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对中国古典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探春远嫁。(《红楼梦》)
B.“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三国演义》)
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
D.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
A.抽屉(shì) 丫鬟( huái ) 晦(méi)气
B.忌讳(huì) 金钗(chāi ) 手帕( pāi)
C.睃(shuō)眼 嫣(yān)然 宽敞(chǎng)
D.桥墩(dūn) 姊(zǐ ) 妹 兴头 (tóu)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芝兰(zhī) 迸裂(bìnɡ) 石碣(jié)
B.山涧(jiàn) 猕猴(mí) 提纲挈领(qiè)
C.瞑目(mínɡ) 楷书(kǎi) 镌刻(juàn)
D.阻挠(náo) 顽劣(liè) 列位呵(hē)
4.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榜文:官方出示的告示。 B.驿站:卖东西的地方。
C.墨客: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D.货郎:挑担叫卖东西的人。
5.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好像)
B.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漂亮)
C.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得意)
D.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反正)
二、填空题
6.查字典填空。
(1)“寻”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7.比一比,再组词。
隧 挠 樟 猕
遂 浇 獐 弥
8.《猴王出世》课文回顾。
1.本文选自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 》,作者是( )代的( )。小说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主要人物有( )等。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原因是( )。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草木,( )涧泉,( )山花,( )树果;与狼虫为( ),虎豹为( ),獐鹿为( ),猕猿为( );( )石崖之下,( )峰洞之中。
9.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 ,接着写了 ,着重写了 ,最后写了 。
10.根据课文内容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喜不( )( ) ②天造( )( ) ③( )( )挠腮
④力( )神( ) ⑤( )( )缩颈 ⑥拱( )( )违
(1)上面词语中,表示毫无抵抗力,全部顺从的词语是 (填序号),与这个词语意思最相近的是 (A.俯首听命B.供认不讳C.天违人愿)。
(2)用词语③造句:
三、语言表达
11.五(1)班的“快乐小舞台”准备开演课本剧,张敏同学负责改编剧本的任务。任务要求是设计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请你照样子,帮她完成下面一段课文的改编。
课文内容 改编的剧本
(群猴)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一猴(抓耳挠腮)哎呀呀!好大的盆! 一猴( )是我先看到的,是我先看到的! 一猴(双手紧紧抓住大碗) 一猴( ) 一猴( ) 群猴互不相让,在床上来回蹦跳,直到力倦神疲才停止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2.仔细读选文,给借箭过程排序,并用“√”给图片选择对应的内容。
①绳索连船 ②排船受箭 ③掉转船身 ④靠近曹营 ⑤顺利回程
( )→( )→( )→( )→( )
13.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他“识人心、知天象、晓地理”三个方面。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并分别在句子旁边批注“识人心、知天象、晓地理”三个词语。
14.对加点的“诸葛亮笑着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对自己的安排自信满满 B.诸葛亮了解曹操,断定他不敢出兵
C.体现了诸葛亮的从容淡定 D.诸葛亮为了安抚鲁肃,故意笑给他看
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5.这一段文字是写 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 ,这样的好处是 。
16.文中的“闪”字能换成“躲”字吗?为什么?
五、书面表达
17.读写小练笔:
草船借箭鲁肃全程参与,他目睹了整个过程。如果你就是鲁肃,请你将草船借箭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写草船借箭。相信你笔下的草船借箭内容会更加精彩!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A B B C
1.A
2.A
3.B
4.B
5.C
6. 寸 3 X xún 寻找 木 3 C cūn 村庄
7. 隧道; 挠腮; 樟树; 猕猴; 毛遂自荐; 浇水; 獐鹿; 弥漫
8. 西游记 明 吴承恩 唐僧师徒四人力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沙和尚 沙和尚非常踏实肯干 食 饮 采 觅 伍 伴 友 亲 夜宿 朝游
9.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10. 自 胜 地 设 抓 耳 倦 疲 伸 头 伏 无 ⑥ A 飞机还有一小时就要起飞了,我们还没有赶到机场,急得抓耳挠腮,如热锅上的蚂蚁。
11. 怒目圆睁 这碗是我的,是我的! 伸开四肢,躺在床上 舒服舒服,太舒服了! 跳到躺着的猴子身上 给我躺,给我躺!
12.① ④ ② ③ ⑤ ③√ ⑤√ 13.识人心——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知天象——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晓地理——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4.D
15.武松与老虎搏斗 扑 掀 剪 闪 武松以退为进,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 16.不能,“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17.例文: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老是难为他!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十天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就可以了,周瑜说他开玩笑,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对我说,要我去探听消息,回来好向他汇报!我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对我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我帮帮我的忙!诸葛亮让我为他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船用布幔子遮起来,两边排上一万多个草把子。我答应了,并回去告诉了周瑜。第一天,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三天半夜的时候,诸葛亮把我请到了船上,说一起去取箭。他叫人把二十条船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候大雾漫天,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因大雾天气,曹操分不清虚实,只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洒到草把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一声令下,船调了一个头,返程了。天亮了,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箭。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