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7 探索宇宙 课件(3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3.7 探索宇宙 课件(3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01 22:12:31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3.7 探索宇宙
第三单元 宇宙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初步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喝目的成就。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
科学思维: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探究实践: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态度责任: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聚焦
01
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始,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科学聚焦
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呢?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科学聚焦
科学探索
02
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然后进行下面的讨论。
科学探索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1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
科学探索
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所观测的宇宙空间不断扩大。现在,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更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
科学探索
17世纪研制的光学望远镜长达46米,使用时必须吊在桅杆上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科学探索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了航天时代。为了更好地观测宇宙,人类利用火箭将望远镜、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等送到太空。人类还在太空建设空间站,航天员可以在空间站进行长时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观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开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测任务,其中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迄今为止,有500多名航天员遨游过太空,在太空中进行科学研究。但同时,也有十多位航天员在发射时以身殉职,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出了生命。
科学探索
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2
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等都顺利实施。根据规划,我国还将建设新的空间站,深入探测月球和火星。未来,我国航天员还要登月考察。
科学探索
“神舟”发射升空
“玉兔”号月球车
科学探索
科学研讨
03
研讨一: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宇宙信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比如,2世纪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统治了西方对宇宙的认识长达1000 多年。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才提出了新的宇宙体系理论——日心说。
科学研讨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火箭将望远镜、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等送到太空。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牺牲,展现了科学家对待未知世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同时,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研讨一: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科学研讨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比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5号和“神舟”6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7号成功发射,宇航员在太空首次出舱活动。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1号成功发射,“神舟”8号顺利升空,随后在太空与“天宫”1号成功对接两次,“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等项目顺利实施,“天问”1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发射等,未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研讨二:在太空探索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科学研讨
研讨三: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天文类的实践活动?
参加学校的天文社团活动。留意近期会出现的天文现象、附近的天文台信息等。
也可以与父母在晴朗的夜晚,找合适的地点观察星空,结合星座图,寻找天上的星座或者去当地的天文馆(少年宫),借助那里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
科学研讨
科学拓展
04
航天员名称的由来
“航天”一词是由中国航天之父、火箭院首任院长钱学森提出的,是由航海、航空“推理”而来。
【航空】:大气层内;
【航天】:大气层外到太阳系内;
【宇航】:太阳系外。
目前,我们还未进行真人太阳系外的探索任务,为了更精准地描述这一活动,所以称为“航天员”。而这个称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的民族性格。
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使用“宇航员”这一称呼的一天。
科学拓展
课堂总结
05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06
一 填空题
1.我国首位飞上天空的宇航员是  杨利伟  。
2.人类第一台太空望远镜是以科学家  哈勃  命名的。
杨利伟
哈勃
课堂练习
二 判断题
1.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 √ )
2.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 ( √ )
3.目前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除地球以外的天体。 ( √ )



课堂练习
三 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建造在(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2.为了更好地观测天象,人们建立了天文台。天文台的作用不包括( B )。
A.观测 B.预演 C.记录
A
B
课堂练习
3.当我们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的信息出现不一致时,应该( C )。
A.以书本内容为准,书本是专家编写的,更加可靠
B.自己做模拟实验,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准
C.综合多种方法,寻找更多证据,学会用证据和事实说话
C
课堂练习
4.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成功。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三号宇航员乘组在轨驻留了( B )个月。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B
课堂练习
四 连线题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将下列航天项目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
课堂练习
五 课堂活动再现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我们可以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课堂练习
第二阶段: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首次用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月球表面和一些行星的表面与盈亏。19世纪中叶,天体摄影和分光技术的发明,使天文学家可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到问题本质。20世纪50年代,射电望远镜开始应用。到了 20世纪60年代,人类取得了“天文学四大发现”的成就: 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和星际有机分子。
课堂练习
第三阶段: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现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了航天时代,人类也突破了地球束缚,可到太空中观测天体。 除可见光外,天体的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等都能观测到了。 这些使得空间天文学得到巨大发展,也对现代天文学成就产生很大影响。
课堂练习
1.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C )。
A.古人观月→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天问”计划
B.古人观月→天问计划→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
C.古人观月→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天问”计划
2.( A )开始,射电望远镜开始应用。
A.20世纪50年代 B.21世纪初 C.20世纪60年代
3.下列不属于天文学四大发现的成就的是( C )。
A.微波背景辐射 B.脉冲星 C.冥王星
C
A
C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