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1: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
A.“贴”字可以换成“挨”字,因为它们的意思相近。
B.“贴”字比“挨”字更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是紧紧地挨着船底的,反映出孔隙的狭小。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浙江 逐渐 B.一簇 家族 C.蜿蜒 豌豆 D.漆黑 膝盖
3.“或浓或淡”中的“或”的意思是( )
A.或者 B.有的 C.有的人 D.有时
4.下列句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C.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即使不说些什么,所以是很愉悦的。
二、填空题
5.给横线的多音字注音。
(1)我们转( )身又回到洞里,四处转( )了转( )。
(2)船两头都系( )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拉回来,拽过去,安全系( )数高着呢。
6.看拼音,写词语
zhè jiāng shāo wēi guān shǎng kǒng xì míng yàn
7.读拼音,写词语。
zhè jiāng dù juān sēn yù kǒng xì
( ) ( ) ( ) ( )
tún bù qī hēi shí sǔn shàng yuán
( ) ( ) ( ) ( )
8.课文朗读,走近课文第一步。
●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已读了( )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比一比,再组词。
源( )范( )努( )烂( )鹃( )
愿( )犯( )怒( )栏( )绢( )
三、语言表达
10.句子训练营。
1.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缩句)
2.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3.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词语造句)
4.金华的双龙洞真神奇啊!(改为反问句)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1.选文写了孔隙 的特点,写出这一特点运用了两种方式,画“ ”的句子用的是 (A.直观描写 B.作者的感受),画“ ”的句子用的是(A.直观描写B.作者的感受)。
12.关于画“ ”的句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入洞方式很麻烦,没有必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进
B.这样的入洞方式虽没有直接写孔隙的特点,但从侧面体现出了其特点。
《17.记金华的双龙洞》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B C B C
1.B
2.C
3.B
4.C
5. zhuǎn zhuàn zhuàn jì jì
6. 浙江; 稍微; 观赏; 孔隙; 明艳
7. 浙江 杜鹃 森郁 孔隙 臀部 漆黑 石笋 上源
8.7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浙 罗 杜 鹃 窄 郁 肩 臀 移 额 陆 乳 笋 端 源
这是一篇游记。
9. 水源 模范 努力 灿烂 杜鹃 愿意 犯法 发怒 栏杆 手绢
10. 我游双龙洞。 把字句:工人把汽油灯高高举起。被字句:汽油灯被工人高高举起。 白云时而变成奔驰的骏马,时而变成可爱的小兔,时而变成飞翔的小鸟,时而变成自由的小鱼。 金华的双龙洞难道不神奇吗?
11.狭窄 A B 12.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