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cháo) 谤讥(bàng)
B.时时而间进(jiàn) 暮寝(qǐn)
C.期年之后(jī) 纳谏(jiàn)
D.弗如远甚(fú) 昳丽(yì)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形貌昳丽
(4)朝服衣冠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6)孰视之
(7)王之蔽甚矣
3.在横线上写出加点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私我也
古义: 今义:自私
(2)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
4.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闻寡人之耳者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妻私臣/燕、赵、韩、魏闻之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以告公孙闬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亦验其辞于王前
D.战而不死/吾三战而三胜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填空。
(1)文中邹忌向齐威王分析自己的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
(2)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生活小事劝谏兴亡大道。齐威王果断纳谏,“ ”,体现了广开言路的效果。
(4)《邹忌讽齐王纳谏》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出齐威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句子是: 。
8.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该书由西汉 (作者)编订,他将战国时期诸侯国史料汇集成书,又称《 》。内容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分为十二国,共三十三篇。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 请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只划一处。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10.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 (2)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
(3)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___ (4)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代词,指代徐公)
B. 乃下令(连词,可译为“于是”)
C.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却”)
D. 欲有求于我也(介词,可译为“对、对于”)
12. 翻译下面的语句。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14、文中用一个“善”字使齐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个“善”字表明了什么?
1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下, 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 赵、 韩、 魏闻之,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絺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选自《国语·越语上》)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⑥絺: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
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8.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9. 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甲文]邹忌和[乙文]文种在进谏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 的方式委婉地进行劝谏。邹忌通过“吾孰与徐公美”一事,启发齐威王意识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广开言路的重要性;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 ,批评了勾践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好:( )
(2)公使吏禁之 之:( )
(3)则外莫敢为也 莫:( )
(4)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逾:( )
21.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2)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3)逾月,而国莫之服。
22.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A 2.(1)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2)长,这里指身高 (3)光艳美丽 (4)穿戴 (5)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6)同“熟”,仔细 (7)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3.(1)偏爱 (2)土地方圆 4.(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2)名词作状语,当面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5.C 6.(1)(他)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并使我听到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4)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7.(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令初下,群臣进谏 , 门庭若市 (4)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 8.战国策 刘向 国策
9、今齐地/方千里
10(1)接受 (2)身高 (3)认为……美(以……为美)(4)间或、偶然 (5)当面指责
11、C
12、(1)你美得多,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
(2)命令刚刚颁布时,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里热闹得就像集市一样。
13、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14、“善”的意思是“好”,表示接受、肯定以及赞赏,说明齐威王意识到广开言路、兴利除弊的必要,表明齐威王接受谏言,修明政治的决心大。
15.说明在此之前,齐王在治国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6.A
17.(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如果能够听到先生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
18.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能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19. 以事设喻(类比)招揽和培养谋臣和勇士 平时不重用谋臣和勇士的缺点
20、(1) 喜欢(2)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3)没有人(4)超过
21. (1) 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
(2)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卖马肉,
(3) 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
22、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