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单元素养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单元素养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31 16:3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 单元素养提升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4分)
1.(本题2分)以下哪个物体的重力最接近0.5N(  )
A.一张课桌 B.一瓶矿泉水 C.一名中学生 D.一个鸡蛋
2.(本题2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一定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本题2分)如图是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所描写的“乌篷船”,它小巧灵活地穿梭在水道阡陌纵横的水乡。船夫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桨 B.水 C.船夫 D.船
4.(本题2分)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5.(本题2分)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实例中,力的作用效果和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推动箱子 B.用力拉弯弓弦 C.用力踢飞足球 D.用力将门拉开
6.(本题2分)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  )

A.重力的方向 B.重力的大小 C.重力的作用点 D.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7.(本题2分)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D.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8.(本题2分)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现象是(  )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水往低处流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9.(本题2分)如图所示,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变形,同时球被球拍反弹飞出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该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球拍变形是由于球拍对球的作用力
10.(本题2分)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必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11.(本题2分)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和桌面均不发生形变
B.只有桌面发生了形变
C.杯子对桌面产生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D.桌面对杯子产生支持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12.(本题2分)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图是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3D动画模拟图。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月壤,月壤的(  )
A.质量不变 B.质量变小 C.重力变小 D.重力不变
二、填空题(共28分)
13.(本题6分)如图所示是儿童滑板车,当用一只脚向后用力蹬地时,滑板车就能向前前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脚对地面的蹬力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地面对脚的力。
14.(本题6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的诗句,用物理知识可以解释:“花落”是指花瓣落地,实际上是由于花瓣受到 的作用,该力的方向是 ,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
15.(本题4分)如图所示,滑旱冰时小明用力推墙,他便向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使小明后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16.(本题6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出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着网后使其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力是 力,运动员蹦到最高点A后使其向下运动的力是 力.运动员在B处 (填“受”或“不受”)重力作用.
17.(本题6分)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现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用力F拉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
三、作图题(共5分)
18.(本题2分)请画出图中灯笼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重心在O点)。
19.(本题3分)如图用细绳将球悬挂在竖直的墙壁上,小球静止,请你画出该球所受的弹力。

四、实验题(共33分)
20.(本题9分)某同学做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将一钢条的下端固定,然后分别用不同方向或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钢条的不同部位,使其发生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各力的大小关系为:。
(1)该同学是根据 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此过程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2)比较甲、丙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该同学得出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结论。
21.(本题8分)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

质量 0.1 0.2 0.3 0.4
重力 1.2 2.2 3.2 4.2
(1)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之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如图甲所示,两个钩码所受总重力为 N;
(3)某实验小组改变图甲中钩码个数得出如图乙的实验数据,由图中的数据 (填“能”或“不能”)得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老师告诉他们的实验中存在操作上的失误,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失误是 。
22.(本题16分)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如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均选填“A”或“B”)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 (填“相同”或“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 (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的 ;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的顺序应排列为: (填字母);
A.读取数据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数时视线应通过指针并跟刻度盘垂直;
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C.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
D.把物体挂在弹簧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使弹簧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
E.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观察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处,若不回,应检查原因或换弹簧测力计重新测量。
五、计算题(共10分)
23.(本题10分)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4m3,限载5t.(g取10N/kg)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受到的重力是多大?(泥沙的密度为2.5×103 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体积的泥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七章 力 单元素养提升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B A B B D D
题号 11 12
答案 C A
1.D
【详解】A.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10kg,则一张课桌的重力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5kg,则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则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则一只鸡蛋的重力约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A错误;
B.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效果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所以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人划船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水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前进,则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人推小船的时候,人对小船有力的作用,人和自己乘坐的小船同时后退了,说明人也受到被推小船给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B
【详解】A.用力推动箱子,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拉弯弓弦,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故B符合题意;
C.用力踢飞足球,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将门拉开,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铅垂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用重力的方向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A.任何物体都有重心,故A错误;
B.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环外,故B正确;
C.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而物体受到的力并非都作用在重心上,故C错误;
D.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圆环、空心球它们的重心在中间的空心部位上,所以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重心仍在其球心处,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利用了撑竿的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往低处流是在水在重力作用下往低处流,没有利用弹力,故B符合题意;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利用了弹簧的弹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利用了绳的弹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球被球拍反弹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变形,同时球被球拍反弹飞出去,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球拍变形是由于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10.D
【详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但可能发生形变,可能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的改变都属于力的作用效果,但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形状和运动状态不一定都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形变产生的,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因为桌面发生形变产生。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A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嫦娥六号从月球带回月壤,月壤的质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月壤的质量不变,地球的引力常数大于月球,从月球带回的月壤重力变大,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运动状态 相互 等于
【详解】[1][2]当用一只脚向后用力蹬地时,脚对地施加一个力的转移,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对脚也施加一个力的作用,使滑板在脚的带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脚对地面的蹬力大小与地面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脚对地面的蹬力大小等于地面对脚的力。
14. 重力 竖直向下 地球
【详解】[1][2][3]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花瓣落向地面,是由于花瓣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5. 相互 墙
【详解】[1][2] 穿旱冰鞋的小明用手推墙,他自己也会后退。这是因为手对墙施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墙的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小明后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墙。
16. 弹 重 受
【分析】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地球上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分析图示情景,然后答题.
【详解】由图示可知,运动员着网后,网发生形变,给运动员一个弹力作用,因此运动员着网后使其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力是网的弹力;运动员蹦到最高点A后使其向下运动的力是重力.因为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运动员在B处受重力作用.
17. 0~5 3.6 3.6
【详解】[1]此测力计离0刻度线最远的刻度线的数值为5N,故其量程为0~5N。
[2][3]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F示=3N+3×0.2N=3.6N
测力计的示数是3.6N,说明它的挂钩受到了3.6N的拉力,故F的大小为3.6N。
18.
【详解】重力作用点在重心位置,方向竖直向下,过重心O做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直线表示重力,并在箭头旁标注符号G,如图所示:
19.
【详解】用绳子将小球静止悬挂在竖直墙壁上,小球受到的弹力一个是绳子对小球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另一个是墙壁对小球的支持力,垂直于墙壁向右,作用点都画在小球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20.(1) 钢条的形变程度 转换法
(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甲乙
【详解】(1)[1][2]实验中采用转换法,根据钢条的形变程度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的。
(2)甲、丙实验中,两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变,钢条的形变程度不同,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3)甲乙两次实验,两力的大小不同,方向与作用点相同,钢条的形变程度不同,由此该同学得出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结论。
21. 天平 1 能 测力计使用前,没有调零
【详解】(1)[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测量质量的天平。
(2)[2]由图甲所示,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N,即两个钩码所受总重力为1N。
(3)[3]由图中的数据可得,物体的质量每增加0.1kg,重力增大1N,可得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4]由表格中数据得,测力计测得的重力比对应物体的重力均多加0.2N,则说明测力计未调零,测量前测力计的示数为0.2N,则小组实验中重力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可能是由于测力计测量前没有调零。
22. 正比 大 B A 不同 相同 伸长长度 BCDAE
【详解】(1)①[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②[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3][4]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所以在伸长量相同时乙弹簧受拉力更大,即B弹簧测力计有较大的量程,由题意知,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示数间的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甲弹簧做成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
(3)[5][6][7]要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的原长,要控制弹簧的材料、粗细相同可以取同一根弹簧来做实验,再将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就可以改变弹簧的原长,并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就可以控制弹簧所受的拉力相同,最后比较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
(4)[8]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观察它的分度值,被测量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C.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不在零点。需调节使其在零点;D.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号外壳摩擦;A.读数时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取数据时,视线直通过指针并跟刻度面垂直;E.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看指针是否回到零点,不回零点时应检查原因或换一个弹簧测力计重新测量。即使用顺序为:BCDAE。
23.(1)105N (2)2m3
【详解】(1)泥沙的体积为V =4m3 ,由ρ=m/V得,汽车的载重量为m=ρV=2×103 kg/m3 ×4m3 =8×103 kg,货物的重力为G=mg=8×103 kg×10N/kg=8×104 N;
(2)若汽车的最大载重量为m最大 =4t=4×103 kg,所装泥沙的最大体积为V最大 =m最大/ρ=4×103kg/2×103kg/m3=2m3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