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选聘(pìn) 秩序(zhì) 深恶痛绝(wù)
B.迭起(dié) 殷红(yān) 燕然勒功(lè)
C.卓越(zhuó)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ì)
D.校补(jiào) 脸颊(jiá) 目不窥园(kuī)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解,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B.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C.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危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义排衙。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
一本好书,当然是外在和内在、内容与形式的珠联璧合。书籍装帧,就专司这外在形式的审美体验。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不可思议之处,一本书的内容早已沉入记忆的湖底,但书的装帧却能勾起我们共同的阅读记忆。欣赏品鉴书籍装帧艺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但这还不是我们为装帧而着迷的全部缘由。在装帧的背后,往往有着耐人寻味的书人书事,向我们诉说着一段妇孺皆知的书话。
A.珠联璧合 B.不可思议
C.耐人寻味 D.妇孺皆知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今日之中国,取得的成就和奇迹,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同气连枝、守望相助。
B.黄大年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为国内尖端技术空白燃尽生命。
C.王继才在孤岛上坚守32年,把最美好的年华全部献给祖国的海防事业。
D.无论环境怎样艰苦,过程怎么坎坷,因为我们坚定信心,顽强不屈,所以能到达胜利彼岸。
5.七年级(2)班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2分)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4分)
(2)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4分)
(3)请写出一句爱国名言,展示你的爱国情怀。(4分)
二、阅读(20分)
步行团中的青年导师
张曼菱
①在北京时遇到西南联大校友陆迪利,他对我说起闻一多:“闻先生人高高大大的,眼睛很有神,远远地走过来,带着一股热量,扑面而来。”他回忆起当年长途跋涉西迁昆明的“步行团”时光:
②闻先生唱歌非常好听。有一次,我们走进一个山洞,要穿出来,里面阴冷,很黑,大家很疲劳,心情不好。突然山洞里响起了激情的歌声,就像是车轮子滚动那样,轰隆隆的。大家的精神一下子就振奋了,听着歌声,走出了山洞,眼前又是一片光亮。歌声停了。大家反而有点觉得山洞太短了,还想听那歌声。
③这让我想起高尔基的《丹柯》,当人们在黑暗中感到绝望的时候,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道路。这也是闻一多在《红烛》里歌颂的精神:为黑暗的世界发出光明和热量。
④西南联大校友吴征镒与闻一多最初的接触是从步行团开始的:
⑤这个湘黔滇步行团有两百多名学生,其中有十三个老师。老师里面有著名的闻一多教授、李继侗教授、曾昭抡教授、袁复礼教授,还有黄子坚教授。有五六个吧,都是助教、讲师什么的。我们一路上,看到闻一多老师一路走一路写生,画风景。
⑥1938年4月11日,步行团渡过盘江后,在安南这个小县城没能解决两百人的食宿,于是学生吵闹,而晚上县长却请步行团里的先生们吃饭。这种安排几乎造成步行团的分裂。
⑦闻先生这时也在,看见学生们像饥民一样地要“暴动”,就在人群里说:“我今年已是四十岁的人,我跟你们一样……谁要是有意弄得这样……谁还要活吗 ”学生立刻安静下来。一个啧着说:“文学的……”但是没有说下去,底下也就没有谁再开口了。这一夜先生们都没有吃没有睡,陪着学生们在县府大堂上冷坐。
⑧从这样的细节中,可知这趟旅行的不易,两百人的食宿能否解决每天都是未知数。
⑨闻一多挺身而出,不仅解了黄子坚作为步行团“总务”的围,还采取了与学生同甘共苦的行为来化解矛盾。他出面说话,立即感动了学生。在关键时刻,能克己,有领导风范。
⑩学生也是跟“孩子”一样,怕被“大人”抛弃。闻一多彰显出“师道”的呵护与担当,具有人格的真诚力量,故瞬间感动学子。闻一多一夜的无眠无食的陪伴,像一道亮光照进了学生的内心,铸就了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情谊,为战时大学的相依坚守奠定下一块宝贵的基石。
这是师生们流亡生活的开始,一样失去了家园,可学生们还在稚嫩期,父母家庭都留在沦陷区了,他们视学校为家,将师长当作家长。后来这种关系成为联大最牢固的纽带。
闻一多在1940年致信赵俪生:
早年本习绘画,十余年来此调久不弹,专攻考据,于故纸堆中寻生活,自料性灵已濒枯绝矣。抗战后,尤其在涉行途中二月,日夕与同学少年相处,遂致童心复萌,沿途曾作风景写生百余帧,到昆后又两度参与戏剧工作,不知者以为与曩日之教书匠判若两人,实则仍系回复故我耳。
步行路上的朝夕相处,与学子们以情相交,闻一多也从青年的身上汲取朝气。他本有一颗赤子之心,他的话与感情,对青年的影响震动也最大,可以说,闻一多与年轻人是互为知音的。
在步行路上已经形成约定,学生们将成立诗社,他做导师。
(选自光明日报《闻一多:负重前行 弘毅致远》2022年8月19日,有删改)
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记叙了哪些与闻一多相关的事情。(8分)
7.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①段加点词的含义。(4分)
8.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⑩段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闻一多一夜的无眠无食的陪伴,像一道亮光照进了学生的内心,铸就了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情谊,为战时大学的相依坚守奠定下一块宝贵的基石。
9.阅读文章后,你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4分)
三、写作(50分)
10.将题目“那一份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600字;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C(“锲”应读qiè)
2.B(A“解”应为“懈”;C“危”应为“威”;D“义”应为“蚁”)
3.D(从语境看,应改为“鲜为人知”)
4.C(A“取得奇迹”搭配不当,应在“奇迹”前加上“创造的”;B成分残缺,应在“国内尖端技术”前加上“填补”;D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因为……所以”改为“只要……就”)
5.示例:(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幸福,今天,我们七年级(2)班在这里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大声诉说对祖国的爱!(2)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3)示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示例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6.示例:①闻一多用歌声振奋大家的精神。②闻一多一路走一路写生。③闻一多化解“步行团”食宿矛盾。④闻一多致信赵俪生。
7.示例:“热量”原本指由于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文中指闻一多先生向周围的人传递出的情绪与展示的状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暗示了他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
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闻一多先生对学生的陪伴与呵护比作照进学生内心的亮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的举动对学生内心的触动,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人格力量。
9.①富有激情,热爱生活。②能克制、约束自己,有振奋他人精神的能力,有领导风范。③呵护学生,勇于担当,具有人格的真诚力量。④平易近人,富有童心童趣。
10.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