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01 11:0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大单元整体设计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章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中一个极具时代感和前瞻性的教学章节,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广泛应用,引领学生探索信息传递的奥秘,感受科技发展的脉搏。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作为开篇,将学生的视线引向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通信工具--电话。本节通过详细介绍电话的基本原理,包括话简和听筒的工作机制,以及电话交换机在通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声音信号如何通过电流转化为可传输的电信号,再还原为声音信号的过程。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掌握,也让他们对通信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则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本节深入探讨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其应用,涵盖了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v射线等电磁波谱的广泛存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实例,学生深刻体会到电磁波在现代通信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其在医疗、科研、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了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特别是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过程,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作为本章的收官之作,展望了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本节介绍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网络通信等先进通信技术,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容量正在不断提高,人类正步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二、本章课标要求
本章部分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第二个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电和磁”中的部分内容。内容标准要求如下:
2.4.6 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7 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
例8了解广播电台节目的发射频率和波长,
例9 知道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都应用了电磁波
三、本章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电话;电磁波;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物理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介绍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
四、本章教学目标
(一)内容目标:
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掌握电磁波谱的基本知识和特性。
了解电话、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认识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活动:经历信息传递与通信技术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通信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学业目标:
激发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和毅力。认识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树立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关注通信技术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影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重点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知道电磁波的传播。
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六、教学难点
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知道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
无线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七、学情分析和建议
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已经系统地掌握了电学、磁学以及光学的基础知识。他们了解了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基本概念,掌握了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在磁学方面,他们学习了磁场、磁感线、磁极等概念,以及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光学领域,他们也学握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规律,以及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基础知识外,九年级的学生还对电磁波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知道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具有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等特点。他们也了解了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这些初步了解为本单元深入学习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具体应用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八、本章活动主题
本单元的大主题或大概念可以设计为“信息传递与通信技术”。围绕这一主题或大概念,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具体应用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通过这一主题或大概念的引领和贯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信息传递的本质和规律:理解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九、整体教学课时安排
单元主题 任务 问题 活动
电与磁 任务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课时) 问题1:电话的组成?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
问题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训练。
任务二:电磁波的海洋(1课时) 问题1:电磁波怎样产生的? 活动一:演示电磁波的产生。
问题2:电磁波怎样传播的? 活动一:演示水波。
任务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课时) 问题1:信号怎样发生和接收?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
任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课时) 问题1:信息传播的方式?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
十、学习评价量化表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即分值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秀 良好 合格 自评 他评 师评
活动态度(20%) 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一般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完成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学的协助下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学的协助下努力未能全部实现预定任务
合作交流(20%) 与人合作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 能和同学配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有需要时才和同学合作,喜欢个人学习
与人沟通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意见,能合作解决问题 会倾听同学意见,基本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不太喜欢发言和倾听同学意见,不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探究实验(30%) 动手操作 能熟练操作实验器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 操作器材叫熟练,能够完成实验任务,但有缺陷 不能熟练操作实验器材,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效率太低
分析归纳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够快速地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和同学交流反思 能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不能和同学交流反思 能记录现象和数据,不能得出对应的结论,或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
学习成果(30%) 获取知识 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完全理解本节课重难点 基本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协助下理解本节课重难点 基本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能完全理解本节课重难点
熟练运用 能够独立、快速完成课堂或课后练习,能运用所学内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能够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课堂或课后练习,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不能完成全部的课堂或课后练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较大困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