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3 14:52: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性情和善的年轻男子,平常做梦也不会把刺刀插进任何乡下孕妇的肚子;一旦驾起飞机,却可以轻而易举对着伦敦或柏林的满城人口摁下按钮投下炸弹,或在长崎投下末日的原子弹。”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此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人类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反思战争
B.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技术基础
C.德日法西斯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D.正义的战争终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一旦驾起飞机,却可以轻而易举对着伦敦或柏林的满城人口摁下按钮投下炸弹,或在长崎投下末日的原子弹”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人们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
点评:战争对人性的考验是深刻的,人类从战争中体会人性的变化。
2. 罗伯特·杰克逊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我们的警戒包括( )
①尽力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②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根源
③必须不断更新军事观念
④各国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得知②是错误的;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根源这不是二战后给我们的警戒。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点评: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的理解。
3.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去年是一战爆发一百周年,今年又是二战胜利70周年。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B.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C.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 D.西欧在美国扶植下恢复经济
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一战后的确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但是二战后却形成了美苏主宰世界的格局,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西欧在美国扶植下恢复经济其他的三个选项均是和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事实是吻合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点评: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特征思考总结。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们包括( )
①对法西斯恐怖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
②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
③团结对敌是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④世界大战是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有益启示,可知,①对法西斯恐怖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②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③团结对敌是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而④世界大战是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表述明显错误,而且与题意无关。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表述,本题考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思考——有益启示。
5.“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材料反映出中、美、英、苏《四国宣言》的目的是( )
A.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B.拆散英日同盟,消除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障碍
C.暂时缓解列强之间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
D.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要求,不难得出,中、美、英、苏《四国宣言》的目的是为维护国际安全服务的,即体现在,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则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其余BCD三项均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均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答案:D
解析:分析:二战并没有消除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排除A;俄国在1917年就已经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二战之后世界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并不是帝国主义在世界殖民统治的终结,排除C。二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1942年1月,包括苏联在内的26个国家发表共同宣言,强调了经济合作。接着,在5月和6月又签订了苏英条约和苏美协定,其中不仅规定了双方战时的相互援助,而且还谈到了,战后的合作互助问题。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B.促进了世界经济统一性趋势的增长
C.使世界经济秩序更加规范 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增强
答案:B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苏英条约和苏美协定”“其中不仅规定了双方战时的相互援助,而且还谈到了,战后的合作互助问题”可知二战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空前地密切起来,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统一性趋势的增长; 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点评: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重复出现的“经济”一词即可判断题目选项。
8.2013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侧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 )
A.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
B.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企图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C.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
D.深刻反思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
答案:B
解析:分析:东京审判是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而安倍的话“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是在质疑东京审判。故B是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认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真实目的。
9.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中不包括( )
A.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
B.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
C.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
D.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
答案:A
解析:分析:对德国来说,纽伦堡审判是黑暗历史的结束,也是同纳粹的过去划清界线的开始。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所以BCD说法正确。
点评:纽伦堡审判是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战争犯罪审判。经过218天的审判,最终有18个纳粹分子被判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其中11人被判处死刑。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法西斯国家对战争准备不足 B.封建专制主义不得人心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 D.法西斯主义违背历史进步潮流
答案:C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故选C。
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命题方式往往是以重大事件的地位或影响作为题干,考查慕尼黑会议、三个大规模突袭战例、《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以及日本投降等知识要点。综合大题往往是考查二战的进程(爆发、扩大、最大、转折、结束)和历史感想。需要特别注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相结合进行综合命题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A
解析:分析:二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府职能的改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1)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2)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3)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4)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关于战争的评价,要注意一些规律启示,如战争的性质主要分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从交战双方的目的和立场等去分析;战争的影响或评价,要学会一分为二,并要有侧重;影响战争成败的一般因素:双方实力(主要为经济)、领导者素质、战略战术、群众基础、战争性质、国际环境。
12.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二战的反思,二战对战争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所以战争没有胜利者。
点评:战争摧毁了人类文明,带来的是巨大的伤痛和心灵的创伤,人类应该不断自我反思,避免新的战争爆发。
13.“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科技带来的是毁灭性后果
C.科技成果总是诞生于战争中 D.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分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科技可以用于战争也可以用于造福人类,这说明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科技的理解。科技与战争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1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在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国民收入的40%—70%,国家物资储备的90%,都直接用于战争…….美国的国家投资猛增,从1939年的54亿美元增至1945的158亿美元…….”这反映了( )
A、二战促使各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主要参战国都把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
C、战争使一些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D、二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分析:战争对经济的需求是巨大的,战争消耗的是资源,是经济实力。所以国家进行战争后需要将国民经济的重心转移到战争资源的生产线上。
点评:国家机器的力量是巨大的,战争的爆发实质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
15.经济大危机和“二战”在经济上留给世人的深刻反思主要是( )
A、建立稳定世界经济秩序的有效机制
B、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C、拥护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要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A
解析:分析:二战的爆发因素中含有无序竞争的矛盾,只有建立适时有效的制约机制才能协调矛盾,避免激化。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点评: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各国之间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而采取了过多的损人利己的外交措施,激化了国际矛盾,引发了战争。所以需要国际组织的协调来保障世界经济政治的稳定与发展。
1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具体表现包括( )
①美国成为雄踞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 ②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③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④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二战导致世界格局的变化,欧美各国经历二战后国家地位实力都受到冲击。亚非拉美国家的崛起也同样冲击着世界旧体系,但并未导致整个世界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点评: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随着二战的进程逐渐高涨起来,冲击着世界旧秩序,但由于力量相对来说较为弱小,并未产生决定性的变革动力。
17.德里克·W·厄尔温认为欧洲在一场战争之后:“德国已被摧毁;意大利已显示出不过是一个空壳;大不列颠已不能在一场均势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这场战争是( )
A.反法联盟对法国之战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D
解析:分析:欧洲列强在二战中都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经济下滑严重。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点评:对比历次世界大战,认识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格局的调整。只有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1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
①壮大了世界进步力量,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②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
③摧毁了世界法西斯主义和殖民主义
④促进联合国的成立,形成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只是摧毁了世界法西斯主义,而殖民主义最终被摧毁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③,选C。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
19.迄今为止,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被谈论了几个世纪。下列对二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给人类造成破坏和灾难 B.严重削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B
解析:分析:二战导致欧美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战后掌控资本主义世界,英法国家的削弱。B项说法过于绝对,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此消彼长的变化。
点评:结合教材知识,总结归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地位的变化趋势,理解战后新格局的特征。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形成了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B.美国资本加强了对西欧和日本的渗透
C.联合国由超级大国控制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
答案: A
解析:分析:二战后一种新的格局以雅尔塔会议为基础建立起来,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国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世界政治领域的影响。二战后根据雅尔塔条约美苏相继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格局。
二.非选择题
2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注释: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下跪。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勃兰特之跪”发生的背景。
答案: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肆屠杀犹太等民族,犯下严重罪行;二战结束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两极格局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增长,组建欧共体;当时德国政府正确认识历史,深刻反省纳粹德国的暴行;为了缓和东西方矛盾,改变联邦德国在世界被孤立的被动局面,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德国的形象。
(2)图2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和图1相比,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信息:日本随着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由于发动二战罪孽深重,又不能正视历史;严重伤害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日本入常得不到支持。
启示:只有正确面对历史问题,积极维护世界和平,才能赢得各国尊重。
解析:分析:(1)图1反映了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下跪。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相关史实,概括“勃兰特之跪”发生的背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肆屠杀犹太等民族;两极格局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增长,组建欧共体;当时德国政府正确认识历史,深刻反省纳粹德国的暴行;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德国的形象。(2)漫画“请支持我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标语反映了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崛起,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从“歪曲历史”可知日本否认战争罪行;从亚洲邻国的态度可以看出日本“争常”遭到反对。德国、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说明只有正确面对历史问题,才能赢得各国尊重。
点评:二战后德国新政府承认发动世界大战的罪责,并积极进行战争道歉与赔偿,体现了大国应有的责任感,进而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重新回归到世界强国舞台。
2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答案: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
解析: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对《纽伦堡审判》的认识。第(1)问联系一战后签订惩罚战败国德国等的《凡尔赛和约》,结合材料二战后“对战犯进行了审判”回答即可。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围绕《纽伦堡原则》的内容进行判断。结合对战争罪犯起诉的法理依据是国际法、惩罚法西斯势力、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
点评:对战犯的审判除张显正义外,特别有助于协助对战争的反思, 防范新纳粹复苏。此外,坚持不懈地调查对于确立德国在欧洲的地位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曾经说过,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
1945年9月2日盟军最高总司令麦克阿瑟向全世界发表广播演说:“今天,炮口沉默,一个极大的悲剧已经结束。一个伟大的胜利已经取得。……”
材料二
请回答:
(1)你赞同材料一中谁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
答案:答法一:赞同斯大林的观点。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法西斯国家制造了无数令人发指的罪行。答法二:赞同麦克阿瑟的观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败了法西斯,教育了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围绕主题,结合二战概况,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主题:捍卫世界和平。认识:痛恨法西斯主义的暴行,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要有对反人类罪行决不姑息的坚定信念;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和平来之不易,应珍惜和捍卫和平;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尽量避免更大的冲突;各国人民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在作答是赞成斯大林的观点的话,要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一场灾难 ;赞成麦克阿瑟的观点的话,要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教育了世界各国人民,使得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第(2)问,主要考查了学生阅读图片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图片信息中得出表达的内容。左图表达了反对战争的愿望,右图反映了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正义的审判。所以主题可确定为维护世界和平。认识开放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战争是人类共同的灾难。反思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在纪念一个以千百万人的死亡为代价的胜利日时,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所有的人们都应该在庆祝的同时反省,如何才能让惨剧不再重演,让和平永驻人间?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的那样:“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
2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国际上对德、日法西斯罪行进行了审判。同样是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德国的汉斯·弗兰克在纽伦堡就刑前说:“千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而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却在就刑前狂叫:“天皇陛下万岁!”
——摘编自《论战略文化》
材料二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摘自人民网《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德日认罪态度的不同及其原因。
答案:态度:德国主动承认法西斯罪行并深刻反省,日本拒绝认罪,缺乏对罪责的反省。(原因:战后盟国对两国法西斯势力惩处程度不同;德日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对待战争的罪责和责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看法:侵略方应承担罪责;应区分战争罪责,侵略战争是个别人或军国主义分子挑起,不应仇视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尊重、正视历史;珍惜和平。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二战后,德日法西斯的认罪。本问总体上比较简单,学生易得分。作答时,注意分两个小问展开,即两国的不同认罪态度、导致两种不同认罪态度的原因。相对而言,第一小问,比较简单,直接概括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第二小问具有较大难度,需要结合德日两国的现实政策以及两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性(历史传统)等。(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本问属于开放性题型,没有标准答案。审题时候,注意区分“战争罪责”和“战争责任”, 不应仇视一个国家或民族,不能够一刀切。
点评:本题主旨在于体现题目“尊重、正视历史,珍惜和平”立意。在作答时,坚持客观、公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德日法西斯的认罪,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文即可。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绝对意义上,20世纪发生的集体暴力比过去十个世纪发生的还要多。在1900~1999年之间,世界上爆发了250场国际的和国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故而蒂利称20世纪为“暴力的世纪”,霍布斯鲍姆则将1914~1991年人类的历史称之为“极端的年代”。
——摘编自闾小波《从对抗到和解》
材料二 二战结束60年了。虽然这60年中世界并不太平,各种暴力冲突和战争依然在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文明,但大国战争已然远去。……二战的战争规模和破坏能力达到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规模,二战期间人类军事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例如核武器的产生和发展,已然揭示了战争前所未有的文明悖论:如果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人类将可能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恢复。
——中国日报网《二战启示: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被称为“暴力的世纪”、 “极端的年代”的原因。
答案:原因:20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不断升级;20世纪战争频发,集体暴力远超过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国战争已然远去”。
答案: 有一定的道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惨痛教训;战后和平运动高涨;军事技术变革的制约;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和相互制约。但世界并不太平,大国战争风险依然存在。
解析:分析:(1)第一问,20世纪被称为“暴力的世纪”、 “极端的年代”的原因需要依据20世纪的重大史实来分析。暴力的世纪应该是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争霸战争,所以可以称为暴力的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侵略整个世界及要建立法西斯统治事件,也可以被称为暴力世纪。二战后的美苏争霸使世界成为极端对抗的两个世界,局部战争不断,可以称为极端的世纪。第二问,首先要理解“大国战争已然远去”的含义,这个词的含义是大国主导世界格局的时代已经过去,尤其是大国为了各自的殖民利益而利用战争达到目的的时代已经过去,世界政治局势正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这是这个词的含义的合理性的方面。这个词也不合理的地方,当今这个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整个世界并不太平,大国间的力量平衡关系变化很微妙,国家根本利益冲突下的大国之争仍然存在。
点评:准确认识当今世界格局形势,结合教材知识反思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影响。学生应通过把握二战后的世界总体趋势,总结归纳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