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抽样调查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8.2抽样调查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1 21: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2抽样调查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为了解某校15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学生是个体 B.1500名学生是总体
C.1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2.某市有5500名学生参加考试,为了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10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有下列三种说法:①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②5500名考生是总体;③样本容量是1000.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0种 B.1种 C.2种 D.3种
3.为了了解我市去年8685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下列说法:①这8685名学生的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5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5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  )
①小芳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面包是否熟了,取出一小块品尝;
②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对九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③小琪为了了解北京市201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1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对七、八、九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A.了解某班50名同学的跳绳成绩
B.为保证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各零部件进行检查
C.了解重庆市80岁以上老年人的晨练情况
D.了解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入学体检的结果
6.某县为了了解当地年参加中考的名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查了其中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名学生是总体
B.从中抽取的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是全面调查
7.2018年青岛市约有16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这次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②16万名考生是总体;③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A.2个 B.3个 C.4个 D.0个
8.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对姚江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疫情期间对某班32名同学入校时体温情况的调查;
D.了解某酸奶中钙的含量.
9.以下调查中,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的视力 B.了解全省初中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长
C.调查某批次新能源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D.调查太湖中现有鱼的种类和数量
10.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长
C.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 D.“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检测地铁乘客的体温
11.某汽车制造厂为了使顾客了解一种新车的耗油量,公布了调查辆该车每辆行驶千米的耗油量,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
A.所有该种新车的千米耗油量 B.辆该种新车的千米耗油量
C.所有该种新车 D.辆汽车
12.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有:① 了解某市中小学生每周阅读时间;② 了解某市中小学生每周锻炼情况;③了解某市劳模健康情况;④了解某市年轻人上班出行方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13.下列调查中, 适宜使用抽样调查方式, 适宜使用普查方式.(只填序号)
①了解全国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线;
②调查某校篮球运动员的身高;
③了解某校八年级(1)班期末考试总成绩;
④调查20~25岁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
14.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居民对扫码支付的使用情况,分别做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①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对扫码支付的使用情况;②在某超市调查了100名年轻顾客对扫码支付的使用情况;③调查了100名初中生对扫码支付的使用情况;④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抽取该地区1%的家庭采取电话调查对扫码支付的使用情况.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填序号).
15.为了解某校2000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测量调查,这项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 .
16.某中学为了决定是否统一制作校服,进行了一次调查.如果该校有3000名学生,则这次调查应选用 (填“普查”或“抽样调查”).如果校方选取七(1)班进行调查,这样调查的结果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17.某校有2400名学生,为了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学校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个体是 .
三、解答题
18.你喜欢气球吗?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你能进行一次调查,以帮助气球生产厂家确定各种颜色气球的生产比例吗?几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
(1)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调查的目的、问题、对象是什么?选择怎样的调查方式?样本如何选取?调查所得数据如何处理?
(2)制订一个调查方案,展开调查.
(3)将各组的调查方案和调查结果在全班交流,讨论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抽样调查中的注意事项,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给有关厂家提供适当的信息.
19.指出下列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1)从一批电视机中抽取20台,调查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2)从学校七年级中抽取30名学生,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20.为了完成下列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调查方式更合适?
(1)了解一沓钞票中有没有假钞;
(2)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
(3)了解你们班同学是否喜欢科普类书籍.
21.某学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共有3000名学生,现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其视力情况,各年级学生人数如表所示: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合计
人数/名 560 520 500 500 480 440 3000
调查人数/名
(1)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此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多少?
(2)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差异,为了保证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各年级分别应调查多少人?将结果直接填写在题中所提供的数据表中.
22.已知某校共有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在20~30之间.为了解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现设计了如下的调查方案.
方案一:给全校每个班都发一份问卷,由班长填写完成;
方案二:把问卷发送到随机抽取的七年级某个班的家长微信群里,通过网络提交完成;
方案三:给每个班学号分别为1,5,10,15,20的同学各发一份问卷,填写完成.
以上哪种调查广安能较好的获得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并说明其他两个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
23.请举出现实生活中采用全面调查的三个例子.
(1)
(2)
(3)
24.随机抽取某小吃店一周的营业额(单位:元)如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合计
540 680 640 640 780 1110 1070 5460
(1)分析数据,填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元,中位数是 元,众数是 元.
(2)估计一个月的营业额(按30天计算):
①星期一到星期五营业额相差不大,用这5天的平均数估算合适么: .(填“合适”或“不合适”)
②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数据估算这个小吃店一个月的营业额.
《18.2抽样调查》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C C B A C A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C
1.C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全体对象,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考察对象.
【详解】A.、每个学生的体重是个体,错误;
B、1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错误;
C、1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正确;
D、100名学生的体重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错误.
故选:C..
【点睛】正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总体:我们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抽取的1000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样本,故①错误;
5500名考生的考试成绩是总体,故②错误;
因为从中抽取1000名学生的成绩,所以样本容量是1000,故③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关键是掌握各个量的定义.
3.C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
【详解】解:①这8685名学生的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故①说法正确;
②每个考生的初中毕业考试数学成绩是个体,故②说法错误;
③500名考生的初中毕业考试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③说法错误;
④样本容量是500,故④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有①④,共2个.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4.C
【分析】根据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解答即可.
【详解】①随机取出一小块品尝,具有代表性,符合题意;
②对九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忽视了初二与初一的学生,不具有代表性,不符合题意;
③7月份气温偏高,不具代表性,不符合题意;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对七、八、九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具有代表性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样本的选取,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5.C
【分析】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全面调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调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全面调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据此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了解某班50名同学的跳绳成绩,人数较少,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B、为保证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各零部件进行检查,要求精确,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C、了解重庆市80岁以上老年人的晨练情况,人数较多不方便,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符合题意;
D、了解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入学体检的结果,要求准确,人数也不多,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抽样调查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解:A、名学生的身高情况是总体,错误,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从中抽取的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故B选项符合题意;
C、每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个体,正确,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以上调查是抽样调查,正确,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抽样调查的概念,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A
【分析】直接利用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2018年青岛市全市有16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A、这种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正确,符合题意;
B、16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原题错误,符合题意;
C、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原题错误,符合题意;
④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8.C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以上逐项分析可知.
【详解】A. 对姚江水质情况的调查,调查范围广,费时费力,适合抽样调查,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疫情期间对某班32名同学入校时体温情况的调查,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普查,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 了解某酸奶中钙的含量,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9.A
【分析】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选择,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详解】解:A.了解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的视力,工作量比较小,适合全面调查;
B.了解全省初中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长,工作量比较大,适合抽样调查;
C.调查某批次新能源汽车的抗撞击能力,工作量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
D.调查太湖中现有鱼的种类和数量,工作量比较大,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A.
10.C
【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
【详解】解: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必须全面检查,适合全面调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长,适合用全面调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适合用抽样调查,本选项符合题意;
D、“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检测地铁乘客的体温,适合用全面调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1.A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根据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解: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所有该种新车的千米耗油量;
样本是:辆该种新车的千米耗油量;
样本容量为:,
个体为:每辆该种新车的千米耗油量;
观察各选项,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
12.C
【分析】采用抽样调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总体容量较大,个体分布较广等等;据此可以判断得到答案.
【详解】解:①某市中小学生人数较多,采用抽样调查了解每周阅读时间;符合题意;
②某市中小学生人数较多,采用抽样调查了解每周锻炼情况;符合题意;
③某市的劳模数量不多,应采用全面调查,不适合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④某市年轻人数量比较大,适合采用抽样调查上班出行方式;符合题意;
故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有①②④;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熟练掌握抽样调查的特点、适用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①④/④① ②③/③②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以上逐项分析可知.
【详解】解:①了解全国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线,范围广,人员多,工作量大,适宜使用抽样调查方式;
②调查某校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应选择普查方式;
③了解某校八年级(1)班期末考试总成绩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应选择普查方式;;
④调查20~25岁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范围广,人员多,工作量大,适宜使用抽样调查方式;
所以①④适宜使用抽样调查方式,②③适宜使用普查方式.
故答案为:①④,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选择.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14.④
【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详解】④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抽取该地区1%的家庭采取电话调查对扫码支付的使用情况,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
故答案为④.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15.50
【分析】根据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可得答案.
【详解】解:为了解某校2000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测量调查,这项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50.
故答案为:50.
【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
16. 抽样调查 不合理 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空1;根据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解答空2和空3.
【详解】因为该校有3000名学生,人数比较多,所以这次调查应选用抽样调查;如果校方选取七(1)班进行调查,这样调查的结果不合理,理由是样本忽视了八年级和九年的学生,即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不合理 , 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选择,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也考查了样本的选取,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
17. 24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每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分析】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的概念,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根据总体及个体概念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24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个体是每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故答案为:24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每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18.(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1)分析题意,根据题目信息,即可回答;
(2)结合(1)中调查的目的、问题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即可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根据抽样调查的特点,写一份调查报告即可.
【详解】(1)调查的目的:帮助气球生产厂家确定各种颜色气球的生产比例;
问题:调查周围的人喜欢气球吗 如果喜欢,那么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
对象:接受调查的人可选择抽样调查的调查方式;
样本的选取: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样本(此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调查所得数据的处理:统计调查所得数据,计算出喜欢气球的人数和喜欢各种颜色气球的人数,然后计算比例;
(2)结合(1)中信息即可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
问卷调查表:
你喜欢的气球颜色是什么?(在相应颜色下面画“√”)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其他
简要说明:在学校每个班里挑选学号为3的倍数的同学,然后让这些人填写《问卷调查表》,然后统计每种颜色所占比例,形成扇形统计图,即可确定各种颜色气球生产比例;
(3)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包括:1、搜集统计资料,2、调查方案设计,3、实施调查过程,4、数据处理分析,5、提写调查报告;
抽样调查的注意点:1.随机取样,2.取样具有代表性,3.若样本由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应按比例从各部分抽样;
根据抽样调查的特点,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了调查的目的、问题、对象以及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及应用情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19.(1)总体:这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个体:这批电视机中每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样本:这批电视机中被抽取的2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样本容量: 20
(2)总体:该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个体:该校七年级每个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样本:被抽取30名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样本容量:3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总体:我们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试题解析:(1)总体:这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个体:这批电视机中每一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样本:被抽取的20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
样本容量:20;
(2)总体:该校七年级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个体:该校七年级每个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样本:被抽取的30名学生每周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
样本容量:30.
20.(1)普查;(2)抽样调查;(3)普查
【分析】根据抽查方式和意义,逐一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1)假钞必须查实,故采用普查;
(2)西瓜是消费品,不能逐一品尝,故采用抽样调查;
(3)一个班的学生数量有限,故可采用普查.
【点睛】本题考查了调查的两种方式,根据实际灵活选择是解题的关键.
21.(1)此次抽样的样本容量为300;(2)表格见详解
【分析】(1)根据初、高中六个年级共有3000名学生,按10%的比例抽样,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按10%的比例抽样进行计算即可得出各年级分别应调查的人数.
【详解】解:(1)由题意得:3000×10%=300,
∴此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300;
(2)如下表所示: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合计
人数/名 560 520 500 500 480 440 3000
调查人数/名 56 52 50 50 48 44 300
故答案为56;52;50;50;48;44;3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容量的应用,解题时注意: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的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的情况.
22.见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解:方案三的调查方案能较好的获得该校学生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
方案二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抽样调查所抽取的样本的代表性不够好;
方案一的调查方案的不足之处:抽样调查所抽取的学生数量太少.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正确理解抽样调查的随机性是解题关键.
23.见详解
【分析】由全面调查的特点可知,全面调查收集的到数据全面、准确,范围大时花费多、耗时长,而范围小时可以用全面调查.
【详解】解:(1)学校在给学生做校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可以采用全面调查;
(2)为了了解某校某班同学是否给爸妈洗过脚,采用全面调查;
(3)调查某篮球队的队员身高,采用全面调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全面调查(普查)的优缺点.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4.(1)780,680,640;(2)①不合适;②当月的营业额为23400元.
【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众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2)①从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作出判断即可;
②可用该店本周一到周日的日均营业额估计当月营业额.
【详解】解:(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元);
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为540、640、640、680、780、1070、1110,
中位数为680元,众数为640元;
故答案为780,680,640;
(2)①因为在周一至周日的营业额中周六、日的营业额明显高于其他五天的营业额,
所以去掉周六、日的营业额对平均数的影响较大,
故用该店本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日平均营业额估计当月的营业总额不合适;
故答案为不合适;
②用该店本周一到周日的日均营业额估计当月营业额,
当月的营业额为(元).
【点睛】考查了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与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的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