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4-2025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黑神话:悟空》是一款单机动作冒险游戏,由中国游戏开发商游戏科学于2018年立项,足足历时6年开发完成。游戏上市首日,热度迅速破圈,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榜单上均位居前列。
玩家的游戏体验如何 网友“某梁”的游戏体验可以代表不少人的心声:中式美学音画体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优美的自然风景、随着光线呈现不同色泽的怪物毛发、炫酷的法术特效,让玩家感叹:“妥妥的电影大片级享受。”战斗时激昂的鼓点、旅行时如同流水淙淙的配乐,高品质的游戏配乐让玩家直观感受到中式音乐美学的魅力。
作为一款动作类游戏,既要让玩家对重要的敌方角色产生“敬畏之心”,又要避免因为战斗难度太大而“劝退”玩家,如何把控游戏难度是一个精妙而复杂的工程。《黑神话:悟空》花了很大精力对游戏难度进行调节,保持了足够的弹性和宽容度,以期让玩家保持良好的游戏体验。游戏科学CEO冯骥很有信心地告诉大家:“如果你以前从没玩过单机动作冒险游戏,那么《黑神话:悟空》非常适合作为你入门的第一款。”
玩家群体因何热爱 不少游戏圈外的人,被《黑神话:悟空》上市首日的热度“震住了”:为什么这游戏会火到刷屏 其实,用触乐网创始人祝佳音的一句话就可以回答:对游戏玩家来说,单机3A游戏就像是奥运会上的金牌。《黑神话:悟空》表现出的高品质,对于缺乏国产3A大作而耿耿于怀多年的游戏玩家们,终于得以为情怀“激情买单”。祝佳音形容《黑神话:悟空》的出现“可能就是送给我们看着《大闹天宫》《阿凡提》《天书奇谈》,乃至《幽灵公主》长大的人的一份情书。”
许多国外3A级单机游戏大作,深度植入了各国的历史文化元素。例如《刺客信条》系列对中世纪地中海、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历史风貌和文化的呈现,《荒野大镖客》对西部牛仔生活的描绘等等,让玩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异域文化的影响。而《黑神话:悟空》在精美画面和音乐的包裹下,则是中国古典文化元素的一次集中展示。
敌方妖怪虎先锋出现了,在玩家动手降妖除魔之前,一个硕大的“虎”字率先浮现在屏幕上。游戏中的文化元素十分密集,哪怕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字都很有来历,如这个“虎”字取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清远道士诗》。玩家每次经历新的关卡和怪物时,出现的介绍文字几乎都来自中国书法名帖。而佛、道等中国宗教元素,在游戏中也有大量呈现。例如玩家在旅途中路过的气势恢宏的建筑,包含大量的佛教元素以及中国石雕风格;在战斗的过程中,耳旁时不时传来的佛教禅唱,让中国玩家倍感亲切,也让外国玩家大开“耳”界。
在国产3A大作人声鼎沸之时,盛赞其创新之余也应当保持冷静客观的头脑。“《黑神话:悟空》的故事对我来说有很强的滤镜。”玩家杜梁毫不掩饰自己对这款游戏“热爱”,也希望它能推动国内的主机游戏市场走向成熟。或许正是“爱之深,责之切”,对于游戏的一些不足之处,杜梁也并不讳言:“从游戏体验来说,还有很大的优化进步空间,比如说闪退问题、战斗机制问题、地图指引问题,这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也有待主机游戏创作的工业化水平提升。”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有诗云:“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再艰难的道路,只要执着前行总能通过。有突飞猛进的制作技术、有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辅以千千万万网友的热爱与支持,国产3A这类新型文化产业发展,前路何愁
(摘自文汇报《<黑神话:悟空>为何这么火?》,有删改)
材料二:
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景观以古建筑、塑像、壁画等为蓝本,配乐大量采用古筝、钵、梆、锣等民族乐器,融入陕北说书等非遗文化 《黑神话:悟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游戏结合。
“文化属性是游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黑神话:悟空》之所以火,不仅是展示了国产游戏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出一个充满东方美学意境的虚拟世界,是文化自信的表达。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说,文化属性已经成为推动游戏的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近年来,不止游戏,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向着精品化、IP 化的方向进化。《唐宫夜宴》《只此青绿》《长安三万里》好评如潮,国漫、古风、汉服、民乐“圈粉”无数……承载中华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扬帆出海,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中国文化。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说,一系列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说明市场开始注重文化主体性和本土文化基因的挖掘。
“‘黑神话’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灿烂的文明、如此浩瀚的文学作品,甚至于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都能成为创作的对象。”盘和林说。
(摘自新华社电讯《从〈黑神话:悟空〉爆火透视文化产业新亮点》,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骥的言论实际上是对《黑神话:悟空》在难度把控上所做努力的自信。通过精细的设计和调整,游戏成功平衡了挑战性和可玩性,以期让玩家保持良好的游戏体验。
B.祝佳音将单机3A游戏比作奥运会上的金牌,凸显了单机3A游戏在游戏界中的高地位。游戏玩家们对《黑神话:悟空》的追捧也从侧面展现了国产3A大作的稀缺性。
C.在国产3A大作备受瞩目的当下,杜梁的观点展现了一种既热情又理性的态度,对于游戏存在问题的直言不讳,也体现了他对游戏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的深切关注。
D.汪振军主任的观察表明,一系列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说明市场早已意识到文化主体性和挖掘本土文化基因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神话:悟空》在音画表现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大量采用民族乐器,并融入了陕北说书等非遗文化元素,将中式美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B.国产3A这类新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先进的制作技术、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也离不开玩家们的热爱和支持。
C.盘和林认为《黑神话:悟空》爆火的原因,不仅是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盘和林最后的这番话也表达了对国产游戏产业的期待和信心,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丰富的中国文化转化为创作的对象。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梦幻西游》以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为故事原型,通过丰富的剧情、人物设定、节日活动以及游戏元素等方面,将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游戏中。
B.《江南百景图》以中国古代江南地区为背景,融入古典建筑、园林艺术等传统文化元素,相关的衍生品如游戏角色同款汉服在线下爆红。
C.《原神》中璃月地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借助游戏生动地展示了中华诗词、戏曲、服饰、地貌、人文理念等文化元素。
D.《三国志·战略版》基于三国历史背景,游戏中的“潼关之战”“定军山之战”等剧本,真实还原三国历史,让玩家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4.两则材料都引用了他人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请分析两则材料在“引用”上的不同之处。
5.习近平总书记曾言:“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请结合材料分析,《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霞光记
韩松落
怎样才算“去过”一个地方,旅行家朋友尼佬的结论是:“至少待过一个白天或歇一晚。路过当然不算。”在我看来,“去过”仍然可以分出许多层次,有浅度的“去过”,也有深度的“去过”,深度的“去过”里,应该有一条硬指标:是不是看见过一个地方的朝霞和晚霞。因为,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只有在一个地方停留得足够久,才有可能遇到上天的馈赠。
在西部,尤其在敦煌以西的地方,例如新疆,常常可以看到朝霞和晚霞。因为,霞光是阳光和云层、水汽、尘埃联合生产出来的,西部的气候,特别适合生产霞光。晴朗往往特别彻底,暴雨也经常猝不及防,干燥和湿润的对比来得非常强烈,霞光就在这种动荡里产生。它是戏剧化的、激烈的、大开大合的,是天空最暴烈的情绪表达。我在沿海地区生活过很久,从没看见过西北那样的霞光,因为那里常年水汽蒙蒙,阳光不够强烈,缺乏这种暴烈和戏剧性。
记忆里最美的霞光,是十五岁时看到的,那时我读高二,每天要上晚自习,晚自习是晚上七点开始,而西北的夏天和秋天,太阳是八点半以后才落山。那天,我们在教室里自习,起初的一个小时,什么都很正常,落日的光芒,金灿灿地洒进教室里,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八点刚过,天空之上,似乎有什么机关被启动了,晚霞开始变换各种颜色,金红、火红、淡粉、深棕、黑红、灰红,艳丽浓烈的云,翻江倒海一样地在天上翻滚,云层的缝隙里,金光像探照灯一样照下来。
起初,只有几个人发现了天空的异样,以为这异样很快会过去,只随意张望了几眼,十几分钟后,天空各种颜色的翻滚越来越剧烈,似乎有一场战争在天上发生。我们全都涌到窗前去,又惊又喜地凝望,别的窗户里,也传来叽叽喳喳的语声,整座教学楼,慢慢喧闹起来。直到九点,天彻底黑下去,天地交接的地方,镶着一点熔岩一样的金红色,算是霞光存在过的最后一点证据。
又一年的早晨,我醒得特别早,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我看见秋天的天空,朝霞像疯了一样汹涌,微光中,什么地方的树在轰鸣,声音像海,鸟群惊慌失措,急雨一样从窗子外飞过去。那朝霞非常有力量,地上的屋子好像被那力量带着,歪斜了。向着一个方向斜过去,于是屋顶更尖峭,窗户变成菱形。这景象只持续了几分钟,很快,朝霞消失了,天上甚至连一点死灰一样的痕迹也没有留下。
后来,我再也没遇见过那种近乎礼遇的霞光。但一年四季,在这霞光地带里,我们还是经常会因为天空的暴烈戏剧,涌到窗前去,每一次都和第一次看到时一样惊奇。
天空的戏剧,还要地上的事物与之配合,所以,西部的最佳观霞点,应该是沙漠和丹霞地貌。朝霞或者晚霞,映照在金色的沙丘、红色和赭色的山崖上,是非常壮丽的,只是,很多人在西部生活过好多年,却从来都没有遇见这种壮丽,只在别人拍摄的照片上,看到过那种情景。都是因为,那是一种可遇不可求之景。
在这样霞光涌动的地方生活过,才会明白西部人性格的构成,那种幽暗和热烈共存,那种闷沌和激烈并具的性格,应该就是霞光、烈日、暴雨共同制造的吧。西部人的性格,就是霞光和烈日的结晶,是长空和大地共同雕塑的形象,是天上的景象在地上具体而微的呈现。所以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里提出“地理性格”这样的说法,用一个地方山川河流的形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为人们的性格做注解。西部人和沿海人的性格差异,完全可以为这个论点提供证据。
只有见过西部的霞光,才算是“去过”西部,要见过一个地方那些近乎馈赠的景象,才算“去过”那个地方。在这个意义上,我只“去过”西部,何等浅陋,又何等有幸。我也只依恋那种被霞光映照的性格,熟知那种性格里的一切细节和缺憾,总有局限,却又让人心胸激荡。
6.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去过”一词在首尾段反复出现,意在强调深度“去过”一个地方的标准。
B.屋顶窗子的变形及房屋的歪斜感,表现了朝霞汹涌而至、猝然而逝的特点。
C.在西部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映照在沙丘、山崖上的壮丽霞光能够经常遇见。
D.本文与《登泰山记》一样,先后描绘朝霞和晚霞的景象,寄寓深沉的情感。
7.关于文中描写晚霞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叠加使用多个色彩词,渲染出晚霞的绚丽斑斓,极具视觉冲击力,增强画面感。
B.“似乎有一场战争在天上发生”,从声色两方面写出云霞动荡剧烈,突出“戏剧性”。
C.我们全都涌至窗前,惊喜凝望,喧腾热闹,侧面烘托晚霞的异彩涌动和激烈变化。
D.“八点刚过”“十几分钟后”“直到九点”,以时间为序,展示晚霞的动态变化。
8.文章为何说“我只‘去过’西部,何等浅陋,又何等有幸”?
9.《周易》中的“三才之道”指的是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且相互联系。请以此文为例,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战,使士卒敢进而不敢退,逃一寸者,必惩之以重刑,故可以取胜也。法①曰:“罚不迁列。”
隋大将杨素,御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对敌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者不下十数人,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三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二三百人复进,还如向者。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
(节选自《百战奇略·罚战》)
材料二:
太宗曰:“严刑峻法,使众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昔光武以孤军当王莽百万之众,非有刑法临之,此何由乎?”
靖曰:“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如陈胜、吴广败秦师,岂胜、广刑法能加于秦乎?光武之起,盖顺人心之怨莽也,况又王寻、王邑不晓兵法,徒夺兵众,所以自此败。臣案《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此言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
太宗曰:“《尚书》言:‘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何谓也?”
靖曰:“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于先,爱教于后,无益于事矣。《尚书》所以慎戒其终,非所以作谋于始也。故《孙子》之法万代不刊。”
太宗曰:“卿平萧铣,诸将皆欲藉伪臣家以赏士卒,独卿不从,以谓蒯通不戮于汉,既而江汉归顺。朕由是思古人有言曰:‘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卿之谓乎?”
靖曰:“汉光武平赤眉,入贼营中案行。贼曰:‘萧王推赤心于人腹中。’此盖先料人情必非为恶,岂不豫虑哉!臣顷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尝戮一扬千,斩一庄贾,亦推赤诚存至公而已矣。陛下过听,擢臣以不次之位,若于文武则何敢当。”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法:指《司马法》,据说是姜子牙所著兵书。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将A对敌B辄C求人过失而D斩之E多者F百余人G少者H不下十数人。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指迁移,与《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中的“迁”意思相同。
B.盈,指充满,与《望海潮》“户盈罗绮”中的“盈”意思相同。
C.“栗”,战栗,发抖,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栗深林兮惊层巅”中的“栗”意思不同。
D.“当”,抵挡,与《<老子>四章》“当其无,有车之用”中的“当”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素治军严整,他的军队中如有违反军令的就立即处死,绝不宽贷。
B.杨素在与敌军交战时,先派三百个人进攻敌人,如果战士打败且活着回来,就全部杀掉他们。
C.李靖用打仗的胜败情况各不相同,不可以根据一件事来推断所有的情况,来回答唐太宗的疑问。
D.李靖平定萧铣后,各位将领都想登记前朝官员财物赏赐士卒,只有李靖没有这样做,太宗认为李靖就像蒯通一样文武双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
(2)此盖先料人情必非为恶,岂不豫虑哉!
14.李靖对战争中的恩义与惩罚有哪些看法?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次韵答初和甫①二首(其二)
黄庭坚
君吟春风花草香,我爱春夜璧月凉。
美人美人隔湘水,其雨其雨怨朝阳②。
兰荃盈怀报琼玖③,冠缨自洁非沧浪。
道人四十心如水,那得梦为胡蝶狂。
【注】①初和甫,作者友人,一生布衣。②《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意思是希望下雨却出现灿烂的太阳。③琼玖,泛指美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创作了一首有关美好春光的诗,作者按照原诗之韵写了此诗来酬答。
B.诗中“兰荃盈怀”,与屈原《离骚》中“扈江离”“纫秋兰”作用一致。
C.冠缨本身就洁净而不是靠沧浪之水濯洗的,暗示作者主动保持高洁人格。
D.尾联引用孔子“四十不惑”之语和“庄生梦蝶”的典故,明显褒孔抑庄。
16.诗歌三、四句在情感表达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2)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把月光比作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也把月光比作霜。
(3)小李在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时,看到徐庶的一句评价“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他立刻想到“,”两句诗来评价此人的功绩。
五、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说话要讲究场合和对象。“到什么市上唱什么歌”,( 甲 )。庄重严肃的场合,不宜开玩笑,更不能胡言乱语;家人团聚、朋友聚会,可以谈笑风生,切忌官话连篇。“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讲的是对象问题。对长者说话,要 A ,注意音量大小,不宜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晚辈讲话,当和声细语,风趣幽默,不宜用教训口吻。对熟悉、亲近的人说话,可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与陌生人交流,当止则止,切莫口无遮拦。
①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因为说话是通过声音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②如果外化出来的声音好,内在修养就不会低俗。③这一点,在说话的音量尤其明显。④有些人说话大嗓门,虽然近在咫尺,也喊得震天响。⑤之所以大嗓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考虑对方感受,只管自己释放。
说,不仅仅是音量控制的问题,还有升降变化、语速快慢、实虚相间等技巧问题,这就更需要专业的训练。大学里播音专业的师生说话,与我们普通人有明显不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说话,听着感觉舒服,是美的享受。
中国自古就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古训,更有“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范例,高中语文课本中( 乙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更是 B 。
材料二: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越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节选自鲁迅小说《药》)
18.请在材料一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材料一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对于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有人认为表示语意未尽,有人认为是话语中断,你怎么看?请简析理由。
22.如果将材料二中画波浪线“横肉的人只是嚷”中的“嚷”替换为“喊”,请比较两个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底气”,指源于某种因素而产生的信心。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能够大义凛然,威式不屈,是有底气的;梁启超在演讲时说自己“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种谦虚中的自负,是有底气的;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种胸怀气魄,也是有底气……一个人的“底气”,来源有很多。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当代青年人的“底气”。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答案】
1.D
2.C
3.B
4.①材料一从玩家游戏体验、游戏难度把控、玩家群体热爱原因、游戏的不足之处等角度,引用游戏界相关人员的话,论证《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游戏爆火的原因。
②材料二从游戏的文化属性角度,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论证《黑神话:悟空》蕴含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5.①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表达文化自信。《黑神话:悟空》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向着精品化、IP化的方向进化。《黑神话:悟空》的制作团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游戏产品,赢得了玩家的认可和好评,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③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黑神话:语空》通过深度挖掘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如《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古建筑、塑像、壁画等,并将其与现代游戏技术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④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黑神话:悟空》通过广泛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将传统文化元素传递给海内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答案】6.A 7.B 8.①作者自嘲只“去过”西部,而未能“去过”更多的地方。
②作者庆幸见到近乎礼遇的西部霞光。
③作者熟知和依恋霞光映照下的西部性格。 9.①三者各有其道:西部霞光激烈动荡,具有暴烈和戏剧性;西部的沙漠和丹霞地貌,壮丽崇高;西部人的性格构成是幽暗与热烈共存、闷沌与激烈并具。
②三者相互联系:西部的气候条件生成霞光;霞光映照在沙丘山崖上,尤其壮观;西部人的性格是长空和大地共同雕塑而成的。
【答案】
10.BEG
11.A
12.D
13.(1)将帅在士卒尚未亲附之时就处罚,他们就会不服从;如果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受到处罚仍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
(2)这大概就是预先料想到人情一定不是为恶的,难道不是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吗?
14.①实施严峻的刑法需要以能加恩义为基础,否则很难成功;
②爱要施于先,威要施于后,顺序不可颠倒;
③把赤诚的心交存给天下,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杀戮。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在作战中,要使士卒在与敌人遭遇时,敢于奋勇前进而不敢后退,而对于畏敌后退一步的,必须用重刑加以惩处,这样就可以打胜仗。诚如《司马法》所说:“惩罚罪过要就地执行,不移动到其他地方。”
隋朝时期,大将杨素治军严整,他的部队如有违犯军令的人,立即处斩,而绝不宽容。每当将要对敌交战之时,他就搜求犯有过失的士卒而立即杀掉,被杀的人多者一次上百人,少者也不下十数人。鲜血流遍帐前,而杨素却谈笑风生,若无其事。到了与敌对阵交战之时,他先令三百人进击敌人,若能攻陷敌阵也就罢了,如果不能冲破敌阵而活着回来的,不论多少都全部杀掉。然后又派二三百人再去进攻,对于不能陷阵而生还者仍如旧法全部杀掉。将士们因此而震惧,人人抱定必死之志奋勇杀敌,所以每战都能获胜。
材料二:
太宗说:“严刑峻法使大家害怕我却不害怕敌人,我对此十分困惑。当初光武帝凭借一支孤立无助的军队抵抗王莽的百万兵众,并没有刑法摆在士兵面前,这是什么原因呢?”
李靖说:“兵家的胜败,情况各不相同,不可以根据一件事来推断(所有的情况)。就像陈胜、吴广使秦国军队失败,难道陈胜、吴广能对秦施加刑法吗?光武的崛起,只不过是顺应了人们怨恨王莽的心意罢了,更何况加之王寻、王邑不懂得兵法,只不过是夸耀人多,所以从此败落。我探究《孙子》中所说的:‘将帅在士卒尚未亲附之时就处罚,他们就会不服从;如果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受到处罚仍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这句话说的是大多都要先用恩义结交兵士,然后才可以实施严峻的刑法。如果没有施加恩义而只是使用严峻的刑法,很少有能够成功的。”
太宗说:“《尚书》上说:‘威胜于爱,事情就可以成功;爱胜于威,事情就不可以成功。’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李靖说:“爱要施于先,威要施于后,而不可与此相反。如果威施于前,爱施于后来补救,那么对于事情就没有什么好处了。《尚书》是用来告诫人们要终生谨慎戒备,并不是用来告诫人们要谋划于事情的开始。所以《孙子》所传授的方法永世不变。”
太宗说:“你平定萧铣,各位将领都想登记前朝官员(财物)来赏赐士卒,只有你不愿这样做,由此可以解释蒯通不被汉杀戮的原因,不久江汉归顺。我因此想到古人有句话说:‘文能使大家依附,武能够威慑敌人。’大概说的就是你吧?”
李靖说:“汉光武平定赤眉军,进入敌人军营探查他们的行踪,敌人说:‘萧王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怎么能不让别人忠诚)。’这大概就是预先料想到人情一定不是为恶的,难道不是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吗?我不久前讨伐突厥,统领异族和汉族的兵众,出塞千里,不曾杀戮一扬千,斩杀一个商人,把赤诚的心交存给天下罢了。陛下误听,没有按照次序来提拔臣下,如果用文武双全(来评价我),怎么敢当呢?”
【答案】15.D 16.①诗歌三、四句中,美人和下雨都代指理想、愿望,现实中却得不到实现;②承接第二句中“自己的志趣与他人有别”之意,说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③引出下句在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坚定自己志向的人生选择。
17.【答案】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答案】18.A:彬彬有礼
B: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19.序号②修改为“如果内在修养好,外化出来的声音就不会低俗”。
序号③修改为“在说话的音量上尤其明显”。
序号④修改为“即便近在咫尺,也喊得震天响”。 20.甲:讲的是场合问题
乙:《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代表 21.示例一:我认为是语意未尽。华大妈的话语中,既有对康大叔的感激,又有对康大叔的畏惧,也有不知如何表达的局促。符合她当时复杂的心情,也符合人物形象?
示例二:我认为是话语中断。康大叔抢话打断华大妈的话,与上文他打断驼背五少爷的话相呼应,体现了康大叔盛气凌人,随意插别人话的性格特征。 22.①“嚷”和“喊”都有大声叫喊的意思,但“嚷”更侧重于表现出声音大且杂乱无章的特点,符合康大叔此时粗俗、霸道的形象。
②而“喊”则更倒重于表现出声音大且有一定方向性的特点,缺乏“嚷”所蕴含的杂乱和粗鲁感。因此,原文中的“嚷”更能准确表现出康大叔此时的神态和语气。
23.【答案】例文:
硬核之国,是我们的底气
底气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民心民气撑起来的。“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中华民族有个好传统,国家越是有压力、有困难的时候,越是人心聚在一起的时候。1964年,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写了一个关于大庆石油会战的报告,上面说到,“民气主要是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强心。一个国家有了民气,就能傲视和排除多重困难,不屈服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说:“我唯一的遗憾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这动人的话语,正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声。当代中国青年的底气靠什么来托底?最重要的是靠民心、民气。当今的中国,民气高涨、民心凝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民心民气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爆发出“冲开绝壁夺隘而出”的力量来。
底气不是“夸”出来的,而是国力国运托起来的。中国是个大国,大国自有大国的气派;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明底蕴就是它的底气;中国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它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起点风浪算不了什么。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建党百年来所积聚起来的经济韧性强劲有力,回旋空间很大。展望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这是中国以及当代青年大踏步向前的底气所在。
底气不是“掉”下来的,而是制度体制形成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好路子,这条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中国的制度体制可以一声号令、令行禁止,一方有难、八方出手,可以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这是中国独特制度安排和设计的结果。有这样的国,这样的体制支撑,当代青年岂能无底气?
底气不是“冒”出来的,而是道义时势赋予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今世界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开放,时代潮流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样化。中国的发展理念、治理思路、政策措施都走在顺应时代潮流的阳光大道上,代表人类发展的未来和方向,符合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诸如深化改革开放、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等,中国就是想让大家都好,也愿意让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这是一种世界情怀,是大格局、大境界和大自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与势、道与义都站在中国这一边,这一点会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彰显。
底气,不是表现在嗓门高、脾气大和口气粗上,更不是表现在狂妄、耍横和傲慢上,而是表现在一种骨气、硬气和勇气上,更是表现在不忧、不惑和不惧的态度和气势上。“狭路相逢勇者胜。”底气,让中国航船劈波斩浪;底气让当代青年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