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9 15:1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北京广渠门中学高一 3月月考
地 理
时间:90 分钟 2025.3
本试卷共 6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50 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 求填
涂在答题卡第 1-25 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 2 分,选对一项得 2 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与八个国家接壤,下辖 15 个陆地边境口岸。“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后,新
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和西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流入新疆,当地的社会经
济也迎来进一步发展。到 2021 年底,新疆的城镇化率已达到 57.26%。图 1 为“各省迁 入新疆人口占迁
入新疆总人口比例”。读图,完成 1-2 题。
1. 迁入新疆人口 5-10%省份有( )
A.河南、山西、湖南 B.陕西、山东、安徽 C.浙江、江西、甘肃 D.山东、陕西、湖北
2. 据材料推测,绝大多数迁入者来到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务工经商 B.婚姻嫁娶 C.旅游观光 D.工作调动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 2,完成 3、4
题。
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第1页/共11页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4.网格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①——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小
B.②——地处暖温带,热量较充足
C.④——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D.⑤——地处盆地,光照充足 图 2
图 3 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 购收
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 2014 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 图 3,回
答下题。
5.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均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图 4 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组人口规模示意图。读图,完成 6-8 题。
第2页/共11页
6.粤港澳大湾区( )
A.广州都市圈人口密度最大 B.香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
C.深圳都市圈人口增长最快 D.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人口增长最慢
7.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是( )
A.降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B.提高区域人口老龄化水平
C.缓解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D.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8.滘(音 jiào),是大湾区特有的地名用字,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在广州、佛山等地多达上百处。“滘” 字含
义最有可能是( )
A.低平海岸 B.河道交汇 C.山地丘陵 D.冷湿沼泽
M 县在制定县域内生态治理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 5,回答第 9-11 题。
9.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
A.开采矿山 B.放养牛羊 C.种植棉花 D.水上漂流
11.面对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B.培育耐寒品种,提高作物产量
C.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取消农业生产,全部从其它地区调入农产品
图 6 为我国某石灰岩山地槽谷区横剖面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读图,完成 12-13 题。
第3页/共11页
1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山西 D.贵州
13.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
A.与石漠化程度正相关 B.与土地利用多样性负相关
C.高海拔大于低海拔区 D.低山区的缓坡较大
图 7 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 7,完成第 14 题。
14. 四地中对周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门头沟灵水村背山面水,房屋集中位于山间小盆地中心。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 图为
“灵水村各类用地分布图”。读图 8,完成 15-16 题。
15.灵水村( )
①以农业用地为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②绿地围绕村庄呈片状连续分布
第4页/共11页
③村庄道路密集,构成路网 ④公共设施与公共建筑集中分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以下关于灵水村空间结构特征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居住用地相对集中,可以提高村落公共服务的效率
②大片绿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旅游资源的品质
③村庄道路分布相对均匀,方便居民的出行
④历史院落分布相对集中,不利于游客游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 9 为北京轨道交通部分站点工作日早晚高峰(7:00-10:00 和 17:00-20:00)进站刷卡统计图,站
点圆圈大小代表客流量的大小,能一定程度反映北京的职住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上图反映的北京居住区和就业区的分布特点是( )
A.就业聚集区主要在长安街以北 B.居住区在郊区分布较均匀
C.居住区比就业区分布更集中 D.主要就业区与居住区重合
图 10 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完成 18-19 题。
18.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第5页/共11页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5G 通信技术高效准确向公众发布交通拥堵信息
19.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近年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某产业园,面向轻型化、智能化制造业,构筑垂直化生产空间新形 态。
图 11 是产业园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20-21 题。
20.垂直化生产空间组织有利于园区( )
①集约利用工业用地 ②降低厂房的建造成本 ③提高产业集群效率 ④带动大湾区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促使智能制造企业垂直化生产的主导条件是( )
A.楼房闲置 B.劳动力短缺 C.环保安全 D.科技进步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相比以机动车为主导的“宽马路、大路网”城区交通体系,“小街区、密 路网”
模式被认为更有利于疏通城区道路的“毛细血管网”,激活街区活力。北京胡同被认为是传统 的“小街区、
密路网”。2019 年 3 月,西城区椿树街道围绕打造以安徽会馆为中心的西琉璃厂文保区,建成了西城区首
个胡同慢行系统(图 12)。读图,回答 22-24 题。
22.与“宽马路、大路网”相比,“小街区、密路网”的优势是( )
第6页/共11页
A.可提高城市住宅区比重 B.减少居民职住出行距离
C.方便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D.促进街巷商业区改造升级
23.椿树地区进行街区整治,打造“胡同慢行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①传承历史文脉,打造特色街巷 ②整治公共空间,保障绿色出行
③放慢生活节奏,避免游客打扰 ④完善道路设施,解决停车困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为改善椿树地区慢行系统百姓生活环境,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在甲胡同两侧搭建座椅和乘凉亭 B.在乙胡同南口安装可升降挡车桩
C.在丙胡同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D.在丁胡同北口开设大型仓储超市
城市通风廊道能够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将城市通风廊道假设纳入城市 规划
并加以实施。图 13 为贵州省贵阳市耨区域一级通风廊道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该地( )
A.通风廊道的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B.空气引导通道适宜布局中心商务区和绿地
C.新鲜空气补偿空间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夜晚的山风可以为通风廊道补充新鲜空气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 50 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2020 年黑龙江省全省常住人口为 3185 万人,2021 年黑龙江人口出生率为 3.59‰,死亡率为
8.70‰,比 2010 年减少了 646 万人;60 岁及以上人口 739.59 万人,占 23.22%,比重较 2010 年上升了
10.19 个百分点。图 14 为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统计图。
第7页/共11页
(1) 指出黑龙江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2 分)
(2) 描述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特点。(4 分)
材料二:2024 年元旦 3 天假期,哈尔滨游客达 304.79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59.14 亿元,均创历史新
高。哈尔滨火爆出圈,成为今冬文旅“顶流”城市,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上下游产业加快发展,“热
雪”沸腾带来滚滚“白金”。
(3) 评价此次哈尔滨火爆出圈对这座城市的影响。(4 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 分)。
材料一: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工业中心。1960 年拉各斯的人口不到 20 万,经
过 60年的发展,城市面积达到 1200平方千米,人口约 2000万。拉各斯由多个小岛和大陆部分组成,主岛
拉各斯岛为城市中心。
材料二:拉各斯城市各部分之间通勤主要依靠陆路交通,早晚高峰从岛屿到大陆之间大约 20公里的车
程,可能花费 3 个小时。
图 15 左图为拉各斯市地图,右图为拉各斯市位置示意图。
第8页/共11页
(1) 概述拉各斯的人口数量特征,并指出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3 分)
(2) 列举两项拉各斯因人口数量变化产生的问题,任选其一,提出解决措施。(5 分)
28.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读
图 16,回答下列问题(7 分)。
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
(1) 比较甲线和乙线植被覆盖度的差异。任选一线,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 分)
蒙古国面积 156.65 万平方千米,2020 年全国人口约 336 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 160 万。该国城乡
人口比例约 7:3。
(2) 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4 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分)。
美国塔科马市(47°17'N,122°28'W)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人口约 21.9万(2020年)。
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 年,
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
第9页/共11页
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仅千余人,到 1889 年人口达 3.6 万。图 17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
(1)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3 分)
(2)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4 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分)。
某公司在北京拥有多处商务办公楼及产业园区(图 18),通过提供办公场所租赁、物业管理、企业服
务等方式,吸引相关商业和工业企业入驻。商务办公楼为单体建筑,产业园区由多栋建筑构成。
(1) 图中商务办公楼和产业园区中任选其一,说明其选址的优势条件。(3 分)
甲商务办公楼位于居民区内,原为早期食品厂的旧厂房,在对老厂房装置进行保护、再利用的基础上
更新改造,保存了老厂房的历史文化,并配套建设有餐饮、商超、健身等设施,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合理利
用。
(2) 分析甲处更新改造对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的意义。(4 分)
第10页/共11页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伦敦是世界首个规划城市绿带的大城市。初期的绿带是在城市周边规划设置以林地、农田等绿色开放
空间为主的地带,后伴随着城乡建设与发展,绿带用地类型不断丰富、功能不断优化,绿带建设成为城市
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图 19 为伦敦城市绿带规划建设变化示意图。
(1)描述伦敦城市绿带的范围变化。(4 分)
伦敦通过发展城市绿带,有效限制城市盲目扩张和人口无序增长,实现区域经济提升、生态和谐和区
域协调发展。
(2)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角度,论述在实现上述目标过程中城市绿带所发挥的主要作用。(7 分)
提示:从引用资料(论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论点)答题。
例如:建设交通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第11页/共1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