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内容和实施概况,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重要意义;了解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所采取得措施,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得原因和意义。
2.通过研读相关数据和地图等材料,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分析论证问题得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从历史传统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
从民族分布看,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壮族主要集中在广西,
藏族主要集中于西藏、青海和四川,
维吾尔族主要集中在新疆,
蒙古族主要集中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东部山地,
黎族主要集中在海南,
高山族集中于台湾,
回族虽散布在全国,但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
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地位)。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前提
实行地区
内容
一定的自治权≠高度自治权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及政府所属工作机构中,要尽量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要优先配备……
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1949年:确定
1954年:载入宪法
1984年: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自治地方 。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
依据材料说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措施
政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民主改革
独龙族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即“直过民族”)
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援藏干部——孔繁森
物资支持
教育支援
医疗支援
工程支持
资金支持
各民族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金川县二嘎里乡绰嘉骏玛木雕有限公司为代表,采取 “订单式” 生产模式,专业设计、生产、销售全实木雕刻性藏式家具及进行专业木雕藏式装修。
保山市腾冲市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依托当地旅游资源,采用 “党组织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的模式,组织农户承担景区保洁、讲解、佤族歌舞表演等业务,与餐饮公司、咖啡馆等合作经营。
土族盘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彦村依托 “公司 + 基地 + 农户” 的模式,将传统的盘绣手艺转化为致富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平台进行推广销售。
文化教育: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2、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3、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重点工程及作用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作用: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工程援藏
国家战略:兴边富民
实施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西电东送
国家战略:脱贫攻坚
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采取“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的结对帮扶方式,动员44家企业与74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项目带动、智力支持、物资帮扶、技术指导、吸收就业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累计投入资金470.16万元,直接为贫困户捐资捐物74.47万元。……全旗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3月4日,鄂伦春自治旗正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实现了历史性地脱贫摘帽。
——鄂伦春自治旗广播电视台
援藏干部·孔繁森
面对民族分裂行为,当代中学生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要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关心少数民族同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联系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民族大团结
课堂小结
共同繁荣发展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战略上
基础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
脱贫攻坚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信息
意义
含义:
地位:
确立过程: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