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01章 核心考点突破
(浙江期中)《科学》杂质发表了一项中国研究团队通过体外培养食蟹猴胚胎的研究成果。如图表示该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的胚胎发育过程,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食蟹猴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发育到桑椹胚时期细胞数目达到32个,数目发生变化是 的结果。
(2)成熟胚胎的身体结构逐步发育形成 雏形,比如大脑、脊髓等,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组合成系统。动物体的八大系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其中, 系统的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答案】(1)细胞分裂;(2)器官;消化。
【解答】解:(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时期细胞数目达到32个,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遗传物质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2)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成熟胚胎的身体结构逐步发育形成器官雏形,比如大脑、脊髓等,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组合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其中,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练1.1
(绍兴期中)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四个变化过程。
(1)从图大致可以判断出是 (选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2)用箭头连接,表示出细胞分裂的正确先后顺序是 。
(3)一般地,刚产生的子细胞与a相比 (可多选)。
A.大小只有a的一半 B.遗传物质只有a的一半 C.细胞质约只有a的一半
(4)某同学在观察细胞分裂装片时,看到了如图中的丝状物A,这种丝状物叫 。
【答案】(1)植物。(2)a→c→d→b。(3)AC。(4)染色质(染色体)。
【解答】解:(1)图示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因为此细胞有细胞壁。
(2)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故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先后顺序是a→c→d→b。
(3)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所以,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A正确;
B、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
C、细胞分裂时,细胞质约分成相等的两份,因此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细胞质大约只有母细胞的一半,C正确。
故选:AC。
(4)同学在观察细胞分裂装片时,看到了如图中的丝状物A,这种丝状物叫染色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练1.2
(湖州期中)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细胞,则过程①主要体现了细胞的 (填“生长”、“分裂“或“分化“)。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与人相比,海水稻的结构层次少了一级,这一层级是 。
(4)图B中的 组织,能使海水稻经受海风的吹袭而不倒伏。
【答案】(1)分化;(2)器官;(3)系统;(4)机械。
【解答】解:(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图中的A表示细胞。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细胞的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图中的①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表示组织。
(2)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属于器官。水稻的谷粒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3)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海水稻是植物,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海水稻的结构层次与人相比没有系统这一结构。
(4)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其中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所以图B中的机械组织能使海水稻经受海风的吹袭而不倒伏。
练1.3
(宁波期中)歌曲《洋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1)如图甲所示,被“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的结构是洋葱的鳞片叶,其结构层次为 ;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则洋葱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2)“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 ] 中,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具有
作用。
【答案】(1)器官;被子;(2)⑤液泡;保护和支持。
【解答】解:(1)洋葱被“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的结构是洋葱的鳞片叶,其结构层次为器官。洋葱的花与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由于洋葱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因此在分类学上洋葱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
(2)洋葱细胞的⑤液泡里面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溶解多种物质,切洋葱时“辣”眼睛的物质主要来自于洋葱细胞⑤液泡内的细胞液。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中有①细胞壁,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温州期中)在播种前农民都会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即把种子浸泡在清水里一段时间,使种子在短时间内吸足发芽所需要的绝大部分水分,促使种子的萌发。小海想探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与种子吸水量的关系,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籽粒饱满、同品种的水稻种子270颗,平均分成9组。
②将9组水稻种子分别放在清水里浸泡不同的时间。
③把浸泡后的种子装入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放入恒温箱中并保持温度30℃进行催芽(种子萌发)与萌发率的关系图。
(1)实验通过 来控制种子吸水量的多少。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将水稻种子装入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中,并保持温度在30℃进行催芽? 。
(3)查阅资料发现,水稻种子催芽的温度要保持在30℃﹣35℃之间。若要确定这个温度区间内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请你简要设计实验方案。
① ;
② ;
③ ;
④ ;
【答案】(1)在清水中的浸泡时间;
(2)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保持温度在30℃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3)①选取籽粒饱满、同品种的水稻种子180粒,平均分成6组;
②将6组水稻种子分别放在清水里浸泡相同的时间;
③把浸泡后的种子装入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放入不同温度(30℃、31℃、32℃、33℃、34℃、35℃)恒温箱中进行催芽;
④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种子的萌发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解答】解:(1)种子在清水中浸泡的时间越长,吸水越多。故由题干可知实验通过在清水中的浸泡时间来控制种子吸水量的多少。
(2)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故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保持温度在30℃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3)若要确定30℃﹣35℃这个温度区间内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应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故设计的实验方案是:①选取籽粒饱满、同品种的水稻种子180粒,平均分成6组。
②将6组水稻种子分别放在清水里浸泡相同的时间。
③把浸泡后的种子装入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放入不同温度(30℃、31℃、32℃、33℃、34℃、35℃)恒温箱中进行催芽。
④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种子的萌发情况,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练2.1
(杭州期中)为了研究药品对周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小林开展了“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感冒灵颗粒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
②取五个烧杯,按下表配制溶液(单位mL)
烧杯号 1 2 3 4 5
感冒灵颗粒溶液 0 20 40 60 80
蒸馏水 100 80 60 40 20
③取五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D、E,分别平铺放入20颗水稻种子。
④向A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B、C、D、E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2、3、4、5号烧杯中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将5个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⑤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④,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
(1)小林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的A培养皿设置的作用是 。
(2)第③步中,每个培养皿加入的20颗水稻种子有什么要求? 。(至少写2点)
(3)第④步中,为何要将5个培养皿均放入恒温培养箱,且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要设置在25℃?
。
(4)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对照;
(2)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或种子不在休眠期、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等);
(3)种子的萌发适宜的温度,25℃是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
(4)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
【解答】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所以题干中取五个培养皿,编号为A、B、C、D、E号,向A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B、C、D、E号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2、3、4、5四种浓度的感冒灵颗粒溶液,B、C、D、E是实验组,该试验的变量是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其中A号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本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其余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可见,第③步中,每个培养皿加入的20颗水稻种子的要求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或种子不在休眠期、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等)。
(3)结合分析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而25℃是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所以,第④步中,要将5个培养皿均放入恒温培养箱,且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要设置在25℃。
(4)结合题干柱形图可知,用少许感冒灵颗粒溶液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少于用清水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并且感冒灵颗粒溶液浓度越高,水稻种子萌发的数量越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大。
练2.2
(湖州期中)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探究。
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发现,除幼苗胚轴的长度不同外,各组幼苗的出土数量、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子叶大小等也有差异,如表所示。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种植深度 6cm 11cm 18cm 25cm
出土幼苗数量 29棵 30棵 26棵 0棵
未出土幼苗 生长情况 1颗种子未萌发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幼苗子叶大小 较大 较小 只有痕迹 只有痕迹
(1)分析后得出结论,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 ,根本原因是 。
(2)第15天,取甲、乙、丙三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 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答案】(1)幼苗的出土率将会下降;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不足以供给幼苗出土所需;(2)甲。
【解答】解:(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下降,根本原因是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不足以供给幼苗出土所需。
(2)“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甲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根本原因是甲组幼苗出土最早,子叶中的有机物消耗最少,且真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
(温州期中)桃树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如图。其中,原点“O”表示新生命的起点,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甲(种子)、图乙(幼苗)、图丙(花)、图丁(果实)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原点“O”表示受精卵,它发育为图甲种子中的 (填序号),其中富含淀粉的结构是 (填名称)。
(2)图乙中A是由图甲中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3)传粉时,雄蕊产生的花粉落在雌蕊的 (填序号)部位。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图丙中[⑥] (填名称)发育为图丁。
【答案】(1)5;子叶。(2)2。(3)④;子房。
【解答】解:(1)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所以原点“O”表示受精卵,它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为种子中的5胚。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因此图甲中富含淀粉的结构是4。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2胚芽发育成A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的连结部分。
(3)雄蕊①花药产生的花粉落到雌蕊④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所示:
桃子属于果实,由上图可知,图丙中⑥子房发育为图丁果实。
练3.1
(温州期中)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被子植物的一生”项目化学习活动,他们在学校实践基地种植了各种植物,有菜豆、玉米、杨梅等。各班分工在各阶段完成了项目化学习。小海首先探究了种子、花、果实的结构,如图是菜豆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萌发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 (填序号)。
(2)如图所示,一个菜豆荚中有3颗菜豆,请分析原因 。
(3)小海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相关知识做了如图归纳,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
【答案】(1)4。(2)花的子房内至少含有3枚胚珠。(3)①果皮;②受精卵。
【解答】解:(1)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无胚乳,有两片肥厚的子叶,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菜豆种子萌发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4子叶。
(2)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所以,一个菜豆荚中有3颗菜豆,原因是花的子房中至少含有3枚胚珠。
(3)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子房的发育过程如下:
因此,①表示果皮、②表示受精卵。
练3.2
(杭州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总结了教材中常见的坐标曲线,如图所示,甲图为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乙图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丙图为蝗虫、家蚕、青蛙的特征图,丁图为某种生物的发育过程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甲中曲线b形成的原因是 。
(2)乙图中曲线 表示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曲线,开始时曲线下降是因为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
(3)图丙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选填“变态发育”或“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幼体用 呼吸,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4)图丁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答案】(1)传粉不足或没有完成受精,子房没有发育,慢慢凋落。(2)Y。(3)变态发育;鳃。
(4)D→A→C。
【解答】解:(1)甲图中曲线a与曲线b相比,果实体积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花开放以后进行了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生理过程,b曲线原因是传粉不足或没有完成受精,子房没有发育,慢慢凋落。
(2)乙图中曲线 Y表示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曲线,开始时曲线下降是因为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图乙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X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
(3)图丙中的M表示蝗虫、家蚕、青蛙相同的发育过程,三者均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因此图中M表示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等三个时期,因此“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虫、成虫。因此图丁中若D表示受精卵,则蝗虫的一生要经过D→A→C的发育过程。
练3.3
(杭州期中)读图:“青蛙的一生”和“家蚕的一生”,完成下列小题:
(1)将不同生长时期蛙的名称填在图甲相应的空框里,① ,② 。
(2)蝗虫与家蚕不同,它的一生只经历三个时期,不经历的是 。
(3)青蛙和家蚕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填“胎生”“卵生”或“卵胎生”)。
【答案】(1)受精卵;蝌蚪;(2)蛹;(3)卵生。
【解答】解:(1)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因此①是受精卵,②是蝌蚪。
(2)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蝗虫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与家蚕不同,不经历蛹期。
(3)动物有性生殖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青蛙和家蚕的生殖方式都属于卵生。
练3.4
(杭州期中)下列是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将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
①家蚕
②变形虫
③蝗虫
④苍蝇
⑤猴子
⑥螳螂
⑦乌龟
⑧鹦鹉
(1)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即存在蛹期)的动物有 。
(2)采用体内受精方式的动物有 。
(3)自然状态下采用无性生殖方式的有 。
(4)胚胎发育方式采用胎生的是 。
【答案】(1)①④。(2)①③④⑤⑥⑦⑧。(3)②。(4)⑤。
【解答】解:(1)昆虫的发育方式有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之分,属于昆虫的动物有:①家蚕、③蝗虫、④苍蝇、⑥螳螂,其中属于完全变态具有蛹期的是①家蚕和④苍蝇。
(2)②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其余动物除两栖动物体外受精以外,均为体内受精。所以,体内受精的是①③④⑤⑥⑦⑧。
(3)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②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殖方式是分裂,属于无性生殖。
(4)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所以,胚胎发育方式采用胎生的是⑤猴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01章 核心考点突破
(浙江期中)《科学》杂质发表了一项中国研究团队通过体外培养食蟹猴胚胎的研究成果。如图表示该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的胚胎发育过程,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食蟹猴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发育到桑椹胚时期细胞数目达到32个,数目发生变化是 的结果。
(2)成熟胚胎的身体结构逐步发育形成 雏形,比如大脑、脊髓等,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组合成系统。动物体的八大系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其中, 系统的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练1.1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四个变化过程。
(1)从图大致可以判断出是 (选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2)用箭头连接,表示出细胞分裂的正确先后顺序是 。
(3)一般地,刚产生的子细胞与a相比 (可多选)。
A.大小只有a的一半
B.遗传物质只有a的一半
C.细胞质约只有a的一半
(4)某同学在观察细胞分裂装片时,看到了如图中的丝状物A,这种丝状物叫 。
练1.2
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稻米颜色呈胭脂红。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细胞,则过程①主要体现了细胞的 (填“生长”、“分裂“或“分化“)。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与人相比,海水稻的结构层次少了一级,这一层级是 。
(4)图B中的 组织,能使海水稻经受海风的吹袭而不倒伏。
练1.3
歌曲《洋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1)如图甲所示,被“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的结构是洋葱的鳞片叶,其结构层次为 ;洋葱为伞状花序,开白色小花,则洋葱属于 (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2)“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该物质存在于图乙洋葱细胞内的[ ] 中,与动物细胞比较,洋葱细胞“棱角分明”是因为细胞结构①具有
作用。
在播种前农民都会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即把种子浸泡在清水里一段时间,使种子在短时间内吸足发芽所需要的绝大部分水分,促使种子的萌发。小海想探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与种子吸水量的关系,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籽粒饱满、同品种的水稻种子270颗,平均分成9组。
②将9组水稻种子分别放在清水里浸泡不同的时间。
③把浸泡后的种子装入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放入恒温箱中并保持温度30℃进行催芽(种子萌发)与萌发率的关系图。
(1)实验通过 来控制种子吸水量的多少。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将水稻种子装入透气性良好的编织袋中,并保持温度在30℃进行催芽? 。
(3)查阅资料发现,水稻种子催芽的温度要保持在30℃﹣35℃之间。若要确定这个温度区间内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请你简要设计实验方案。
① ;
② ;
③ ;
④ ;
练2.1
为了研究药品对周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小林开展了“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感冒灵颗粒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
②取五个烧杯,按下表配制溶液(单位mL)
烧杯号 1 2 3 4 5
感冒灵颗粒溶液 0 20 40 60 80
蒸馏水 100 80 60 40 20
③取五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D、E,分别平铺放入20颗水稻种子。
④向A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B、C、D、E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2、3、4、5号烧杯中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将5个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⑤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④,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
(1)小林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的A培养皿设置的作用是 。
(2)第③步中,每个培养皿加入的20颗水稻种子有什么要求? 。(至少写2点)
(3)第④步中,为何要将5个培养皿均放入恒温培养箱,且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要设置在25℃?
。
(4)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练2.2
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探究。
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发现,除幼苗胚轴的长度不同外,各组幼苗的出土数量、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子叶大小等也有差异,如表所示。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种植深度 6cm 11cm 18cm 25cm
出土幼苗数量 29棵 30棵 26棵 0棵
未出土幼苗 生长情况 1颗种子未萌发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幼苗子叶大小 较大 较小 只有痕迹 只有痕迹
(1)分析后得出结论,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 ,根本原因是 。
(2)第15天,取甲、乙、丙三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 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桃树的一生可用数轴表示如图。其中,原点“O”表示新生命的起点,a、b、c、d表示其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它们的结构分别如图甲(种子)、图乙(幼苗)、图丙(花)、图丁(果实)所示。请结合相关图示回答问题:
(1)原点“O”表示受精卵,它发育为图甲种子中的 (填序号),其中富含淀粉的结构是 (填名称)。
(2)图乙中A是由图甲中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3)传粉时,雄蕊产生的花粉落在雌蕊的 (填序号)部位。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图丙中[⑥] (填名称)发育为图丁。
练3.1
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被子植物的一生”项目化学习活动,他们在学校实践基地种植了各种植物,有菜豆、玉米、杨梅等。各班分工在各阶段完成了项目化学习。小海首先探究了种子、花、果实的结构,如图是菜豆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萌发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 (填序号)。
(2)如图所示,一个菜豆荚中有3颗菜豆,请分析原因 。
(3)小海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相关知识做了如图归纳,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
练3.2
某科学兴趣小组,总结了教材中常见的坐标曲线,如图所示,甲图为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乙图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丙图为蝗虫、家蚕、青蛙的特征图,丁图为某种生物的发育过程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甲中曲线b形成的原因是 。
(2)乙图中曲线 表示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曲线,开始时曲线下降是因为种子吸水后呼吸作用增强。
(3)图丙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选填“变态发育”或“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幼体用 呼吸,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4)图丁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练3.3
读图:“青蛙的一生”和“家蚕的一生”,完成下列小题:
(1)将不同生长时期蛙的名称填在图甲相应的空框里,① ,② 。
(2)蝗虫与家蚕不同,它的一生只经历三个时期,不经历的是 。
(3)青蛙和家蚕的生殖方式都属于 (填“胎生”“卵生”或“卵胎生”)。
练3.4
下列是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将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
①家蚕 ②变形虫 ③蝗虫 ④苍蝇 ⑤猴子 ⑥螳螂 ⑦乌龟 ⑧鹦鹉
(1)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即存在蛹期)的动物有 。
(2)采用体内受精方式的动物有 。
(3)自然状态下采用无性生殖方式的有 。
(4)胚胎发育方式采用胎生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