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三单元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
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
第1课时
第2课时
活动目标
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了解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第1课时
活动建议
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资料,开展猜字谜活动或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一、积极准备活动。
了解关于猜字谜活动的知识。字谜由谜面、谜底组成,一般只呈现谜面,不呈现谜底;搜集字谜,就是要通过图书、网络等渠道,有目的地查找并记录字谜。
在趣味汉字交流会活动中,“体现汉字特点”,是指能体现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的特点,或是能体现汉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等方面的特点;“趣味汉字交流会”中用来交流的材料是具有趣味性的,不是单纯介绍汉字知识的材料。
2.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组成活动小组。利用课外时间,细读本板块的“阅读材料”,进一步思考自己想选择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猜字谜和趣味汉字交流会两项活动中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活动内容,并与选择同样活动内容的同学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合作学习。
讨论确定组员的分工。自主讨论,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情况安排适合的任务。比如,选择猜字谜的小组,可以让每位组员承担一类字谜的搜集和编写任务;选择趣味汉字交流会的小组,可以整个小组只搜集一类资料,也可以每个小组搜集多种类别的资料,每位组员承担其中一类。
3.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讨论确定其他事项,包括活动时间、活动流程及展示方式等。
撰写活动计划。要明白活动计划的格式,结合前面讨论的内容下笔成文,形成一份计划。一般来说,活动计划分标题、正文两部分。标题要写清哪个小组、开展的是什么活动。
正文要写清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参与人员及分工等,可以把要做的事逐项列出,备注承担任务人员的名字。末尾要写上制订计划的日期。
活动范例
时间:3月11月─3月16日
地点:电子阅览室、教室
活动内容:搜集、整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
参加趣味汉字交流会
第一小组“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过程:1.上网搜集资料
(3月11日─3月13日)
2.整理资料(3月14日)
3.制作展板(3月15日)
4.展示交流(3月16日)
活动分工:
1.和电子阅览室老师沟通:状状
2.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古诗:状状、元元
3.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歇后语:才才
4.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对联:路路
5.整理资料,制作展板:状状、元元、才才、路路
6.展示:状状
1.在实践中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搜集、整理资料。
一般来说,查找图书可以获得更为全面、权威的资料;网络检索的限制条件较少,方便快捷;请教别人能在交流互动中获得专业指导,提高搜集资料的成功率。
要根据内容并结合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要从搜索的方向和内容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精准查找和检索;
为了让搜集到的资料更加完善,可以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注意几种方法的使用原则:
想一想自己家中是否有这一类的图书,学校阅览室或者附近的图书馆、书店哪个地方可能会有与汉字故事相关的图书。
通过查找图书来搜集资料
到书店和图书馆去查找,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架上去找,也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电脑检索,找到相关图书的准确位置。
根据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初步判断书中是否有需要的内容。
可以先提炼“汉字故事”“趣味汉字”等关键词,在网络检索栏里输入。接着,观察搜索到的条目,发现一般会显示完整标题、文章发布日期、内容摘选等内容。然后,浏览这些内容,大致判断该条目下可能包含哪些资料,找到合适的条目点击查阅。
通过网络搜索资料
通过请教别人搜集资料
重点要找到能给自己提供资料的合适的人。可以想一想老师、家长、邻居中,谁对汉字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从而有目的地请教,还要注意把别人讲的故事及时地记录下来。如果别人讲得不太详细,可以及时追问,丰富故事的细节。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学到的方法,根据自己小组活动的需要,在课外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开展猜字谜活动的小组,可根据活动的时长,确定字谜的数量,然后结合字谜的类别、难易程度进行分组,以便在展示交流时更好地和其他同学互动。开展趣味汉字交流会的小组,在整理时要考虑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以便在展示时更好地体现小组的特色。比如,可以将资料整理成展板、手抄报、电子演示文稿等,也可以用毛笔书写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等。
2.整理资料,为展示交流做准备。
三、开展猜字谜活动或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交流会中每个人的分工要明确,流程要清楚;展示形式多样化,除了采用展板、手抄报、电子演示文稿等形式,还可以表演、背诵等。交流时要积极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比如,展示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时,可让其他同学一起朗读、背诵,让没有搜集体现汉字趣味材料的学生在互动中充分感受汉字的趣味。
1.字谜七则
阅读材料
第2课时
字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主要是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的。
了解字谜
字谜注重文字形体的组合及偏旁部首的搭配,要从形态、功用和意义上对谜底汉字各个组成部分做多角度描绘,词句简短,行文措辞和谜面修辞技巧要求也较高。
前四则是文字谜,谜面像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形象地描述了某一汉字的特征。
第一则谜底是“日”,谜面揭示了“日”的字形特点和意义特征。
第二则谜底是“坐”,谜面四句话表现出“坐”的字形特点。
解开谜底
第三则谜面巧妙借用谜底“也”作为一个汉字部件,加上不同的部件,组成不同的汉字。
第四则谜面通过对比几个汉字的部件的异同,引出谜底“口”。
第五、第六则是画谜。
第五则画了一个人靠在树上,从字形上看,左边“人”,右边“木”,合起来是“休”,从字义上看,人靠在树上是“休息”。
第六则图中的钟面显示十二点整,“十”加“两个点”,正好是“斗”字。
第七则是故事谜。水墨画的内容是黑狗(黑犬),从字形上看,“黑”和“犬”合在一起是“默”,从字义上看,年轻人
“笑而不答”正是“默”。
搜集字谜
磨
哭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
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一个字,两张口,
下面还有一条狗。
驼
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明
一阴一阳,一短一长,
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
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
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
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林
杜
刘
孟
(1)一个人搬两堆土。
(2)一家十一口。
(3)一只狗一个口。
(4)一只狗四个口。
编写字谜
佳
吉
吠
器
探究方法
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是指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做加减,重新组合凑成一个字。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口”把“牛”的尾巴咬掉了,就成了“告”。
象形法是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
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形状像个“干”字,加上“河”边的三点水,就是“汗”。双雁形状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合起来就成了“丛”。
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或人已经足够了,谜底就是“侈”“促”。
猜谜的时候,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猜出正确的谜底。
活动范例
星期二的下午,我们活动小组在教室举行了一次有趣的猜字谜活动。我们把搜集到的字谜写在小纸条上,然后分别由一个人出谜面,大家来猜,最后统计看谁猜到的最多。
我出的谜面是:一点上了天,扁担两头弯,下边有人来,右腿伸得远。
这个字谜让小组同学绞尽脑汁,最后由“机灵鬼”李明同学猜中了,是“定”字……
本次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着,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猜了二十几则字谜,其中李乐乐猜中了六则,无疑是本次活动的冠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趣味性,也摸索到了一些猜字谜的方法,如部件组合法、字义分析法等。
2.门内添“活”字
杨修:(175—219),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累世显贵。好学能文,才思敏捷,任丞相曹操主簿。
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人物简介
《门内添“活”字》讲述了发生在曹操和杨修之间的一个和字谜有关的故事。曹操用“门”里加个“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杨修通过字谜成功解读了曹操的心意。这个故事进一步表现了汉字在字形、字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字谜游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字谜文化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内容解析
木字进门很清(闲),
口字进门(问)声好,
日字进门站中(间),
加字法字谜
市字进门看热(闹),
人字进门金光(闪),
王字进门是(闰)年,
活字进门摆(阔)气,
心字进门天气(闷),
甲字进门(闸)门关。
3.有意思的谐音
课本解读
了解谐音及歇后语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风趣的表达效果。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材料中谐音的字词:
照旧(舅)
无(吴)用
开动(冻)了
有言(盐)在先
名(鸣)声在外
老虎拉车——谁敢(赶)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雨打黄梅头——倒霉(梅)
谐音歇后语
谐音对联
缺衣少食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谐音古诗
4.“枇杷”和“琵琶”
课本解读
1.笑话
笑话,意思是引人发笑的话或事情。其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给人幽默风趣的感觉。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谬的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娱乐性。
2.课文内容
课文中的这则笑话取“枇杷”与“琵琶”的相同读音来展开故事情节,告诉我们在学习汉字时,不仅要读准音,还要认清形、分清义,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3.谐音笑话
有“机”可乘
有一位商品推销员去广州出差,他想乘飞机前往,因怕经理不同意报销,便给经理发了一条信息:“有机可乘,乘否?”经理收到信息,以为是成交之“机”已到,便立即回复:“可乘就乘。”
这位推销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时,经理以不够级别,乘坐飞机不予报销的规定条款,不同意报销飞机票费用。于是推销员拿出经理回复的信息,经理目瞪口呆。
有“机”可乘
5.有趣的形声字
解释词语
①形声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两部分组合而成。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②声符:汉字形声字的结构中表示读
音的部分,也称声旁。如,“芬、氛、纷、汾、粉、份、忿”等字都是从“分”字得声,“分”就是这些字的声符。
课文内容
《有趣的形声字》通过典型例子,介绍了形声字的两种造字方式:①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比如,“星”最早是用三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的,后增加声符“生”强化字音,造出了新的形声字;“凤”最早的字形与表示其他鸟的字近似,后增加声符“凡”,成为新
的形声字。②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比如,“蜀”字最早是“蚕”的象形,后
增加形符“虫”,成为新的形声字;“祭”
字最早的字形描述古代的血祭,后增加形
符“示”,成为新的形声字。
主题解说
这则材料介绍了形声字的一些来源,阐释了形声字的文化内涵,能让我们充分感受汉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趣味,产生了解、探索更多汉字的愿望。
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
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
内形外声:
外形内声:
理、材、消
放、鸭、郊
茅、简、管
架、梨、贡
闻、问、闷
园、匪、病
资料拓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但中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两种造字方法。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中国汉字的造字法
一、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象形字来自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征性比较强。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如“山( )”“人( )”。
山
二、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含有较抽象的东西,大多数指事字是用的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提示符号。如,“本( )”,木下加一横,表示树根;“刃( )”,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一点,以作标示,指刀刃。
本
三、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
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
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如,“休”,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采”,表示手在树上
摘果实;“泪”,表示眼睛流水,泪水汪汪;
“鸣”,表示小鸟开口叫。这样的字还有“众、安、歪”等。
休
采
四、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意符,表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又称音符,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如,“篮”字,形旁是
“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
形声字又可以分为:左形右声(蚂、蚁等)、右形左声(雅、瓶等)、下形上声
(婆、斧等)、上形下声(茅、空等)、外形内声(圆、阁等)、内形外声(庄、闽等)几类。
五、转注。属于“用字法”,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主要有“形转、音转”等。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指“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指“头顶”。这些字有相同的部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有音转关系。
六、假借。汉字是由象形、会意的字发展起来的。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会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叫作假借字。如“闻”本义是用耳朵听东西,后被假借成表嗅觉的动词。
活动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项目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评价标准
小组分工明确,计划安排合理
搜集资料的方法运用恰当,成果丰富,资料整理得比较完善
展示形式新颖,展示内容丰富,互动效果良好
制定
计划
搜集、整理
资料
展示
交流
“汉字真有趣”小组活动评价表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标准
能运用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多种渠道搜集资料
能正确运用搜集资料的方法
搜集到的资料比较丰富,能够满足活动的需要
整理
资料
搜集、整理资料自评表
搜集
资料
能把资料整理得比较完善、清楚
小组展示互评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同学评价
参与度 小组成员人人参与,相互合作
自信心 展示时态度大方,充满自信
形式 形式多样,有创意
质量 内容丰富,展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