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综合性学习
1.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的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 ,有什么意恩,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50字左右)
2.晶城中学将开展以“去经典里邂逅诗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阅读了鲁迅的《社戏》之后,请你也来参与完成项目,一起加入吧!
①(1)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篱,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2)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3)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4)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wǎn( )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mí( )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踊跃( ) wǎn( )转 mí( )散
(2)第一段句子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3)揣摩第二段中画线句子,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3.班级开展以“巧妙应对,彰显涵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阅读下面的应对案例,分析晏婴所采用的应对技巧。
晏婴出使楚国,遭到楚王刁难的故事:晏婴身材矮小,楚王挖狗洞让晏婴进入,晏婴说:“只有到狗国访问才钻狗洞。”
晏婴运用的应对技巧:
(2)任务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语境,补写应对的话。
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回家途中,刘明在青秀山北门路段意外摔伤,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出血。王涛马上向120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打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
①对120急救中心:
②对刘明的父亲:
4.学习了《社戏》后,同学们开展了以“走近鲁迅,欣赏社戏”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解说社戏】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是“社戏”。
(2)【仿写语句】鲁迅笔下的《社戏》是游子心灵深处那一抹难解的乡愁。那乡愁是夜渔横笛的宛转悠扬,是月色朦胧里的豆香氤氲,是伙伴归航偷豆的稚嫩童真。现有一首写“乡愁”的小诗,请你根据诗意,按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格式,补写出另外两句。
乡愁/是春天里布谷催促农耕的阵阵欢愉/
乡愁/ /
乡愁/是秋天里枫叶染红山林的簇簇火焰/
乡愁/ /
(3)【寻找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产品的普及,戏曲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参与保护传统戏曲艺术呢?
5.语文实践活动
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力求恰切;听人讲话,要能听出发话人的言外之意。请认真阅读下面人物的对话,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者胡适,长于文章,也善于辞令,但有一次却因言辞不当讨了个难堪。
在一次宴会上,胡先生遇到八十多岁的齐如山先生,没话找话的说了这么一句:“齐先生,我看你活到九十岁绝无问题!”
齐先生先是一愣,然后沉着脸说道:“我倒有个故事,有一位年过九旬,精神矍铄的老叟,大家恭维他可以活到一百岁,他勃然大怒说:‘我又不吃你家的饭,你为什么限制我的寿岁?’”
胡适一听急忙道歉:“ ”。
(1)胡适的本意是: ,但在齐先生听来,却是: 。
(2)齐先生讲故事的目的是:
(3)根据情境,补写出胡适道歉的话:
6.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身后是一片高粱地,这一群吃糜子长大的陕北后生,他们一锤起来就发狠了,鼓点急促,鼓声沉响。他们目空一切,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绊,容不得斡旋……每一个翩然的舞姿,都使人沉浸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当鼓声jiá然而止的时候,后生们也停止了舞动,一切都销声匿迹……
(1)给加点字注音。
糜( )子
(2)看拼音,写汉字。
①jī( )绊 ②jiá( )然而止
(3)“翩然”中的“然”与下面选项中哪个“然”字意思不同( )
A.欣然规往 B.佁然不动 C.不以为然 D.若听茶声然
(4)语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
A.斡旋 B.目空一切 C.叹为观止 D.销声匿迹
7.学校开展“寻找家乡文化”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寻访家乡名人】请参照示例,从下面备选的安徽历史名人中任选一位进行简要介绍。
备选名人:管仲 老子 华佗 包拯 吴敬梓 邓稼先
示例:胡适,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倡导者,曾任北大教授、中国驻美国大使、北大校长等。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等。
(2)【尝遍家乡特产】请选择安徽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
(3)【宣传家乡文化】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的一段关于徽派文化的介绍,请你帮助修改。
历史上,[甲]徽州曾是流传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地区。早在明代前期,形成于温州的南戏就开始在徽州流传,并出现了一些戏曲作家,如程添庆、毕尚重等。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相继流传到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所孕育出的徽州腔与形成于池州的青阳腔并称为“徽池雅调”,为天下所“时尚”。[乙]此时的徽州还养成了喜好“搭台唱戏”的习俗,看戏、赏戏成为当时徽州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流行的娱乐方式。此外,徽州还是孕育戏曲人才的摇篮,在这里曾经走出一大批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们都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 ”调整到“ ”之后。
②[乙]处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8.综合实践活动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增强活动效果,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
(选自《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2)【活动四:倡导低碳生活】为了在全校师生中倡导低碳生活,班委会决定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践行低碳生活”的倡议,请你把下面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幻无常,温室效应明显,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地球。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践行低碳生活!我们要一起努力做到:
①
②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绿色遍布我们的生活!
八(6)班全班同学
2025年2月25日
9.学校开展“低碳生活,改变你我”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活动。
(1)活动手册上有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宣传画(见下图),小语不懂其中“自行车”和“树”的含义,请用通俗的语言向她解释。
(2)阅读此宣传画,小文说:“原来低碳就是要加强体育运动啊!”小唐说:“不是吧,应该是平时生活要注意节俭。”对他们的观点,说出你的看法。
(3)请你帮助“宣传组”撰写宣传标语。
【标语一】建设绿色家园 增强
【标语二】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
10.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红星中学八(3)班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①
②
(2)为了让更多的人践行低碳生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补充一项活动。
活动一:播放视频,引领低碳风尚
活动二:发出倡议,激发低碳热情
活动三:
(3)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时,小行为往往会带来大改变。请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11.某校举办“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加。
(1)调查组的同学在校内外发放1000份关于“不同人群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行为”的调查问卷,制作了下面的结果统计图。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认识和行为数据不同人群 认同低碳理念 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习惯
初中学生 85% 65% 50%
上班人员 75% 70% 65%
退休老人 50% 85% 90%
(2)文学组的同学搜集到下面一则材料,请完成相关问题。
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六老汉”治沙。38年前,宁夏古浪县土门镇的六个老汉,三代治沙人接力治沙,在祖国大西北广袤的大地上,演绎着三代“愚公”矢志不移的治沙传奇。他们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使不毛之地焕发出盎然生机。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
①下面是根据材料写的一副对联。依次在下面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缚住_________,________铭刻峥嵘岁月 下联:铺开绿锦,六老汉书写_________
A苍龙 古浪县 璀璨人生 B.黄龙 八步沙 璀璨人生
C.黄龙 古浪县 愚公精神 D.苍龙 八步沙 愚公精神
②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
12.致远中学八年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书写低碳生活】请将下面句子中的画线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低碳生活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
(2)【活动二:了解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你从材料中了解到“低碳生活”的核心内涵是: 。
(3)【活动三:宣传低碳生活】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4)【活动四:劝说低碳生活】志愿者小组走进校园外的超市,看到一位购物的70多岁的爷爷,因为超市实行“禁塑令”不提供塑料袋而大发雷霆,你该怎样劝说?
13.“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我校将举行以“低碳生活,有你有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材料二】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1)根据【材料一】从两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①
②
(2)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提低碳建议 栏目三: 栏目四:
(3)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依据你对上述两则材料的理解请拟写一段开场白。
14.综合性学习。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环境问题都在加剧。为此,学校组织开展以“低碳消费,环保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拟写对联】小林正在拟写一副践行“低碳生活”的对联,但有几个词没有斟酌好,请你帮他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上联:愿化_______,为原生态郁郁葱葱,我来添绿。
下联:恐遗千载憾,若臭氧层空空洞洞,谁去_______。
A.春一枝 拯救 B.一枝春 补天 C.千点春 补天 D.春一片 拯救
(2)【活动二:响应倡议】为响应本次活动倡议,小林还制定了一个改变以往生活习惯的表格,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原来的生活习惯 计划改变后的生活习惯
穿过一年的衣服直接扔掉 ①
平时在餐厅吃饭时使用一次性餐具 在餐厅吃饭自带餐具
父母开私家车接送上下学 ②
(3)【活动三:发表看法】倡导“低碳生活”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有人认为“低碳生活”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没有关系;有人认为个人太渺小,对推进“低碳生活”起不了什么作用。你是否赞同他们的看法?请简述理由。
15.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分门别类辑古诗】小雅想通过网络、书籍等整理一本主题诗集,她准备把下列诗句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主题之下,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帮助她进行主题词的拟写和诗句的选择分类。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④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⑤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主题一:送别怀人
选择诗句: (填序号,限选两个)
主题二: (填四字词)
选择诗句:①⑤
(2)【声情并茂诵古诗】读诗要读出美感,需要把握诗歌的节奏、语调、情感等。你在读下面这首王勃的《寒夜思友三首》(其一)时,会在哪些地方进行重读呢?请说明理由。
寒夜思友三首(其一)
王勃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我会重读: (找出两到三处)
理由: 。
16.各班级在班内自主开展“古诗苑漫步”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班委会准备将诗词句分类,下列诗词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是( )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为配合这次“古诗苑漫步”主题活动,班级准备召开活动,设计三个活动。请你再拟两个活动名称。
活动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活动二: 活动三:
(3)为使此次活动有效开展,请作为班级宣传委员的你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4)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以对联的形式为此次活动作结,不过老师只说出了下联,请你选用下列词语补全上联。
觅 诗海 妙句 扬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词山信步采佳篇
17.响应“书香校园”创建工作,班级开展“文化面面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文化·传统】活动中,某同学出了两道知识竞答题,请你回答。
①爆竹连宵不夜城。(根据诗句,写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
②轻罗小扇扑流萤。(根据诗句,写出古人的一种消暑方法: )
(2)【文化·古诗】下面是一首五言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个别词语遗漏,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其补充完整( )
_______思旧事,断雁_______愁眠。(颔联)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________。(颈联)
A.灯寒 孤 年 B.寒灯 警 年
C.灯寒 警 岁 D.寒灯 孤 岁
(3)【文化·文学】“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请将下面的名著作品与其“诗的特质”对应起来。
①《西游记》——( ) ②《昆虫记》——( )
A.充满了作者儿时温情的记忆。
B.用生动的语言和瑰丽的想象展现了一个自然的世界。
C.以浪漫主义笔法深刻地道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4)【文化·典籍】有人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为“国学入门书”,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绝好入门指南。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和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18.古诗苑漫步
古诗就像一朵罕见的奇葩绽放在文坛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前去观赏。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你们班打算设计几个活动,下面是其中一个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拟两个活动名称。
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活动二:
活动三:
(3)班上举行完活动后,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我们八(1)班于3月10日至12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19.复兴学校校团委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你和小文的对话,请根据语境,简要地转述活动的关键信息。
你:小文,后天上午九点,校团委邀请农民诗人张勇先生来校报告厅做“古诗漫谈”专题讲座,机会难得,你一定要去听一下哟!
小文:好的。我叔叔李赣医生也喜欢文学,他对这次讲座一定很感兴趣,我想邀请他来一起听。他就住你家楼上,能不能帮我转告他?
第二天,你在电梯里遇到了李赣医生,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过程中,小文同学将下面几首古诗辑录成了一本诗集。
《次北固山下》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春望》
请你根据以上古诗抒发情感的相似之处,给诗集命名:
(3)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写下了自己的读诗感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修改。
[甲]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乐府诗集》,像是与自己的灵魂尽情对话;读《唐诗宋词》,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无比。[乙]读诗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赶生活的阴霾。读诗如同徜徉在花海,感受艺术奇葩的芳香;读诗,如同[丙]_______,_______。读诗,需要用心品悟,如果不能全神贯注,你对诗味就会理解不透。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③请你仿照前面的内容,在[丙]处后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20.光明中学八年级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办专栏】班级拟开设“学古诗,抒情怀”专栏。请设计一个栏目,并写出相应的诗句。
示例:栏目:壮志抒怀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栏目: 诗句:
(2)【用古诗】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富有诗意的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请按照要求填空。
我的座右铭:
它出自:
它的意思是:
我以此勉励(告诫)自己:
21.你班将开展综合性研究“古诗苑漫步”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给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经设计好了两个活动环节。请你再补充两个
环节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环节二:声情并茂诵古诗
环节三:
环节四:
(3)活动中将举行“古诗词吟诵”比赛,同学们一致推举你担任主持人,你准备用怎样的开场白,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22.学校为了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读书实践活动。班级为配合这次活动,将举办“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同学们要把一些古诗按专题进行分类抄录并保存,请你再确定两个专题,用四字词语表达。
示例:春夏秋冬 ① ②
(2)班级开展了课内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从以下的问卷调查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 答:为了考试。
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 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
C.你是否经常主动摘抄积累古诗词名句? 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
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题的过程中你遇到怎样的困难? 答:理解题意。
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 答:老师要求。
结论:
(3)为了营造氛围,班级将举行“古诗新唱”歌咏比赛,通过将古典诗词与现代旋律相结合进行吟唱,使古典诗歌焕发新的生命力。请你为此次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将其写在下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综合性学习》参考答案
1. (1)示例一: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二: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2)示例: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想多和你说说话啊,你也应该和他们多交流交流。
2.(1) yuè 宛 弥
(2)C
(3)“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的心理,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3.(1)针锋相对(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 (示例)医生,您好!我同学刘明骑车摔伤,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出血,在青秀山北门这里,急需救护,请派救护车前来! (示例)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刘明在青秀山北门骑车摔伤,已经打了120,现在在等救护车过来。
4.(1)“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是指旧时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
(2) 是夏天里知了高卧枝头的声声吟唱 是冬天里野兔跳跃雪地的串串足印
(3)多渠道学习传统戏曲知识,做戏曲艺术的宣传员;多参加地方戏曲方面的活动,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兴趣。
5. 恭维 诅咒 借老叟的故事表达自己的不悦。 对不起,我说错了话。祝齐老寿比南山!
6.(1)méi
(2) 羁 戛
(3)C
(4)C
7.(1) 示例: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2)示例:太平猴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茶不在多,猴魁则行。(3)①应将“流传”调整到“重要”之后。②应将“养成”改为“形成”。
8.(1)示例一:节约用电惜能源,低碳生活利万家。
示例二:地球资源日日减少,节约用电人人有责。
(2) [示例]出行时,尽量选择绿色交通工具。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比如一次性碗筷、杯具等。
9.(1)自行车代指低碳生活方式,如少开私家车;树代指低碳生活给地球带来的盎然生机。
(2)低碳生活不单是加强体育运动和生活节俭,更是一种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一种保护地球的责任义务。
(3) 环保意识 生态平衡
10.(1) 示例一:节能减排,人人有责。 示例二:追求绿色时尚,拥抱低碳生活。示例三:低碳运作,让地球换一个活法。
(2)活动三:专家宣讲,明确低碳责任 活动四 发出倡议,激发低碳热情。
(3)建议尽量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倡导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建议在房屋周围或阳台上多植树木花草;建议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建议生活垃圾要分类入箱。
11.(1)示例一:因为在低碳生活习惯方面,初中学生的比例大大低于上班人员和退休老人,所以初中学生应该加强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
示例二:因为在低碳理念方面,退休老人的比例大大低于初中学生和上班人员,所以退休老人应该及时更新低碳理念。
示例三:因为在低碳生活方式方面,初中学生的比例低于上班人员和退休老人,所以初中学生更应该采取(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2) B 在“时代楷模”后加上“的称号”。
12.(1)低碳生活始于心
(2)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意近即可)
(3)示例:践行低碳生活,拥抱绿水蓝天。
(4)示例:爷爷:您好!实行“禁塑令”不提供塑料袋是减少碳排放的一项重要措施,希望您能理解超市的做法。节能减排,人人有责,您说对吗?
13.(1) 减缓海平面升高而淹没陆地的速度。 抑制水体污染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2) 讲低碳故事 过低碳生活 绘低碳图画 写低碳征文
(3)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园。
14.(1)B
(2) 旧衣服继续穿或捐赠给需要的人 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学
(3)示例:我不赞同他们的看法。“低碳生活”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它不仅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事,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实现“低碳生活”。践行“低碳生活”也不在于能力大小,而是一种生活观念,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生活小事做起,不能因“渺小”而不为。
15.(1) ②④ 示例:忠君爱国
(2) “侵”“变”“相思”三个词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句中的“侵”“变”两个动词,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所以应该重读;“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句中的“相思”直抒胸臆,所以也应该重读。
16.(1)C
(2) 活动二:声情并茂诵古诗 活动三:妙笔生花写古诗(答案合理即可)
(3)诗意沁润人生,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答案合理即可)
(4)上联:诗海扬帆觅妙句
17.(1) 春节 用轻罗小扇扑打萤火虫(扑流萤)
(2)B
(3) ①C ②B
(4)认同。《经典常谈》涵盖了众多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如《诗经》《史记》等。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经典的内容、背景、价值等,如对《诗经》的讲解,让读者了解其分类、表现手法等知识,降低了阅读古代典籍的难度,为读者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大门,所以称其为“国学入门书”很恰当。
18.(1)示例一:①中国一直以文明古国著称,古诗是中华文明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唐贤,还是今人,都被古诗的魅力深深吸引。今天,就让我们在古诗苑中漫步,一起体会古诗的美好吧!
示例二:②各位同学,大家好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2) 别出心裁品古诗 分门别类辑古诗
(3)示例: 八(1)班成功举办古诗词诵读比赛
19.(1)李赣医生,您好!我是小文的同学。小文让我转告您,后天上午九点,校团委邀请农民诗人张勇先生来校报告厅做“古诗漫谈”专题讲座,他非常希望您能一起去听。
(2)《思乡集》
(3)①将“《唐诗宋词》”的书名号改成“双引号”
②将“驱赶生活的阴霾”改成“驱散生活的阴霾”
③读诗,如同漫步在云端,触摸梦幻仙境的空灵。
20.(1) 示例:爱国豪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 示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的《游山西村》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红间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在学习中遭遇瓶颈或生活中感到不如意时,可能会顿生迷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所以,对于困难,不要畏惧,坚定前行,光明的未来定然会在前方等待着自己。
21.(1)示例:漫步古诗苑,品味古韵情。
(2) 示例:环节三:妙笔生花写古诗 环节四:别出心裁演古诗
(3)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古诗词吟诵比赛。让我们在吟诵中感受诗词之美,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怀,共同开启这场充满诗意的旅程吧! 现在,我宣布,古诗词吟诵比赛正式开始!
22.(1) 示例:风花雪月、湖光山色、 名胜古迹、离愁别绪等。(答案仅供参考)
(2)示例: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对古诗词难于理解。
(3)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诗新唱”歌咏比赛现场。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现在让我们用青春去唱响诗歌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