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1单元第2课《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同步练习(2)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1单元第2课《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同步练习(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3 08:5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1单元
第2课《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同步练习(2)
一、选择
1.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l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
②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
③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严重,经济萧条
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它的主要原因②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④是错误的;这是结果不是原因。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点评:考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
2.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 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
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强调的是无坝引水的特征,故D项正确;都江堰不是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水利工程,而是年代最久的无坝引水德水利工程,故A项错误;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还有很多,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评:考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
3.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是( )
A.真实性和完整性 B.真实性和艺术性 C.真实性和独特性 D.独特性和艺术性
答案: A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是真实性和完整性,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
4.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是(  )
A.世界遗产委员会    B.世界遗产中心 
C.各国文物保护中心   D.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是世界遗产中心。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
5.截至2004年7月前,世界上拥有最多世界遗产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中国 C.西班牙 D.埃及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拥有遗产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
6.对世界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是( )
A.只是一种旅游资源 B.要大规模开发
C.可以增加新的建筑 D.反对增加不必要的修复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世界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反对增加不必要的修复。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
7.截至2004年7月前,我国拥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 )
①元杂剧 ②昆曲 ③京剧 ④古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2004年之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昆曲和古琴,故选D。
点评:考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8.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职责有( )
①负责审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单 ②监测各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③确定受到严重威胁的世界、遗产项目,把它们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
④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对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实施技术和财力援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职责①②③④项都是,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委员会
9.造成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的因素有( )
①战争 ②自然灾害 ③过度的旅游开发 ④环境污染 ⑤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前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形式严峻,主要的原因在于一些地方的战争、自然灾害、过度的开发、污染和工业化进程等。
点评:考查世界诶遗产的保护
10.哪项世界遗产是在所在国没有申报的情况下,破例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
A.吴哥古迹 B.长城 C.莫高窟 D.泰姬陵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吴哥窟没有申报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点评:考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吴哥古迹
11.《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强调它具有突出的( )
A.普遍价值 B.文化价值 C.艺术价值 D.独特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世界文化遗址的选定,并不是从一个方面进行评判的,而是强调该文化遗址所具有的的普世价值。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
12.下图是巴米扬西大佛,它是由于( )被破坏的
A.局势动荡B.过度开发C.地震C.自然损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巴米扬大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在塔利班统治时期被破坏,故选A。
点评:考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巴米扬西大佛
13.以下是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是( )
①庐山 ②明清皇陵 ③云冈石窟 ④清东陵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庐山 、明清皇陵、云冈石窟和清东陵都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选B。
点评:考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
14.世界遗产面临着哪些威胁有( )
①自然灾难 ②战争 ③工业化浪潮 ④城市化浪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过度的开发和城市化等都有可能带来破坏,遗产的保护困难重重。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保护
15.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 )
A.人类征服自然 B.自然征服人类 C.互相征服 D.互相依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几班的历史知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互依存,ABC项明显错误。
点评: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
16.《世界遗产公约》是( )的简称
A.《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B.《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C.《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公约》
D.《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公约》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世界遗产公约》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简称。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
17.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是( )
A.世界遗产中心 B.世界遗产委员会
C.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 D.世界遗产保护处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是世界遗产中心。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
18.根据《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划分为( )
①文化遗产 ②自然遗产 ③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世界遗产共有四种: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四种。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
19.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要申报世界遗产,必须先拟定( )
A.《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B.《世界遗产名录》
C.《世界遗产申报表》 D.《世界遗产清单》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要申报世界遗产,必须先拟定《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
20、《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对( )的保护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扩大了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公约》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
阿富汗中都兴都库什山区的巴米扬山谷,拥有众多佛教洞窟和防御建筑的古遗址群,约建于公元4至尊世纪。其中的佛教洞窟有大量壁画和佛像。最大的两尊立佛,东大佛高37米,西大佛高55米。本世纪初,阿富汗学生运动组织塔利班的领导人以反对偶像为名,决定销毁这两尊佛像。消息付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停止这种非理性行为。但塔利班领导人还是于2001年3月12日,下令用大炮轰毁了这两尊大佛。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遗产的保护面临哪些严峻形势?
答案: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局部战争频繁发生等。
(2)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什么问题?
答案:有些地方在把文化遗产仅仅看作一种旅游资源,无节制地进行开发,使文化遗产和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世界遗产的保护?
答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国民素质,严格遵循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坚持世界遗产的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以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改进和完善保护工作。
解析:
分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塔利班领导人蓄意破坏了巴米扬大佛,说明,战乱等严重影响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战乱,环境变化、过度的开发和工业化等也是遗产保护的障碍。(2)我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方面往往是把世界遗产作为开发旅游获取短期经济效益的手段,缺乏长远眼光,实际上不利于遗产的保护。(3)对待世界遗产,应该采取新理念,新思想,切实做到长远和持久的保护,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点评:考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巴米扬西大佛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材料二:从7月1日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 九寨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游客实行限量入内的景区。九寨沟管理局葛立局长告诉记者,作出这一“限客”决定后.九寨沟仅门票收入一项,高峰期每日将减少收入一百万元以上。但是,为了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遣产.菅理局下决心采取限量措施。
——《华西都市报》(2001年6月25日)
材料三:泰山的一些地方官员竟然提出“把风景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号。于是,三条索道和一条公路真的把泰山变成了“经济山”,不仅有宾馆、饭店.还有娱乐城、电影院,非遗产商业建筑远远超过遗产建筑。如今,空中索道来来往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自然景观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泰山的镣铐》。
材料四:我国云南省原来地处偏僻的丽江城.自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招来了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观光者,每年有200万以上,年经济收入增加10多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
——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保护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
答案: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世界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留下的不朽足迹);世界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世界遗产表现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文明的交流及影响);世界遗产遭到威胁和破坏的程度日益严重。
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原则)。
(2)九寨沟与泰山都是世界遗产,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两地管理部门对待世界遗产不同态度的原因。
答案:前者:将遗产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其次再考虑经济利益.
后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对遗产的保护。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问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世界遗产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过度的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威胁和破坏。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利益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解析:
分析:(1)保护世界遗产的原因要从世界遗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遗产本身的易损性等角度进行分析。(2) 从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比可以看出,泰山的管理者更多的是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云南则是从遗产的保护等角度进行分析,二者的侧重点不同。(3)要从世界遗产和世界旅游业二者的和谐相处等角度进行分析,做到科学的规划利用,保护优先。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保护
23.阅读材料:
我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大国,历来重视民族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发掘和保护。然而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朝代,同世界各国一样,我国也面临着不断出现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跨世纪联合宣言》(2000年12月26日)
你认为,我国当今所面临的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以克服?
答案:问题:在商业化时代,某些遗产地的管理者把珍贵的文化遗产单纯看作是一项旅游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以追求眼前的最大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对遗产的破坏。
克服的办法是: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国际和国家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禁止违背法律、法规的开发建设;强化行业执法监督和管理职能,建立并完善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机制;发挥世界遗产地的综合功能,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各世界遗产地之间的学习交流,互通信息,强化合作,共谋促进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整体发展和保护工作的新途径。
解析:
分析:我国当前遗产保护方面最大的问题是遗产的过度开发与相应的保护无法同步进行的问题。管理者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从而导致遗产最终被破坏。应该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宣传,通过立法等措施,加强管理,做到经济效益和遗产保护二者相得益彰。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保护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应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
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丢失豆油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
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前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情况恶化。
(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文化遗产划分为哪几类?
答案: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解析:
分析:(1)塔利班领导人蓄意破坏了巴米扬大佛,说明,战乱等严重影响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除了战乱,环境变化、过度的开发和工业化等也是遗产保护的障碍。(2)世界遗产共有四种: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四种。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保护
25.
材料 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我省12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至此我省总共有2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5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此前经过公示的我省12个“非遗”项目全部正式入围该名录。
在我省成功申报的12个项目中,有9个为新入选项目: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琼剧、南海航道更路经(指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原始宗教与佛道教的融会而形成海南独特的斋醮科仪)、海南椰雕、晒盐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
其余3个为扩展项目:崖州民歌、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与三江公仔戏(即木偶戏)
  ——《 海南日报》 2008-06-16
(1)按照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上述12个项目大致可以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几类?请写明类别名称。
答案: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任选其中一项,概述其入选的理由。
答案:要求结合文化遗产的三项评审标准,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标准:①阐述申报项目的自身价值;②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③该遗产项目环境的协调和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
解析:
分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材料中的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2)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评判是不是遗产的标准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阐述申报项目的自身价值;②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③该遗产项目环境的协调和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
点评:考查世界遗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