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课题名称 3.5.1神经系统的组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河北少年出版社(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组成》,本部分内容在人体生理知识体系中承上启下。前接人体各系统知识,为理解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控奠定基础;后启神经系统调节方式等内容,是学习神经调节机制的关键。此节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人体生理认知,理解生命活动整体性与协调性。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河北少年出版社(2024)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章第三节。教材涵盖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阐述各部分功能及相互联系,说明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介绍其结构与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神经元结构与功能。 难点: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相互协作实现调节功能;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关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人体生理知识有一定兴趣和基础,但抽象思维能力有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较抽象,学生理解有难度。不过,他们好奇心强,具一定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和实例,可激发学习兴趣,引导理解知识。
学情目标 生命观念: 描述神经系统组成,阐明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构建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神经系统在维持生命活动稳态中的作用,建立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 分析神经系统受损案例,推理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培养逻辑思维;构建神经系统组成概念图,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神经元模型和图片,提高观察能力与探究意识;尝试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神经调节现象,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 关注神经系统健康,形成健康生活意识;了解神经系统相关研究进展,认同科学技术对生命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 理解神经元结构及功能。
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神经元模型和图片,提高观察能力与探究意识;尝试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神经调节现象,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关注神经系统健康,形成健康生活意识。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结果展示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以生活实例和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借助多媒体、模型等直观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助学生理解。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案例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导学生科学复习,强化知识记忆。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固知新 【回顾旧知识】引导回顾上节课“汗腺和汗液的排出”内容,提问“汗腺结构包括哪些部分?”“汗液排出有何作用?”在学生回答后总结并评价。 思考并回答问题,回顾汗腺分泌部和导管结构及汗液排出调节体温、排出废物作用。 巩固旧知,建立知识联系,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当我们听课做笔记时,手指会灵巧地握住笔,耳朵会“捕捉”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眼睛会“自动聚焦”在所写的文字上,大脑会认真思考和组织需要记录下来的文字。这些活动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 认真倾听,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 从熟悉生活场景引入,引出神经系统课题,引发学生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好奇。
阅读思考 【阅读思考】呈现神经系统某部位受损案例,要求学生阅读并关注神经系统受损部位与后果。提问“上述事例中分别是神经系统的哪一部分受到了损伤 这些受损结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 神经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 阅读案例,分析讨论并尝试回答问题,从案例中推测脑、脊髓等部位功能。 培养学生从案例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能力,为学习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铺垫。
神经系统的组成 【新知探究】“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资料分析,我们一起来解释一下刚才的前两个问题。脑出血导致脑受到损伤,使语言表达能力丧失。脊髓血管瘤造成脊髓损伤,会导致截瘫。坐骨神经受到压迫会导致腿部麻木和疼痛。可见神经系统的某部位受损会使某些生命活动受到影响。那神经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利用PPT展示神经系统组成示意图以及模型,结合模型讲解)现在,大家看老师展示的这个人脑模型或图片。人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大脑、小脑和脑干。(用手指向模型或图片上对应的部位)大家先整体观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大致分辨出这三个部分。 大脑呢,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最发达的部分,占据了人脑的大部分体积,形状有点像两半核桃仁合在一起。小脑在大脑的后下方,相对较小,看起来比较圆润。脑干则连接着大脑和脊髓,位置在下方。大家在自己的教材上找到对应的图片,也来指认一下这三个部分。” 【提问】大脑、小脑和脑干分别具备怎样的功能呢? 观察图片或模型,尝试分辨大脑、小脑和脑干的位置和形态,在教材图片上指认相应结构。 通过直观展示,让学生对人脑的组成部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各部分功能奠定基础。
大脑的功能 【新知探究】“我们来详细了解大脑的功能。大脑被称为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它的表面有许多深浅不一的沟和回,这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皮层上有许多神经中枢,管理着我们人体的各种高级神经活动。比如说,大家现在能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听明白老师讲的话,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离不开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还有,我们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冷热、疼痛,能控制自己的肢体运动,这分别是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在发挥作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老师给大家讲个案例。有一位患者,因为脑部受伤,损伤了大脑的某个区域,结果就出现了语言表达障碍,想说的话总是说不出来。大家想想,这可能是损伤了哪个神经中枢呢?”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观察图片中大脑皮层的沟回,思考案例问题,积极回答可能损伤了语言中枢。 通过形象的比喻、详细的讲解和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大脑复杂的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脑的功能 讲解小脑的功能,包括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观察图片中的小脑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脑干的功能 讲解脑干的功能,包括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观察图片中的脑干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脊髓 【新知探究】“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脑的相关知识,现在来看看脊髓。(展示脊髓在人体脊柱内的位置示意图)大家看,脊髓就位于我们脊柱的椎管内,它像一条长长的、柔软的神经组织。那脊髓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关于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描述,结合示意图讲解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分布)脊髓内部的灰质,里面有许多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比如缩手反射。而白质呢,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它起到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就像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把身体各部分的信息传递给脑,也把脑的指令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观察示意图和教材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 通过直观展示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脊髓的位置、结构与功能,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
神经系统 【新知探究】“我们学习了脑和脊髓,现在来全面认识一下神经系统的组成。(展示神经系统组成的图)神经系统就像我们身体的“司令部”,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我们刚才学的脑和脊髓,它们就像司令部的核心,掌控着身体的各种活动。周围神经系统则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它们像一条条电话线,负责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各部分之间传递信息。脑神经主要负责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主要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观察图片,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关系。 利用图片清晰呈现神经系统组成,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及联系的理解。
神经元 【新知探究】“神经系统能够如此精准地工作,离不开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展示神经元结构模型和图片)大家看,神经元的结构很特别,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这些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就像树枝一样,比较短且多分支,它的作用是接受信息;轴突则比较长,有的轴突外面还有髓鞘包着,轴突能把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出去。众多神经元的轴突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神经纤维。大家想想,神经元的这种结构和它的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神经元中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信息,轴突则能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并且能将冲动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肌肉和腺体。 仔细观察模型和图片,思考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借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神经元结构,通过思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关疾病 【新知探究】“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结构,我们来看一个和脊髓相关的疾病——脊髓灰质炎。(展示脊髓灰质炎的相关资料,简单介绍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受支配的肌肉出现迟缓性瘫痪。大家看,这些患者的肢体运动受到严重影响,有的甚至无法正常行走。所以,预防脊髓灰质炎非常重要,我国通过广泛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已经基本消灭了这种疾病。” 观看资料,认真聆听老师讲解,做好笔记。 通过展示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渗透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联系生活 【新知探究】“同学们,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对我们的身体活动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那大家想一想,喝酒后为什么不能开车呢?(展示相关视频)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脑的功能。它会使大脑的反应变慢,小脑对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控制能力下降。就像我们之前学的,小脑负责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酒后小脑功能受影响,司机在开车时就很难精准控制车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酒后绝对不能开车。” 观看视频,深刻认识酒后驾车的危害。 结合生活热点,让学生明白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开眼界 “同学们,学习了这么多重要的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它们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有用的工具——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展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片)大家看,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会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我们要想记住所学知识,就需要在遗忘速度快的初期及时复习。比如,我们今天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知识,在今天晚上和明天就应该进行复习,这样能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这个遗忘曲线,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领取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方案,动手制作肾小体结构模型。制作完成后,推选代表展示模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模型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模型,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肾小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展示练习题,巡视指导,对学生回答评价反馈。 独立完成练习,与同学交流答案,根据教师反馈纠正错误、强化理解。。 巩固知识,检测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提问“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功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总结学生回答,强调重点内容。 思考并回答问题,回顾神经系统组成、各部分功能及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完善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记忆,形成完整知识结构。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绘制神经系统组成概念图,查阅资料了解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记录作业,课后完成,通过绘图巩固知识,查阅资料拓展视野。 通过绘图作业加深对知识理解与整合,资料查阅培养自主学习和信息收集能力。
作业设计 绘制神经系统组成概念图,查阅资料了解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板书设计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脑 2.脊髓 3.神经 二、神经系统各部分功能 三、神经元 1.结构 2.功能
教学反思 通过实例导入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直观教学手段有效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如神经元结构。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部分学生对神经系统各部分协作调节理解困难,课堂练习中对综合题目解答存在问题;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低;时间把控不够精准,课堂小结稍显仓促。针对理解困难问题,后续教学增加实例和动画演示,强化知识理解。关注小组讨论参与度低的学生,鼓励积极发言。优化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确保各环节充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