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4单元
第10课永恒的罗马同步练习
一、选择
1.罗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在( )
A.公元前8世纪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前378年 D.公元前27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罗马古城几个重要的发展历程。
点评:考查罗马城的建立
2.下图中的浮雕充分体现了罗马帝国时代大一统思想和对皇权的推崇的内容是( )
A.以罗马军团渡过多瑙河为开端,描绘了图拉真远征的场景
B.浮雕长二百多米,刻画人物达二千五百多个
C.整个画面着重表现远征军的动态,少有战斗场面
D.图拉真皇帝在浮雕中先后出现90次,始终是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的样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片可以判断出这是图拉真纪功柱上的浮雕,浮雕对图拉真皇帝的重点和正面表现充分体现了罗马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思想和对皇权的推崇。
点评:考查罗马帝国的浮雕
3.下列能表明古罗马人修建凯旋门的目的的史实是 ( )
A.数量多,到公元4世纪时,罗马城内已建有各式凯旋门36座
B.提图斯凯旋门用云岗石砌成,为单拱单门式样,门洞两边配以希腊式圆柱;显得庄重秀丽
C.提图斯凯旋门门洞的墙壁上,装饰着精美的浮雕
D.提图斯凯旋门的浮雕十分突出提图斯的地位,其他人物都分散在庞大的游行队伍当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古罗马人修建凯旋门的目的是为崇尚武力扩张和纪念战功,在浮雕中凸显提图斯的地位,起到彰显其战功的作用。
点评:考查古罗马人的凯旋门
4. 图拉真市场的规模要大于中国古代的市场,从古罗马政府的作用来说,主观原因是( )
A.中国封建政府重农抑商 B.古罗马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
C.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D.古罗马工商业繁荣
答案:B
解析:
分析:应该说四个选项都与规模的差异有关系,但从古罗马政府的角度去分析主观原因,答案只能是B。
点评:考查图拉真市场
5.先后建于公元1~3世的古罗马建筑带有鲜明的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的烙印,这些代表性的建筑包括 ( )
①圆形大竞技场 ②卡拉卡拉大浴场 ③万神庙 ④恺撒广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人,他的广场建于恺撒共和国末期,即公元前1世纪。故只要排除④即可。故选B。
点评:考查古罗马建筑群
6. 右图是角斗奴隶在罗马大角斗场中角斗的情景,它不能说明的是 ( )
A.奴隶的生命安全毫无保障
B.帝国时期罗马人的嗜好之一就是看角斗
C.大竞技场是建立在奴隶血汗基础上的
D.大竞技场是屋大维修建的古罗马角斗奴隶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竞技场是公元72年开始建造的,而屋大维生于公元前63年,死于公元l4年,是罗马帝国的创始人。
点评:考查古罗马角斗场
7.图拉真广场建于罗马帝国空前强盛时期,是一系列 皇帝广场中最大的一个。图拉真广场最具创新意义的特点在于( )
A.不惜挖山填土,平整了高达几千米的山坡 B.建了两个图书馆
C.服务于皇权崇拜 D.设了图拉真市场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拉真广场的设计,除了继续服务于皇权崇拜这个主旨之外,还加强为市民公众服务的倾向。其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附设了为普通市民服务的图拉真市场。
点评:考查图拉真市场
8.右图是古代罗马城的象征。古罗马之所以以母狼作为城市的象征是因为 ( )
A.母狼勇猛善战 B.母狼凶残猾狡
C.母狼仁慈且富有组织性 D.母狼养活了罗马城的建造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中两个小孩可以判断出是罗马城的建立者罗慕洛和勒莫斯,故选D,其余选项与上图无关。
点评:考查古罗马的象征
9.不属于古罗马共和制三层组织机构的是 ( http: / / www. / )
A.执政官 B. 保民官 C.公民大会 D. 元老院
答案:B
解析:
分析:保民官不属于古罗马共和制机构,而是下层平民为维护自身利益选举出的自已的官员,以监督政府行为。
点评:考查古罗马的政治体制
10.罗马共和制转变为元首制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奴隶和平民的反抗 B.共和制的原则缺乏科学性
C.屋大维的权欲膨胀 D.长期领土扩张后的疆域辽阔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制转变为元首制的客观原因在于罗马由共和国演变成了帝国,即对外扩张,疆域辽阔,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不属于客观原因,故排除。
点评:考查罗马的对外扩张
11.小华在家欣赏一部反映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影视作品,发现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请你帮他指出来:
公元前510年,罗马共和国成立(A),为了维护共和体制,罗马人把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B)。在生产和生活中,罗马人广泛使用奴隶劳动,甚至训练角斗士(C)供自己取乐,不堪忍受压迫的奴隶发动了斯巴达克起义,推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D)。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罗马共和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正确,公元前510年罗马人驱逐了前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结束了罗马王政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B项正确,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C项正确,罗马是奴隶制国家,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奴隶劳动并训练角斗士供贵族取乐,D项错误,斯巴达克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并没有推翻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本题选D。
点评: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历史
12.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原因不包括( )
A.罗马完善了共和制度
B. 共和国后期共和制发生危机
C.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共和国统治
D. 凯撒夺取统治权实行独裁统治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共和国灭亡原因的认识。一种制度取代另一种制度必然有它合理的一面,随着罗马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以斯巴达克为代表的奴隶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制社会,罗马奴隶主统治者要求有一个保护他们利益的强有力的统治机构,共和制已经显得软弱无力了。另一方面,在镇压起义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军阀,他们拥有武力,财富,因此夺取政权是十分容易的。罗马完善了共和制度不属于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的原因。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考查罗马文明
13.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经过不断扩张,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B.公民大会是最重要的机构
C.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
D.公元前45年,凯撒成为独裁者,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关于罗马共和国的相关内容。题文中要求选出关于罗马共和国表述错误的选项.从四个选项中看,A、C、D都是正确的表述。B选项错误,罗马共和国的重要机构是元老院,而不是公民大会所以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考查西方文明之源
14.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到达西欧,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的罗马国的状况是:
①领土散布在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②罗马的集市上有大量奴隶出售;
③有一个掌握全国大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④国家的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学生对所提供材料的理解要准确。“公元前138年”,罗马共和国不可能有皇帝。“国家的权力机构是国民大会”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故选A。
点评:考查罗马帝国
15.古罗马城在当时世界上是个规模大的城市,下列哪个是与它同时的城市
A.汉朝长安 B.唐朝长安
C.美国华盛顿 D.日本东京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第二子目罗马共和国的兴亡中的内容:“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古罗马分为共和国与帝国两个阶段,古罗马城是它们的首都,从时间上看,马共和国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到秦朝时期,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年)相当于我国的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据此可知,与它同时的城市只有汉朝长安,故选A。
点评:考查罗马帝国的发展阶段
16.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古代罗马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要求选出罗马共和国时期,完善了共和制机构中最重要的机构名称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主要机构之一,元老院在内政外交等一切国家大事上拥有决定权的传统,贯穿于整个罗马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考查罗马政体
17.对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重要的机构是公民大会 B.完善了共和制机构
C.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D.制定了共和制法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罗马的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选A。
点评:考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
18.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布匿战争使罗马共和国
A. 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B. 取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C. 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D. 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坎尼战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布匿战争是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最后罗马胜利,当时迦太基控制着通往西地中海的要道,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没有了力量与罗马抗衡,最后灭亡,自此西地中海的控制权掌握在了罗马手中,本题选B。
点评:考查布匿战争的影响
19.穿越时光隧道,让时间倒流到公元前2世纪末,当你以一位学者的身份前往罗马共和国考察,你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国家的最高官职是元老 B.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C.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D.奴隶制盛行,奴隶没有人身权利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掌握统治大权的是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经过经过两个世纪的斗争,旧贵族的权利基本被消灭,平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利,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故A项说法是不可能看到的。
点评:考查罗马政体
20.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
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答案:C
解析: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有关知识的认识。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夺取地中海的霸权。故选C。
点评:考查罗马的扩张
二、材料分析题
21.材料一 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
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
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
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
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
——西塞罗
材料二 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
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
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
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
公开,广受欢迎。
——周枏《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 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
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
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
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周枏《罗马法原论》
问题:
(1)从材料一罗马法有关规定,归纳出罗马法的特点。
答案:重证据;法律至上;辩护制度等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法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答案:由秘密走向公开;由祭司贵族垄断到平民参与;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内容
(3)材料三所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又有什么转变?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转变:由公民法走向万民法。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之中。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
(4)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答案:崇尚法治的精神,追求法律地位的平等。
解析:
分析:(1)从材料一“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可以判断出罗马法的特点是重证据;法律至上;辩护制度等。(2)结合材料二“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广受欢迎。”可以反应出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法的变化有由秘密走向公开、由祭司贵族垄断到平民参与、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内容。(3)根据材料三“...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可以反映出罗马法的转变是由公民法走向万民法。结合教材的原文内容,可以得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本题是道好题,真正考查了材料信息的归纳和历史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崇尚法治的精神,追求法律地位的平等等。是道开放题。
点评:考查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22.(12分)为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各有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赵嘏
进士科得之艰难,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诗云。 —— (唐)李肇《国史补》
(1)据材料一的图6、图7及所学知识分别说出中国元朝和罗马帝国管理庞大帝国的方式,并说明各自的影响。
答案:制度: 元:行省制度; 罗马帝国: 法治或罗马法。
影响: 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罗马帝国: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你如何认识其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
答案:制度:科举制。
认识:收回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中国实行的是行省制,加强中央的权力,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古罗马则是通过建立法律体制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2)根据材料二诗句可以看出是唐代实行的科举制,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统治的基础。点评:考查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慕洛建立罗马城后,先后有七个国王当政,罗马的版图也不断扩张。最后一个王叫小塔克文,其统治非常残暴,最终被人民推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王,而成立共和国,由贵族组成元老院决定国家一切大事,由每年选举一次的执政官来治理国家。
材料三: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地中海的霸权。随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公元前88年苏拉与马略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最后苏拉建立了独裁统治,苏拉死后内战又重新爆发。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公元前49年恺撒又一次建立起独裁统治。但到公元前44年,恺撒被共和派政敌暗杀,共和国再次陷入长期混战,最后恺撒的外孙兼养子屋大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公元前27年屋大维又被授与“奥古斯都”的称号,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结束,罗马帝国的形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古罗马共经历了几种政体变化
答案: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
(2)每次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王政时期,由于最后一个王小塔克文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最后被人民推翻,建立了共和国。②由于大规模的内战、军事独裁的出现和版图不断扩张的影响,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
(3)根据材料三说明罗马共和国结束,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元首”和“奥古斯都”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罗马共和国结束。帝国形成的标志是屋大维接受“元首”和“奥古斯都”的尊号。“元首”的意思是“首席元老”,“奥古斯都”的意思是至尊至圣的意思。
解析: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最早的时候是王政时期,后来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制,随着扩张的进行建立了帝制。(2)君主制被共和制取代是因为国王的残暴和对外战争的失败;共和制被帝制取代是因为对外扩张的进行。(3)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是共和制的结束,屋大维建立了帝制,接受了奥古斯都的称号。
点评:考查古罗马政体的变化
2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帝国强盛时地垮亚、非、欧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流入帝国,受到上层贵族的青睐。
(1)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判断此帝国名称是什么?其西部强国是哪一个?
答案:罗马帝国;迦太基。
(2)帝国的初期相当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
答案:西汉。
(3)中国同该国的贸易通道是什么?今天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叫什么?说说它的起点和终点城市。
答案:丝绸之路,有陆路和海路之分,从中国通往西亚、欧洲和北非。今天的是欧亚大陆桥,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史实的识记。第(1)问从材料中的布匿战争,结合教材内容,可知这是罗马共和国与北非强国迦太基之间争夺地中海西部地区的霸权。从材料中“帝国强盛时地垮亚、非、欧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结合教材内容,可知这个帝国是罗马帝国。第(2)问依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第二子目罗马共和国的兴亡中的内容:“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据此可知,罗马帝国是公元前27年建立的,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年)相当于我国的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据此可知,帝国出去相当于我国的西汉。第(3)问结合教材及所学内容,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同该国的贸易,而丝绸之路有陆路和海路之分,实现从中国通往西亚、欧洲和北非。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今天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叫欧亚大陆桥,它东起我国江苏连云港至西至荷兰鹿特丹。
点评: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等
25.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雕像指的是谁?他为实现雅典的全盛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答案:伯利克里他在位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他扩大了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城邦一切重大问题。他还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2)图二人物是谁?在他建立帝国之前,罗马共和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的?
答案:屋大维布匿战争
(3)罗马帝国繁荣时期,我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答案:汉朝
解析: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雅典伯利克里的相关内容。图一雕像指的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执政官伯利克里。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他具体的做法是扩大了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城邦一切重大问题。他还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2)本题考查的是屋大维及布匿战争的相关内容。图二人物是屋大维,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在罗马共和国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罗马与商业强国迦太基爆发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迦太基被罗马灭亡,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3)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帝国繁荣时期的相关内容。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18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罗马帝国的繁荣时期,史称罗马和平。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统治达到辉煌的顶峰,其疆域横跨欧、亚、非大陆。此时我国正处在汉朝时期(前202年—220年)。
点评:考查罗马帝国的扩张等
图7 罗马扩张示意图
1为陕西行省
10为中书省南部
图6 元朝的疆域(局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