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考试范围:八年级下册全册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潺潺(chán) 农谚 鲜有人迹(xiān) 豁然开朗
B.鲲鹏(kūn) 犹豫 黄发垂髫(tiáo) 不修边幅
C.怒号(háo) 朦胧 接踵而至(zhǒng) 顺息万变
D.旺相(xiànɡ) 缥缈 八分有奇(jī) 信守偌言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位同学的演讲稿,观点明确,结构严谨,除了举例不恰当外,真可谓天衣无缝。
B.听导游讲,白族人素有烤茶待客的风俗习惯,因一般要冲水三道,顾名思义取名三道茶。
C.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D.这个自称哲学家的人名副其实,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在演讲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D.《庄子》亦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间, ;冬日观雪,雪意正浓,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校园里到处都是读书声,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将“歌声”改为“歌曲”)
B.《今日说法》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内容新颖和风格独特造成的。(把“造成的”去掉)
C.只要提到元曲,张敏经常会大谈特谈马致远,因为她非常崇拜这位古代文学家,几乎能背诵马致远的每一首曲。(改“经常”为“就”)
D.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6.下列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你对一位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给我介绍介绍好吗 ”
B.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 ”
C.同学邀你到他家里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D.你对深夜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0分)
(1)蒹葭萋萋, 。(《蒹葭》)
(2) ,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3) ,悠悠我心。 (《子衿》)
(4)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窈窕淑女, 。(《关雎》)
(6)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的诗句是“ , ”。
(8)《卖炭翁》中“ , ”两句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
二、阅读(42分)
(一)(16分)
郭 先 生
李 亮
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初小的郭先生。
②那时候,我们管老师叫先生。郭先生个子稍高,身强力壮。笑的时候,右腮高高地隆起来,显得特别有趣。不过,没过多久我便发现,他有很多地方叫人不满意。
③第一,他留着偏分头。那时候,清漳河边的孩子们,都是在脑袋前坡上留柿饼大的一撇长发。而一旦长大成人,就都剃成光葫芦和尚头。郭先生分明是成年人了,偏要如此另类。第二,他在校园的墙上画了好几幅画,画上的孩子们有的在写字,有的在除草,有的在灭蝗虫,有的在站岗放哨,可没有一个画的是我。第三,他教我们唱歌,唱《七杯茶》。我全会唱,可他一回也没让我独唱过。再就是我嫌他不会笑,笑起来,为啥只有右腮隆起来呢
④有了这四条理由,课堂上,我就搞些小动作,故意惹他不高兴。
⑤有一次,就要下课了,我却尖着嗓子喊:“报告!我要撒尿。”郭先生右腮隆着一笑,说:“现在就下课。不过,我问件事,谁愿意到沙河村去送封信 ”
⑥童年时代,出村可好玩了,跟出国似的,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轮到我。
⑦同桌李秋廷高高举着手说:“我去我去,我知道路,我姥姥就是沙河村的。”
⑧郭先生说:“光你一个人去不行,还得找个人做伴儿。”大家又是一窝蜂地抢着去。
⑨我因受了感染,也冒一句:“我去!”
⑩兴许我的话慢了半拍,郭先生听得反而更真。他当即指定我说:“好!就叫李亮一同去!”
那封信是用麻头纸写的,扭叠成一个“6”字形。
郭先生把信装进我的衣兜时说:“信一送到,就快回来,不要在路上贪玩!”他还亲切地抚摸了一下我的头顶。那手掌硬硬的,似乎长满了老茧。
我第一次觉得很光彩,更觉自豪。
在路上,我们见到用木头独轮车推着送公粮的人,还看到几峰驮东西的骆驼,比马还大。
信,送给了沙河村小学的江先生。见面才知道,江先生是一个女子,留着长长的两条辫子,又黑又亮,辫梢上束着红头绳。这当然是又一次大开眼界,我才知道,闺女家也能当先生!
我们早早跑回学校来了。看到我们俩安全返回,郭先生再次摸摸我们的头,以示表扬。
从此,课堂上我再也没有捣乱过。
郭先生在黑板上写了很大的字教我们:“我们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他的声音很洪亮,很有感情。我忽然觉得,他的偏分头漂亮起来了。而校园墙上画的孩子,也一个个像我了。
有一次上课,郭先生点我起来单独唱歌。我唱了一首《大烟袋》,是骂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的。郭先生直夸我唱得好。写字描红,他编了四句歌:“村东有只狗,进村乱下口。大家齐动手,打跑这只狗!”我知道这只狗指日本侵略军,因为日本在我国东边。郭先生夸我聪明。
后来,日本侵略军对太行山“扫荡”得紧了,郭先生就报名参了军。
我们把他送出村外。他胸前戴着大红花,骑马走过石拱小桥,扭回头来向我们告别。他仍然带着那独特的笑,右腮隆起来。我忽然觉得,这个笑容很美。
郭先生走后,沙河村小学的江先生,调到了我们学校。
郭先生常有信写给江先生,所以我们知道,他在前方作战很勇敢。在一次拼刺刀中,他拼死三个日本侵略军,立了大功。
第三年初夏,又到了满山翠绿的时节,我到江先生屋子里交作业本。
她的墙上,新挂起一张军人照片,一看就是郭先生,头戴八路军帽,胸前佩戴着一朵大红花,右腮微微隆着,在笑。
我高兴地问:“郭先生现在在哪里 ”
江先生好像没有听见,把脸扭到一边。我继续看着郭先生,还调皮地吹了一下那相框上围着的黑纱……
第二天,村里的长辈悄悄地告诉我黑纱的含义。原来,郭先生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了!
我心里像猛地被捅了一刀子。我跑到村外的小河边,抱住一棵桑树,大哭了一场。
泪水洒进小河,小河里溅起波浪。在波浪里,我好像还看见郭先生那右腮微微隆起的笑容。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9月23日,有删改)
8.文章赞扬郭先生,为什么第③段却写了他四个叫人不满意的地方 (4分)
9.郭先生是一位有着怎样品质的人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说明。(4分)
10.点评是对文章有特色的地方进行评价。请参照例句,点评文末画波浪线的语句。(4分)
例句:郭先生个子稍高,身强力壮。笑的时候,右腮高高地隆起来,显得特别有趣。
点评:前一句为外貌描写,个高身壮,给读者留下整体印象,为后文拼死三个日子鬼子埋下伏笔;后一句属神态描写,突出“右腮”,与下文呼应,人物形象也更鲜明。
语句:泪水洒进小河,小河里溅起波浪。在波浪里,我好像还看见郭先生那右腮微微隆起的笑容。
11.本文除了塑造郭先生的形象,还写了江先生。请说说江先生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4分)
(二)(15分)
通往太空的电梯
①太空电梯由五个部分组成:基座、缆绳、电梯舱、空间站和平衡锤。
②太空电梯的建造原理结合了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建造太空电梯时,缆绳的一端连接地球赤道上的基座,绳子的另一端是位于地球静止轨道的空间站。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空间站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与地球同步),即空间站相对地球静止;卫星所受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空间站既不飞离地球,也不落回地球,缆绳就被固定下来了。
③地球静止轨道的高度是固定的,为赤道上空约3.6万千米。实际上,为了保证整条缆绳加太空站的稳定,整个体系的重心要放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但缆绳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我们要加一个重物,放在整个体系的后方,即它的位置高于空间站(地球静止轨道高度),这个重物被称为平衡锤。
④建造太空电梯的设想虽然已出现了近百年,它的原理也很简单,但是却一直没有真的实现,建造的关键就在缆线身上。
⑤建造长数万千米的太空电梯缆线所用的材料必须非常轻盈、非常结实,材料成本也很便宜才行。人类技术发展至今日,能达到如此标准的材料屈指可数,最有希望使用的材料是碳纳米管。按照现在的技术,我们可能需要700万千克的碳纳米管来制造电梯缆线。
⑥然而还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现在的技术无法制造出那么多的碳纳米管电缆;二是材料还不够轻。而且,缆线材料需要面对宇宙辐射、大气腐蚀、太空垃圾等,这些都是在建造太空电梯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⑦另外,研究人员还需解决电梯升降的动力问题。我们无法用电提供升降舱所需的能量,因为长度的关系,整个导线电阻巨大。对此,有人提出了用激光发射助推的方法。在升降舱的底部安装太阳能板,然后在地面上用激光照射它,用激光提供能量,但是电梯升得越高,抵达的光线就越少。与此同时,太阳的光线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越来越强,所以,在升降舱添加一些朝上的太阳能板会更有优势。
⑧2018年9月22日,随着一声巨响,H-IIB型运载火箭(日本大型运载火箭)从地面升空,开始了为期5天的国际空间站之旅。该火箭携带了两颗边长为10厘米的小型立方体卫星,两颗卫星间通过一根10米长的钢缆连接。在缆绳上,研究人员将尝试利用电机驱动一个模拟电梯升降舱的盒子,使其在缆绳上来回移动。
⑨如果有一天太空电梯成为现实,它将是一种比火箭便宜得多的太空运输工具。目前运载火箭总重的90%是燃料,5%是船体,最后的5%才是宇航员、卫星和其他有效的载荷。与消耗的大量燃料相比,有效的载荷太少了,火箭的效率太低。目前的行情是:每运送1千克载荷进入太空就要花费2万美元。太空电梯就不同了,升降舱可以在下降时回收上升过程所积累的能量(势能),而且可以借助太阳能提供动力。因此,它的效率远比火箭高。
⑩由于太空电梯是同步绕地球转动的,因此只要将飞船运送到空间站,轻轻放出,飞船就会获得摆脱地球引力的速度。太空电梯一旦建成,将有效解决火箭发射成本高的问题。
另外,日本的研究人员介绍,他们计划设计的电梯舱可以在7.5天内以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将30名乘客运送到距地球3.5万千米的空间站,而且由于太空电梯的成本较低,普通人也可以到空间站,观看太空景色。
(选自《科学之谜》)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是( )(3分)
A.建造太空电梯的设想已出现了近百年,却一直没有真的实现,关键在缆线身上。
B.建造长数万千米的太空电梯缆线所用的材料必须非常轻盈、非常结实,材料成本也很便宜才行。
C.按照现在的技术,我们需要700万千克的碳纳米管来制造太空电梯缆线。
D.缆线材料还需要面对宇宙辐射、大气腐蚀、太空垃圾等,这些都是在建造太空电梯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13.太空电梯有哪些优点 (4分)
14.请简述太空电梯的建造原理。(4分)
15.为什么建造太空电梯的原理很简单,却一直没有真的实现 (4分)
(三)(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 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选自《汉书》)
【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食之不能尽其材( )
(3)济济多士( )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
18.甲、乙两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三、作文(50分)
19.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1)请以“站在 的门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生活处处有风景。绿水青山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行为是一道风景,大国工匠的身影是一道风景,我们埋头苦学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请以“这一道美丽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B(A“鲜”应读xiǎn;C“顺”应为“瞬”;D“偌”应为“诺”)
2.B(A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演讲稿“举例不恰当”不能说“找不出破绽或漏洞”,“天衣无缝”用在这里不恰当。C 大彻大悟:指彻底觉悟或醒悟。用在这里不恰当。D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与实际一致、相符合。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D(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4.B(通读各句,选段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青芜如毯”与“绿茵遍野”相照应,“雨”和“千缕缤纷”相照应,“秋花”与“红叶清风”照应,“冬雪”与“玉田琼屋”“洁白”相照应,所以选择B)
5.D(D语序不当,“把校运会”和“可以”顺序颠倒了,应该把“可以”移到“提议”后)
6.A (B反问语气不合适;C“寒舍”用作对自己家的称呼;D应该采用委婉的方式劝阻)
7.(1)白露未晞 (2)无意苦争春 (3)青青子衿 (4)潭影空人心 (5)君子好逑 (6)青树翠蔓 (7)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8)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8.与下文照应,引起对郭先生美好品质的叙写;欲扬先抑,更能凸显人物的精神面貌;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故事更加充实、真实。
9.热爱祖国,不但教育学生反抗日本侵略军,而且参军打日本侵略军,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善于教育鼓励学生,利用描红编四句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性情温和,“我”故意捣乱时,他只是笑笑并派“我”与同伴送信;面对敌人时勇敢无畏,拼刺刀拼死三个日本侵略军。
10.示例:“泪水洒进小河,小河里溅起波浪”,用夸张手法突出“我”在得知郭先生牺牲后内心巨大的波澜。“在波浪里,我好像还看见郭先生那右腮微微隆起的笑容”,运用联想,凸显郭先生的音容笑貌,精神永存;给人言尽意无穷,余音绕梁的感受。
11.有了江先生,才有送信情节,才有郭先生在前方作战勇敢,拼死三个日本侵略军立大功与牺牲等内容;江先生这个人物对情节有着重要的补白填充作用,充实了故事的内容;江先生作为了解郭先生的另一个途径,丰富了郭先生的形象。
12.C(第⑤段中“按照现在的技术,我们可能需要700万千克的碳纳米管来制造电梯缆线”)
13.太空电梯是一种比火箭便宜得多的太空运输工具,成本低,效率远比火箭高。
14.建造太空电梯时,结合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将缆绳的一端连接地球赤道上的基座,另一端是位于地球静止轨道的空间站;利用卫星所受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缆绳就被固定下来了,为了保证整条缆绳加太空站的稳定,要在整个体系的后方加一个平衡锤。这样就建成了太空电梯。(意思对即可)
15.(1)关键在缆线身上。①人类技术发展至今日,能达到太空电梯缆线所用标准的材料屈指可数。②最有希望使用的材料是碳纳米管,现在的技术无法制造出那么多的碳纳米管电缆。③材料还不够轻,而且,缆线材料需要面对宇宙辐射、大气腐蚀、太空垃圾等。(2)研究人员还需解决电梯升降的动力问题,我们无法用电提供升降舱所需的能量,因为长度的关系,整个导线电阻巨大。
16.(1)同“饲”,喂 (2)才能、才干 (3)众多的样子
17.(1)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
18.示例: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如甲文以千里马比喻为统治者效力的人才,以伯乐比喻识才之人,以食马者和策马者比喻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结论充分表现了伯乐的重要性,寄寓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这一现象的愤慨之情。乙文以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充分表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寄寓了作者对人才的爱惜之情。
【附译文】
《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文王才能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邑,也必定存在忠信的人。”这些都不是虚假的话。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能固守边境呢 大概是因为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19.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