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1单元第2课《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同步练习(1)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1单元第2课《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同步练习(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3 08: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1单元
第2课《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同步练习(1)
一、选择题
1、《世界遗产公约》是( )的简称
A.《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B.《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C.《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公约》 D.《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公约》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故选A。
点评:考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简称
2、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是( )
A.世界遗产中心 B.世界遗产委员会
C.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 D.世界遗产保护处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是世界遗产中心 。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中心
3、根据《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划分为( )
①文化遗产 ②自然遗产 ③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选D。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的分类
4、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要申报世界遗产,必须先拟定( )
A.《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B.《世界遗产名录》
C.《世界遗产申报表》 D.《世界遗产清单》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一个国家一旦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就可以开始为把本国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进行提名。也许最初对某一遗产地提名的是组织当地人,必须先拟定《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呈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申报的程序
5、《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对( )的保护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也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故选C。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名录》的作用
6、《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于( )年
A.1997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1997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故选A。
点评:考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的时间
7、我国正式签署《世界遗产公约》是在( )年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答案:A
解析:
分析: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正式签署《世界遗产公约》的时间
8、截至2005年6月以前,我国已有(  )项世界遗产
A、10项   B、20项   C、30项    D、40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截止2005年,中国共计拥有30项世界遗产,比如,明清皇宫、沈阳故宫、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长城、辽宁九门口长城、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大昭寺、罗布林卡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曲阜孔府、孔庙等等。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拥有世界遗产的数量。
9、右图是1972年在法国巴黎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全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标志,下列对该标志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左上角的标说明该公约附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②图右上角的正方形象征着人类的创造
③图右上角的圆圈代表大自然 ④标志下方文字分别是法文、英文、德文三种文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保护。标志上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但各国使用标志时,可以用本国语言代替西班牙语,英语、法语保持原样。故选C。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
10、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于2007年7月7日晚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万里长城以得票最多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的长城开始修建秦灭六国后 B.秦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生产
C.滥用民力修长城是秦亡原因之一 D.明永乐年间曾经大规模修缮长城
答案:C
解析:
分析:最早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修的,A不对。秦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不是发展生产,B不对,为了防卫蒙古骑兵的南下骚扰,早在明太祖时候(洪武二年,1369),就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D不对。故选C。
点评:考查“新七大奇迹”长城
2、材料解析题
11、阅读材料:
我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大国,历来重视民族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发掘和保护。然而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朝代,同世界各国一样,我国也面临着不断出现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跨世纪联合宣言》(2000年12月26日)
请回答:
你认为,我国当今所面临的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以克服?
答案:问题:在商业化时代,某些遗产地的管理者把珍贵的文化遗产单纯看作是一项旅游资源。
具体表现:进行无节制的开发,以追求眼前的最大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对遗产的破坏。
克服的办法是: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国际和国家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禁止违背法律、法规的开发建设;强化行业执法 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建立并完美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机制;发挥世界遗产地的综合功能,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各世界遗产之间的学习交流,互通信息,强化合作,共谋促进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整体发展和保护工作的新途径。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我国当今所面临的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新问题是单纯作为旅游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当地的经济。具体表现是因为过度的、无节制的开发,从而导致对遗产的破坏。对于克服这种状况,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加强宣传、立法、和世界人民交流等等方面来回答。
点评:考查《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跨世纪联合宣言》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应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前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情况恶化。
(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文化遗产划分为哪几类?
答案: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解析:
分析:第(1)问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注意材料里的关键词“年久腐变所致”、“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结合现实,还有过度的旅游开发等。第(2)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世界文化遗产划分为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点评:考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