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朵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老师领进门》是一篇回忆录,通过写回忆童年时代田老师在“我”的心里播下文学的种子的往事,表达“我”对田老师的尊敬、热爱和感激之情。
C.整理资料时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D.《作文上的红双圈》说明了一个道理:一点小小的鼓励有时候对我们很重要。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藏”与“珍藏”的“藏”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宝藏 B.西藏 C.收藏 D.藏族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苍劲(jìn) 歇脚(xiē) B.扉页(fēi) 堤坝(dī)
C.河畔(pàn) 稚嫩(zhì) D.铭记(míng) 颤抖(chàn)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东西不重,一个小孩子都能信手拈来。
B.河水奔腾咆哮着,令两岸村民忐忑不安。
C.小学毕业典礼上,老师语重心长,一字一句饱含着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D.李老师一生诲人不倦,桃李无数,誉满天下。
5.下列不能反映小学生活、代表性不强的资料是( )
A.各种获奖证书、奖牌(复印件或照片) B.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逛街的照片
C.老师和同学的寄语、祝福 D.与成长相关的习作、书法、美术作品等
二、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词。
榆( ) 熏( ) 凄( )
愉( ) 重( ) 妻( )
7.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说话动听,使人爱听。
(2)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3)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4)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当运动员冲过终点时,您会快步奔上去,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幸福与骄傲。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这两句话写出了方老师的 和 ,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她 、 ;当“我们”没发挥好时,她 。
(2)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诗句中,诗人把自己的思维、情感想象为“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表现了诗人的思维、情感已 ,并与后几句中的“变得年轻”“血流得很快”“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起,抒发了诗人 。
9.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 )相处 依依( )( ) ( )( )动听 引人( )( )
在学校,我们与王老师( ),他常常编一些( )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讲得( ),我们都听得入了迷。
三、语言表达
10.仿写下列优美的赠言。
(1)给老师: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给老师:
(2)给同学:我们曾是并排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在二重唱的两个声部,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学友。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带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给同学: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精彩阅读。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1.给选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是指 。(用文中原句回答)
(2)“有志者”的意思是 ,“效”的意思是 ,“此生”指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
13.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
五、书面表达
14.点点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最让你难忘的是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是 ;你最想说的感谢的话语是 。
《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C A A B
1.A
2.C
3.A
4.A
5.B
6. 榆树 熏陶 凄清 愉快 重新 妻子
7.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8. 动作 神态 幸福 骄傲 温柔地鼓励 琴弦 焕然一新 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9. 朝 夕 不 舍 娓 娓 入 胜 朝夕相处 引人入胜 娓娓动听
10. 蜡烛,照亮了他人,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光明之中。老师,您就是我们心中的蜡烛,我们敬佩您。 我们曾是同枝开放的两朵小花,我们曾是二人转的二个演员,我们曾是一条战壕中的一对战友。当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请接受我深情的祝福。
11.,:“!,!” 1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志向的人 效仿 周恩来 有志向的人应该效仿和学习周恩来同学 13.为祖国之富强而读书
14. 一年级入队仪式 郑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 感谢老师们的精心培育,我会永远记得你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