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四下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zá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复杂
我会认
我会写
zá
xī
qīng
tíng
杂
稀
蜻
蜓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虫字旁
识字方法
虫+青=蜻
虫+廷=蜓
反义词识字:
稀
加一加:
稠
密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主题概括
这首诗用 、 、 、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同时写出了农民的忙碌,表达了对乡村景色的 之情。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喜爱
译文
梅子挂满枝头,变得金黄;杏子也逐渐饱满圆润。田地里,麦花洁白得如同一层薄雪,而油菜花却稀稀落落,不再像春天那样繁盛了。
白天渐渐变长,篱笆旁没有人路过,一片安静,只有蜻蜓和蝴蝶在花丛间自由地飞舞,为寂静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生机。
注解 1.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读作 xìng。
2. 肥:诗中指杏子渐渐长大饱满的样子。
3. 蛱蝶:蝴蝶的一种
鉴赏 1. 田园之美,色彩鲜明 诗的前两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描绘了初夏乡村的景象,突出了南方农村这个时节的自然特点。诗人笔下的景物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感十足: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饱满的杏子压弯枝丫;麦花如雪般洁白,而油菜花的稀疏则更显出了时令的变化。短短两句,就勾勒出了一幅初夏乡村的丰收图。
动静结合,宁静之美 诗的后两句,用“日长篱落无人过”和“惟有蜻蜓蛱蝶飞”来展现乡村的宁静与生机。“日长”表明初夏白昼变长,“无人过”则暗示农民或许忙于农事,或正在午后休息,整个村庄显得平和安静。但诗人并没有让画面完全静止,而是通过“蜻蜓蛱蝶飞”增添了动态的美感:蜻蜓和蝴蝶在花间飞舞,给寂静的田园生活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趣味。以动衬静,充满田园诗的意趣。
田园之情,清新自然 这首诗看似描写的是乡村景色,实际上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范成大把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这些普通的农家景象,用自然清新的笔调写得意趣横生,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写,诗人将初夏乡村的静谧与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主题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一首描写初夏乡村景色的小诗。它用金黄的梅子、饱满的杏子、洁白的麦花、稀疏的菜花,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又通过“蜻蜓蛱蝶飞”描绘出乡村宁静中的生机。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初夏田园的美丽,还能体会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延伸思考:乡村的田园诗意 乡村生活有一种独特的宁静与魅力,它是自然与生命的融合。你有没有观察过田野里的变化?有没有注意到阳光下飞舞的蜻蜓与蝴蝶?在这首诗中,范成大让我们明白了,哪怕是最普通的果实、花朵和昆虫,也能成为令人着迷的风景。
乡村初夏的美:
梅子与杏子的丰收,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成熟; 麦花和菜花的变化,告诉我们季节的交替;
蜻蜓与蝴蝶的飞舞,则代表了自然界的活力与自由。
这份宁静和美好,正是田园诗最迷人的地方。
结构梳理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农忙时节田园景色
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哪两句诗表现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请你写一写。
课堂演练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