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In the street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敢于表现、善于模仿、乐于表演,喜爱英语故事。经过一年多的英语学习,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能积极、准确地进行师生互动。对于本单元的主题“The world around us”,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有过接触,已掌握重点句型“What’s this It’s a …”,初步了解了“Don’t…”句型的使用。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努力营造符合童趣的故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学习、表演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用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选自上教版牛津英语教材第四模块的第三个单元。该模块围绕“The world around us”,涵盖了“In the sky”、“In the forest”、“In the street”三个场景的内容。本单元的课题是“In the street”,它是该模块的最后一个单元,要求学习一个新句型“Don’t…”、两个新单词“flower, tree ”及三个字母“Xx, Yy, Zz”。 同时复习上学期的重点句型“‘What’s this ’, ‘It’s a...’’” 及本模块前两单元的重点句型“Look at…”和“It’s…”。力求通过该单元的学习达到新旧互现,巩固提升。
三、单元设计整体思路和依据
本单元的主题是“Rules around us”,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该主题,我们将三个课时分别设计为三个不同的场景“In the street”、“In the zoo”和“In the park”。依据场景,基于内容,结合旧知,构思文本。依从感知、体验、运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同时,随着场景的变化,让学生能意识到生活处处有规则。
四、单元教学安排(课时、内容)
本单元分为3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词汇教学课
1.唱歌激趣
2.导入情境
3.呈现新知
4.归纳新知
5.呈现新知
6.归纳新知
7.表演故事
8.综合运用
9.灵活运用
10.总结回顾
第二课时:句型运用课
1.演唱歌曲,活跃气氛
2.看图说话,复习旧知
3.头脑风暴,引入新课
4.小组讨论,分享收集
5.创设情境,学习字母
6.动手设计,渗透德育
7.歌谣创编,巩固知识
8.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综合活动课
1.歌曲唱跳,活跃气氛
2.头脑风暴,复习旧知
3.呈现结局,导入故事
4.巧借资源,呈现故事
5.观看动画,感知故事
6.跟读文本,学习故事
7.图片环游,突破难点
8.借助板书, 梳理情节
9.小组朗读,操练故事
10.角色扮演,表演故事
11.故事创编,拓展故事
12.总结点评, 布置作业
五、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读单词tree,flower(s);
(2)正确使用“Don’t...”句型,并能根据图片或实际情况用“Don’t...”给出正确的指令;
(3)能认识并制做简单的公共标志;
(4)能分辨和准确认读字母Xx,Yy,Zz。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
(2)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3)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
(3)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现的态度;
(4)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具体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课型:词汇及句型教学
时间:一节课40分钟
教学内容:let’s talk, let’s learn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能准确认读2个单词flower,tree,并能熟练运用新句型Don’t…来劝告别人不要做某件事情。
2、 教学难点:能在特定的场景下正确使用Don’t pick the flowers. Don’t climb the tree.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flower(s),tree两个单词;
(2)理解和初步运用“Don’t …”句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倾听、思考、合作、表达的好习惯;
(2)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场景中正确使用Don’t…句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现的态度,并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渗透公共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的习惯。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方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组织教学与复习 1.唱歌激趣 激发学习兴趣,复习与动作有关的相关词汇,作为课前的热身。 播放歌曲 边唱边做动作 播放歌曲动画Stand upsit downgood morning
新知的呈现与归纳 2.导入情境 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情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自然呈现新知。 1.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Alice和Eddie,介绍他们在去公园的途中,在街上发生的事情,从而导出本课的主题In the street。 1.观看PPT,猜测场景 PPT
3.呈现新知 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读一读,演一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自然的习得单词和句型。 2.展示PPT,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treet 让学生观察街上的事物并回答I can see …(flowers, tree);3.出示老师手中的图片,告诉孩子们I have some flowers,引导学生说one flower, two flowers, three flowers…从而自然的呈现单词flower和flowers;4.展示PPT:告诉学生Alice很喜欢花(画外音:Wow! Flowers! How nice!),然后她想要去摘花,从而导出pick the flowers;5.通过做动作,让学生明白pick the flowers的含义,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6.展示PPT:小花带着哭泣的声音说Oh,no! Don’t pick me, please.这时Alice’s mum走过来说Don’t pick the flowers,Alice.引导学生说Don’t pick the flowers; 2.观看PPT,用I can see…表达所看到的东西;3.听录音,模仿读flower/flowers;4.看故事,听录音;5.边做动作边模仿读;6.听故事,模仿说。 PPT,若干花朵的教具
4.归纳新知 细读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和模仿习惯,在小组操练中巩固新知。 7.完整展示整个故事,让学生认真观看和倾听;8.再次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跟读,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9.把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别扮演Alice、Flower和Alice’s mum模仿朗读; 7.认真观看并倾听故事;8.边听边模仿读故事;9.分角色模仿读故事; PPT,分角色小组朗读的图片
5.呈现新知 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读一读,演一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自然的习得单词和句型。 10.展示PPT: Eddie正在玩足球,然后把球踢到树上(画外音:Oh no! My ball!),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引出单词tree,呈现树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模仿读;11.展示PPT:Eddie爬树取球,大树生气的说:Ouch! Don’t climb on me, please.通过自编chant: Climb up, climb up,climb down, climb down和歌曲Climb up, climb down, good morning.climb up, climb down, good morning等多种TPR方式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寓教于乐。12. Eddie的爸爸说: Don’t climb the tree, Eddie.引导学生模仿说Don’t climb the tree. 10.根据录音模仿读新单词tree;11.跟着老师用边做动作边用chant and sing学习新单词climb;12.听故事,模仿说; PPT,树的教具
6.归纳新知 细读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和模仿习惯,在小组操练中巩固新知。 13. 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跟读,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14.把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别扮演Eddie、Tree和Eddie’s dad进行朗读; 13.边听故事边模仿读故事;14.分角色模仿读故事 PPT,分角色小组朗读的图片
7.表演故事 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故事。 15.小组合作:每三位同学分为一个小组,选择上面两个场景中的其中一个,分角色进行表演练习;16.台上表演展示; 15.与组内同学合作完成角色扮演;16.展示故事 PPT 呈现老师与各组扮演角色的图片与语句,头饰
新知的巩固与活用 8.综合运用 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新旧知识。 17. 展示PPT:呈现不同的人物在街上做不同的动作,如fly a kite, ride a bicycle, skip a rope等,引导学生学会用Don’t …来表达他们的观点;18. 小组合作:每六位同学为一组,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展示。 17.方式一:A同学做动作,B同学说Don’t…;B同学做动作,C同学说Don’t…以此类推;方式二:六名同学上台轮流做动作,让台下的同学猜他们做的动作并说Don’t…18.上台展示互动; PPT
9.灵活运用 在真实的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9.呈现一个真实的街景,让学生自己运用Don’t…句型来表达不能在大街上做的事情。20.规范教育,德育渗透:Love you, love me, love our city! 19.运用头脑风暴,用Don’t…in the street.表达自己的想法;20.边说并做动作; PPT
10.总结回顾 回顾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21.将本课重难点编成chant。 21.全班同学一起chant。 PPT
小结与作业布置 小结点评布置作业 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准备。 小结布置作业:在家里表演今天所学的故事;查找在公共场合的相关的标志。 PPT
板书设计:
Unit12. In the street(Period 1)
Don’t pick the flowers.
Don’t climb the tree.
教学后记:
课堂亮点:
1. 故事教学,让文本更显温馨有趣;
文本材料有趣与否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时把Don’t pick the flowers.和Don’t climb the tree.两个句型糅合到有趣的故事中,爸爸、妈妈、小孩子和花、树之间的对话, 使本来比较枯燥的文本显得富有童趣和温馨,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们学习、模仿和表演的欲望;
2. 合作学习,让课堂更加高效灵活;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小组合作方式,如大组模仿读和角色扮演、六人小组分角色展示场景、三人小组合作演故事等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开口讲英语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 学法指导,让学生更加易学乐学
本节课不管单词还是词汇教学中都尽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在课堂中多次让学生反复跟着录音模仿读,注重对低年级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不足:
1. 课后老师没有很好的利用黑板上的评价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同时应该更进一步丰富课堂评价用语;
2. 小组合作与展示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第二节
课型: 句型运用课
时间: 40分钟
与上节课的相关性:本单元我们设计了三个话题,分别为“In the street”, “In the zoo”,“In the park”。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二课时,故事情节是第一课时的延续,在上一节课,小朋友们在街上做出不文明、不安全的举动,那是因为缺少标志的提醒,所以在这一课时我们将一起学习标志并自己动手制做标志。教学内容是对第一课时的新单词“tree,flowers”和重点句型“Don’t…”的巩固操练,将它们融入到去动物园观看新来的动物,为动物园和街道制做标志的语境中强化语言的运用。整节课是对上一节课的延伸和递进。
教学内容:Let’s play, letters:Xx,Yy, Zz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使用“Don’t...”句型,并能根据图片或实际情况用“Don’t...”给出正确的指令;
(2)能制做简单的公共标志;
(3)能分辨和准确认读字母Xx,Yy,Zz。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2)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
(2)能增强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熟练运用 “Don’t…”句型来发出指令;
2. 能掌握各种标志的意义和英语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在情境中准确地灵活地使用“Don’t...”句型给出指令。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方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组织教学及复习 1.演唱歌曲, 活跃气氛 通过演唱歌曲,做动作,既复习有关动词又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歌曲:Stand up,sit down 一边跟着视频唱,一边做动作 视频,齐唱
2.看图说话, 复习旧知 通过看图说话来复习,检测学生对上一节课句型的理解 T:Look,Danny and Alice are in the street.What do you see in the street Are they good student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to them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to Alice ( 出示小朋友们在街道上出现的不文明行为,请同学们用“Don’t...,please!”句型给出建议。同时板书标志图片) 看图给出正确的建议。 PPT标志图片
(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 3.头脑风暴,引入新课 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学生思维,引入新课 指着黑板上的标志1.T:These are the signs.The signs tell us what to do We can see signs everywhere. What do the signs mean 看图回答 PPTsigns的
4.小组讨论,分享收集 通过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标志 T:Please take out the signs you collected and talk about it in your group.No.1 you are the first.When No.1 read ,the others please read after him/her.小组讨论 2.What signs do you have Who can show us 3.T: You know many signs.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sign 组内按1.2...顺序把自己事先收集的2-3个禁止标志带读2次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标志 学生事先收集的禁止标志图片
5.创设情境,学习字母 让学生在看一看,圈一圈,忆一忆,读一读的活动中认识字母Xx,Yy,Zz的大小写,并能准确读出 教师出示Uncle Neil在动物园的图片, Look, where is Uncle Neil He’s in the zoo.There're 3 new animals here.What are they Fox, yak, zebra.把a fox,a yak,a zebra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一个zoo的场景。T:In the zoo,who is fat/small/tall/red/brown Who has the big mouth/the long nose 2.出示字母Xx,Yy,Zz的卡片,What’s this Xx,Yy,Zz,Can you circle these letters in the words 3.Can you say more words with letter Xx/Yy/Zz 4.T:Can you read 播放“letters”语音,矫正学生发音 看图回答圈出单词中含有的字母Xx,Yy,Zx回忆并说出所学含有Xx,Yy,Zz的单词跟读视频 PPT,a fox, a yak,a zebra的图片Xx, Yy,Zz 字母卡片本课“Letters” 视频
新新知识的巩固与活用 6.动手设计,渗透德育 通过给动物园和街道两个真实的场景设计标志,并且放置在正确位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明白在动物园要爱护动物,不要随便喂食的道理,明白在街道上要注意安全和遵守公共道德 T:Neil is making the signs.let’s help him.T:First,read and circle where is your sign Is it in the zoo or in the street What does your sign mean You can make signs now.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与制做标志T:Are you finished Please show your sign in your group.Who wants to put your signs here 5.如果没有学生制做“禁止喂食”的标志图片,则由老师出示,I made a sign ,too.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 don’t feed the animals.Where should I put it 圈出要制做什么标志,然后自己动手制做小组内按顺序带读自己的标志两次把制做的标志贴到黑板上 铅笔,彩色笔,禁止标志的练习纸自己设计的标志图片 黑板呈现zoo和 street 的场景图片“禁止喂食”的标志图片
7.歌谣创编, 巩固知识 给动物园创编歌谣,巩固所学知识 T:You did a very good job.Here is a chant for the zoo.Please listen. In the zoo.In the zoo. Don't pick the flowers. In the zoo.In the zoo. Don't 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zoo.In the zoo. Don't feed the animals.Let's chant together. 配合韵律音乐,集体拍手说唱chant 音频PPT
作小结与作业 8.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 1.小结2.布置作业:(1)说一说你在街上,地铁上...等公共场所看到的标志意义;(2) 听读第12单元。 听取教师总结及点评 PPT
板书设计:
Unit 12 In the street(2)
In the zoo
主板:
附板:
教学后记:
课堂亮点:
1.情境教学,贯穿始终
本节课以同学们帮助Neil叔叔为动物园和街道设计标志为主线,通过讨论收集,观看视频,学习视频,动手设计,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积极主动的学习。
2、活动设计,贴近生活
本课除了书本内容,还加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Don’t litter.”“Don’t smoke”.“Don’t smoke.”“Don’t walk on the grass.”“Don’t feed the animals.”等标志学习。在课前——让同学们先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禁止标志;在课上——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标志,然后开展为动物园和街道设计标志的活动;在课后——布置作业说一说生活中的标志。因为内容和我们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讨论收集环节和动手设计标志环节表现出很大的参与热情。
3、多元评价,细致高效
本课从see(看),listen(听),talk(说),do(做)四个方面细化对学生的评价,根据不同活动对学生进行不同评价,在看图说话环节,比一比谁观察仔细,在头脑风暴认标志环节,比一比谁说得好,在动手设计环节比一比谁做得好,通过不同活动,多元的评价方式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
4、情感熏陶,德育渗透
本课通过让同学们看图纠正小朋友的不文明行为,为动物园和街道设计标志并将标志贴到正确位置等活动,学生明白了在街道上,动物园等公共场所要注意自身安全,爱护自然环境和遵守公共礼仪。
课堂不足:
1. 对学生的评价用语比较单一,除了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外,还应加入生生间的评价。
2. 教师对个别环节的节奏把握不够到位,应适当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第三节
课型:综合活动课
时间:一节课40分钟
本节与上节相关性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课的拓展延伸,将词汇、句型糅合为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学习、表演达到语言的巩固、输出。
教学内容:Enjoy a story:In the park
教学目标:
1.在故事中巩固相关语言知识:
掌握核心词汇: flower, tree
综合运用句型:Don’t pick the flowers. Don’t run. Don’t cry. Don’t climb the tree.
2.在故事中操练相关语言技能:
听:
学生能听懂故事;
读:
1).学生能阅读文本,理解故事;
2).学生能准确地朗读故事;
说:
1).学生能在情境中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猜测故事;
2).学生能在情境中流利、生动地表演故事;
3).学生能依据图片,创编新的故事。
3.在故事中培养相关情感态度:
1).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规则,要遵守规则;
2).巩固和增进英语学习的兴趣。
4.在故事中提升相关学习策略:
1).通过猜、听、读、演等形式学习故事;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准确地理解故事、朗读故事
教学难点:
生动地表演故事;完整地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步骤 目的 教师活动/方法 学生活动/学法 条件/手段
组织教学及复习歌曲唱跳,活跃气氛头脑风暴,复习旧知【“禁令标志”的辨识】 激发兴趣,聚焦主题1.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为话题引入做铺垫2.导入主题,交代故事人物及地点。通过复习、回忆激活知识储备,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歌谣,带领唱跳2.由歌曲中的 “friends”一词承接过渡到“Our friends”,导出故事人物。由Danny对公园的感受 “It’s big. It is nice.”, 引出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rk ” 的提问,点击鼠标出现放在公园各个场地的“signs”. “And I can see some signs in the park,too.”,引导学生描述各标志的含义 1.边唱边跳2.回答教师问题, 描述公园的场景及标志。 1.课外歌谣“Stand up and sit down”2.禁令标志
二、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1)呈现结局,导入故事【Danny为什么会哭呢?他们在公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巧借资源,呈现故事(3)观看动画,感知故事(4)跟读文本,学习故事(5)图片环游,突破难点(6)借助板书,梳理情节 关注理解,培养技能1.激发学生学习故事内容的兴趣,激活他们探究故事情节的动力2.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情节,逐步呈现故事3.第一次完整呈现文本,整体感知故事 4.第二次完整呈现文本,学习故事5.检测故事文本的掌握情况,复习故事6.再次巩固,内化文本 1. 出现Danny的哭声、展示图片、提出问题“What happened ”2.借用图片、音频、肢体语言、多媒体等丰富资源讲故事1)由Danny的话“It’s beautiful.”提问“What is beautiful ”引导学生猜测是什么吸引了Danny的注意;2)Danny摘花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通过看图猜词,听音猜词的游戏巩固“What’s this It’s a …”的句型3)通过肢体语言及声音带领学生在猜故事的过程中展开故事情节:Danny看见蜜蜂就奔跑,撞树后哭泣3.播放动画4.逐幅图点击录音,带领学生生动地朗读文本5.有意识地点击重难点图片(含有Don’t 句型的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该图的文本内容,检测重难点的掌握情况。6.依据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梳理情节 1.回答问题,进入故事情境2. 边听边看边猜故事,初步感知故事1)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片回答问题“It’s a flower.”2)看图猜词、听音猜物3)在教师的引导下猜测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3.观看动画4.跟读文本5.依图说出文本内容6.在教师引导下,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1.声音、图片2.图片、音频、肢体语言3.动画4.录音5.图片6.板书
三、新知识的巩固与活用1.小组朗读,操练故事 2. 角色扮演,表演故事3.故事创编,拓展故事4.总结点评,布置作业【练习表演创作的故事】 提升能力,拓展思维1.巩固操练文本2.表演故事,输出文本3.学以致用,拓展提升4.情感教育,课外巩固拓展 1.指导朗读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读文本2)小组齐读文本3)分角色朗读文本:组内男生扮演Danny;女生扮演Alice和Kitty;2.创设故事情境,引导评价.1)情境表演:抽选小组上台展示表演故事,并引导学生对表演组的表现做出评价2)配音表演:让一组同学进行无声表演,选4位男生和4位女生上台躲在幕布后进行故事配音,所说台词需上台临时抽取。表演完毕,让学生猜测每句台词分别是由哪位同学配音3.给出故事的相似情境,指导创作:①Danny来到公园②Danny在公园踢足球③足球飞到树上④Danny爬树取球⑤Danny摔倒哭泣重点是在几个Don’t的句子上,让学生来补充,并表演其中的一个情景。4.引导得出课文情感目标,点评学生表现,布置作业 1.小组朗读2.表演故事,评价表现,选出最喜欢的演员。3.依据所给图片小组改编创作故事,深入思考,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表演4.主动认知,情感升华 1.故事文本2.情境表演道具 3.图片、有空缺的文本
板书设计:
Unit 12 In the park
教学后记:
课堂亮点:
1. 以活动顺承故事,悄然完成技能训练
故事情节的呈现形式多样,变单一的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的形式为看、听、猜、想等多种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使活动与故事整合,成为故事的一部分:(1)给出结局,猜想原因,倒叙的手段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好奇;(2)看图猜词、听音猜词,游戏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3)不见其物,先闻其声,有趣的声效刺激学生的注意。故事文本的巩固扎实,活动多样:从聆听、跟读、看图片齐读、依线索梳理到小组自主读、绘声绘色地演、配音表演识人,丰富了故事教学的情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2.让思维伴行故事,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故事的呈现是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故事的多向互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思考、猜想得以逐步实现,学生的思维伴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延伸;故事表演的点评是学生在领悟要求的基础上,在观看别人表演的同时,深化对故事的理解。故事的创编是学生依据图片的辅助,根据关键词句来完成,激活了学生的语言储备,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3.用教具充盈故事,引领学生深入情境
板书的图片精美,线索清晰:进入公园的欢快---看到花朵的欣喜---发现蜜蜂的惊讶---撞到树干的伤痛,一目了然,通过几幅重点图片勾画故事情节。表演环节的头饰引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也增加了表演的乐趣。
课堂不足:
应丰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深化生生之间的评价,如可以进行学生间的相互纠错。
7、单元测评设计
1.听一听小朋友的介绍对吗?请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 ) ( ) ( ) ( )
(1). Don’t ride a bike .
(2). Don’t climb the tree.
(3).Don’t pick the flowers.
(4).Don’t play football.
2.看图片:
(1)圈出图片中不文明的行为;
(2)根据图片,用“Don’t...”句型给出建议。
Don’t...
I like this park. It’s big. It’s nice.
Don’t pick the flowers, Danny.
Look at this flower. It’s beautiful.
Oh! What’s this
It’s a bee.
Help! Help!
Don’t cry, Danny.
Don’t run, Da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