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情趣理趣 基础巩固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情趣理趣 基础巩固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1 20:0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情趣理趣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一、积累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矜、寡(jīn)   大庇(bì)   突兀(wù)   讲信修睦(mù)
B.骈死(pián)   塘坳(ào)   冰辙(zhé)   教学相长(zhǎng)
C.槽枥(lì)    布衾(qīn)   丧乱(sāng)  选贤与能(yǔ)
D.挂罥(juàn)   鲦鱼(tiáo)  伐薪(xīn)   两鬓苍苍(bì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许)
B.讲信修睦(培养)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D.请循其本(追溯)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  B.选贤与能
C.一食或尽粟一石  D.学学半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男有分,女有归   B.大道之行也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虽有嘉肴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名为鲲  武陵人捕鱼为业
B.才美不外见  见渔人
C.安知鱼之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不知其旨也  其真无马邪
6.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4)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
(6)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用“        ,        ”表现自己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7.《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自孔子以来,我们民族就形成了“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和”是孔子思想中占有终极地位的概念,孔子追求的社会乃是以“和”为本质,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各守其位的和谐社会。(6分)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人际之和”“国家之和”“天人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方面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3分)
(2)陈磊同学准备参加“以和为贵”系列活动之一的演讲比赛,为了印证“和而不同”,他在演讲词中列出了下列语句,请你帮他找出其中不适合的一句(  )(3分)
A.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B.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分)
9.品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结合诗人生平和自己的理解,揣摩诗人叹息的内容。(写出两点即可)(2分)
(二)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①乎四体②,形③乎动静。端而言④,蝡而动⑤,一可以为法则⑥。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布:表现。②四体:四肢。③形:体现。④端而言:说话语意精深。⑤蝡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蝡,虫子的活动。⑥法则:榜样。
1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3分)
(1)教然后知困(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3)一可以为法则(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12.甲文拿“嘉肴”与“至道”类比,以突出             ;乙文运用    的写作手法,指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不同。(2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 ”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选自《商汤见伊尹》)
【注释】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1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断一处)(2分)
(1)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彭 氏 之 子 半 道 而 问 曰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执策而临之(    )
(3)是子不欲吾善也(    )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君将何之
16.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 (2分)
(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7~19题。(9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 ”言终,谏书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释】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盗窃乱贼而不作(    )
(2)上常临镜(    )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19.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3分)
三、作文(40分)
20.题目:书中的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B(A“矜”应读guān;C“与”应读jǔ;D“鬓”应读bìn)
2.A(“或”应解释为“有时”)
3.C(A“冥”同“溟”;B“与”同“举”;D第一个“学”同“敩”)
4.D(D古今意思都是美味的食物。A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B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C古义:造反害人的事。今义:偷东西的人)
5.C(C哪里,怎么。A叫作/作为;B同“现”/看见;D代词,它的/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6.(1)禅房花木深 潭影空人心 (2)浮云游子意 (3)如闻泣幽咽 (4)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5)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6)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7.(1)示例一:人际之和。人与人之间应相互信任、理解、相互关爱。示例二:国家之和。国与国之间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交流与合作。示例三:天人之和: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2)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河流,形容心胸宽广,能包容一切。这句话突出的是为人要宽容、心胸要宽广等,不能印证“和而不同”的观点)
8.①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②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9.①叹息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②叹息自己一生奔波,到老却一事无成;③叹息自己怀抱远大理想,却无力改变家庭和国家的命运;④叹息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答出两点即可)
10.(1)困惑 (2)自我勉励 (3)全,都
11.(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2)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12.亲身学习实践的重要意义 对比
  【附译文】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牢记在心里,表现在举止上,体现在符合礼仪的行动上。(君子)说话语意精深,举止文雅,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13.(1)食之/不能尽其材 (2)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
14.(1)方法 (2)面对 (3)好
15.(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您这是要去哪里
16.甲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乙文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
  【附译文】
  从前商汤将要去见伊尹,让彭家的儿子来驾车。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 ”商汤答道:“我将要去见伊尹。”彭家的儿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全天下中的一个普通的百姓。如果您想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来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商汤说:“这不像你知道的那样。如果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个)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不想让我好啊!”(商汤)于是叫彭家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17.(1)兴起 (2)面对
18.(1)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19.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附译文】
  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涉及名誉权势。等到担任宰相后,(他的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后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近侍说:“韩休知道不知道 ”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不很高兴。左右的近侍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 ”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
20.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单元闯关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