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守株待兔
看图片,猜一猜分别是什么故事?
图 片 导 入
《韩非子》简介
《韩非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其中重要的有《孤愤》《五蠹》《显学》等篇。
《韩非子》
·作品简介
拓展
素材
(1)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拼读,并反复多读几遍。
(2)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通、读顺课文。
自读课文
认识生字
g8ng
shì
会
认
字
s7ng
宋
耕
释
冀
jì
会认字
希冀
jì
形近字
翼(yì):羽翼、小心翼翼。
生字工具包
左窄右宽。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收笔比左半部分略低。
shì
“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gēng
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qí
宋人: 宋国的老百姓就叫宋人
耕者 :在田里耕地劳动的人
因释其耒:于是放下他的农具
冀复得兔 :希望再次得到兔子
为宋国笑:被宋国人笑话
耒
株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宋国有一个 ,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 整天守着 ,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 。
农夫
农具
树桩
希望
笑话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株】树桩。
【耕者】指农夫。耕,用犁把田里的土翻松,这里指种田。者:代词,指人,译为“……的人”。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讲
课
文
“宋人有耕者。”这一句话简短地介绍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位宋国的农夫。作为《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的开篇,它为接下来发生的事件设定了背景,并引导读者开始关注这位农夫的行为和经历。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
撞
脖子断了
句意: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
讲
课
文
shé :折本、绳子折了。
折
zhé :折枝、折断。
zhē :折腾。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译
文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讲
课
文
作者使用了最简单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突发的事件,避免了冗长复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事件的核心。“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短短几句话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描述,体现了寓言故事简洁明快的特点。
做:放下农具,
守在树旁。
想: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子,兔子,快来吧。我等着你呢!
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词语积累
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种田人的好心情呢?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又
自己
因果关系
课文讲解
想象一下怎样嘲笑?
译
文
此后,农夫再也没捡到(撞树桩而死的)兔子,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笑话。
批注:农夫的结局是再也没捡到兔子,反而成了笑话。这说明不努力,却抱着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也就是说,做人做事都不能心存侥幸,要脚踏实地,依靠努力付出,才能收获成功。
讲
课
文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总结了农夫守株待兔的结局:他未能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反而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通过这一结果,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教训:依赖偶然事件和侥幸心理是不可取的,唯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农夫没有再次捡到兔子是因为偶然事件不具备可重复性,兔子撞树桩致死是一个极小概率的意外,不能期望它会反复发生。农夫因为这个偶然事件放弃了正常的农业生产,选择了不切实际的等待,这种行为违背了常识和理性,因此被宋国人嘲笑。这反映了依赖运气或偶然事件来获取利益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勤奋劳动和实际行动才能实现目标的道理。故事警示人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该以务实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偶尔买一次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你觉得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觉得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生活的人。
课文主旨: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没有任何收获。
课堂小结
守株待兔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
放下农具等兔子
被人嘲笑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结构梳理
练一练
宋国有耕者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在轻松有趣的内容中包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除了《守株待兔》《南辕北辙》这些寓言外,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本篇寓言,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搜集一个课外寓言,下节课进行分享。
作 业 布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