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六第5单元
第16课古城双壁同步练习
一、选择
1.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的两座古城赫然在目,下图被称为中国的“古城双璧”之一,它是( )
A.北京紫禁城 B.丽江古城 C.山西平遥古城 D.承德避暑山庄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该图中的代表建筑“市楼”判断该城是山西的平遥古城。故选C。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2.道光三年,雷履泰创办的“日升昌记”票号,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 ( )
A.保险公司 B.银行 C.通信公司 D.交罐.
答案:B
解析:
分析:“日升昌记”票号专营汇兑、存放银两等业务,并从商号私蓄到官银军赏等各种业务都经营,一度成为中国近代的金融中心。故选B。
点评:考查晋商
3.关于平遥古城的格局叙述,错误的是 ( )
A.全城以跨街式楼宇“市楼”为中心
B.有8条大街,l6条小街和72条小巷
C.寺观衙署、民居店铺等各式建筑有序地分布其间
D.坛庙是古平遥人维系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平遥共有4条大街,8条小街,而不是B项所说的8条大街,l6条小街。故选B。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4.下图是丽江纳西族先民的“东巴文”,这种文字属于 ( )
A。字母文字 B.楔形文字 C.象形文字 D.会意文字
答案:C
解析:
分析:“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世界上其余的象形文字都消失了。故选C。
点评:考查丽江古城
5.清朝后期,平遥城曾流传“平遥城,聚宝坑,填不满、拉不完”之说,从中我们可知 ( )
①平遥金融业发达 ②大量金银流入平遥 ③平遥经济的繁荣④平遥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平遥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现代的事情,与清朝后期时间相距太远。故选A。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6.古人大多非常迷信,因此为商号起名特别讲究吉利、祥和,如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意思是 ( )
A.聚四面之福、纳八方之财 B.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C.日升日日,生意兴隆、蒸蒸日上之祝愿 D.生福寿之地,保全家平安
答案:C
解析:
分析:“日升昌”为拆字法,可拆为“日升日日,即含生意兴隆,蒸蒸日上之意”。故选C。
点评:考查晋商
7.丽江古城从南宋建立后,直到清初近500年间都由纳西族先祖和木氏土司世袭统治,清初以后就由中央政府管辖,这是因为 ( )
A.清政实行了“改土归流”措施 B.木氏土司没有后人
C.西南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 D.人民起义推翻了土司统治
答案:A
解析:
分析:清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改土归流”创立了条件,雍正帝时,大量流官代替土司,土司在当地的世袭统治从此结束。故选A。
点评:考查丽江古城
8.下列关于丽江古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丽江是一座不设城墙的古城 B.其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C.民宅大多呈三坊一照壁样式 D.古城因其形状类似乌龟,也称“龟城”
答案:D
解析:
分析:古城形状类似乌龟的城市是平遥古城,而不是丽江古城。故选D。
点评:考查丽江古城
9.下列有关平遥古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②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城市建筑、人居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③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④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平遥古城的掌握。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10、明清时期,平遥古城有“填不平、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又有“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之说。这说明当时的平遥城( )
A自然经济发达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学技术发达 D文学艺术发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材料“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可以看出平遥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财富众多,故选B。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11、日升昌票号在长达一个世纪的经营中,财源滚滚。作为财东的李家,成为当时平遥首屈一指的大财主。李家的经营所得,除用于日常生活支付外,一部分继续扩大商业投资,另有一部分消耗于捐输讨封。李家捐输讨封说明( )
A封建政府重农抑商 B封建政府闭关锁国
C平遥商人乐善好施 D平遥商人守法经营
答案:A
解析:
分析:“捐输讨封”的现象出现主要是在于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经商活动受到不合理的压制。
点评:考查古代经济政策
12、平遥古城布局所体现的特点有( )
①突出中心、排列有序 ② 文东武西、左右对称③ 以上驭下、南面为尊 ④ 活泼多样、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平遥古城特点是①突出中心、排列有序 ② 文东武西、左右对称③ 以上驭下、南面为尊,③④明显不符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13、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镇国寺、双林寺。其中双林寺内最引人瞩目的艺术品是( )
A 彩塑 B 壁画 C 建筑 D 佛经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遥双林寺内最引人瞩目的艺术品是彩塑。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14.下图是我国保留着明清古城市原有风貌的地方,它是( )
A.平遥古城 B.丽江古城 C.扬州古城 D.徽州古城
答案:A
解析:
分析:平遥古城是我国保留着明清古城市原有风貌的地方,是研究清代建筑的活化石。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15.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活动范围广
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晋商在清朝的发展。C项很明显是错误的,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材料并没有反映。其它选项均正确。所以本题选C选项。
点评: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16.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的晋商兴起于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清 D.民国时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用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明清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选C。
点评: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17.2006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深受观众喜爱,关于该剧所反映的晋商历史特征正确的是
A.明朝时晋商发端于盐业
B.电视剧主人公乔致庸是晋商成功的惟一代表
C.清朝时晋商活动范围仅限于国内
D.康熙年间晋商开始经营票号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以热点材料作为命题背景,旨在考查考生对晋商发展发展历史的掌握情况,B项表述绝对化错误;C、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只有A项反映了历史时代特点。故正确选项为A项。
点评:考查晋商
18.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乔家大院之类的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明清之际,由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们在经商致富后,往往把资本转向购买田地和进行科举考试,这严重的阻碍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AB项不是最主要的消极影响;D项说法错误,晋商的行为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点评: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和思想
19.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晋商的“贾儒结合”的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材料“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可知,晋商的发展是与封建统治相结合的,封建势力达到极盛,晋商的发展就达到极盛,到了清末民初封建统治趋于崩溃时,晋商也趋于衰落,因此D项正确。AC项说法可以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晋商的发展不适应近代经济的发展,B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
点评:考查晋商
20.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民国时期,乔家大院西北院进行改进,占用原来的厨房建成客厅,并按异国风情加以装修,又把旧厕所改造成“洋茅子” ……新院的窗户全部安装大格子玻璃,装饰仿造西洋式,美观大方,别具一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
A.设计精巧,建筑考究 B.彩饰金装,工艺精湛
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D.内涵深刻,名扬三晋
答案:C
解析:
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占用“原来”的厨房建成客厅说明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中国的、是土的,并按“异国”风情加以装修、改造成“洋茅子”则说明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是西方的的、是洋的,综合起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就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点评:考查中国居室建筑的典型特征
二、材料分析题
21.材料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前782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平遥有“小北京”之称,明清时期,这里的商家汇萃,人民生活颇为富庶,住宅建筑也就颇为讲究。走在临街的店铺前,看着过去的票号、钱庄,真有时光倒溯之感。
——《平遥旅游攻略》
(1)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平遥有“小北京”之称。
答案:原因:拥有实力雄厚的商家坐镇、经济发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和文化遗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平遥古城的文化遗产价值。
答案:价值:平遥古城完整地体现了17~19世纪的历史面貌,是中国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解析:
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形成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商家汇萃,人民生活颇为富庶”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平遥“小北京”之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A.历史悠久,保存的古迹最为完整;B.文化上,文化底蕴极为深厚;C.经济上,经济汇通四海,经济较为发达,人民较为富庶等。(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形成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学生对平遥古城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可知,此问比较简单,没有标准答案,围绕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带来的积极作用认识,言之有理有据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在总体上,可以得出诸如以下的认识: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对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22.雅典卫城和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县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城墙高耸……乔家大院建筑上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较为低矮,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号。“日升昌记”票号专营异地汇兑及存款,曾享有“汇通天下”美誉。
——李凯《浅谈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
材料二 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公共建筑物中,以雅典卫城建筑群最为著名。卫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个陡峭的山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的天然平台上,在沿坡而下的低处砌上围墙。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帕特农神庙的位置雄踞雅典卫城山巅之上,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则起着陪衬和烘托作用。……神庙不仅建筑外观宏伟壮丽,精致华美的雕刻装饰也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描绘了诸神与巨人对抗以及希腊人勇斗半人半马怪兽的战斗场面。
——戴尔·布朗主编《失落的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古城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经济地位。
答案: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城之一;平遥是古代“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日升昌记”票号是全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卫城的建筑特色。
答案: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布局方式自由活泼;主次建筑分明,重点突出。
(3)文化的积淀是古城建筑的灵魂。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平遥古城设计和雅典卫城建筑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依据。
答案:前者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义,如神庙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巨人与诸神和野兽的战斗场面。
解析:
分析:(1)依据材料“平遥古县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可以得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县城之一;依据材料“最引人瞩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号。“日升昌记”票号专营异地汇兑及存款,曾享有“汇通天下”美誉。”可以得出平遥是古代“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日升昌记”票号是全国第一家私人金融机构。(2)由材料“卫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个陡峭的山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的天然平台上,在沿坡而下的低处砌上围墙。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可以得出建筑排列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地形;由材料“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可以得出布局方式自由活泼;由材料“帕特农神庙的位置雄踞雅典卫城山巅之上,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则起着陪衬和烘托作用”可以概括出主次建筑分明,重点突出(3)结合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加以回答即可以得出前者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等;后者是是人文主义,如神庙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巨人与诸神和野兽的战斗场面。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雅典卫城
23.下图是某同学在参观山西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时搜集的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山西票号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答案:原因:商品经济发展;金属货币不便于长途运输流通;运输安全难以保障。
作用:节省路费;汇兑业务利于货币流通,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促进商业发展。
解析:
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形成正确认知和正确解读的能力。根据材料图片及文字信息,本问考查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关内容——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不易把握。作答时,关于第一小问“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A.生产力的发展;B.原有金属货币的弊端;C.运输安全等。关于第二小问“作用”,相对比较简单,从积极方面,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考查晋商;平遥古城
24.(10分)平遥古城遗产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自然景观要素 人文景观要素 非物质文化要素
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 商业建筑 宗教建筑 政治建筑 生活建筑 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
票号、店铺 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 城墙、县衙 民居
——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
材料二 平遥票号在……创立之后的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雄厚的实力,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
——张桂泉《平遥古城》
材料三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构成中的各自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筑特色。
答案:作用:自然景观要素:古城存在的生态环境。
非物质文化要素:古城存在的社会基础。
建筑特色: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或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垂花门楼、雕饰窗棂等装饰(或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等装饰)。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金融业的历史地位。
答案:历史地位:日升昌票号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或是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两业务的金融机构);一度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3)有人认为,平遥古城只是在票号方面独树一帜,其他要素在全国许多地方也有,因而这一文化遗产的特色有限。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议。
答案:评议:从单一要素看,并不是所有要素都是特色明显的;但诸多要素的完整保存,非同寻常;因而上述看法是偏颇的。
解析:
分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两个方面回答,从材料一表格中 自然景观的角度从生态环境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要素从社会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院落结构、建筑形式以及装饰材料等角度思考作答。
第(2)中依据材料二中“平遥票号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概括作答,售或出租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新兴产业”“ 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等关键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和贵族阶层的变化来分作答。
第(3)问属于评述题,作答时围绕题干小问依据材料进行评价,材料一是从单一要素的角度进行评价,材料三是从完整性的角度进行评价,材料中“最为完整”、“所有特征”这样的说法过于夸大,过于绝对,有失真的一面。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25.
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县城通常为三里。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在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城里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采用了与山西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窑洞(砖拱顶)式建筑结构。
——摘编自曾晓华《从西安到平遥》等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徼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摘编自王星明《徼州古村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建筑活动”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指出各自的“范例”所在。
答案:平遥古城:明清汉族传统县城。徽州古村落:明清传统乡村民居。
(2)概括上述“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
答案:特性:礼制等级。平遥地方三里的规模,徽州古村落的住家格局。家族中心。平遥民居是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天人合一。平遥市楼“揽山秀”、“挹清流”,徽州古村落的天井采光通风。
(3)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说明保护、开发此类古建筑的基本要求。
答案:保护:保持整体原貌,体现历史感。开发:进行适度开发,体现协调性。
解析: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第(1)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平遥古城属于明清时期汉族传统县城,徽州古村落属于明清时期传统乡村民居。
第(2)题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材料二中的信息“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即可得出“礼制等级”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城里的古民居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材料二中的信息“聚族而居”即可得出“家族中心”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材料二中的信息“天井,可以采光通风”即可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理论的认识。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保护”方面,可从保持整体原貌的角度思考作答;“开发”方面可从适度开发的角度思考作答。
点评:考查平遥古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