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牧场之国 随堂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牧场之国 随堂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2:4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牧场之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牛犊(dú)   吆喝(yōu)   眺望(tiào)
B.哞哞(mū)   伯爵(jué)    绵延(mián)
C.仪态(yí)   肥膘(biāo)   毛毡(zhān)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
B.“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
C.本文描绘了荷兰牧场辽阔无垠和神秘含蓄的独特风情
D.《牧场之国》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的运河、草原、牧场组成的自然和谐的景观。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三个词语的选项( )
A.模样 B.模板 C.模具 D.模型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远眺 灰复 B.赞许 舒媛 C.油罐 仪态 D.踢除 遮掩
5.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译文 熠熠发光 B.祷告 手舞足蹈
C.奔驰 张弛有度 D.粗犷 心旷神怡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毛毯 ( )的原野 ( )的荷兰 ( )的草原
( )的低地 ( )的光芒 ( )的骏马 ( )的绵羊
( )的运河 ( )的夜晚
7.理清脉络 内容梳理
1.写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2.课文描绘了 ,让我们感受到 ,也表达了 。
3.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反复出现,作者反复强调的目的是: 。
8.识字表写拼音。
毡( )犊( )眺( )膘( )驰( )
爵( )噜( )吆( )哞( )畜( )
9.比一比,组词语
仪( ) 眺( ) 骏( ) 驰( ) 绵( )
议( ) 挑( ) 俊( ) 池( ) 锦( )
铃( ) 铛( ) 恢( ) 踢( ) 牲( )
玲( ) 挡( ) 诙( ) 惕( ) 性( )
10.下列加点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处是( )
站在小丘上A极目远眺,在B辽阔无垠的草原上,有C膘肥体壮的骏马,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D举止轻浮,有悠然自得的绵羊,在安闲地欣赏着自己的王国。
三、语言表达
11.句子训练。
1.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变换词序,意思不变)
2.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仿写)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2.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3.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14.读第⑤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④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提示: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15.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16.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7.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非常广阔,看不到边界。( )
(2)指尽眼力之所及望向远方。( )
18.“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
A.描写环境,暗示心情愉悦 B.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思想
C.开篇点题,自然引出下文 D.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19.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荷兰宁静、悠闲牧场风光的有(  )
A.一条条运河在碧绿色的低地上纵横交错
B.安静的老牛、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地生活在草原上
C.傍晚时分,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在安静地挤奶
D.动物沉睡、低地无声的夜晚还能看到灯塔射出的微光
20.“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你知道每次都是在赞叹什么吗?请选择。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A.夜晚安谧静美 B.草原与骏马的和谐之美
C.牧场景致壮观 D.动物们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五、书面表达
21.发挥想象,写一写。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荷兰牧场。
假如你是荷兰牧场上的一匹骏马,一枝郁金香,或一架风车,一个荷兰小朋友……请你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荷兰吧!
《19.牧场之国》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A C D
1.C
2.B
3.A
4.C
5.D
6. 丝绒般 辽阔无垠 遥远 碧绿 无声 微弱 成群 白色 一条条 漆黑
7.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 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作者由衷的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概括荷兰美景,同时表达对荷兰美景的赞叹
8. zhān dú tiào biāo chí jué lū yāo mōu chù
9. 仪表 远眺 骏马 奔驰 绵羊 会议 挑担 英俊 池塘 锦缎 铃铛 铃铛 恢复 踢球 牲畜 玲珑 挡住 诙谐 警惕 性别
10.D
11. 黑色的猪群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不停地呼噜着。 五彩缤纷的花园归蜜蜂所有,它们是花朵之间的使者和守护者。
12.特制强调。 13.使描写更具体。 14. 请一位小朋友讲一个故事。 再请一位小朋友给故事配上插画。 把故事、插画装订起来形成一本书。 15.写书并不难。 讲故事和插图。 16.和蔼可亲、责任心强、循循善诱。 这不是一种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人生志向的激发。
17. 辽阔无垠 极目远眺 18.C 19.A 20. C B D A
21.例文:
花之国
荷兰,是牧场之国,水之国,也是花之国。
郁金香像是上帝赐给人间的一位绝色美貌的神秘女子,400年来,无数追求者前仆后继地沉醉于她的诱惑之中。郁金香象征勇敢、神秘、洒脱,郁金香代表了爱情、幻想与浪浸,而对荷兰人来说,郁金香绝不仅是美艳与梦想,它更是个具有魔力的金矿。
春天的早晨,第一缕阳光懒懒散散的撒向大地,又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如绿色绒毛般的草坪掩映着蓝天白云,在天地之间,傲然挺立着一些娇嫩的花苞。她们大多含苞欲放,个个饱胀的快要破裂似的。蜿蜒曲折的小道两旁,满是翠绿的草丛。仔细瞧,草从中还躲藏着一朵朵含着笑意的小花…..春天傍晚,一抹晚霞为天空上上了全新的色彩。这时的花之国,也是美丽的。花儿们在轻轻吹过的微风中左右摇摆,似乎以悄然入睡。当黑夜来临之际,整个花之国终于沉睡了过去。夏天,当太阳的光芒点亮了天空之时,美丽的景象立刻呈现了出来。只见那漫山遍野的野花形成了一整片花的海洋。在蔚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如同泛起的朵朵浪花,如同绵延不断的印花地毯.……她们盛开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享受着世界带给她们的天伦之乐……这里是花儿们的天堂,这里,是花儿们展示的舞台!
接近黄昏,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远处,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正放牧回来。快下山的阳光把牧童的身影拉的长长的。和着这一声声扣人心弦的曲调,花儿们在这美丽天堂中翩翩起舞。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娇媚,有的明艳,有的纯洁,有的典雅……这,就是荷兰,当之无愧的花之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