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2 10: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1节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法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拓展 2、5、7
五年高考
1.★★(2024江苏,7,2分)有同学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B.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C.用吸水纸引流使0.3 g/mL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
2.★★创新考·仙人掌茎内部和外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024山东,4,2分)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3.★★★(2023重庆,7,3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和表中试剂探究了透析袋的透性。当a为①、b为⑤,袋内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当a为②、b为③,水浴(55 ℃)后透析袋内、外均不出现砖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试剂
①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 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③ 斐林试剂
④ 淀粉酶溶液
⑤ 碘溶液(棕红色)
A.若a为①+②、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外最终会出现砖红色
B.若a为①+②、b为⑤,透析袋外的溶液最终会出现蓝色
C.若a为①+④、b为⑤,透析袋内的溶液最终会出现棕红色
D.若a为①+④、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内最终会出现砖红色
4.★★★(2021湖北,11,2分)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NaCl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5.★★★★(2022湖南,10,2分)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 mol/L
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若将该菌先65 ℃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三年模拟
6.(2025届河北衡水中学二测,5)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S1为0.3 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等单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
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D.若不加入酶,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等于S2溶液浓度
7.★★★新情境·凸型质壁分离和凹型质壁分离(2025届海南一诊,4)用对细胞膜和细胞壁吸附力强的Ca2+溶液作分离液,则出现凹型质壁分离如图甲所示;用吸附力弱的K+和Na+溶液作分离液,则出现凸型质壁分离如图乙所示。通常在细胞浸入分离液的初期会出现凹型分离,随时间推移,最后整个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的部分)呈凸型分离状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质壁分离前相比,乙细胞质壁分离后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减弱
B.甲细胞形成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C.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出现图甲的凹型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D.一定浓度的Ca2+溶液中,细胞先出现凸型质壁分离,后出现凹型质壁分离
第2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五年高考
1.★★(2024江西,2,2分)营养物质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依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方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
方式 细胞外 相对浓度 细胞内 相对浓度 需要 提供能量 需要 转运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A.甲为主动运输  B.乙为协助扩散
C.丙为胞吞作用  D.丁为自由扩散
2.★★(2023全国甲,1,6分)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3.★★(2022湖北,4,2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AgNO3)可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膨胀
B.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不会变小
C.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膨胀
D.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变小
4.★★★(2024山东,1,2分)植物细胞被感染后产生的环核苷酸结合并打开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导致H2O2含量升高进而对细胞造成伤害;细胞膜上的受体激酶BAK1被油菜素内酯活化后关闭上述Ca2+通道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核苷酸与Ca2+均可结合Ca2+通道蛋白
B.维持细胞Ca2+浓度的内低外高需消耗能量
C.Ca2+作为信号分子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
D.油菜素内酯可使BAK1缺失的被感染细胞内H2O2含量降低
5.★★★(2023福建,14,4分)肌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将引起肌收缩。静息状态下,肌细胞质基质Ca2+浓度极低,此时胞内Ca2+主要存储于肌质网中(一种特殊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存在一种Ca2+载体,能催化水解ATP实现Ca2+逆浓度跨膜运输。该载体转运过程中的两个状态(E1和E2)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载体对Ca2+的转运过程利用了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
B.E2中该载体通过构象变化向细胞质基质运输Ca2+导致肌收缩
C.若该载体数量不足或功能减弱可导致肌收缩的停止发生异常
D.随着待转运Ca2+浓度的增加,该载体的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
三年模拟
6.★(2025届陕西西安中学二测,5)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有3种途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如图是各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的模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也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而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C.主动运输过程中溶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载体蛋白既能够参与协助扩散,又能够参与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能参与协助扩散
7.★★(2025届四川绵阳一诊,4)科学家麦金农和阿格雷于2003年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源于麦金农解析了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阿格雷成功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证实了水通道蛋白的存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破坏了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空间结构会影响钾离子的运输
B.钾离子通道蛋白运输钾离子的过程中,其自身构象要发生改变
C.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水通道蛋白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D.水通道蛋白在转运水分子时,不需与通道蛋白结合,直接通过
8.★★★(2024届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2)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多种转运蛋白,如ATP合酶、电子转运体、Pi转运体。如图为这三种转运蛋白发挥相应生理功能的示意图,其中膜间隙内的pH低于线粒体基质、膜间隙内的Pi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合酶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
B.电子转运体属于转运蛋白中的通道蛋白
C.Pi转运体可运输H+和Pi时,依然具有特异性
D.Pi转运体运输物质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9.★★★(2024届广东广州二模,18)葡萄的生长发育受水和氮素的影响。研究人员探究荒漠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光合特性及葡萄品质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表。
施氮量/(kg·hm-2) 0 150 300 450 600
可溶性糖/(mg·g-1) 235 253 273 233 229
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被土壤中的某些细菌分解成NH3,NH3再转化为N和N,通常以     方式进入植物根细胞。松土能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原因是                                        。
(2)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后叶片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从植物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3)表中,施氮量在      时葡萄可溶性糖的积累最多。若要进一步探究葡萄可溶性糖积累的最适施氮量,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题型突破 主动运输的类型
五年高考
1.★★(2024甘肃,2,3分)维持细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盐机制之一。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蛋白可将Na+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Na+水平(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时伴随着空间构象的改变
B.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可以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
C.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不影响Na+转运
D.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
2.★★★(2023湖北,15,2分)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肌收缩力下降
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三年模拟
3.★★(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联考,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由膜和物质本身的属性来决定。如图所示,a、b、c为三种主动运输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方式均需要能量,但直接能量来源各不相同
B.a中物质()跨膜运输的能量由物质()的浓度差提供
C.b方式运输物质时,载体蛋白磷酸化后结构和活性都将改变
D.由图判断,c方式转运物质时,转运蛋白构象不改变
4.★★★(2025届山西运城摸底,5)植物若要正常生存,就需要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通过维管组织分配到非光合组织中去。在此之前,需要先将蔗糖逆浓度转运至叶脉特定的细胞中,此过程需借助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B.质子泵的存在使细胞内外H+的浓度差得以维持
C.蔗糖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D.改变O2浓度会对植物细胞运输蔗糖的速率产生影响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第1节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考法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拓展 2、5、7
五年高考
1.★★(2024江苏,7,2分)有同学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B.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C.用吸水纸引流使0.3 g/mL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
答案 D 
2.★★创新考·仙人掌茎内部和外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024山东,4,2分)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答案 B 
3.★★★(2023重庆,7,3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和表中试剂探究了透析袋的透性。当a为①、b为⑤,袋内溶液逐渐变为蓝色;当a为②、b为③,水浴(55 ℃)后透析袋内、外均不出现砖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试剂
①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 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③ 斐林试剂
④ 淀粉酶溶液
⑤ 碘溶液(棕红色)
A.若a为①+②、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外最终会出现砖红色
B.若a为①+②、b为⑤,透析袋外的溶液最终会出现蓝色
C.若a为①+④、b为⑤,透析袋内的溶液最终会出现棕红色
D.若a为①+④、b为③,水浴后透析袋内最终会出现砖红色
答案 C 
4.★★★(2021湖北,11,2分)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NaCl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细胞膜对Na+和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Na+和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答案 B 
5.★★★★(2022湖南,10,2分)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 mol/L
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若将该菌先65 ℃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答案 A 
三年模拟
6.(2025届河北衡水中学二测,5)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S1为0.3 mol/L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等单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刚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中水分子从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
B.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D.若不加入酶,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等于S2溶液浓度
答案 D 
7.★★★新情境·凸型质壁分离和凹型质壁分离(2025届海南一诊,4)用对细胞膜和细胞壁吸附力强的Ca2+溶液作分离液,则出现凹型质壁分离如图甲所示;用吸附力弱的K+和Na+溶液作分离液,则出现凸型质壁分离如图乙所示。通常在细胞浸入分离液的初期会出现凹型分离,随时间推移,最后整个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的部分)呈凸型分离状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质壁分离前相比,乙细胞质壁分离后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减弱
B.甲细胞形成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C.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出现图甲的凹型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D.一定浓度的Ca2+溶液中,细胞先出现凸型质壁分离,后出现凹型质壁分离
答案 C 
第2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五年高考
1.★★(2024江西,2,2分)营养物质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依据表中信息,下列有关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方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
方式 细胞外 相对浓度 细胞内 相对浓度 需要 提供能量 需要 转运蛋白
甲 低 高 是 是
乙 高 低 否 是
丙 高 低 是 是
丁 高 低 否 否
A.甲为主动运输  B.乙为协助扩散
C.丙为胞吞作用  D.丁为自由扩散
答案 C 
2.★★(2023全国甲,1,6分)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 B 
3.★★(2022湖北,4,2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AgNO3)可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膨胀
B.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不会变小
C.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膨胀
D.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变小
答案 B 
4.★★★(2024山东,1,2分)植物细胞被感染后产生的环核苷酸结合并打开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蛋白,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导致H2O2含量升高进而对细胞造成伤害;细胞膜上的受体激酶BAK1被油菜素内酯活化后关闭上述Ca2+通道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核苷酸与Ca2+均可结合Ca2+通道蛋白
B.维持细胞Ca2+浓度的内低外高需消耗能量
C.Ca2+作为信号分子直接抑制H2O2的分解
D.油菜素内酯可使BAK1缺失的被感染细胞内H2O2含量降低
答案 B 
5.★★★(2023福建,14,4分)肌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将引起肌收缩。静息状态下,肌细胞质基质Ca2+浓度极低,此时胞内Ca2+主要存储于肌质网中(一种特殊的内质网)。肌质网膜上存在一种Ca2+载体,能催化水解ATP实现Ca2+逆浓度跨膜运输。该载体转运过程中的两个状态(E1和E2)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载体对Ca2+的转运过程利用了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
B.E2中该载体通过构象变化向细胞质基质运输Ca2+导致肌收缩
C.若该载体数量不足或功能减弱可导致肌收缩的停止发生异常
D.随着待转运Ca2+浓度的增加,该载体的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
答案 B 
三年模拟
6.★(2025届陕西西安中学二测,5)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有3种途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如图是各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的模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也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而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C.主动运输过程中溶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载体蛋白既能够参与协助扩散,又能够参与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能参与协助扩散
答案 C 
7.★★(2025届四川绵阳一诊,4)科学家麦金农和阿格雷于2003年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源于麦金农解析了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阿格雷成功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证实了水通道蛋白的存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破坏了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空间结构会影响钾离子的运输
B.钾离子通道蛋白运输钾离子的过程中,其自身构象要发生改变
C.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水通道蛋白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D.水通道蛋白在转运水分子时,不需与通道蛋白结合,直接通过
答案 B 
8.★★★(2024届安徽A10联盟最后一卷,2)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多种转运蛋白,如ATP合酶、电子转运体、Pi转运体。如图为这三种转运蛋白发挥相应生理功能的示意图,其中膜间隙内的pH低于线粒体基质、膜间隙内的Pi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合酶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
B.电子转运体属于转运蛋白中的通道蛋白
C.Pi转运体可运输H+和Pi时,依然具有特异性
D.Pi转运体运输物质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答案 B 
9.★★★(2024届广东广州二模,18)葡萄的生长发育受水和氮素的影响。研究人员探究荒漠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光合特性及葡萄品质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表。
施氮量/(kg·hm-2) 0 150 300 450 600
可溶性糖/(mg·g-1) 235 253 273 233 229
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被土壤中的某些细菌分解成NH3,NH3再转化为N和N,通常以     方式进入植物根细胞。松土能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原因是                                        。
(2)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后叶片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从植物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3)表中,施氮量在      时葡萄可溶性糖的积累最多。若要进一步探究葡萄可溶性糖积累的最适施氮量,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答案 (1)主动运输 松土能提高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植物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更多能量(,从而促进植物对氮肥的吸收) (2)氮肥施用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反应相关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 (3)300 kg·hm-2 在施氮量150~450 kg·hm-2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多组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收获后测定葡萄可溶性糖含量
题型突破 主动运输的类型
五年高考
1.★★(2024甘肃,2,3分)维持细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盐机制之一。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膜(或液泡膜)上的H+-ATP酶(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蛋白可将Na+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Na+水平(见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时伴随着空间构象的改变
B.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可以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
C.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不影响Na+转运
D.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
答案 C 
2.★★★(2023湖北,15,2分)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肌收缩力下降
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
答案 C 
三年模拟
3.★★(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联考,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由膜和物质本身的属性来决定。如图所示,a、b、c为三种主动运输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方式均需要能量,但直接能量来源各不相同
B.a中物质()跨膜运输的能量由物质()的浓度差提供
C.b方式运输物质时,载体蛋白磷酸化后结构和活性都将改变
D.由图判断,c方式转运物质时,转运蛋白构象不改变
答案 D 
4.★★★(2025届山西运城摸底,5)植物若要正常生存,就需要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通过维管组织分配到非光合组织中去。在此之前,需要先将蔗糖逆浓度转运至叶脉特定的细胞中,此过程需借助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B.质子泵的存在使细胞内外H+的浓度差得以维持
C.蔗糖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D.改变O2浓度会对植物细胞运输蔗糖的速率产生影响
答案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