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是什么?有何作用?
这样的提示语能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故事中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语气。
带有动作和神态的提示语。
本单元中含有动作、神态的提示语的句子还有哪些?
找一找
学习任务一: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户”从上左包围“ ”,底部“ ”略低,竖画间隔均匀。“户”部居上半格,点在竖中线上端。
横画较多
竖画较多
艳
植
舞
静
霜
扁
最
捧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书写提示
“静”左窄右宽,左部的“青”上大下小,上部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向右上方行笔。右部的“争”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最后的钩要收紧。
书写提示
9个成语均出自寓言故事
邯 郸学步 滥 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 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máo
hán
dān
yú
làn
dào
qǐ yōu
dùn
jiàn
日积月累
艳
植
舞
静
霜
扁
最
捧
拿起铅笔练一练吧!
“霜”上部是一个变形的“雨”字,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左右各两点要呼应,横钩向里收紧。下部的“相”稍窄稍扁,“目”横间距均匀,左边的“木”变捺为点。
书写提示
yàn
zhí
jìng
shuāng
艳
静
植
霜
wǔ
zuì
biǎn
pěng
舞
扁
最
捧
观察书写
了解书写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要点。
“植”左窄右宽,左部“木”的最后一笔变捺为点,撇竖笔画要舒展。右部的“直”中间三横长短、间隔均匀,竖笔在竖中线上起笔。
书写提示
hán dān
làn yú
dào
máo dùn
qǐ
课堂交流
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这些成语?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jiàn
yōu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_________ _________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__ __________
词句段运用
AABC式:闷闷不乐 依依不舍 头头是道 斤斤计较 息息相关
无( )无( )式:无声无息 无时无刻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依无靠 无穷无尽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书写提示
“舞”上宽下窄,第三笔横居中,略宽于上部,四竖两两写在竖中线左右,间隔均匀,末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侧。
书写提示
舞
扁
最
捧
wǔ
zuì
biǎn
pěng
书写指导
“最”上小下大,中间的横在横中线上侧,较长的一竖在竖中线左侧,左下部两短横间隔、长短均匀,右下部的“又”起笔靠近横中线,最后一捺舒展。
书写提示
艳
yàn
静
植
霜
zhí
jìng
shuāng
横画或者竖画较多的字,写之前就要想好这些笔画的长短和距离,避免拥挤。
书写指导
“捧”左窄右宽。“奉”上部三横横间距均匀,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下部两横上短下长。
书写提示
理解成语
邯郸学步
比喻效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本领。出自《庄子·秋水》。
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掩耳盗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寓言故事常常会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让我们受到启发。
《守株待兔》教育我们做事要靠自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待事物;《池子与河流》警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应该积极进取。
◇他 :“这事太难了!”
◇“你的父母多辛苦啊!”奶奶
。
拓展
撑着脑袋,愁眉苦脸地说
摇了摇头,叹了
口气
守株待兔
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常常做出违反常理的事情,让我们感到滑稽可笑。
掩耳盗铃
理解成语
杞人忧天
比喻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出自《列子·天瑞》。
井底之蛙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出自《庄子·
秋水》。
杯弓蛇影
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出自《风俗通义·怪神》。
学习任务二:交流平台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回顾自己课内外读过的寓言,说说自己对寓言的认识。
填一填
◇他 :“你真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
。
攥起拳头怒吼
舞足蹈,兴奋地说
手
交流平台
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完之后就不会忘。
寓言故事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
出自《庄子·秋水》,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姿势很漂亮,就来到邯郸学人走路,结果没学成,却忘了自己走路的姿势,只能爬着回到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本领。
邯郸学步
总结归纳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寓言言简意赅,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2.领会寓言的寓意。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蕴涵的道理。
学习寓言有方法: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_________ _________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__ __________
词句段运用
我发现:第一组词语的特点是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相同,
可以归纳为“AABC式”。
第二组词语的特点是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都是“无”,可以归纳为“无( )无( )式”。
AABC式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无( )无( )式
理解成语
自相矛盾
比喻言行不一或互相抵触。出自《韩非子·难一》。
刻舟求剑
比喻拘泥成法而不讲实际。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画蛇添足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 . . . . . . .
◇他 :“你真是急死我了!”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 。
. . . . . .
我发现:加点的部分是带有动作和神态的提示语,这样写能使
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故事中人物说话的心情、语气。
擦了擦脸上的汗,皱起眉头
高兴地跳了起来
出自《韩非子》,讲的是齐宣王喜欢听乐工们一齐吹竽。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其中,学别人的样子装装样子,却获得了跟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待遇。齐宣王去世后,儿子齐湣王继位,他喜欢听独奏。眼看要被发现,南郭先生赶紧逃跑了。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者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滥竽充数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词句段运用
. . . . . . . . .
◇他______________ :“你真是急死我了!”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 。
. . . . . .
你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