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3 15:3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局部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美国、中国……卷入这场战争”“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这些信息分析可知,这场战争是朝鲜战争。B、C、D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特点
2.下列有关朝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朝鲜战争由于美国的干涉由一场内战演变成地区性的局部战争
B.朝鲜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C.朝鲜战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D.朝鲜战争结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对朝鲜战争深刻分析理解,联系教材史实可知,就整个战争背景和发展形势而言,这场战争是在美苏争霸的国际大背景下发生的,美国为了维护扩大自己在东亚的利益,出兵参战,使内战演变成了地区战争,并且威胁到中国的安全,而战争结果以美国失败告终,所以A、B、C所评价的都正确,双方停战后,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继续维持了南北朝鲜的分裂局面,此题答案为D。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特点
3.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主要原因是( )
A.在“冷战”背景下发生的“热战”
B. 在该战争中,美苏并没有直接对抗
C.美国参战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
D. 朝鲜战争并不激烈,类似于“冷战”
答案:A
解析:
分析:关于朝鲜战争,从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从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之下的热战;从结果看,进一步固定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故选A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原因
4.二次大战后,南北朝鲜的分裂是由于( )
A.日本法西斯对朝鲜分而治之的结果
B.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规定
C.南北朝鲜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
D.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并划定分界线造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分区占领朝鲜半岛,造成分裂局面至今。A项错误,因为日本没有实行“分而治之”,B项不符合史实,C项是朝鲜半岛分裂的结果。
点评:考查战后对朝鲜半岛的分区占领
5.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韩国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
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美国随后的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
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答案:D
解析:
分析:杜鲁门担心韩国的失败,会导致共产主义向世界范围扩展,所以要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思维,故D正确。
点评:考查杜鲁门的冷战思维
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③美军在仁川登陆 ④以 美 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组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登陆以后。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中的重大事件
7.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有( )
①仇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②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 ③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④包围和封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美国侵略朝鲜,既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是其霸权主义的需要。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
8.美国组织“联合国军”登陆朝鲜半岛的根本意图是( )
A.制止局部战争的升级
B.维护朝鲜的分裂局面
C.遏止苏联并包围中国
D.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
答案:D
解析:
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点评:考查,美国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
9.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其后果有( )
①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②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
③美苏战略重点在东亚 ④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①正确。②④是入侵朝鲜的直接影响。二战后,美苏战略重点在欧洲,故排除③。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爆发带来的后果
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曲诞生的背景是
①二战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
②朝鲜半岛处于分裂之中
③美国纠集“联合国军”侵朝
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和两极格局,美苏展开全面对抗,由于美苏在战后对朝鲜半岛实行了分区占领和不同的政策,导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认为这威胁到了其在半岛利益,并且是苏联扩展势力的第一步,为了维护其在东亚利益,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主义,悍然出兵半岛,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威胁中国安全,所以答案为D。
点评:考查抗美援朝
11.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
A.冷战遏制,剑拔弩张
B.美苏争霸,殃及池鱼
C.兄弟同心,外御其侮
D.唇亡齿寒,保家卫国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理解能力。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
点评:考查抗美援朝
12.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其主要客观原因是( )
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 ②配备苏式武器的中朝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 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 ④战术上,美军采用分兵冒进是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赴朝作战的志愿军在装备上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且志愿军入朝后,苏联也未能及时兑现承诺。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客观原因就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轻敌和采用了分兵冒进的错误战术。
点评:考查抗美援朝
13.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关于朝鲜战争中中国抗美援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美国全球霸权政策引起的
B.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了朝鲜
C.属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问题
D.《朝鲜停战协定》使朝鲜南北开始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朝鲜战争和美国的霸权政策有直接关系,故A项表述正确。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帮助朝鲜而不是去解放朝鲜,故B项表述错误。C项表述明显不符合朝鲜战争。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朝鲜半岛就已经分裂,故此D项表述错误。
点评:考查抗美援朝
14.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与装备上占有明显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地形不太熟悉
B.苏联对朝鲜的暗中帮助
C.中朝两国人民的正义抗争
D.中国的大力援助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决定某一场战争胜负的原因有时候不一定是兵力与装备,而是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朝鲜战争就符合这一理论。故此C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抗美援朝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
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 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 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但并没有签署和平条约,更没有完成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说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是正确的。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影响
16.观察朝鲜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战斗机图片,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双方势均力敌
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
C.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朝鲜战争在美苏冷战格局中的地位。在战场上使用了美苏双方的战斗机,说明双方都关注这场战争,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中的美苏因素
17. 2013年3月5日朝鲜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协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
②双方以北纬38度附近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③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
④双方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朝鲜停战协定规定的理解能力。据所学知识,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规定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以北纬38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在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①②③符合,答案为B。朝鲜停战协定并未规定双方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大韩民国成立于1948年8月,朝鲜成立于1948年9月,排除④。
点评:考查《朝鲜停战协定》
18.韩国领导人认为:“韩国战争是我们民族最大的悲剧,400多万宝贵的生命在战争中死伤,1000多万离散家属被迫分居南北。”……韩国总统卢武铉道歉表示,这是“韩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悲剧”。这场战争
A.给参战各国经济带来巨大不利影响 B.由此导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
C.推动了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 D.使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195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参与,此时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故A项错误;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始于1948年,排除B项;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是在20世纪70年代, D项不对。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大量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故选C。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影响
19.《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B.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朝鲜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材料中“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表明这场战争使中国更加彻底地倒向苏联,但并不足以说明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A错误;材料信息 “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可知,朝鲜战争促使美国战略重点转移,故B符合题意。朝鲜战争并没有使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也没有改变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故C、D两项观点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选B。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影响
20.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其中对中国的影响包括( )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 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同时。战争也使中美两国的关系更加恶化;①②③都是正确的。④是对美国的影响,排除。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21.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北方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北方迫使朝鲜南方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方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朝鲜北方。但是,朝鲜北方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朝鲜南方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
答案:朝鲜战争(或朝鲜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的时间。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
答案:不同: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一进攻;材料二、三认为,朝鲜南方军队在美国的支持或预谋下发动内战。特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答美苏冷战、美苏对抗也可)
(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
答案:缺陷:缺少当事方(朝鲜和韩国)观点的相关史料,缺少该事件相关的原始史料。
各方应该保持冷静,积极推动以和谈的方式促进问题解决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朝鲜战争及相关国际关系。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历史事件指朝鲜战争。在战争爆发的时间上几则材料有相同记录,其他都有不同。第(2)题在朝鲜战争的起因上,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一进攻;材料二、三认为朝鲜南方军队在美国的支持或预谋下发动内战。当时的国际关系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第(3)题属于开放性问题,酌情回答即可,不足主要有缺少当事方(朝鲜和韩国)观点的相关史料,缺少该事件相关的原始史料。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相关史实
22.材料一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材料二 朝鲜在东海岸地区向附近海域发射了地对空、地对舰短程导弹。
这是朝鲜中央通讯社2009年1月5日发布的朝鲜进行实弹演习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
(1)材料一中的两个阵营指什么?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是指什么方式?
答案: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内战。
(2)材料一中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分别指什么?
答案:历史因素是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对朝鲜分区占领,建立两个对立政权;地理因素是朝鲜半岛在东亚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企图控制朝鲜半岛,形成对苏中的战略包围圈。
(3)阅读材料二,你认为会产生什么影响?应如何解决?
答案:朝鲜的行为,会使朝韩军事冲突危险性加大;不利于朝鲜半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发展。
各方应该保持冷静,积极推动以和谈的方式促进问题解决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综合分析。第(1)问结合冷战来回答。第(2)问要注意从“历史”“地理”两大因素,结合美苏冷战历史来总结。第(3)问要以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为切入点,分析地区冲突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
23.材料 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 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危险的大国竞技场”;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日两国分别有何影响?
答案:影响:对中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敌视中国。
对日本:推动美国对日本大力扶植,给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日本摆脱战败国地位。
(2)谈谈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
答案:摈弃意识形态观念和冷战思维,推动民族和解和半岛统一;充分利用国际舞台,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种纷争;世界大国应承担起维护半岛和平的重任,抛弃大国强权政治。(只要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
解析: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从巩固新生政权和中美关系来分析;对日本的影响可以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其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摈弃意识形态观念和冷战思维,推动民族和解和半岛统一;充分利用国际舞台,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种纷争;世界大国应承担起维护半岛和平的重任,抛弃大国强权政治等方面来分析答案。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影响
24. 材料一 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益加剧后,又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
——摘自沈志华《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材料二 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摘编自吴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转变的背景。
答案:变化:战后初期,主张与美国合作建立统一的朝鲜政府;后转变为加强朝鲜北方的力量,进而实现朝鲜民族的统一。
背景: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矛盾加剧,冷战逐渐展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认为朝鲜半岛无足轻重的原因,评价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对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答案:原因:冷战格局下,美国需要保持与苏联的表面合作;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重点是遏制中国,构建日本到菲律宾的弧形包围圈。
评价:美国对朝政策的转变是美苏矛盾加剧和冷战进一步展开的表现;使东北亚局势更加紧张,爆发了局部的热战;中美陷入直接军事对抗,影响了中国的国家统一;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之间争夺亚洲
解析:
分析::本题目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第一问难度中等。态度变化材料中有答案。转变要结合冷战大形势和美苏国家利益来组织答案。第二问要结合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冷战涉及两大阵营,而朝鲜战争当事国还涉及中国。所以可从国际形势、地区形势、大国关系、中美关系等等方面作答。
点评:考查美苏对朝鲜战争的态度
25. 材料一 朝鲜战争可以说是在两重误解之下爆发的:共产党方面以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利益为分析出发点,认为大部分的亚洲大陆被共产党占了,美方都默不作声,不会在朝鲜半岛的一隅有所举措。美国方面,则以原则问题来看待这件事,它比较不关切韩国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也已公开做出表示,却十分重视不加阻挡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 1951年5月l 5日布莱德雷应邀对国会作证,“在目前的情势下,我们反对将战事从韩国扩大到包括赤色中国。对赤色中国进行所谓有限度战争会增加我们所冒的风险,‘会将我们的力量耗费在一个并非战略要津的地区。赤色中国并非寻求主宰世界的那个强大国家(按:指苏联),坦白地说,从参谋长联席会议观点来看,这个策略(按:指将战事从韩国扩大到包括中国本土)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
——以上摘自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1)根据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两重误解是什么?他的分析是否正确?
答案:两重误解:共产党认为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会默不作声;美国认为韩国地缘政治的不重要性,听任共产党侵略行径。他的分析不正确。二战后不久,美国就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根据材料二,分析布莱德雷“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理由:对中国战争的风险;朝鲜的战略地位并非重要;中国并非是一个寻求主宰世界的国家。
解析:
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能力,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两重误解”,相对比较简单,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是否正确”,需要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相关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分析、认知能力给予说明,从而难度较大。结合二战后初期相关史实,可知,题干材料作者的观点不正确。从美国的冷战政策入手,具体围绕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军事上的具体举措展开说明。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本问比较简单,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对赤色中国进行所谓有限度战争会增加我们所冒的风险”、“会将我们的力量耗费在一个并非战略要津的地区”、“赤色中国并非寻求主宰世界的那个强大国家”、“四个错误”等展开,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分析、认知,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考查朝鲜战争的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