;
由题知,滑片置于点时,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而滑片移到某个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说明此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即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当滑片置于点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与两端的总电压,且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设此时变阻器的阻值为,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当滑片移到某个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根据可得:,
经整理可得:①
设电源电压为,当滑片置于点时,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
电路中的电流可表示为:,
当滑片移到某个端点时,电路中的电流可表示为:,
根据可得:,
经整理可得:②
联立①②解得:,;
(4)由题知,滑片在点时,和灯泡的功率相差,且,
则根据可得:,
解得:,
则电源电压为:;
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
因电压表量程为,故滑动变阻器和分得的电压最大为,
则灯两端的最小电压:,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最小电流为:,
此时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小于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符合题意,
则灯泡的最小功率为:。
答:(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2)灯泡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为;
(3)电阻的阻值为;
(4)若电压表的量程为,当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保证电路安全时,灯泡的最小功率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1)
(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2B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3分)“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2.(3分)下列实验仪器中用来测力的是    
A.寒暑表 B.机械停表
C.弹簧秤 D.电压表
3.(3分)在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会是    
A.先上升后下降 B.上升 C.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4.(3分)扩散现象表明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3分)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为
B.声音和光都需靠介质才能传播,都能发生反射
C.小孔成像所形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等大、缩小、放大的实像
D.光从太阳传到我们的身上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6.(3分)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和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B.地面对可能没有支持力
C.弹簧测力计对的拉力和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对的吸引力与对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3分)家庭电路中的进户线,一条叫做火线(通常标有“”字样),另一条叫做零线(标着“” 。下列家庭电路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有关家庭电路的连接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B.图乙中利用测电笔判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是正确的
C.图丙中的开关断开后,手接触点时不会有触电危险
D.图丁中洗衣机金属外壳应与插座中标有字母的导线相连
8.(3分)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只考虑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运动员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哪一图线能正确反映运动员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E)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A. B.
C. D.
9.(3分)美国电磁炮试验成功,其原理其实很简单(如图),给装有炮弹的电枢通以强电流置于强磁场中,进而获得巨大的机械能,初速度甚至能达到。下列原理与之相同的图是    
A. B.
C. D.
10.(3分)智能门锁具有人脸识别、指纹、密码、磁卡四种解锁方式,任意一种方式都能开锁。下列符合开锁原理的电路图是    
A. B.
C. D.
(多选)11.(3分)如图所示是2022年9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陈冬同时在舱外操作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服是由密度大的材料制成
B.宇航员出舱后质量不变
C.宇航员靠近摄像机镜头时,人的影像会变大
D.蔡旭哲、陈冬可以听到彼此操作时发出的声音
(多选)12.(3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四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质量相等的空气,将1、2和3、4导线分别接到电源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透明容器和形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图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C.观察图乙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较大
D.图乙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为零一定是电路断路
(多选)13.(3分)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刚好完全浸入水中,细线被拉直。已知重,受到的浮力为,、密度之比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取    
A.受到的重力为 B.细线对的拉力为
C.的密度为 D.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
(多选)14.(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为其两端点),闭合开关,当滑片在端时,电流表示数为,消耗的电功率为,当滑片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消耗的电功率为,则当指片从端移到端的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B.电压表示数变化了
C.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5.(2分)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使用了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节能环保设备。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选填“聚变”或“裂变” 时释放的能量;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
16.(2分)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异种电荷相互     。
17.(2分)如图所示是冰壶比赛的场景。赛道冰面有一层薄薄的冰粒,制冰师每次在制冰时,会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喷洒水珠(即“打点” ,这些水珠遇冷迅速凝固成冰粒,这样做是为了     摩擦。冰壶比赛时运动员要不停地“擦地板”,这个过程实际叫做“刷冰”,当运动员向前“刷冰”时,冰壶刷受到的摩擦力向     。
18.(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我国自行研制的“防疫机器人”,它是防疫战役的“特殊战士”,可以实现24小时待命。消毒清洁、送药送餐、测温巡查等指令。若该机器人某次接到送药送餐指令后开始行进,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 的,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行驶通过的路程为。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
19.(2分)如图所示是时下很流行的“自动变色近视眼镜”,其镜片中掺入了对紫外线非常敏感的特殊材料,紫外线照射越强,镜片的颜色会变得越深,镜片的透光度将     (选填“增强”、“减弱” ,从而避免强光对眼睛的伤害,当回到光照较弱的室内,镜片又会恢复到无色透明的状态;视力正常的同学带上该眼镜时会感到有些眩晕、看周围物体也会变得模糊,这是因为本来可以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此时成在了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 方。
20.(2分)在科学上我们经常遇到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化:
(1)用酒精灯把质量为,温度为的水加热到,至少需要完全燃烧的酒精。上述过程中,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酒精的热值为,加热效率
(2)酒精作为一种燃料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将化学能内能机械能,这个过程发生在图     。(填字母)
21.(2分)特快电热壶由于快捷方便,被许多家庭、宾馆使用,下表是某电热壶的技术规格铭牌。请据图示回答:
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标准容水量
2升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将、的水烧开,理论上需要     。
(2)小红发现正常情况下烧开这壶水,实际时间要,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
22.(2分)在绕地球飞行的“天宫”里,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王亚平和同伴做的科学实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妙的物理世界。她用圆环伸入水袋中取出水膜,再将水慢慢注入水膜,水膜变成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王亚平的倒立的像;再用注射器往水球里注入气体,气泡浮在水的中央,既不上升也不下沉;再次透过水球和气泡,可同时看到王亚平的一个正立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物理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不要与示例重复)。
示例:问题:为什么透过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像?
解答: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王亚平与水球间距离大于水球焦距的二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问题:    。
解答:    。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3.(3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凹透镜的作图。
24.(3分)如图所示,用羊角锤拔钉子,羊角锤绕点旋转。请在图中画出力的力臂。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5.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先观察形管两端液面是否     ,并检查     。
(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的两端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受压强大小;
(3)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     的增加而增大;
(4)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     进行比较;
(5)若丙图中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则金属盒上像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     。形管中液体密度为,盐水的密度
26.(8分)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录在下表的第3次实验数据中,此时的电流值为     。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多组数据并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 1.6 1.8 2.0 2.4 2.7
电流 0.18 0.20 0.26 0.30
(5)根据数据
①请参照图丙中的描点将第3次实验数据对应的点描画出来;
②绘制电阻的图线;
(6)由图丙可知电阻:    。
(7)利用图丁所示电路也能完成该实验。
①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读数和电压表示数;
②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读数和电压表示数;
③则待测电阻的表达式:    。(用、、、表示)
五、计算与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27.(10分)目前我国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因为它节能、环保。如图所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某品牌电动汽车,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过程中,汽车克服阻力所做的有用功为,汽车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求:取
汽车总质量 1600
停放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00
总功率 60
(1)电动汽车受到的重力;
(2)电动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4)假如汽车行驶时间为,求汽车的机械效率。
28.(11分)如图所示,灯泡上标有“ ”的字样,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标有“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点时,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个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电压表示数为。已知,滑片在点时,和灯泡的功率相差。
求:
(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灯泡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
(3)电阻的阻值;
(4)若电压表的量程为,当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保证电路安全时,求灯泡的最小功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人教版(2025)中考一模试卷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5.(2分)    ;    。
16.(2分)    ;     。
17.(2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2分)    。     。
19.(2分)     ,     。
20.(2分)(1)    。
(2)    。
21.(2分)(1)    。
(2)     。
22.(2分)    。    。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3.(3分)
24.(3分)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25.(1)     ,     。
(2)     ;
(3)     ;
(4)     ;
(5)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8分)(1)
(2)    。(3)     。
(4)    。(5)
(6)    。(7)③    。
五、计算与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27.(10分)
(11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