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丨第01章 生命的结构与生殖 常考实验探究精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下丨第01章 生命的结构与生殖 常考实验探究精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01 23:38: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01章 月考--实验探究精选
【杭州月考】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
【答案】(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等)。
【解答】(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
(2)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影响茧的均匀程度。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湿度等。
故答案为:(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等)。
【绍兴月考】
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1)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浓度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2)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查阅资料:酒精露置在空气中很容易挥发,酒精对某些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6 7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 0 1% 2% 4% 8% 16% 32%
抑菌圈直径(mm) 0 2.88 4.25 6.01 5.99 6.00 6.01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2)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
(3)实验中设置第1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4)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1)抑菌圈的直径。(2)避免酒精挥发,引起酒精浸出液浓度的变化。(3)排除酒精自身的抑菌作用。(4)随着浓度的增大,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
【解析】(1)本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抑菌圈的直径的大小,来说明不同甘草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抑菌作用。
(2)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培养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避免酒精挥发,引起酒精浸出液浓度的变化。
(3)实验中设置第1组,其甘草溶液的浓度为0,与其他组作对照,是排除酒精自身的抑菌作用。
(4)通过比较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浓度1%时抑菌圈直径为2.88mm,浓度2%时抑菌圈直径为4.25mm,浓度4%时抑菌圈直径为6.01mm,浓度8%时抑菌圈直径为5.99mm,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浓度的增大,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
故答案为:(1)抑菌圈的直径。(2)避免酒精挥发,引起酒精浸出液浓度的变化。(3)排除酒精自身的抑菌作用。(4)随着浓度的增大,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
【湖州月考】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 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来观察草履虫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    (选填“表层”或“里层”),因为此处含氧丰富。
(2)为了防止草履虫在镜下运动过快,你有什么好办法?             。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 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像草履虫这样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被称为     生物。
【答案】(1)表层;(2)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3)有利;单细胞。
【解析】(1)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
(2)为了防止草履虫在镜下运动过快,可以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以限制其运动,便于观察。
(3)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放置某物质,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草履虫趋向该物质),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像草履虫这样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1)表层;(2)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3)有利;单细胞。
【丽水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60%,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
材料二:科研人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表,实验结果见图1 和图2。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黄粉虫幼虫 500条
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麦麸 无食物
饲喂时间 30天
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
(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       (选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表中★应该为       ,本实验中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                 。
(3)通过计算图1中饲喂30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你的建议是               。
(4)通过比较图2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             。
【答案】(1)完全变态发育;(2)等量的泡沫塑料;作为对照,探究不同的食物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3)少用或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4)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
【解析】(1)完全变态是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变态地两种类型之一,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是研究黄粉虫在降低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所以变量是泡沫塑料,其余条件都相同,表中★是等量的泡沫塑料,本实验中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探究不同的食物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
(3)通过计算图1中饲喂30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应少用或者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
(4)通过比较图 2 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发育;(2)等量的泡沫塑料;作为对照,不同的食物对黄粉虫存活率的影响;(3)少用或禁用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或多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产品;(4)泡沫塑料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食物。
【温州月考】
苦瓜在种植生产中对种子的活力要求较高,赤霉素能使种子提早结束休眠,提高发芽率。某科研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一定数量、大小相近、用清水浸泡过的苦瓜种子,用滤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随机平均分为5组,标为A、B、C、D、E。
步骤2:将B、C、D、E4组种子分别浸泡在浓度为50毫克/升、100毫克/升、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中4小时,A组种子用清水浸泡4小时,均放置在温度为30℃的环境中。
步骤3:取出苦瓜种子,用清水洗净,置于铺好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于30℃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48小时后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并统计发芽数。
(1)步骤1中用滤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           。
(2)下表是科研小组获得的有关赤霉素溶液对苦瓜种子萌发影响的数据。小明从数据分析得出:处理苦瓜种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浓度一定在500~1000毫克/升范围内。你赞同吗?并说明理由:          。
组别 赤霉素浓度(毫克/升) 发芽种子数(粒) 发芽率(%)
A 0 103 68.6
B 50 105 70.0
C 100 118 78.6
D 500 122 81.3
E 1000 120 80.0
(3)苦瓜种子种皮厚且硬,直接播种后出土困难。某科研小组统计了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如图)。结合图像信息可知,为了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前除了用赤霉素处理外,还需对种子进行如何处理?                     。
【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减少实验误差;(2)不赞同,C组和D组之间也可能出现种子萌发的高峰;(3)30℃恒温处理48小时后再播种。
【解析】(1)由题意可知,实验的变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步骤1中用滤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减少实验误差;
(2)不赞同,处理苦瓜种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浓度一定在500~1000毫克/升范围内,因为C组和D组之间也可能出现种子萌发的高峰;
(3)结合图像信息可知,为了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前除了用赤霉素处理外,时间相同,30℃时发芽率最高。
故答案为:(1)控制单一变量,减少实验误差;(2)不赞同,C组和D组之间也可能出现种子萌发的高峰;(3)30℃恒温处理48小时后再播种。
【杭州月考】
小应在家中“探究洗衣液培养条件下的豌豆种子发芽率”,设计及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精选足量豌豆种子,用清水浸泡8~10h,用75%的乙醇表面消毒30s。
步骤二:将洗衣液原液配制成5、10、20、40倍的4个不同浓度的洗衣液稀释液各100mL。
步骤三;取双层纱布平铺在塑料盒中并贴上标签,将洗衣液原液、4个浓度的洗衣液稀释液以及清水分别倒入塑料盒中至纱布饱和为止,用镊子夹取30粒豌豆种子,按同心圆等距离的原则放置在纱布上,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每组实验重复3次。设计表格(如下表)并将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如图)。
表 不同洗衣液稀释倍数培养的豌豆发芽率
品牌 发芽率/%
40倍 20倍 10倍 5倍 原液 ?



(1)本实验中,对于实验材料豌豆种子的要求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每个塑料盒不用1粒而用30粒豌豆种子的原因是           。
(3)表格中的“?”,应填上            。
(4)实验结果记录如图,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饱满程度相同;(2)为了避免偶然性;(3)清水;(4)洗衣液的浓度会影响豌豆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1)本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对于实验材料豌豆种子的要求是大小一致、具有生命力、饱满程度相同等。
(2)每个塑料盒不用1粒而用30粒豌豆种子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3)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的“?”,应填上清水。
(4)实验结果记录如图,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洗衣液的浓度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故答案为:(1)饱满程度相同;(2)为了避免偶然性;(3)清水;(4)洗衣液的浓度会影响豌豆种子的发芽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学 第01章 月考--实验探究精选
【杭州月考】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
【绍兴月考】
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1)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浓度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2)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查阅资料:酒精露置在空气中很容易挥发,酒精对某些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6 7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 0 1% 2% 4% 8% 16% 32%
抑菌圈直径(mm) 0 2.88 4.25 6.01 5.99 6.00 6.01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2)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
(3)实验中设置第1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4)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湖州月考】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 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来观察草履虫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    (选填“表层”或“里层”),因为此处含氧丰富。
(2)为了防止草履虫在镜下运动过快,你有什么好办法?             。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 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选填“有利”或“有害”)刺激。像草履虫这样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被称为     生物。
【丽水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60%,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
材料二:科研人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表,实验结果见图1 和图2。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黄粉虫幼虫 500条
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麦麸 无食物
饲喂时间 30天
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
(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       (选填“完全变态发育”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表中★应该为       ,本实验中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                 。
(3)通过计算图1中饲喂30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的质量,可知要从根本上解决白色垃圾问题,你的建议是               。
(4)通过比较图2中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的存活率,可说明             。
【温州月考】
苦瓜在种植生产中对种子的活力要求较高,赤霉素能使种子提早结束休眠,提高发芽率。某科研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一定数量、大小相近、用清水浸泡过的苦瓜种子,用滤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随机平均分为5组,标为A、B、C、D、E。
步骤2:将B、C、D、E4组种子分别浸泡在浓度为50毫克/升、100毫克/升、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中4小时,A组种子用清水浸泡4小时,均放置在温度为30℃的环境中。
步骤3:取出苦瓜种子,用清水洗净,置于铺好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于30℃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48小时后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并统计发芽数。
(1)步骤1中用滤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的目的是:           。
(2)下表是科研小组获得的有关赤霉素溶液对苦瓜种子萌发影响的数据。小明从数据分析得出:处理苦瓜种子最佳赤霉素溶液浓度一定在500~1000毫克/升范围内。你赞同吗?并说明理由:                                    。
组别 赤霉素浓度(毫克/升) 发芽种子数(粒) 发芽率(%)
A 0 103 68.6
B 50 105 70.0
C 100 118 78.6
D 500 122 81.3
E 1000 120 80.0
(3)苦瓜种子种皮厚且硬,直接播种后出土困难。某科研小组统计了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如图)。结合图像信息可知,为了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前除了用赤霉素处理外,还需对种子进行如何处理?                     。
【杭州月考】
小应在家中“探究洗衣液培养条件下的豌豆种子发芽率”,设计及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精选足量豌豆种子,用清水浸泡8~10h,用75%的乙醇表面消毒30s。
步骤二:将洗衣液原液配制成5、10、20、40倍的4个不同浓度的洗衣液稀释液各100mL。
步骤三;取双层纱布平铺在塑料盒中并贴上标签,将洗衣液原液、4个浓度的洗衣液稀释液以及清水分别倒入塑料盒中至纱布饱和为止,用镊子夹取30粒豌豆种子,按同心圆等距离的原则放置在纱布上,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每组实验重复3次。设计表格(如下表)并将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如图)。
表 不同洗衣液稀释倍数培养的豌豆发芽率
品牌 发芽率/%
40倍 20倍 10倍 5倍 原液 ?



(1)本实验中,对于实验材料豌豆种子的要求是         。(写出一条即可)
(2)每个塑料盒不用1粒而用30粒豌豆种子的原因是           。
(3)表格中的“?”,应填上            。
(4)实验结果记录如图,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