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蓝教育集团 2025春
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
考试范围: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考试时间:75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
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选题
1.习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下列与科技成就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人造卫星和深空探测器强度要求高的零部件采用钛合金等合金材料
B.“神舟十七号”发动机的耐高温结构材料Si3N4是一种熔沸点很高的共价晶体
C.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的自供电软体机器人所用的硅树脂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D.“朱雀二号”遥二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甲烷作助燃剂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
A.的VSEPR模型:
B.反-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
D.分子中键的形成:
3.处于基态的下列微粒,孤电子对数最多的是
A.CH4 B.H3O+ C.HF D.
4.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和离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有d电子,另一个原子无d电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C.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D.两原子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
5.已知某晶体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其晶胞如图所示,则X、Y、Z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正确的是 ( )
A.1:3:1 B.2:6:1 C.4:8:1 D.8:1:1
6.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 )
A.CH4的共价键类型:s-p σ键
B.SO2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C.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D.丙炔的键线式:
7.二氧化硅晶体是立体网状结构,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相连
B.晶体中硅、氧原子个数比为
C.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8
D.晶体中硅、氧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8.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丙烯的最简式可表示为CH2
B.电子式 既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D.比例模型 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9.下列各组计算微粒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的代数式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
A. B.
C. D.
11.向含有1mol配合物[Co(NH3)5Cl]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 )
A.0mol B.1mol
C.2mol D.3mol
1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中所含的电子数为
B.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C.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
D.溶液中阳离子数目为
13.下列各组中的分子或离子都含配位键的是 ( )
A.H2O、Al2Cl6 B.NH4Cl、[Cu(NH3)4]SO4
C.PCl3、[Co(NH3)4Cl2]Cl D.CO2、
14.在活性炭催化条件下,煤气中的可被脱除,反应机理如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间构型均为V形
B.存在反应
C.脱除率小于100%
D.该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空2分,共 58 分。15 题 12 分;16 题 14 分;17 题 16 分;18 题 16 分。
二、填空题
15.如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属于 晶体,其中每个碳原子与 个碳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
(2)碘晶体属于 晶体,每个碘晶胞中实际占有 个碘分子。
(3)冰、金刚石、MgO、碘单质四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4)假设碘晶胞中立方体的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碘晶体的密度为 。( I:127 )
16.超分子化学已逐渐扩展到化学的各个分支,还扩展到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由Mo将2个分子、2个p-甲酸丁酯吡啶及2个CO分子利用配位键自组装的超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Mo处于第五周期第ⅥB族,价电子排布与Cr相似,它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是 ;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 个。
(2)该超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
A.键 B.键 C.离子键 D.氢键
(3)该超分子中配体CO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p-甲酸丁酯吡啶配体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
(4)从电负性角度解释的酸性强于的原因是: 。
(5)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从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解释的熔点远低于金刚石的原因是 。
17.请依据相关化学知识与原理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一组微粒中键角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填编号)。
①HCN ② ③ ④ ⑤
、、、中,Cl都是以杂化轨道方式与O原子成键,将它们的立体构型填入表格中:
离子
立体构型
(3)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其环状结构如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杂化。
(4)肼分子可视为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杂化,中的六个原子 (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18.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结构的特点是巨大的咕啉环和环中心的三价钴。该分子的全合成(由易取得的物质出发,进行多步合成得到目标产物)由伍德沃德和埃申莫瑟合作于1973年完成,这项全合成工作是有机化学合成史中的经典之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维生素B12中存在磷酸酯的结构,遇碱易水解成磷酸根离子。
①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在PO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PO的空间结构为 。
②有机化学中常用三氯氧磷为原料得到磷酸酯,三氯氧磷POCl3采取的杂化方式为 ,POCl3和PO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 。
(2) 维生素B12中的钴为+3价。在酸性溶液中,Co3+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将Mn2+氧化为紫红色的高锰酸根离子,Co3+本身被还原为C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 维生素B12中的咕啉环是由四个吡咯(C4H5N,结构式如图所示)分子组成。
①在吡咯中,所有原子均共面,在吡咯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原子数为 。
②吡咯中的C=C键长 乙烯中的C=C键长。(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吡咯可以用α-卤代酮和乙酰乙酸等为原料合成,已知乙酰乙酸中存在分子内氢键,在图中用“……”绘制分子内氢键所在的位置 。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A B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C B A
1.D
【详解】A.钛合金为性能优良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可用作人造卫星和深空探测器的零部件,故A正确;
B.氮化硅是熔沸点很高的共价晶体,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故B正确;
C.硅树脂一种具有高度交联结构的热固性聚硅氧烷聚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甲烷运载火箭中液氧作助燃剂,甲烷作燃料,故D错误;
故选D。
2.D
【详解】A.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无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故A错误;
B.2-丁烯存在顺反异构,为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故B错误;
C.氢键的表示方法为,和都应该是电负性强的原子,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原子不能参与氢键形成,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应表示为,故C错误;
D.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生成键,示意图为,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CH4分子中,中心C原子含有4条共价键,无孤电子对;
B.H3O+微粒中,中心O原子含有3条共价键,1对孤电子对;
C.HF分子中,F原子含有1条共价键,3对孤电子对;
D.微粒中,中心N原子含有4条共价键,无孤电子对;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A
【详解】A.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原子无d电子为K原子,原子有d电子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是Cr原子,1s22s22p63s23p63d104s1,是Cu原子,都处于第四周期,故A正确;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为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可能是阴离子也可能是阳离子如O2-、Na+等,不一定处于同一周期,故B错误;
C.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轨道都充满电子,而d轨道上没有电子,符合条件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有1s22s22p63s23p6为氩原子,1s22s22p63s23p64s1为钾原子,1s22s22p63s23p64s2为钙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周期,故C错误;
D.两原子的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原子具有1s能级或具有1s、2s能级,不处于同一周期,如氢原子与锂原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5.A
【分析】利用均摊法确定化学式,处于晶胞中心的原子被一个晶胞占有,处于顶点上的原子被8个晶胞占有,处于棱上的原子被4个晶胞占有。
【详解】根据晶胞中微粒个数的分配方法计算,晶胞中含有Z原子的数目为1,含有X原子的数目为8×1/8=1,含有Y原子的数目为12×1/4=3,所以X、Y、Z的原子个数比是1:3:1,
故选A。
6.B
【详解】A.CH4的中心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发生sp3杂化,共价键类型:s-sp3σ键,A不正确;
B.SO2分子中,中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发生sp2杂化,其中S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孤电子对,则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为 ,B正确;
C.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C不正确;
D.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CH3,依据乙炔的结构,3个C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则键线式:,D不正确;
故选B。
7.C
【详解】A.由二氧化硅晶体结构图可知,每个硅原子连有4个氧原子,A正确;
B.每个硅原子连有4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连有2个硅原子,硅原子、氧原子个数比为,B正确;
C.晶体中最小环上含有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最小环上的原子总数为12,C错误;
D.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每个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二者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D正确;
故答案选C。
8.A
【详解】A. 丙烯的分子式是C3H6,最简式可表示为CH2,故A正确;
B. 电子式 表示羟基, 表示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C. 结构简式(CH3)2CHCH3表示异丁烷, CH3CH2CH2CH3表示异正烷,故C错误;
D. 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氯原子半径大于碳,所以 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D错误。
9.C
【详解】A.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A正确;
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B正确;
C.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C错误;
D.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D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手性碳的定义为一个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详解】
A.含1个手性碳,A错误;
B.含2个手性碳,B正确;
C.含1个手性碳,C错误;
D.不含手性碳,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在配合物[Co(NH3)5Cl]Cl2中,外界是Cl-,内界是[Co(NH3)5Cl]2+,有一个氯离子在内界,有两个氯离子在外界,[Co(NH3)5Cl]Cl2的电离方程式为[Co(NH3)5Cl]Cl2=[Co(NH3)5Cl]2++2Cl-,溶液中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是在外界的氯离子,所以依据Ag++Cl-=AgCl↓可知,1mol此配合物电离产生2mol氯离子,由此可推断1mol配合物[Co(NH3)5Cl]Cl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氯化银沉的物质的量是2mol,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配合物的性质,明确配合物的外界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但内界不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配体、中心离子、外界离子以及配位数的判断。
12.C
【详解】A.标准状况下中所含电子数为:,A错误;
B.方程式中F元素由0价降低为-1价,生成(1mo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B错误;
C.中O所含的价层电子对数为:,C正确;
D.溶液中阳离子为钠离子和氢离子,阳离子数目大于,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H2O分子中含有2个O-H键,不含配位键;两分子AlCl3通过配位键结合为Al2Cl6,故不选A;
B.NH4Cl中N和H之间有1个配位键,[Cu(NH3)4]SO4中Cu2+和4个氨分子形成4个配位键,故选B;
C.PCl3中含有3个P-Cl键,不含配位键;[Co(NH3)4Cl2]Cl中Co3+和4个氨分子、2个氯离子形成6个配位键,故不选C;
D.CO2分子中有2个C=O键,不含配位键;中存在S与O的配位键,故不选D;
答案选B。
14.A
【详解】A.分子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有一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故A错误;
B.分析反应机理图示可知活性硫原子和活性氧原子生成了二氧化硫,所以存在反应,故B正确;
C.分析反应机理图示可知最后生成一部分硫化氢气体,所以脱除率小于100%,故C正确;
D.该过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伴随能量的变换,故D正确;
综上答案为A。
15.(1) 共价晶体 4
(2) 分子晶体 4
(3)金刚石>MgO>碘单质>冰
(4)
【详解】(1)金刚石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则金刚石晶体属于共价晶体,其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
(2)碘晶体熔沸点低,属于分子晶体,每个碘晶胞中实际占有的碘分子个数是=4;
(3)熔点的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冰和碘属于分子晶体,熔点:碘>冰,MgO属于离子晶体,金刚石是共价晶体,则冰、金刚石、MgO、碘单质四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MgO>碘单质>冰;
(4)碘晶胞中实际占有的碘分子个数是=4,碘晶胞中立方体的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碘晶体的密度为。
16.(1) 6
(2)AB
(3) C 和
(4)F的电负性大,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使共用电子对偏向F,进而使(键极性增强,更易断裂,故的酸性强于
(5)是分子晶体,金刚石是共价晶体,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所需的能量远高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消耗的能量
【详解】(1)
Cr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而Mo与Cr同族,但在Cr的下一周期,因而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d55s1,轨道表示式为,因而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6。
(2)观察题图可知,该超分子中含有双键,说明有σ键和π键,分子中不存在离子键,根据题给信息知Mo形成配位键,因而答案为AB。
(3)C的电负性小于O,更加容易提供电子形成配位键,CO作配体时C作配位原子;p-甲酸丁酯吡啶中碳原子与氧原子有形成双键,说明其杂化方式为sp2,在丁基中C原子形成四个单键,为sp3杂化。
(4)F的电负性大,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强,使共用电子对偏向F,进而使键极性增强,更易断裂,故的酸性强于。
(5)根据不同晶体类型的晶体性质不同来解释:是分子晶体,金刚石是共价晶体,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所需的能量远高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消耗的能量。
17.(1)①④②⑤③
(2) 直线形 V形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形
(3)
(4) 不在
【解析】(1)
①HCN分子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为,C原子形成2个σ键,所以HCN为直线形分子,键角180°;
②分子中Si原子价电子对数是4,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无孤电子对;
③分子中S原子价电子对数是4,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有2个孤电子对;
④中碳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VSEPR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无孤电子对;
⑤中O原子价电子对数是4,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有1个孤电子对;
所以键角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①④②⑤③;
(2)
是2个原子构成的微粒,立体构型为直线形;中Cl价电子对数是4,有2个孤电子对,立体构型为V形;中Cl价电子对数是4,有1个孤电子对,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中Cl价电子对数是4,无孤电子对,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3)
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为,有2个σ键,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杂化;
(4)
分子中氮原子形成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轨道的杂化类型是杂化,中的六个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1) 4 正四面体 sp3杂化 等电子体
(2)4H2O+5Co3++Mn2+=5Co2++MnO+8H+
(3) 5 大于
【解析】 (1)①PO中心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不存在孤对电子,离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②三氯氧磷POCl3中心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P原子采用sp3杂化;POCl3和PO所含原子数均为4,价电子数均为32,互为等电子体;
(2)Mn2+氧化为紫红色的高锰酸根离子,Co3+本身被还原为Co2+。1mol Mn2+失去5mol电子,1mol Co3+得1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元素守恒得反应离子方程式:4H2O+5Co3++Mn2+=5Co2++MnO+8H+;
(3)①在吡咯中,所有原子均共面,在吡咯分子中五元环上得4个C和1个N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②吡咯分子中的C=C键受到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影响,形成了部分离域π键,导致C=C键的键长比乙烯中的C=C键稍长;
③乙酰乙酸中存在分子内氢键,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