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评估检测题( A 卷)
(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23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 (12 分)
jiān ( ) 默 gē ( ) 置 shòu ( ) 猎 zhě ( ) 皱
两 qī ( ) 天衣无 fèng ( ) jié ( ) 难 追 sù ( )
沼 zé ( ) jǔ ( ) 嚼 腐 shí ( ) 瑕 cī ( )
(2)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8 分)
销声 周而 石烂 目空
难以 草长 一视 胸有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 。 (3 分)
据《英国医学杂志》报道 ,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 ,含二氧化碳 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 。为遏制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 ,应严格限制他们对碳酸饮料的饮用量。 专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 , 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措施避免儿童饮用碳酸饮料 , 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碳酸饮料做广告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 ,在全球 5岁以下的儿童中 ,估计有 1760 万名儿童超重。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47 分)
( 一) 阅读下列文段 , 回答问题(18 分)
立春过后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①( A . 清醒;B . 苏醒;C . 醒悟;D . 复苏) 过来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 ②( A . 次第;B . 连续;C . 陆续;D . 全部) 开放 。再过两个月 , 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 ,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 炎热的夏季 ,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 ,在秋风中③(A . 纷纷; B . 唰唰;C . 簌簌) 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 ,活跃在田 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 象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 ,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 ,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 ,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 , 劳动人民懂得 它在唱什么 :“ 阿公阿婆 ,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 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 ( 填序号) (3 分)
①( ) ②( ) ③( )
(5) 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 ( 1 分)
A . 物候现象 B . 气候变化 C . 物候规律 D . 四季景色变化
(6) 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2 分)
(7) 文中的画线句子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行不行 为什么 (3 分)
1
(8)第一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 ,这样写好在哪里 (3 分)
(9)本文题目是 “ 大自然的语言 ” ,实际指什么 这样命题好在哪里 为什么 (3 分)
(10) “ 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 , 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 布谷鸟开始唱
歌 ,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 阿公阿婆 ,割麦插禾 。 ’ ” 这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3 分)
(二)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12 分)
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佚名
①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 。 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 而 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 所以 ,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 的整治 。
②近年来 ,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 , 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 , 有害废水不断 向土壤中渗透 ,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 ,导致了土壤污染 。
③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 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 对此目前尚缺乏 系统的调查资料 。 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 ,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 1 000 多万吨 ,被污
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 200 万吨 ,合计经济损失至少 200 亿元 。 第二 , 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 。 我
. .
国大多数城市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 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 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 第三 , 。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 , 并通过食物链 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 ,危害人畜健康 , 引发多种疾病 。 另外 , 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 下 ,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 ,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
④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 , 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 加强对工业 “ 三废 ” 的治理 。 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 降解手段净化土壤 。 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 手段 , 治理土壤污染 。
⑤近年来 ,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 。 他们培养出各种转 基因植物 ,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 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 , 这样 , 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 提炼出来 , 变废为宝 , 不但净化了土壤 ,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 。 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 ,植物 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
(11)本文的说明内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 ,还有 。 (2 分)
(12)第③段中加点的词 “ 至少 ” 在句子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1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给第③段空白处补写一句话 。 (3 分)
2
(14)第④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的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调换 (2 分)
(15)为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 (3 分)
(三)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17 分)
莺
布丰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 , 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 , 游蛇停止了运 动 ,植物终止了生长 , 失去了绿色 ,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 , 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 , 大部分陆 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 ,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 。 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 第一个信息 ,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 , 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 树木吐出了新芽 , 小树林披 上了新装 , 引来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 ,唱歌传情 ,到处生机勃勃 。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 , 莺科小鸟最多 ,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 , 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 富有感情 , 叫声中透出喜悦 ,玩耍中隐藏爱情 。 树木长叶开花时 , 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 的花园 ,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 , 不少钻进了大森林 , 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 。 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 落 ,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 , 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 ,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 , 却忽视 了装扮它们 。 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外 , 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 白色或褐色 。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 ,树丛中 ,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 , 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 耍、搭窝 , 不停地出入 , 直到收获的季节 。 这时 , 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 , 该离开这块乐土 , 离开爱的家园了 。 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 目 ,他们的打闹并不过火 ,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的 , 结果总是以几支 歌结束 。 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 ,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 。 莺总是快乐无忧 , 充满活力 , 它们实际上 并不缺乏爱情 ,也不缺乏对爱情的忠诚 。 雌莺孵卵时 ,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 , 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 , 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
⑤莺生性胆小 ,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 , 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 。 然而 危险一旦过去 ,一切便抛至脑后 , 用不了一会儿 , 它又变得欢乐愉快 , 又 唱 又跳 。 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 歌 ,唱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 , 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 , 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 , 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 。 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 ,在夏季短暂的雨后 , 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 ,摇晃树枝洗淋浴 。
⑥在莺类中 , 黑头莺叫得最好听 , 声音最流畅 , 有些像夜莺 。 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 , 甚 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 ,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 。 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 ,尽管音域不大 宽广 ,但十分美妙动听 ,婉转而富有层次 ,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 ,描绘了恬静的生活 ,表达了幸福的 感受 。 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 ,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6)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莺的哪些特点 (2 分)
(17)在春暖花开的时候 , 哪些地方能看到莺的身影 (2 分)
(18)把第③段最后一句改为 “ 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 ,它们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 行吗 为什么 (3 分)
(19)读了第④段、第⑤段 ,你觉得莺的哪些地方比较可爱 (3 分)
(20)第⑥段重点写黑头莺的歌声 ,请你就这一段内容拟一个问题 ,并作出解答 。 (4 分)
(2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莺 ,第①段却没有写莺 ,是否偏离主题 为什么 (3 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
2002 年 8 月 10 日 , 北京大学山鹰社的 5 名学生在攀登珠峰的探险活动中 , 突然遭遇雪崩 , 全部遇 难 。 2002 年 12 月 1 日 ,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索南达杰保护站发生志愿者冻死事件 , 两名热血青年永远 留在了那片苍茫大地上 。 有人说 ,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 应该发扬光大 。 有人说 ,挑 战自然和极限不能仅凭勇气和热情 。 这则材料使你想到些什么呢
请以 “ 挑战自然 ”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立意自定 ,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 ,不少于 600 字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