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安徽省蒙城县板桥中学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沪科版)抽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各条件中,能作出惟一的的是
A、AB=6,BC=5,AC=10 B、AB=5,BC=4
C、,AB=2009 D、, ,AB=5
( )2、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测得米,米,、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
A.5米 B.10米 C. 15米 D.20米
( )3、如图,,=30°,则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 )4、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x与y的和等于0吗? 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对顶角不相等。
( )5、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 ).
A B C D
( )6、如果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
A.,
B.,
C.,
D.,
( )7、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度数是( )
A.72° B.60° C.58° D.50°
( )8、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ABC中,射线AD平分∠ABC,则AD是△ABC的角平分线
B、在△ABC中,点M是BC边上的中点,那么直线AM是△ABC的一条中线
C、在Rt△ABC中,∠C=90°则直角边AC、BC是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线;
D、任何三角形的高线的交点不可能在这个三角形的外部
( )9、如上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②;
③;④.
其中,能使的条件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 )10、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由作法得的根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写一个图象交y轴于点(0,-3),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关系式________ .
12、已知△ABC中,AB=BC≠AC,作与△ABC只有一条公共边,且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一共能作出 个.
13、如上左图,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______”。
14、观察上中图形,则第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
15、若解方程x+2=3x-2得x=2,则当x___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直线y=3x-2上相应点的上方.
16、如图(16),△ABC边BC长是10,BC边上的高是6cm,D点在BC上运动,设BD长为x,请写出△ACD的面积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 。
三、专心解一解,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
17、(本小题8分)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若是假命题,举出反例.
(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2)若ab=0,则a+b=0.
18、如图,方格中有一个请你在方格内,画出满足条件的并判断与是否一定全等?(本小题9分)
19、(本小题9分)已知:E是AB、CD外一点,∠D=∠B+∠E,求证:AB∥CD。
20、(本小题10分)已知命题:如图,点A,D,B,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BE,∠A=∠FDE,则△ABC≌△DEF.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21、(本小题1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CB=,于点D,点E 在AC上,CE=BC,过E点作AC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FC
22、(本小题12分)爱动脑筋的小明同学在买一双新的运动鞋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即鞋子的号码与鞋子的长(cm)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经过收集数据,得到下表:
鞋长x(cm) … 22 23 24 25 26 …
码数y … 34 36 38 40 42 …
请你代替小明解决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你发现这些点在哪一种图形上?
(2)猜想y与x之间满足怎样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验证这些点的坐标是否满足函数关系式.
(3)当鞋码是40码时,鞋长是多长?
23、(本小题14分)已知:的高AD所在直线与高BE所在直线相交于点F.
(1)如图l,若为锐角三角形,且,过点F作,交直线AB于点G,求证:;
(2)如图 2,若,过点F作,交直线AB于点G,则FG、DC、AD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只写答案)
2009-2010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沪科版)抽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A 5、C 6、B 7、D 8、C 9、C 10、D
二:11、答案不唯一,如:y=x-3; 12、7; 13、HL;14、。 15、x<2 16、y=-3x+30,0≤x<10.
三:17、(1)假命题.如: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假命题.如:a=5和b=0
18、作图略
19、证明:
∵∠D=∠B+∠E( 已知 )
∠BFD=∠B+∠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留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D=∠BFD(等式的性质 )
∴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解:是假命题.
以下任一方法均可:
①添加条件:AC=DF.
证明:∵AD=BE,
∴AD+BD=BE+BD,即AB=DE.
在△ABC和△DEF中,
AB=DE,
∠A=∠FDE,
AC=DF,
∴△ABC≌△DEF(SAS).
②添加条件:∠CBA=∠E.
证明:∵AD=BE,
∴AD+BD=BE+BD,即AB=DE.
在△ABC和△DEF中,
∠A=∠FDE,
AB=DE,
∠CBA=∠E ,
∴△ABC≌△DEF(ASA).
③添加条件:∠C=∠F.
证明:∵AD=BE,
∴AD+BD=BE+BD,即AB=DE.
在△ABC和△DEF中,
∠A=∠FDE,
∠C=∠F ,
AB=DE,
∴△ABC≌△DEF(AAS)
21、
22、(1)在直线上;(2)一次函数,;(3)当y=40时,x=25
23、(1)本题可采用截取的方法,先证明AF=GF,只要再证明DF=CD即可,这只要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
(2)结合(1)及图形我们可猜测出:FG=DC+AD;
(1)证明:,
.
.
.
.
.
,.
,.
(2).
C
A
B
A
B
C
D
x
第16题图
……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B
A
C
D
F
E
B
A
C
22
23
24
25
26
34
36
38
40
42
x
y
O
A
E
C
D
G
B
F
(图1)
A
E
C
B
D
F
G
(图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