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科技之光基础巩固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科技之光基础巩固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1 19: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科技之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犹豫(yù)    两栖(qī)   龟裂(jūn)   草长莺飞(yīng)
B.农谚(yàn)   骨骼(luò)   粗糙(zāo)   销声匿迹(nì)
C.海棠(tánɡ)   翩然(piān)  山麓(mí)   海枯石烂(làn)
D.沼泽(zhǎo)  雾霾(mái)   追溯(sù)    天衣无缝(fé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悬姝  沙砾  陨石  周而复始
B.弥漫  瞄准  迁徙  悬崖绝壁
C.睹注  腐蚀  潮汐  花香鸟语
D.维幕  盘旋  凋零  偷偷摸摸
3.依次填入下面段落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冻僵吗 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    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
C.延续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动  保存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B.科技发明和人力资本会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
C.本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以“文明相容、民心相通”为主题的金砖国家文化节已经在厦门正式启动。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刻苦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求名牌,用昂贵的香水、手机……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6.下列语句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薇说:“老师,我的小手绢你怎么还不给我洗干净!”
B.李明不小心踩了方军一脚,李明马上表示歉意。方军说:“没关系,你不是有意的。”
C.营业员说:“你太矮了!这里的衣服都不适合你。”
D.郑咏向别人介绍说:“王老师知识渊博,上课旁征博引,信口开河,精彩极了。”
7.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0分)
  材料一 低碳,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 关于“不同人群对低碳生活”的调查(共1000人)
低碳理念 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
初中学生 85% 65% 50%
做工人员 75% 70% 65%
退休老人 50% 85% 90%
(1)从材料一中提取:什么叫“低碳生活” (3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通过自己的观察,任选一个角度,得出一点感受或结论。答题格式是“因为……,所以……”。(3分)
(3)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宣言书》的开头,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句式,将横线处补充完整。(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同)(4分)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也是一种自觉行动。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        。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16分)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4分)
9.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4分)
10.第2段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
11.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了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6分)
VR/AR技术“助力”舌尖上的安全
①当人们对早些年的三聚氰胺、苏丹红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大米遭镉污染”“脚臭盐”又出来考验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向来就没有走出过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该如何保持对食品的辨识度 就让VR/AR技术来“助力”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②虚拟现实技术(VR)与增强现实技术(AR)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的热点,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简单来说,VR技术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实现一种人们可以通过视听触嗅等手段感受到的虚拟幻境,即把人的意识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AR技术即看到的场景和人物一部分是真的,一部分是假的,把虚拟的信息带入现实世界中。VR讲究的是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而AR讲究的是现实世界的叠加虚拟世界,实现“虚实结合”,其难度远大于VR。
③VR/AR走进展会。通常消费者很少有机会去了解食品生产的过程,因此会对食品安全一直持怀疑态度。VR技术的工作就是帮助那些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找回对食品的信任。目前,很多展会上的企业都会专门开辟“食品安全VR展示体验区”,这种体验区也成为各地举办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的一个重要展区。消费者可以通过VR虚拟视频对企业的食品生产线进行的全方位、全流程的展示,来了解食品生产的全过程,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例如,在VR体验区,人们可以通过VR头显进入“无人蒸饺工厂”,一探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无人化自动生产线,看看蒸饺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和面、做饺皮、放饺馅”,片刻,一个个精美的饺子就被生产出来了。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VR头显就像一面“魔镜”,能把你带进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些新技术不仅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同时还能向人们传播食品安全知识。
④VR/AR走进校园。在昆明,同学们通过VR/AR的技术方式,一边玩一边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在“VR安心厨房——食品安全体验区”,同学们佩戴VR设备后,眼前就出现了真实的家庭生活场景,可以在里面做菜。通过实践,同学们知道了要保持手的干净,生熟要分开;在“AR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可追溯体验区”,同学们只要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几只小动物就出现了,接下来要依次给小动物喂食、打疫苗、送进屠宰场,让它最终成为食物,绘画生动,流程科学,一玩就上手,一学就能了解食品生产的全过程。
⑤在福州市的4所小学里,VR/AR形式的体验让食品安全教育更高效。学校以儿童食品安全移动体验营的模式进行,分为食品可追溯、营养膳食、食品安全、综合体验等主题体验区。在体验区内,学生们通过VR技术模拟厨房场景,学习菜品搭配与油盐食用等厨房食品安全知识;还可以通过AR技术了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以及食品可追溯对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作用。
⑥食品安全检查的培训,有专门为学生开设的VR培训课程,学生能接受与食品安全检查员相同的职业培训。学生戴上VR头显,仿佛置身于食品制作中心,模拟安全检查的操作流程。充满沉浸感的VR课堂为学生创造了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也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更好的“实践”经验。
12.选文第②段加点词“日新月异”在文中的意思是 。(4分)
13.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4分)
14.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5.选文第③段加点词“重要”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4分)
三、写作(40分)
16.请以“身边的科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1.A(B“骼”应读gé,“糙”应读cāo;C“麓”应读lù;D“缝”应读fèng)
2.B(A悬姝—悬殊;C睹注—赌注;D维幕—帷幕)
3.C
4.C(A两面对一面,应把“能否”删去;B缺宾语,句末加“发展”;D语义重复,应把“否则”或“不刻苦学习,”删去)
5.A(B删去顿号;C句号放引号里面;D删去省略号)
6.B
7.(1)在生活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的方式。(2)因为在低碳生活习惯方面,初中学生所占比例大大低于做工人员和退休老人,所以初中学生应该加强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3)示例: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 也是一种环保理念
8.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9.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10.“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冬天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温和,春天反而更寒冷。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关于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近海地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
12.VR/AR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进步非常快
13.由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出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VR/AR技术在辨识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及作用;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消费者可以通过VR虚拟视频来了解企业食品生产的全过程,感受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以及VR技术的神奇。
15.“重要”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句中说明“食品安全VR展示体验区”在各地很多展会上成为企业举办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的一个主要展区,而不是一般展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6.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