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复习备考:高中常见、常考历史答题模板(非常实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 复习备考:高中常见、常考历史答题模板(非常实用)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1 10:1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常见、常考历史答题模板
一、19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
①促进了**(欧洲、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等)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②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明清时期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
积极:(1)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巩固了封建统治。(2)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外来侵略。
消极:(1)不利于工商业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殖民侵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印度等)带来的影响。(也可以回答通商口岸设置、租界设立的影响。)
破坏性:破坏了殖民地地区(中国或印度等)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自主权等,使殖民地地区(中国或印度等)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造成了殖民地地区的落后。
建设性: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机器生产)、生活方式(交通、通讯等)和思想观念(平等自由等),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进步和近代化。
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衣食住行、婚姻、习俗等多方面变迁原因)
1、外部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2、政治:历届政府和重大政治、文化活动的推动。(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思想: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传播。
福利政策(福利国家)实行原因和评价。(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
福利国家建立原因:(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加强政府职能的重要性。(2)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3)战后各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4)西欧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2、局限性:(1)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产生了特殊的“懒人经济”,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2)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甚至造成财政赤字。
怎样使福利政策走的长久?
答:(1)民众和政治团体(政党)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
(2)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经济组织或团体影响。
利:①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②为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③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4)扩大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弊:①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②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③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发展中国家怎么应对全球化浪潮?
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能消极逃避,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5、积极促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新事物为什么要结合旧事物?(比如维新变法为什么结合传统儒家思想、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旗号、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旗号下反封建)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有利于减少变法(或反封建)的阻力,但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国古代科技(医学、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原因。
(1)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
(3)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4)民族交往与对外交流频繁。
(5)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十、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教育、手工业等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坏事原因)
1、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根本原因)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经济、文化、科技交流
4、科举采取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而且以理学为官方哲学,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为主,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
(明清时期好事原因)
1、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走向没落。
2、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皆本”(黄宗羲)等思想产生。
3、明清之际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
十一、中外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原因。(市民文艺包括风俗画、宋词、元曲、京剧、小说、评书等)
商品经济的繁荣为***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扩大,需要更丰富的精神需求。
治理腐败、环境污染、赈灾救荒等问题措施的特点。
国家(或政府)高度重视。
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体系或法律体系。(或使******制度化、法制化;或通过立法的形式******)。
成立专门的****机构。
设立有****方面的奖惩制度,保证制度的落实。
措施多样化。
6、政府*****和社会(民间)****相结合。
如:政府监管和人民监督相结合;政府加强治理、惩罚和民众提高环保意识相结合;政府救济和社会(民间)救济相结合。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