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英语专项复习:名词考点全面梳理与深度剖析
考点一、名词的分类与辨析
一、【名词的分类】
名词,作为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基础且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具体分类如下:
1. 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用于表示特定的人、地方、事物、机构、组织等的名称,这类名词的首字母通常大写,以体现其特定性和唯一性。
例如:
(1)人名:“Lucy”,这是一个具体的人名,在众多人中,“Lucy”专指叫这个名字的特定个体。
(2)地名:“China”代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国家名称,在世界范围内明确指向我们伟大的祖国。
(3)著名建筑等事物名称:“the Great Wall”(长城),作为世界闻名的建筑,它在全球独一无二,是中国标志性的文化遗产;“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人民大会堂),是中国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指代。专有名词在句子中起到明确指代特定对象的作用,让交流双方能够精准理解所提及的人或事物。
2. 可数名词
(1)个体名词:这类名词表示单个的、独立存在的人或事物。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处可见。
像学习用品“dictionary”(字典),它是一个独立的物品,我们可以一本一本地数;“pencil”(铅笔),每一支都能明确区分;家居用品“chair”(椅子)、“window”(窗户)、“table”(桌子),它们各自独立,数量上可以清晰地计数;交通工具“bike”(自行车)、“ball”(球)以及动物“dog”(狗)等,都是个体名词的典型例子。
在句子中,个体名词能具体描述某一个别的人或事物。
如“I bought a new dictionary yesterday.(我昨天买了一本新字典。)”,这里“a new dictionary”明确指出了购买的对象是一本具体的字典。
(2)集体名词:集体名词表示一群人或一类事物的集合体。
例如“family”(家庭),它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是包括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的一个整体,我们可以说“My family are going on a trip.(我们全家要去旅行。)”,这里“family”代表整个家庭成员群体;“police”(警察),不是指某一个警察,而是警察这个职业群体的统称,如“The police are searching for the thief.(警察正在搜捕小偷。)”;“class”(班级)、“group”(小组)、“team”(团队)等也是常见的集体名词,它们都表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集合,在句子中强调的是整体概念。
3. 不可数名词
(1)物质名词:物质名词用于表示物质或那些不具备确定形状和大小个体的物质。
像日常生活中的食物“rice”(大米),我们无法像数苹果一样一个一个地数大米粒,它是作为一种物质整体存在;“water”(水)、“porridge”(粥)同样如此;自然界的物质“air”(空气),它弥漫在周围,没有具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不能说“一个空气”;还有工业原料“wool”(羊毛)、“wheat”(小麦)、“steel”(钢铁)等,它们都是以物质形态存在,无法用具体的数量来计数。
在描述这些物质的特性、用途等情况时,我们使用物质名词,如“Water is essential for life.(水是生命所必需的。)”。
(2)抽象名词:抽象名词表示状态、品质、行为、感情等抽象的概念,这些概念无法通过具体的视觉、触觉等感官直接感知。
例如“knowledge”(知识),它是人们通过学习、实践等积累起来的认知,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danger”(危险),是一种潜在的状态;“health”(健康)、“life”(生命)、“interest”(兴趣)、“love”(爱)等也都是抽象名词。
在表达情感、描述事物的内在属性等方面,抽象名词发挥着重要作用,如“Love can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二、【常用近义词辨析】
1. family, house与home
family:着重指“家,家庭”,强调的是家庭中的全体成员,是一个具有情感和亲属关系的概念,不涉及居住的房屋本身。
例如在“My family are very friendly.(我的家人都很友好。)”这句话中,“family”代表的是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突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性格特点。
当我们谈论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等话题时,通常会使用“family”。
比如,“We have a happy family.(我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强调的是家庭整体的氛围和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house:主要有“住宅,家”的意思,侧重于指人们居住的房屋和具体的居住地点。
像“They lived in a small house.(他们住在一个小房子里。)”,这里“house”明确指向的是他们所居住的那座具体的小房子,可能描述的是房子的外观、大小、位置等与房屋本身相关的特征。
在描述房屋的建筑结构、地理位置等方面时,“house”的使用频率较高。
例如,“The house on the corner is very old.(拐角处的那所房子很旧。)”重点在于房子这一建筑物。
home:作“家”讲时,更强调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所营造的范围和环境,它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场所,还包含了一种归属感和情感依托。
“He left home for Beijing.(他离开家去北京了。)”这里“home”传达出的是他长期生活、具有情感联系的地方,离开“home”意味着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情感依托。
当我们表达对家的思念、回家的感觉等情感时,常用“home”。比如,“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没有地方比得上家。)”强调的是家所带来的特殊情感和归属感。
2. job与work
job:是可数名词,通常指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尤其侧重于临时性、一次性的“零工”或“短工”。
例如“Selling newspapers is his part time job.(卖报纸是他的兼职。)”,这里“job”明确表示“卖报纸”这一项具体的工作,可能只是他在某个时间段内从事的临时性工作。
在描述具体的、有明确任务和报酬的工作时,“job”很常用。比如,“He found a job as a waiter in a restaurant.(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强调的是具体的工作岗位和任务。
work:是不可数名词,更广泛地指“工作,劳动”这一抽象概念,涵盖了人们为了获取收入或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He has been out of work.(他失业了。)”这里“work”表示的是工作的整体概念,“out of work”即失去了工作的状态。
在讨论工作的性质、工作量、工作压力等抽象话题时,“work”使用较多。例如,“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today.(我今天有很多工作要做。)”强调的是工作的总量和任务的抽象概念。
3. problem与question
problem:一般而言,“problem”总是与“困难”紧密相连,它可以指代各种社会问题、教学问题等,这类“问题”通常是需要去解决的。与之搭配的常见动词是“solve”(解决)。
例如“They still have some serious problems to solve.(他们仍有一些严重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里的“problems”可能是指生活中的难题、工作中的困境或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等。
在描述需要克服困难、找到解决方案的情况时,“problem”是合适的选择。比如,“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强调的是需要解决的困难和挑战。
question:主要与“疑问,质问,询问”相关联,这种“问题”是期待得到回答的。常与动词“ask”(问)、“answer”(回答)等连用。
“He asked me some questions.(他问了我一些问题。)”这里的“questions”就是指他提出的需要我给予答案的疑问。
在课堂提问、采访、交流等场景中,当涉及到询问信息、寻求解答时,“question”经常被使用。例如,“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请回答我的问题。)”明确表示希望对方针对提出的疑问给予回应。
4. voice, noise与sound
voice:专指人的嗓音,即人通过喉咙发出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声音来辨别不同的人,
“I recognized her voice at once.(我立刻听出了她的声音。)”这句话体现了“voice”用于描述人的独特发声特征。
当我们讨论某人的嗓音特点,如音色、音调等,或者在描述通过声音辨认人的场景时,会使用“voice”。比如,“She has a beautiful voice.(她有一副美妙的嗓音。)”强调的是人的声音的美好特质。
noise:指的是吵闹声,通常是不悦耳、不和谐的嘈杂声音。在公共场合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噪音干扰,
“Don’t make so much noise.(别这么大声嚷嚷。)”这里“noise”就是指那些让人感到烦躁、不舒服的声音,如车辆的鸣笛声、人群的喧闹声等。
在描述环境中的嘈杂、混乱声音时,“noise”是恰当的词汇。例如,“The noise from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very loud.(建筑工地的噪音非常大。)”突出了噪音给人带来的不良感受。
sound:含义较为广泛,指人所听到的自然界中的任何声音,包括悦耳的和不悦耳的。无论是鸟儿的歌唱声、风声、雨声,还是机器的轰鸣声等,都可以用“sound”来表示。
“I heard a strange sound from the empty room.(我听到空房间里传来奇怪的声音。)”这里“sound”没有对声音的性质进行限定,只是单纯地描述听到了某种声音。
在描述不确定来源或性质的声音时,“sound”是常用词。比如,“The sound of the waves is very relaxing.(海浪的声音非常令人放松。)”涵盖了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表达。
5. cause, reason与excuse
cause:主要指造成一种事实或现象的“原因、起因”,通常后接介词“of”。
例如在分析事件发生的根源时,“The police are looking into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警方正在调查事故的原因。)”这里“cause”强调的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可能是人为失误、机械故障等。
在探讨事物发生的根源、追究责任等场景中,“cause”经常被使用。
比如,“Scientists are studying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种疾病的病因。)”突出了寻找引发疾病的根本因素。
reason:侧重于说明一种看法或行为的“理由”,后接介词“for”。当我们解释自己为什么做出某种选择、持有某种观点时,会用到“reason”。
“You must tell him the reason for wanting to change your job.(你必须告诉他你想换工作的原因。)”这里“reason”强调的是基于个人的思考、动机等给出的解释。
在阐述观点、说明行为动机等方面,“reason”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The reason for his success is his hard work.(他成功的原因是他的努力工作。)”强调的是为成功这一结果提供合理的解释。
excuse:通常指(尤指不完全真实的)借口、托词,用于为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进行辩解。在日常交流中,当一个人试图逃避责任或掩盖真实原因时,可能会给出借口,“Late again! What’s your excuse for it this time (又迟到了!这次你的借口是什么?)”这里“excuse”表示的是可能并非真实的、为迟到行为找的理由。在指责他人找借口、或者自己为不当行为进行解释(可能带有不真诚的意味)时,“excuse”会被使用。比如,“He always makes excuses for his mistakes.(他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突出了借口的虚假性和为错误开脱的意图。
6. journey, trip与travel
journey: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可涵盖海、陆、空各种方式的旅行,并且常常指距离较远的旅行,同时强调往返的过程。
比如,在长途旅行中,“It’s a long journey from here to Hong Kong.(从这儿到香港的旅程很远。)”这里“journey”不仅说明了两地之间距离长,还暗示了从出发地到香港再返回的往返行程。
在描述长途跋涉、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的旅行时,“journey”是常用词汇。
例如,“The journey across the desert was very difficult.(穿越沙漠的旅程非常艰难。)”强调了旅行过程中的艰辛和距离的遥远。
trip:主要指短时间、短距离的旅行,同样强调往返性,在很多情况下与“journey”可以互换使用,但更侧重于短途出行。
例如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to the zoo last weekend (你们上周末去动物园的学校旅行玩得怎么样?)”这里“trip”突出了这是一次短时间的、以游玩为目的的短途旅行。
在描述周末出游、短途出差等情况时,“trip”使用较为频繁。比如,“I'm going on a business trip to Shanghai next week.(我下周要去上海出差。)”强调了出差行程的短暂性和往返性。
travel: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泛指旅游,并不特别侧重往返性,它可以是单程旅行。“Many people are fond of travel.(很多人喜欢旅游。)”这里“travel”强调的是旅游这一行为本身,涵盖了各种形式、各种距离的出行游玩活动。
在表达对旅游的热爱、旅游的经历等抽象概念时,“travel”更为合适。例如,“Travel can broaden your horizons.(旅游可以开阔你的视野。)”突出了旅游对个人成长和认知的影响,而不局限于具体的行程往返。
考点二、名词的数和格
一、【名词的数】
1. 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名词根据其所表示事物的性质,分为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具备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下面详细介绍可数名词复数形式构成的部分规则:
一般情况:在名词词尾直接加“s”。其读音规则为,在清辅音后读/s/,例如“cake”(蛋糕)的复数形式“cakes”,发音为/ke ks/;
在浊辅音和元音后读/z/,像“bag”(包)的复数“bags”,发音为/b ɡz/,“student”(学生)的复数“students”,发音为/ stju d nts/;
在“t”后读/ts/,如“student”;在“d”后读/dz/,比如“bed”(床)的复数“beds”,发音为/bedz/。
在句子中,当我们描述多个相同的个体时,就会用到这种复数形式,例如“There are many cakes on the table.(桌子上有很多蛋糕。)”
以s, x, sh, ch等结尾的词:这类名词变复数时,需要在词尾加“es”,读音为/ z/。
例如“bus”(公共汽车)的复数是“buses”,发音为/ b s z/;“box”(盒子)的复数“boxes”,发音为/ b ks z/;“watch”(手表)的复数“watches”,发音为/ w t z/。在实际运用中,如“I have two boxes of crayons.(我有两盒蜡笔。)”,这里“boxes”准确地表达了盒子数量为多个。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复数时,要先将“y”变为“i”,再加“es”,读音为/z/。
比如“baby”(婴儿)的复数是“babies”,发音为/ be biz/;“city”(城市)的复数“cities”,发音为/ s tiz/;“country”(国家)的复数“countries”,发音为/ k ntriz/;“lady”(女士)的复数“ladies”,发音为/ le diz/。
在描述多个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时,遵循此规则。例如,“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cities in China.(中国有许多美丽的城市。)”
以元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这类名词变复数相对简单,直接在词尾加“s”,读音为/z/。例如“toy”(玩具)的复数“toys”,发音为/t z/;“monkey”(猴子)的复数“monkeys”,发音为/ m kiz/。在句子中,如“The children have many toys.(孩子们有很多玩具。)”,“toys”体现了玩具数量的众多。
以f(fe)结尾的词:一般情况下,要变“f(fe)”为“ves”,读音为/vz/。像“leaf”(树叶)的复数“leaves”,发音为/li vz/;“wolf”(狼)的复数“wolves”,发音为/w lvz/;“life”(生命,生活)的复数“lives”,发音为/la vz/ 。
在实际场景中,比如秋天描述树叶纷纷落下,“The leaves on the trees turn yellow and fall in autumn.(秋天树上的树叶变黄并掉落。)”这里“leaves”准确体现了复数概念。
不过,也有一些以“f”结尾的词直接加“-s”变成复数,如“roof→roofs(屋顶)”“belief→beliefs(信仰)”“proof→proofs(证据)”“chief→chiefs(首领)” ,例如“The roofs of these houses are all red.(这些房子的屋顶都是红色的。)”,需要特别留意这些特殊情况,避免出错。
以-ce, -se, -ze, -(d)ge等结尾的词:变复数时在词尾加“-s”,读音为/ z/ 。比如“face”(脸)的复数“faces”,发音为/ fe s z/;“orange”(橙子)的复数“oranges”,发音为/ r nd z/ 。在描述多个相关事物时,像“There are many oranges in the basket.(篮子里有许多橙子。)”,“oranges”的形式符合此类名词复数变化规则。
特别注意规则变化
改变单数名词中的元音字母,读音改变:例如“man”(男人)的复数是“men”,发音从/m n/变为/men/;“woman”(女人)的复数“women”,发音从/ w m n/变为/ w m n/;“foot”(脚)的复数“feet”,发音从/f t/变为/fi t/;“tooth”(牙齿)的复数“teeth”,发音从/tu θ/变为/ti θ/ 。在实际运用中,“The men are working hard.(男人们在努力工作。)”,“men”的形式正确体现了复数意义。
单复数形式相同,读音不变:常见的有“fish”(鱼),“sheep”(羊),“deer”(鹿),“Chinese”(中国人),“Japanese”(日本人)等。例如“We saw many fish in the river.(我们在河里看到了许多鱼。)”,这里“fish”单复数同形,无需变化词尾。再如“There are a lot of sheep on the hill.(山上有很多羊。)”,“sheep”保持原形。需要注意的是,当“fish”表示不同种类的鱼时,可以加“-es”变为“fishes” 。
其他形式:如“mouse”(老鼠)的复数是“mice”,发音从/ma s/变为/ma s/ 。“There are some mice in the old house.(那所老房子里有一些老鼠。)”,“mice”准确表达了复数的老鼠。
2. 某国人变复数
中国人:“Chinese”的复数形式依旧是“Chinese” 。例如“There are many Chinese living in this city.(有许多中国人生活在这个城市。)”,无论是指一个中国人还是多个中国人,“Chinese”的形式不变。
英国人:“Englishman”的复数是“Englishmen” 。“Englishman”发音为/ ɡl m n/,复数“Englishmen”发音为/ ɡl m n/ 。比如“The Englishmen are known for their politeness.(英国人以他们的礼貌而闻名。)” 。
阿拉伯人:“Arab”的复数是“Arabs” 。在句子中,“The Arabs have a rich culture.(阿拉伯人有丰富的文化。)” 。
可用口诀“中日不变英法变,其余s加后面”来记忆。即中国人“Chinese”和日本人“Japanese”单复数同形;英国人“Englishman→Englishmen”、法国人“Frenchman→Frenchmen”复数形式是将“man”变为“men”;其他表示某国人的名词,一般在词尾加“-s”,像“American→Americans”(美国人),“Canadian→Canadians”(加拿大人)等 。
3. 以-o结尾的名词
有一部分以“-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在词尾加“-es” ,可以用口诀“黑人英雄爱吃西红柿土豆”来记忆,即“Negro→Negroes”(黑人),“hero→heroes”(英雄),“tomato→tomatoes”(西红柿),“potato→potatoes”(土豆) 。例如“We need some tomatoes to make the sauce.(我们需要一些西红柿来做酱汁。)” 。
而其他大多数以“-o”结尾的名词,一般在词尾加“-s” ,如“zoo→zoos”(动物园),“radio→radios”(收音机) 。“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zoos.(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 。
4. 复合名词
如果复合名词前面的名词是“man”或“woman”,变复数时,构成复合名词的两个名词全都要变成复数形式 。
例如“man teacher”(男老师)的复数是“men teachers” ;“woman doctor”(女医生)的复数是“women doctors” 。“The men teachers in our school are very kind.(我们学校的男老师们非常和蔼。)” 。
如果复合名词前面是其他词,变复数时,只需把后面的名词变成复数形式 。
比如“boy student”(男学生)的复数是“boy students” ;“apple tree”(苹果树)的复数是“apple trees” 。“There are many apple trees in the orchard.(果园里有许多苹果树。)” 。
5. 字母、数字、引语或缩略词语的复数形式
在字母、数字、引语或缩略词语后加“-’s”或“-s” 。
例如“There are two fs in the word “office”.(单词“office”里有两个“f”。)”,这里“fs”或“f’s”都可以表示字母“f”的复数形式 。“Many VIPs are coming to our city.(许多重要人物将到我们市来。)”,“VIPs”是“VIP”(Very Important Person,重要人物)的复数形式 。
在表示年代时,也常用这种方式,如“in the 1990s”或“in the 1990’s”(在20世纪90年代) 。
6. 不可数名词的数量表达
概述:不可数名词所代表的事物一般无法用具体的数目来计算,并且没有词形上表示复数的变化,主要包括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是一个语法概念,和现实生活中事物本身是否可数并非完全一致。
比如“hair”(头发),在现实中可以数根,但在英语里通常作为不可数名词,要说“a strand of hair”(一根头发) 。
表示方法:当不可数名词需要计量时,采用“数词或冠词+计量名词+of+不可数名词”的结构 。计量名词根据实际数量,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但“of”后的不可数名词始终用原形 。
例如“a piece of paper”(一张纸),“paper”是不可数名词,通过“a piece of”来量化;“a drop of water”(一滴水);“two cups of tea”(两杯茶),这里“cups”是复数形式,因为是两杯 。在实际表达中,“I'd like three pieces of bread.(我想要三片面包。)”,“pieces of”准确地对不可数名词“bread”进行了数量上的说明 。
7. 注意事项
兼类名词:有些名词既是可数名词,又是不可数名词,但在不同词性下意义有所不同 。
例如“work”作为不可数名词时,意为“工作”,如“He is busy with his work.(他忙于工作。)”;而作为可数名词“a work”则表示“一部著作”,“This is a great work of art.(这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 。“glass”不可数时表示“玻璃”,“The window is made of glass.(窗户是玻璃做的。)”;可数时“a glass”表示“一个玻璃杯”,“I need a glass of water.(我需要一杯水。)” 。
“paper”不可数时是“纸”,“I need some paper to write on.(我需要一些纸来写字。)”;可数时“a paper”可表示“一份报纸/文件/试卷”,“I read a paper this morning.(我今天早上读了一份报纸。)” 。
“tea”不可数指“茶”这种饮品,“I like drinking tea.(我喜欢喝茶。)”;可数时“a tea”表示“一杯茶”,“Give me a tea, please.(请给我一杯茶。)” 。
“wood”不可数表示“木头”,“The table is made of wood.(桌子是木头做的。)”;可数时“a wood”表示“一片树林”,“There is a wood near our village.(我们村庄附近有一片树林。)” 。
“room”不可数表示“空间”,“There is no room for you in the car.(车里没有给你留空间了。)”;可数时“a room”表示“一个房间”,“I have a nice room.(我有一个漂亮的房间。)” 。
特殊形式的名词:有些名词虽以“-s”结尾,但它们不是复数 。
像“physics”(物理),“maths”(数学),“politics”(政治),“news”(新闻)等 。“The news is very exciting.(这个新闻非常令人兴奋。)”,这里“news”是不可数名词,尽管词尾有“-s”,但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
复合形容词中的名词形式:“数词+名词(+形容词)”构成的复合形容词,中间的名词不能用复数形式,必须用单数形式 。
例如“She is a fiveyearold girl.(她是一个五岁的女孩。)”,不能说成“fiveyearsold” 。“a fivepound note”(一张五英镑的纸币);“a sixfootdeep hole”(一个六英尺深的洞);“a twoinchthick dictionary”(一本两英寸厚的字典);“a 100meter race”(一场百米赛跑) 。在这些表达中,中间的名词都保持单数形式,以符合复合形容词的构成规则 。
二、【名词所有格】
1. 名词所有格表示名词之间的所有关系,有两种表示形式
’s所有格:一般用于表示有生命的人或物的所有关系 。
例如“Beijing is China’s capital.(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里“China’s”体现了所属关系,即北京属于中国 。在描述人时,“Tom’s book”(汤姆的书),表明书是汤姆拥有的 。对于一些时间、距离等无生命的名词,也可以用“’s”所有格来表示所属关系,后面会详细讲解 。
of所有格:常用于表示无生命的东西的所属关系 。
如“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北京是中国的首都。)”,“of China”说明了首都与中国之间的所属联系 。再如“the door of the room”(房间的门),“of the room”明确了门是属于这个房间的 。
2. 并列名词的所有格情况
表示共有关系:用“and”连接两个并列的单数名词表示共有关系时,只在最后一个名词后加“-’s” 。
例如“This is Mary and her sister’s bedroom.(这是玛丽和她姐姐的卧室。)”,意味着这个卧室是玛丽和她姐姐共同拥有的 。“Lily and Lucy’s mother is a nurse.(莉莉和露西的妈妈是位护士。)”,说明莉莉和露西共有一个妈妈 。
表示分别拥有:用“and”连接两个并列名词,表示分别拥有各自的物品时,两个名词都在词尾加“-’s”表示所有关系 。
例如“These are Tom’s and Mary’s bags.(这些是汤姆和玛丽的包。)”,表明汤姆和玛丽各自有自己的包 。“Wei Hua’s and John’s licenses are missing.(魏华和约翰的许可证都丢了。)”,说明魏华和约翰的许可证是分别丢失的,各自有自己的许可证 。
3. 以-s结尾的名词的所有格形式
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在“s”后加“-’” 。例如“教师节”是“Teachers’ Day”,因为“teachers”本身是复数形式,其所有格就在“s”后加“-’” 。
不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在词尾加“-’s” 。比如“儿童节”是“Children’s Day”,“children”是复数且不以“s”结尾,所以加“-’s” 。
4. of所有格的特殊用法
双重所有格:有两种形式,一是“of +名词所有格”,二是“of +名词性物主代词” 。
例如“He is a friend of my brother’s.(他是我哥哥的一个朋友。)”,“my brother’s”是名词所有格形式,“of my brother’s”强调他是我哥哥众多朋友中的一个 。“Is she a daughter of yours (她是你的女儿吗?)”,“yours”是名词性物主代词,“of yours”同样强调所属关系 。
需要注意双重所有格和一般所有格的区别,“a photo of John’s”(照片属于约翰,但照片上的人不一定是约翰,可能是约翰拥有的众多照片中的一张,照片内容不一定是约翰本人);“a photo of John”(照片上的人是约翰本人) 。
5. 表示店铺、医院、诊所、住宅等名称时的所有格用法
常在名词后加上“-’s”代表全称 。
例如“at the doctor’s”(在诊所),完整表达可能是“at the doctor’s clinic”,这里用“doctor’s”来简洁地表示诊所 。类似的还有“at the tailor’s”(在裁缝店),“at the barber’s”(在理发店),“at my uncle’s”(在我叔叔家)等 。
6. 复合不定代词与else连用时的所有格形式
一些具有名词性质的复合不定代词,如“someone”,“everybody”等和“else”连用时,“-’s”应加在“else”后 。例如“somebody else’s pencil”(别人的铅笔),不能写成“somebody’s else pencil” 。
7. 无生命名词的所有格特殊情况
表示时间、距离、国家、城市等无生命的东西的名词,也可以在词尾加“-’s”或“-’”来构成所有格 。
用于时间:“two weeks’ time”(两个星期的时间),这里“weeks”本身是复数,所以只加“-’”,表示时间的所属关系,即这是属于两个星期的时间跨度 。类似的还有“a day’s work”(一天的工作),“an hour’s drive”(一小时的车程) 。
用于度量:“thirteen tons’ weight”(13吨的重量),“tons”是复数,加“-’”,说明重量是属于这13吨的 。“five hundred metres’ distance”(五百米的距离) 。
用于价值:“a hundred yuan’s order”(一百元的订货单),表明订货单的价值是一百元 。“a million pounds’ note”(一百万英镑的钞票) 。
用于天体:“the earth’s satellite”(地球的卫星),体现卫星与地球的所属关系 。
用于国家:“Belgium’s capital”(比利时的首都),说明首都是属于比利时这个国家的 。
用于城市:“Changchun’s agriculture”(长春的农业),表示农业是长春这座城市相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