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行程问题--追及问题( 基本追及和二次追及问题 )
归纳练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下学期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一、解答题
1.小明步行上学,每分钟行70米.离家12分钟后,爸爸发现小明的文具盒忘在家中,爸爸带着文具盒,立即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80米的速度去追小明.问爸爸出发几分钟后追上小明?当爸爸追上小明时他们离家多远?
2.A、B两地相距600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向同一个方向行走,甲前乙后。甲每分钟行40米,6分钟后乙追上甲,乙的速度是多少?
3.小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千米,小王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千米.小李出发后小时,小王在小李的出发地点前面千米处出发,小李几小时可以追上小王?
4.休息日弟弟和妈妈从家里出发一同去外婆家,他们走了1小时后,哥哥发现带给外婆的礼品忘在家里,便立刻带上礼品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追,如果弟弟和妈妈每小时行2千米,他们从家里到外婆家需要1小时45分钟,问哥哥能在弟弟和妈妈到外婆家之前追上他们吗?
5.甲、乙二人沿着同一条米的跑道赛跑,甲由起跑线上起跑,乙在甲后米处起跑,当甲离终点还有米时,乙追上甲,那么当乙跑到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多少米?
6.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到公园春游,每分钟走米,分钟以后,学校有急事要通知学生,派李老师骑自行车从学校出发分钟追上同学们,李老师每分钟要行多少米才可以准时追上同学们?
7.兄弟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回家.哥哥每小时行15千米,弟弟每小时行10千米.出发半个小时后哥哥因事返回学校,到学校后又耽搁了1小时,然后动身去追弟弟.当哥哥追上弟弟时,距学校多少千米?
8.学校组织学生步行去野外实习,每分钟走80米,出发9分钟后,班长发现有重要东西还在学校,就以原速度返回,找到东西再出发时发现又耽搁了18分钟,为了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赶上队伍他改骑自行车,速度为260米/分,当他追上学生队伍时距目的地还有120米.求走完全程学生队伍步行需多长时间?
9.小刚和爸爸约好去公园,爸爸骑车,他跑步。小刚先跑 10 分钟后,爸爸骑车去追他。在距家 800 米处追上了他,这时爸爸想起没带照相机,于是立即返回家拿,并及时返回去追小刚。再追上小刚时,已距家 1200米。小刚每分钟行多少米 爸爸每分钟行多少米
10.上午8点0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公里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刻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他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公里。问这时是几点几分?
1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6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甲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乙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9千米,问出发多长时间,甲第一次追上乙?再过多长时间甲第二次追上乙?
12.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9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骑车,已知甲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请问:
(1)出发多长时间,甲第一次追上乙?
(2)出发多长时间,甲第二次追上乙?
13.自行车队出发12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然后通信员立即返回出发点;随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参考答案
1.4分钟.1120米
当爸爸开始追小明时,小明已经离家:(米),即爸爸要追及的路程为840米,也就是爸爸与小明的距离是840米,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路程差”,爸爸出发后,两人同时走,每过1分,他们之间的距离就缩短(米),也就是爸爸与小明的速度差为 (米/分),爸爸追及的时间:(分钟).当爸爸追上小明时,小明已经出发(分钟),此时离家的距离是:(米)
2.140米/分
可以设乙的速度是x米/分,由于分别向同一个方向走,当乙走的路程比甲多走600米时,能够追上,即用乙的路程-甲的路程=600,据此即可列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解:设乙的速度是x米/分。
6x-40×6=600
6x-240=600
6x=600+240
6x=840
x=840÷6
x=140
答:乙的速度是140米/分。
3.10小时
小李小时走:(千米),又知小王在小李的出发地点前面千米处出发,则知道两人的路程差是(千米).每小时小王追上小李(千米),则千米里面有几个千米,则追及时间就是几小时,即:(小时).
4.能
由题意可知,设需要x小时能追上,则哥哥走的路程为6x,弟弟和妈妈走的路程为2x+2×1,根据等量关系为:哥哥所走的路程=小明和妈妈所走的路程,由此列出方程即可。
解:设哥哥追上弟弟他们需要x小时。
6x=2x+2
x=0.5
6×0.5=3千米
1小时45分=1.75小时
实际家里距外婆家:1.75×2=3.5千米>3千米,
答:哥哥能在到达外婆家之前追上弟弟他们。
5.1米
甲、乙两人的运动时间相同,所以,甲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路程乙的速度,而甲、乙的速度都不变,所以,乙的路程变为原来的几倍,甲的路程也变为原来的几倍
由图可知,甲跑:(米),乙跑:(米)
设乙跑到终点时甲跑X米.
88:96=x:108
x=99
甲距终点线:100-99=1米
6.192米
同学们分钟走(米),即路程差.然后根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可以求出李老师和同学们的速度差,又知道同学们的速度是每分钟米,就可以得出李老师的速度.即(米).
7.60千米
本题可以分段考虑,从开始一步步分析.出发半个小时后,哥哥因事返回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哥哥和弟弟各行了1小时,到学校后哥哥又耽搁了1小时,这时弟弟又行了1小时.因此可以看作当哥哥准备从学校追弟弟时,弟弟共行了2小时,弟弟2小时所行的路程就是哥哥与弟弟的路程差,由此可求出追及时间.
解:哥哥从学校开始追弟弟的路程差:10×(0.5×2+1)=20(千米)
哥哥追上弟弟的时间:20÷(15-10)=4(时)
哥哥在追上弟弟时离学校的距离:15×4=60(千米)
答:哥哥在追上弟弟时离学校60千米.
8.53.5分钟
此题中的追及问题发生在班长返回后,从学校出发追学生队伍,此时学生队伍已走出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即路程差.由路程=速度×时间,学生行走速度已知,学生先走的时间:9+9+18=36(分钟),因为以原速返回,则返回学校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也是9分钟.可求路程差=80×36=2880(米).由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可知班长用2880÷(260-80)=16(分钟)追上学生队伍.那么全程可求,学生队伍走这段路所用的时间易知.
班长从学校出发时与学生队伍的距离:80×(9+9+18)=2880(米)
追上学生队伍所用的时间:2880÷(260-80)=16(分钟)
从学校到实习目的地全程:260×16+120=4280(米)
学生队伍行走所需时间:4280÷80=53.5(分钟)
答:学生走完全程需53.5分钟.
9.小刚:64米;爸爸:320米
根据题意,作图如下,如果把爸爸每行 800米,小刚所走的路程看作1份,由图可以看出:400米是这样的 2.5份。400÷2.5=160(米),
小刚速度:(800-160)÷10=64(米/分)
爸爸速度:64×(800÷160)=320(米/分)
10.8点32分
爸爸在离家4千米处,如果不返回,而是停8分钟,然后再向前追小明。应当在离家4+4=8(千米)处恰好追上小明。这表明爸爸从离家4千米处返回,然后再回到这里,共用8分钟,即爸爸8分钟行8千米,从而爸爸共用8+8=16(分钟),第二次追上小明时是8点32分(8+8+16=32)。
根据分析可知第二次追上小明的时间是8点32分。
11.5小时;10小时
如图:
从线段图很容易可以发现: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和乙的路程差是1个全程;甲第二次追上乙时,甲和乙的路程差是3个全程;据此用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得:第一次追上,两人的路程差是1个全程,时间:
60÷(21-9)
=60÷12
=5(小时)
从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追上,两人的路程差是2个全程,时间:
2×60÷(21-9)
=2×60÷12
=10(小时)
答:出发5小时,甲第一次追上乙,再过10小时甲第二次追上乙。
12.(1)36小时;(2)72小时
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的追及线段图如下:
由图可知,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和乙的路程差是2个全程;以后每两个相邻追及之间,两人的路程差也是2个全程。据此解答本题即可。
(1)从出发到第一次追上,路程差是2个全程,所以时间是:
2×90÷(30-25)
=2×90÷5
=36(小时)
答:出发36小时,甲第一次追上乙。
(2)从出发到第二次追上,路程差是4个全程,所以时间是:
4×90÷(30-25)
=4×90÷5
=72(小时)
答:出发72小时,甲第二次追上乙。
13.自行车队:0.5千米/分钟;摩托车:1.5千米/分钟
在第一次追上自行车队与第二次追上自行车队之间,摩托车所走的路程为(18+9)千米,而自行车所走的路程为(18-9)千米,所以,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18+9)÷(18-9);摩托车与自行车的速度差是自行车速度的2倍,再根据第一次摩托车开始追自行车队时,车队已出发了12分钟,也即第一次追及的路程差等于自行车在12分钟内所走的路程,所以追及时间等于12÷2=6(分钟);联系摩托车在距出发点9千米的地方追上自行车队可知:摩托车在6分钟内走了9千米的路程,于是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速度都可求出了。
(18+9)÷(18-9)
=27÷9
=3
12÷(3-1)
=12÷2
=6(分钟)
摩托车的速度为:9÷6=1.5(千米/分钟)
自行车的速度为:1.5÷3=0.5(千米/分钟)
答:自行车队速度为0.5千米/分钟,摩托车速度为1.5千米/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