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据王国维研究,手定周制者,“实惟周公”。史谓,周公“敬天保民”,“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据此分析,西周礼乐制度中心点在于( )
A. 天 B. 地 C. 人 D. 法
2. 大运河开凿之始,其形犹如一张弓,随时空流转,运河变为不再走弓背,而是“裁弯取直”,直接走弓弦。这一条运河,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裁弯取直”的变化是在( )
A. 隋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3. 清末北京竹枝词云:“巨舰飞来瞬息中,未从江海鼓腥风。全亏诸老能调护,半壁东南保障功。”时人谓:“沿江沿海安堵如故,皆张(之洞)刘(坤一)二制军调护之力。”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该事件( )
A. 严重动摇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 推动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C. 深刻影响洋务运动自强政策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4. 当代中国有抟土造人说,在古代世界某地区也有泥巴发明说,人们制作的泥偶雕像、刻划的符号生动有趣,如在泥板上用“”符号代表食物、面包,并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该地区位于( )
A. 东亚 B. 西亚 C. 南美 D. 北非
5. 有学者认为,在某些方面,希腊化文明的贡献就在于保存之功。希腊化时代的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古典希腊的文学、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人们今天看到的版本。下列传世著作能体现希腊化时代“保存之功”的是( )
A. 《摩诃婆罗多》 B. 《荷马史诗》
C. 《查士丁尼法典》 D. 《伊戈尔远征记》
6. 下图所示漫画,“地球修理工”满脸忧愁地看着引擎盖下面频发的“山火、飓风和海啸”而无从下手,该漫画意在说明( )
A. 能源危机严重影响着全球化的进程
B. 国际社会消极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
C. 交通安全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
D. 生态环境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上的一个明显现象是学术从“学在官府”的制度体系里脱离出来,文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能够体现这一重大变化的是( )
A. 旧贵族体系的瓦解 B. 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C. 诸子百家学说出现 D. 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8. 下图所示为唐中叶后城市之间的经济交往及其商品流向。据此分析可知( )
A. 商品流向呈南北均衡 B.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长途和大额贸易兴起 D.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9. 1836年,某外文刊物发表旅华英人《迫切需要与中国缔约》的文章,认为贸易增长起来,势必要开辟新的门径,但在中国却受到了阻碍,提出“要一次经济教育和中国签订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必须是在刺刀尖下依照我们的命令缔结,又必须在大炮的瞄准下发生效力”。据此,该文意图( )
A. 要求英国武力对华进行市场扩张
B. 维护英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C. 迫使中国增开沿海内陆贸易口岸
D. 谋取对华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
10. 1926年底,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发表了大量讨论升学、就业、婚姻等生活问题的文章。进入1930年代,他的言论“渐渐注意于社会的问题和政治的问题,渐渐由个人出发点转到集体的出发点了”,将中国的唯一出路寄托于人民大众。这一转变缘于( )
A. 个人主义式微,集体主义渐长
B. 生活问题不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C. 民族危机加深与国民党统治腐败
D. 政治上分崩离析,军阀混战局面加剧
11. 观察下图。报纸“号外”报道的事件标志着( )
A. 局部抗战开始 B. 华北事变发生
C.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二战在亚洲的爆发
12. 1992年下半年,国家物价局颁布了新的《价格管理目录》,中央直接管理价格的商品由737种减少到89种,工业生产资料大部分并轨实行单一的市场价格,放开了原来尚未放开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述举措的出台( )
A. 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
C. 标志着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机制形成
D. 顺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13. 有史著谓,达·伽马从印度满载而归获得丰厚利润的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震撼着威尼斯,可怕的预感笼罩石头城。当时有威尼斯商人在日记中写道:“收到此消息的时候,整个城市的人……都目瞪口呆,最聪明的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听过的最坏的消息。”史著中“可怕的预感”是指( )
A. 传统商路将因新航路开辟而中断
B. 价格革命会冲击欧洲的封建制度
C. “地圆说”的证实势必动摇传统信仰
D. 欧洲商业格局将要发生重大变化
14. 17世纪90年代,英国议会根据《财政筹款特别法案》,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英王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成为其股东。该行宗旨“促进广大公众的利益”,规定军费批文除需要议会通过,还需要国王印章。据此判断,此时英国实行( )
A. 民主共和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责任内阁制 D. 等级君主制
15. 位于太平洋东岸的旧金山,是华工漂洋过海登陆美国的第一站。1880年《哈泼斯周报》图绘(见下图),生动再现了旧金山唐人街庆贺新年的场景:其中有数位白人面孔,各商铺的小伙子竞相高挑鞭炮,争夺头彩,人们拱手作揖,互相拜年。作为史料,该图反映了( )
A. 美国政府对华人移民的排斥政策
B. 赴美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贡献
C. 美国社会充斥对多元文化偏见
D. 赴美华人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
16. 1917年11月7日,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苏维埃政权凯歌行进,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观察下图,苏维埃政权最初的定都地,位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社会信息化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然而,下图漫画中的美国却“满面笑容”地堆砌“数字壁垒”,使得其他国家应用程序(APP)的进入变得更加困难。该漫画旨在反映( )
A. 社会信息化使信息安全的保护日益困难
B. 美国试图阻碍数字信息的正常流通
C. 人机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D. 美国热衷于创造数字壁垒纪录
18. 墓志铭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文献形式。据出土的唐朝《永泰公主墓志铭》载,“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隐喻永泰公主为丈夫守寡而孤独地生活。铭文并载,“(公主)珠胎毁月……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意谓永泰公主是因怀孕患病去世。但据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永泰公主与其丈夫等人是因触怒武则天而招致杀身之祸。两种不同的史料记载,直让人困惑于历史的多重面孔:你的一面,我的一面和最真实的一面。文献记载的这样一种矛盾悖论,说明( )
A. 每一种陈述都是一种文本,反映出历史建构的多元性
B. 史料记载体例的不同,影响历史记录与叙述的对与错
C. 旁观者清,时间越久越接近历史的真相
D. 眼见为实,距离越近越接近历史的真相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9. 以史为鉴观治道,得失犹待后人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谥曰孝文皇帝(北魏拓跋宏)……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其经纬天地,岂虚谥也。
——引自《魏书·高祖纪》
(杨广)负强富之资,逞无厌之欲……游幸不息……兴师百万,亲征高丽,政繁赋重……广凶问(死讯)至,(唐高祖)追恶谥曰炀(去礼远众曰炀)。
——摘编自《历代通略》
材料二 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谥高皇帝)以公侯、功臣及其奴仆冒犯国典,作铁榜,申明律令,违者究治。其目节略如下:
一、不得强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等。 二、管庄人等不得倚势在乡欺殴人民。 三、屯田佃户、奴仆及其亲属人等,不得倚势凌民,侵夺财产。 四、不得私托门下,隐蔽差徭。 五、欺压良善者,侵夺人田地、房屋、孽畜者,四犯与庶人同罪。 六、不得受诸人投献物业,四犯与庶人同罪。
——据《续文献通考》等摘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事实说明拓跋宏“孝文”谥号非虚谥,杨广之“炀”为恶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对明太祖作铁榜申诫举措从背景、目的和作用三方面予以简要评价。
20.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土地、粮食,攸关国运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解决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占有制度。国民党虽然承袭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主张,也提出过若干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但始终“为一种口号”,从未真正付诸实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抗日,将没收地主土地的做法改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经过在根据地广泛而持续地减租减息,使农民得到了实利,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8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37911万吨,比1978年增长2439%。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4624万吨。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24年10月26日报道:“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预计首次超过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
——据《历史·选择性必修2》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解决农民问题上本质差异。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的成效。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成功经验。
21. 回眸近代科学革命的历程,认识启蒙运动与新技术革命对科学社会化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系列名传后世的启蒙哲人和思想流派。他们是封建旧制度的批判者,是资本主义新制度即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设计者。《百科全书》的出版,是法国启蒙运动进入高潮的标志。它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用科学的成果对抗宗教神学,使科学越来越为整个社会所了解,是一门“可怕的大炮”,从各个领域,向一切旧制度、旧传统、旧观念发动猛烈轰击。启蒙思想改变了民众思考世界的思维方式,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等
材料二 在开展“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项目化学习时,经老师指导,有同学整理如下:
科技革命 主要标志 扩展、带动部分
科学革命 第一次 (16—17世纪) 哥白尼“日心说”和A 在光学、热学等领域,近代科学取得巨大进步
第二次 (20世纪初)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天文、粒子、遗传等
技术革命 第一次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B 冶金技术、汽船、火车等
第二次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电力和C应用 石化、钢铁、电器、汽车、飞机等
第三次 (20世纪40年代以来) 电子计算机发明 核能、航天材料、自动化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诉求,结合所学,简述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设计理念对18、19世纪北美大陆的影响。
(2)请根据材料二“扩展、带动部分”的信息提示,完成表格中A.B.C三处“主要标志”的填写,并联系所学,概括18世纪至20世纪初科技革命的特点。
22. 中华文明之生成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成不变。在比较的视野和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考演化之路径,察历史之创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何以中国?“中国”概念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由最初标杆竖旗以示居处方位的中心概念——“余其宅兹中国”(铭文见于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逐渐发展到文化和权力叠加的辐射概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进而再到愈益清晰化的政区地理界分的民族国家疆域概念。有学者研究推测,早在陶寺文化就已经有了地中的观念。约铸于西周中晚期的遂公盨(又名豳公盨)铭文有“天命禹敷土(划分土地),随山浚川”等记载。
生于斯,长于斯,共同的历史记忆奠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历史认同。章太炎说:“国之有史久远,则亡灭之难。”钱穆说:“断断无一国之人相率鄙弃其一国之史,而其国其族犹可以长存于天地之间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
——据钱穆《国史大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解读何尊发现的意义,概括禹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章太炎“国之有史久远,则亡灭之难”的认识入手,例举人类文明演进的相关史实,以“共同的历史记忆”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标题,史实例举充分,观点陈述正确,结论合理)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A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9题答案】
【答案】(1)非虚谥: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促进民族交融(或易服装、改汉姓、通婚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恶谥: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游幸不息/政繁负重)三征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隋灭亡。
(2)背景:公侯、功臣骄纵,违法乱纪,危害公私利益。
目的:加强皇权:政治上约束公侯,整顿吏治;经济上禁止公侯、功臣侵吞公私财产,防抑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缓和矛盾作用:铁榜作为一种法律文告,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公侯、功臣。但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难以长治久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题答案】
【答案】(1)差异:是否真正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否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成效:减租减息政策使农民获得实利,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区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解放,赢得广大农民支持。
(2)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取消农业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立法加强粮食治理。坚持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广杂交育种新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储备技术进步。
【21题答案】
【答案】(1)诉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建立资本主义新制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
影响: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鼓舞墨西哥民族解放斗争;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的国家,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或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或制定1787年宪法)。
(2)A:牛顿力学(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较完整的力学体系)
B:蒸汽机;
C:内燃机。
特点: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技术革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技革命存在联动效应;技术革命时间跨度逐渐缩小。
【22题答案】
【答案】(1)意义: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研究“何以中国”的重要史料。大禹贡献:大禹治水;建立夏朝。
(2)层次一:无标题或标题指向不明确;史实缺失或过于单一;观点缺失或过于单一;结论缺失或不明确。
层次二:标题指向较恰当明确;史实例举较充分;观点较明晰或较全面;结论较合理。
层次三:标题指向恰当明确;史实例举充分;观点正确全面;结论合理。
说明:论述应站在文明连续性和共同历史记忆对于文化认同重要性角度。参考答案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C 2.C 3.A 4.B 5.B 6.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C 8.B 9.A 10.C 11.D 12.D 13.D 14.B 15.D 16.A
17.B 18.A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9.(1)非虚谥: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促进民族交融(或易服装、改汉姓、通婚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恶谥: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游幸不息/政繁负重)三征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隋灭亡。
(2)背景:公侯、功臣骄纵,违法乱纪,危害公私利益。
目的:加强皇权:政治上约束公侯,整顿吏治;经济上禁止公侯、功臣侵吞公私财产,防抑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缓和矛盾作用:铁榜作为一种法律文告,一定程度上震慑了公侯、功臣。但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难以长治久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1)差异:是否真正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否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成效:减租减息政策使农民获得实利,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区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解放,赢得广大农民支持。
(2)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取消农业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立法加强粮食治理。坚持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广杂交育种新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储备技术进步。
21.(1)诉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建立资本主义新制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
影响: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鼓舞墨西哥民族解放斗争;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的国家,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或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或制定1787年宪法)。
(2)A:牛顿力学(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较完整的力学体系)
B:蒸汽机;
C:内燃机。
特点: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技术革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技革命存在联动效应;技术革命时间跨度逐渐缩小。
22.(1)意义: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研究“何以中国”的重要史料。大禹贡献:大禹治水;建立夏朝。
(2)层次一:无标题或标题指向不明确;史实缺失或过于单一;观点缺失或过于单一;结论缺失或不明确。
层次二:标题指向较恰当明确;史实例举较充分;观点较明晰或较全面;结论较合理。
层次三:标题指向恰当明确;史实例举充分;观点正确全面;结论合理。
说明:论述应站在文明连续性和共同历史记忆对于文化认同重要性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