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14 刷子李
第1课时
第2课时
思考:为什么称这个人为“刷子李”?
新课导入
在天津,人们习惯于把某个行业中技术特别好的人,用行当加上姓氏的方式来称呼他。比如,一个姓张的人,豆腐做得特别好吃,人们就叫他——(豆腐张);一个姓王的人,木工做得特别好,人们就叫他——(木工王)。
第1课时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当代作家和民间艺术工作者,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主要作品:《雕花烟斗》《神鞭》
《俗世奇人》等。
作者简介
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全书由短篇小说连缀而成,各篇文字极短,半文半白。书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在天津的民间传说,作品风格接近古典传奇色彩。
写作背景
默读课文,疏通生字词,说说课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初读课文
刷浆 师傅 包袱 蘸浆
屏障 芝麻 神圣 侵犯
露馅 轰然 难堪 有诈
傻小子 捏着 发怔
刷浆 师傅 包袱 蘸浆
屏障 芝麻 神圣 侵犯
露馅 轰然 难堪 有诈
傻小子 捏着 发怔
jiānɡ
fù
我会读
fú
zhàn
xiàn
zhà
zhènɡ
zhànɡ
zhī
shènɡ
fàn
hōnɡ
kān
shǎ
niē
傅
蘸
怔
袱
馅
圣
诈
怔
捏
傻
诈
堪
芝
圣
犯
馅
轰
障
袱
傅
浆
我会写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怔
捏
傻
诈
堪
芝
圣
犯
馅
轰
障
袱
傅
浆
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
不要少写一点。
“土”要略偏上。
发呆。
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 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
悠闲的样子。
气派。
词语解释
【发怔】
【半信半疑】
【天衣无缝】
【露馅儿】
【悠然】
【派头】
课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简要叙述了有关刷子李刷墙绝活的传说,交代了刷子李给自己定的规矩。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具体叙述了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外出干活的所见所闻。
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以谁的视角来叙述的?请以这个人物的视角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是以曹小三的视角来叙述的。刷子李新收的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他头一次跟随师傅去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目睹了师傅的绝活后,不由得对师傅佩服不已。
在具体叙述事情时,可以用上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呢?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正面描写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刷子李技艺高超?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刷子李的外貌、动作等,来表现他技艺高超的呢?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刷后效果非凡
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只要身上
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必穿一身
黑
近乎苛刻的规矩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fú)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
双黑布鞋。
体现了传说的可信,从侧面表现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果然
装束很特别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蘸
在汁液、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蘸醋
zhàn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手法高明,调浆有妙招。
匀匀实实一道白
举
划
蘸浆与众不同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使人感觉到刷子李不是在做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表演。
悠然
刷墙时的动作优美
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平整雪白,技艺高超。
平平整整打开
一面雪白的屏障
刷完之后的效果奇
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和刷墙时的样子,并把想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课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曹小三),作者也将他写得很细致,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曹小三的句子。读读这些句子,读完后你发现了曹小三的什么心理变化?
第2课时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半信半疑
半信半疑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
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
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
崇敬
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普通粉刷匠
奇人刷子李
技艺高超
满身是白
没有一个白点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质疑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发怔发傻
崇敬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怔
竖心旁,与心理活动有关。
zhènɡ
示例:他心里可能在想,师傅真是太厉害了,原来传说都是真的……
曹小三发怔发傻,他当时会想些什么?
曹小三在刷子李每刷完一面墙时就用目光仔细搜索一遍师傅的全身,但是他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都没发现。即使后来他发现了一个白点,也不是白浆,而是烟头烫出来的一个小洞。
结果曹小三对刷子李高超的刷浆技艺佩服至极。
请说说曹小三印证师傅的技艺是否如传说的过程和结果。
梳理出曹小三的情感变化。
崇敬
曹小三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半信半疑
崇敬
质疑
从描写曹小三的语句中,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吗?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发怔发傻”
能。这些描写曹小三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侧面衬托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名不虚传。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细致地描写曹小三?
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人物的形象。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也印证了刷子李的“奇”。
读了本文,你学到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在描写人物时,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侧面描写:课文塑造了技艺高超的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写了刷子李的言行、穿着,还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他的徒弟曹小三在观察师傅时的举止、心理变化。我们在写一个人时,也可以学着用这样的方法,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从侧面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本文写了刷子李新收的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学徒第一天,他跟随师傅去给新房刷浆,亲眼看到师傅的绝活后,不由得对师傅佩服至极,从而告诉人们:本领都是练出来的。
传说——刷浆时穿一身黑,刷完身上绝无白点——巧设悬念
印证
刷子李:刷墙——无白点——有白点——抽烟烧的
曹小三:半信半疑——佩服——失望——佩服
结构梳理
技艺
高超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快手刘
拓展一
返回
拓展二
返回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shī fu( )把 bāo fú( )打开,换上衣服,提着 tǒnɡ( )开始刷jiānɡ( )。
师傅
包袱
桶
浆
随堂练习
二、课文内容回顾。
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表现在:①规矩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动作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效果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刷浆时,穿着一身黑,干完活,如果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刷墙的时候,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刷子划过屋顶,匀匀实实一道白,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
三、词语积累。
【形容技艺高超的词语】
炉火纯青 百发百中 巧夺天工
出神入化 百步穿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
这个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①刷子李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如, “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②刷子李是一个对自己手艺充满自信,且派头十足的人。如, “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③刷子李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他能看破曹小三的心思。如,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
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参考答案:
描写刷子李的语句: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描写曹小三的语句: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①课文描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装束、动作、语言和刷墙的效果,从正面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的特点。
②课文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徒弟曹小三在看师傅刷墙时的举止和心理活动,从侧面充分表现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
搜集有关民间传奇人物的故事。
课后作业
快手刘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
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
“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
“瞧吧,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返回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