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1.2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二课时)课件--【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4.10.1.2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二课时)课件--【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2 09:2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二课时)
第十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北师大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1.掌握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熟悉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
3.通过 “捏住直尺” 实验,提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手指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你是先感觉到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激趣导入
一、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新知探究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
被尖刺扎到
立即缩手
碰到烫手的馒头
立即缩手
神经系统
刺激
反应
缩手
反射
含羞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以下生物的这些反应属于反射吗?
草履虫运动方向
提示:反射必须通过神经系统;必须做出应答反应。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观看视频:反射与反射弧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作反射弧。每一反射弧都由五个部分组成,将下面反射弧模式图中的各部分结构填在图框里。
新知探究
灰质
白质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感受内外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信号
传出信号
作出规律性应答
感受器
感受器: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的神经末梢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新知探究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脊髓
传出神经
结构:感觉神经
功能: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
感受外界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信号
传出信号
作出规律性应答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神经节
传入神经
新知探究
结构:调节某一生理功能的细胞群(如脊髓的某些反射、脑干的呼吸中枢、 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等)
功能: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与处理
神经中枢
感受外界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信号
传出信号
作出规律性应答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新知探究
结构:运动神经
功能: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感受内外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信号
传出信号
作出规律性应答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
新知探究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如何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1.看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2.找神经节
3.看脊髓灰质:窄入宽出
……
新知探究
结构: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功能:对内外刺激做出相应的应答
效应器
感受内外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信号
传出信号
作出规律性应答
传入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新知探究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反射
反射弧
刺激
反应
感受器
反射活动靠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必须保持结构完整。
新知探究
思考:如果神经冲动传导途径的某一环节出现障碍,会出现什么结果?
机体还会有感觉吗?
新知探究
反射弧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受损时对功能的影响
无反应,无感觉
无反应,无感觉
无反应,无感觉
无反应,有感觉
无反应,有感觉
★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可以完成反射
传入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神经中枢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在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位于脑和脊髓内。
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
新知探究
当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向上弹起——迅速前伸
膝跳反射
小腿前踢
感觉到被敲击


新知探究
传入神经元
感受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两神经元反射,没有中间神经元
新知探究
活动:测试“捏住直尺”反应要用多少时间
目的要求:
1.体验测试反应时间的实验过程。
2.分析说明测试结果。
材料用具:
直尺,记录纸,笔,等等。
新知探究
方法步骤:
1.3~4人一个小组。小组各位同学可以轮流担当受试者、测试者、观察者和记录者。
2.受试者坐在课桌前将胳膊放在课桌上,手伸出桌面外,其大拇指与食指张开3~4cm。
3.测试者持直尺最上端站立在旁边,直尺垂直,最下端“0”刻度线在受试者张开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
新知探究
方法步骤:
4.事先无提示,测试者放开直
尺,受试者用大拇指与食指将直尺抓住。
5.观察者观察直尺被手指捏住的刻度,报告数据。
6.记录者记录数据。
7.重复上述操作,共测试10次,整理数据,完成填表。
新知探究
1.捏住直尺的反应活动是否属于反射?
2.比较受试者从第1次到第10次的测试数据,有什么规律?若比较在不同状态下的测试,你认为影响活动完成时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比较不同受试者的测试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说明理由。
讨论:
新知探究
“捏住直尺”反应时间测试记录表:
测试次数 受试者1 受试者2 受试者3 受试者4 状态1 状态2 状态1 状态2 状态1 状态2 状态1 状态2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新知探究
常见的反射现象
唾液分泌反射
眨眼反射
排尿反射
神经系统就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婴儿吮吸反射
新知探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概念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反应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结构基础
课堂小结
1.异物进入气管时,会引发咳嗽反射以排出异物,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A.神经元
B.感受器
C.效应器
D.反射弧
练习与应用
D
练习与应用
2.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C代表脊髓
B.若表示膝跳反射,D受损,其他正常,叩击韧带后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但能产生感觉
C.若该图表示维持身体平衡,则C代表小脑
D.若该图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则E代表视网膜
D
练习与应用
3.下图为膝跳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的感受器是①,此处能接受叩击的刺激
B.该反射的传出神经是②,能将兴奋传给③
C.该反射的中枢神经是③,此处能产生痛觉
D.如果④受损,该反射仍能发生
A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