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1 16:4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竹 石
郑燮(清)
10 古诗三首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
目标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诗》《石灰吟》,两首诗都是诗言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诗言志的古诗。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作者简介
故事简介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初读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读着“竹石”这个诗题,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呢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
诗句意思: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这个“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咬”字会使读者想象竹根盘绕的模样,想象竹牢牢扎根在山石间的情景。你还能想到其他词来形容吗 (如抓、攀等)
咬和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充分表现竹子矢志不渝的刚毅性格。
“破岩”是什么
表明竹子生存条件恶劣
,显示它的生命力顽强。
暗喻作者坚守人生宗旨不改变。
文学
鉴赏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
坚韧不拔
文学
鉴赏
 把一、二两句诗连起来读,你又读懂了什么
竹子虽然生活在艰险、贫瘠的地方,但它依然坚强地生长着,让人佩服。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劲拔,
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诗句
意思:
写出恶势力之甚
从千磨万击中你体会到什么?
文学
鉴赏
东西南北风喻指
经受的所有磨难
坚劲又是一种什么精神?
挺拔有力、
威武挺立。
文学
鉴赏
坚强不屈、
坚韧不拔
任字写出了竹子的什么?
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文学
鉴赏
读着这样的竹子,你对它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肃然起敬
文学
鉴赏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小结
诗人仅仅是赞美竹子吗?
不是,诗人赞美竹子的目的是表达自己
的志向与心愿,并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
含蓄地表达他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
文学
鉴赏
作业设计
《马诗》描绘了苍茫辽阔的画面,表现了
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灰吟》通过赞颂石灰__________的品质,
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石》描写了竹子扎根于_____________
的形象,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