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课内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课内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31 18: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课内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快走踏清秋”中的“踏”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踩
B.(亲自)到现场去
C.跑,奔驰
2.诗的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排比
C.比喻
D.夸张
3.下列诗句不是出自诗人李贺的是( )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4.全诗没有一个“马”字,从哪个词能看出作者是写马?( )
A.燕山
B.金络脑
C.快走
D.踏清秋
5.下列同样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诗句是( )
A.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下列对作者和古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长吉体”诗歌。
B.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静态描写,展现出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
C.后两句运用想象,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D.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7.这首诗描述的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 B.上元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8.该诗以写景起,前两句中照应题目“望月”的词语是( )
A.中庭
B.地白
C.冷露
D.桂花
9.“尽”在诗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
A.完毕
B.达到极限
C.都,全部
10.下列古诗朗读断音正确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D.不知/秋思落/谁家?
11.下列不是抒发诗人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2.对古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该诗是作者王建在元宵佳节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
B.“无声”二字细致的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更衬托出夜的寂静。
C.“落”体现出动态轻盈的美感,仿佛秋思随着月色飘临人间。
D.该诗描绘了一幅凄冷幽静的月夜图,借景抒发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3.“粉骨碎身 不怕”填入画横线处正确的是( )
A.混 B.浑 C.魂
14.诗句中“等闲”的意思正确的是( )
A.平常,轻松
B.时间长,悠闲
C.无端,平白地
D.好像
15.下列诗句和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苏轼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16.与本诗中的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相似的一句诗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下列诗句中不是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一句是(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18.下列对作者和古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诗借吟石灰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B.“吟”诗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石灰吟就是吟诵石灰。
C.《马诗》《石灰吟》和《竹石》这三首诗都是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赞美人的品格和精神。
D.这首诗是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19.“ 不得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陌陌 B.默默 C.脉脉 D.墨墨
20.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21.“素”在这首诗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本来的,原始的
B.质朴,不华丽
C.白皙
22.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互文
D.拟人
23.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也是诗人经常引用的,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没有引用神话传说?(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4.对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刻画了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见面的画面。
B.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河汉清且浅”,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D.此诗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25.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郑燮(xiè)
B.破岩(yán)
C.还坚劲(hái)
D.任尔(rén)
26.“岁寒三友”指的是( )
A.梅 兰 竹
B.兰 松 竹
C.梅 松 竹
D.梅 竹 菊
27.对“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原”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
B.原本,本来
C.宽广平坦的地方。
D.原谅
28.该诗前两句所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反问
29.找出与诗中所赞颂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品质相似的诗句( )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0.下列对作者和古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郑燮,清代书画家、诗人。号板桥,擅画竹、兰、石。
B.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是竹的柔美。
C.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高尚人格的化身
D.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听古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31.“寒食东风 斜”应在横线填上( )
A.玉柳 B.御柳 C.雨柳
32.“日暮”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落日
B.傍晚
C.暮春
33.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34.有关寒食节的习俗说法错误的是( )
A.禁火,吃生食
B.祭扫,踏青
C.穿针乞巧
D.蹴鞠、秋千、斗鸡
35.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清明节的一项是( )
A.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D.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36.对古诗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
A.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B.“日暮汉宫传蜡烛”刻画了天黑后,汉朝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烛的画面。
C.“五侯”在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D.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是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快走踏清秋”的意思是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踏”奔驰之意。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大漠如雪,月亮像一把弯钩。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另外三句都是出自诗人李贺。
4.“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王冕《墨梅》,作者借墨梅来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6.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静态描写,展现出边塞的风景。
7.C 8.B 9.C 10.C 11.C 12.A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7.这是一首描写八月十五中秋夜思乡的古诗。
8.“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
9.“今夜月明人尽望”的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尽:全部,都。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诗人高适送别友人的一首诗,意思是,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12.该诗是作者王建在中秋佳节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
13.B 14.A 15.C 16.B 17.B 18.D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粉骨碎身浑不怕”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浑:全。
14.“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不惧生死只留下一片爱国的赤子之心的感情,高尚的品质与本诗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相似。
1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直抒胸臆,将自己的心比作玉壶的冰一样纯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8.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9.C 20.B 21.C 22.C 23.C 24.B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9.古诗的后两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0.“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意思是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由此可见织女的魅力勤劳。
21.“纤纤擢素手” 的意思是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素”是白皙的意思。
2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思是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迢迢、皎皎互文见义。
23.“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自杜牧的《秋夕》,描写了牵牛织女的神话传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都是描写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24.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泣涕零如雨”,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25.D 26.C 27.B 28.C 29.D 30.B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5.“任尔”应该是rèn。
26.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27.“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意思是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原”是原本,本来的意思。
28.“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的表达劲竹的刚毅性格。
2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不惧生死,刚正不阿的品质。
30.诗人所赞颂的不是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坚忍不拔的品质。
31.B 32.B 33.B 34.C 35.C 36.B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1.“寒食东风御柳斜”,“御柳”指皇城中的柳树。
32.“日暮汉宫传蜡烛”的意思是天黑之后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烛,“日暮”的意思是傍晚。
33.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前一天。
34.“穿针乞巧”是乞巧节,也就是七夕节的习俗。
3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出自苏轼《念奴娇·中秋》是描写中秋节。
36.“日暮汉宫传蜡烛”的意思是天黑之后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烛,“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