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课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课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1 18:57:41

文档简介

23.祖先的摇篮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 教案设计者
教学内容 23 祖先的摇篮 上课时间 月 日 节 总课时 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同时渗透对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正确认读七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表达素养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仿照课文第二、三小节编儿歌,想象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快乐生活的场景。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解决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本堂课是围绕“读”展开教学的,采用 “朗读——感悟——想象——再感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揣摩,体验感悟。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五、作业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文,将课文读熟。2.收集描述原始森林的风光。
达标作业 能正确书写生字并组词。
挑战自我 能背诵课文,仿照课文第二和第三小节编儿歌。
六、板书设计 23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摘野果 逗小松鼠,          掏鹊蛋    采野蔷薇 和野兔赛跑 红蜻蜓,看蘑菇打伞 逮绿蝈蝈 
七、教学过程(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所用时间及课件序号)
第 一 课时
教学环节(标注时间)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备注
智慧激趣 诱发活力(5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摇篮)你们小时候睡过摇篮吗?睡过。摇篮就像小婴儿自己的家,温暖舒适。老师这还有一首有关摇篮的儿歌,我们一起看。请大家默读这首儿歌。(课件)我们的祖先也有自己的家,也有自己的摇篮,你们知道它们的摇篮在哪吗?原始森林。板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去感受我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是————的摇篮。
合作交流,彰显活力(15分钟) 把检字环节设计为小组内完成,并合理利用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1.细心的孩子会发现,我们的课题里有一个生字宝宝。找到了吗?(祖)出示生字和词语 谁来当小老师?怎样记住它?你们能用祖字来造句。“祖”也是我会写字,谁来提醒我们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生说),真会观察。咱们一起来写一写。现在就让我们拿着叩开原始森林的钥匙,走进原始森林。检查预习读书情况,一边听,一边思考:仔细听课文朗读,想一想面对原始森林,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惊叹?老师示范朗读。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老师,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惊叹?这句话有个语气词,啊,为了更好地表达出感叹的语气,我们把它读成na。这是多大的摇篮哪?全班读,指名读。 “祖”正音,组词,提醒书写注意事项。第一画,起笔要在左上格,竖的起笔在横中线上。点的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边的且得第一笔。和左边的横撇得很一样高。第一短横在横中心上,第二短横在中心下,最后一笔长横一定要穿插到左边去书写、展示(生回答;你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目标1
自主探究,发掘潜力(3分钟) 通过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的感知。 出示课件,齐读(那浓郁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这句有个四字词语,生(一望无边),什么叫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望不到尽头。)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一望无际的浓郁的树荫。还仿佛看见了一望无边的什么?指名说。(云海、野花,草地。)2.这么大、这么有意思的摇篮我们的祖先会在里面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二三小节。我们的祖先可能会在这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小组学习。)(小组汇报。) 3.在这两段话当中呢,我们要求掌握的生字宝宝。请看(摘 掏)(逗、逮)(蔷薇)4.孩子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到原始森林走的我们祖先的身边。你们看,森林里的果子成熟了,喜鹊在树枝上栖息搭窝,如果你们就是我们的祖先,你们会在这做什么呢?(指导朗读) 5.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深林这座大摇篮里做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也来猜想一下,我们的祖先除了做这些有趣的事情。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仿佛看到了森林有茂盛的树木,野花盛开。小动物们自由自在地在森林里嬉戏玩耍,这里是她,他们的乐园。 目标2
攻克难点 创造活力(15分钟) 识字写字是地段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先观察后练写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识字写字的能力。 你们的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的祖先可以在这里做这么多有趣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直到现在。那些幸福自由的生活已成为了美好的回忆,我们一起轻轻的、带着幸福的味道一起读最后一个小节。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样美好的生活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赞美之情来读最后两句。(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目标1
总结升华,提升活力(2分钟) 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继续学文的愿望。 孩子们,我们祖先曾经的快乐生活的回忆是那么美好这样的回忆离我们越来越遥远,随着工业萘现代化的发展,我们祖先的摇篮已经变成了这样(课件出示森林被损坏的样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孩子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并号召身边所有的人也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并让他成为我们永久的摇篮。希望我们人类世世代代都能够在这,像花一样美丽的摇篮里,永远地生息繁衍。 目标1
课后反思 目标达成度 90
课后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对生字的学习,我采用了部首归类识字法,将“摘、掏、逮、逗、蔷薇”分成三组,进行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我进行了第二三小节的仿写练习。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掌握好时间,因此课文结束时对学生渗透的环保教育显得很仓促,学生还没有感受到现在森林被严重破坏。
快乐 自由(共30张PPT)
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23 祖先的摇篮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
作家名片:吴珹,儿童文学作家,他除了创作《祖先的摇篮》,还创作了《美丽的华沙》《美丽的窗花》等,编辑出版了《中国儿歌》(当代卷)等。
导学提示一:
默读课文,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想一想再用横线勾画下来。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
a
lán
导学提示二:
同桌齐读第二三小节,共同找一找,圈一圈:我们的祖先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摘 掏 逗
蔷 薇 逮
我会认读生字
摘 掏
逗 逮
蔷 薇
部首归类法
摘 掏
摘 掏
逗 逮
蔷 薇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tāo)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dòu)小松鼠,
采野蔷(qiánɡ)薇(wēi)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dǎi)绿蝈(ɡuō)蝈吗?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tāo)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dòu)小松鼠,
采野蔷(qiánɡ)薇(wēi)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dǎi)绿蝈(ɡuō)蝈吗?
导学提示三:
1.猜想一下,我们的祖先除了做这些有趣的事情他们还能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呢?
2.我是小诗人:仿照诗的二三小节写一写。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啊!
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yì)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祝愿你万古长青,永远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