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9章 基因的本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9章 基因的本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2 10: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第9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五年高考
1.★(2022海南,13,3分)某团队从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  )
材料及标记
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实 验 组 ① 未标记 15N标记
② 32P标记 35S标记
③ 3H标记 未标记
④ 35S标记 未标记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④和③
2.★(2021全国乙,5,6分)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3.★★新教材·加法原理(2024甘肃,5,3分)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关于证明蛋白质和核酸哪一种是遗传物质的系列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致死的S型菌株的DNA分子在小鼠体内可使R型活菌的相对性状从无致病性转化为有致病性
B.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自变量控制的“加法原理”,将“S型菌DNA+DNA酶”加入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结果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发现其DNA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自身原料和酶完成自我复制
D.烟草花叶病毒实验中,以病毒颗粒的RNA和蛋白质互为对照进行侵染,结果发现自变量RNA分子可使烟草出现花叶病斑性状
三年模拟
4.★★★(2025届湖南长郡中学月考,12)如图为肺炎链球菌不同品系间的转化,在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导致S型菌DNA氢键被破坏,因而断裂为多个较短的DNA片段
B.加入S型菌的DNA和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
C.S型菌中的capS进入R型菌,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D.capS基因控制多糖类荚膜的形成体现了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第2节 DNA的结构与复制
五年高考
1.★(2022重庆,4,2分)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  )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半保留复制
2.★★(2024浙江6月选考,9,2分)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B.双链DNA中T占比越高,DNA热变性温度越高
C.两条链之间的氢键形成由DNA聚合酶催化
D.若一条链的G+C占47%,则另一条链的A+T也占47%
3.★★★(2023浙江6月选考,16,2分)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方式修复,机制如图所示。着色性干皮症(XP)患者的NER酶系统存在缺陷,受阳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炎症等症状。患者幼年发病,20岁后开始发展成皮肤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复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B.填补缺口时,新链合成以5'到3'的方向进行
C.D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后进行修复,对细胞最有利
D.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
4.★★★(2022海南,11,3分)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
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
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
5.★★★★新思维·单链延伸暂停现象(2023山东,5,2分)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
B.甲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
C.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
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
6.★★★(2021全国甲,30,9分)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备了DNA片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
(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
(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
三年模拟
7.★(2025届广西南宁摸底,1)科学家发现,现代人类的两个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最多只有1.5%,这些DNA可能是现代人类真正区别的最重要线索。下列关于人体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脱氧核糖由C、H、O、N、P构成
B.DNA的两条单链方向相反,链间的碱基以氢键连接
C.DNA分子中的每一个磷酸都与两个脱氧核糖连接
D.遗传信息鉴定检测的是特定基因的碱基种类
8.★★(2025届重庆南开中学三测,13)中国南瓜曲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如图为其DNA的复制过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增殖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B.过程③不需要新合成引物
C.该病毒复制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模板、能量、原料和酶等
D.若该病毒共有脱氧核苷酸5 000个,其中A占30%,则经由①~④的复制过程,需消耗A 3 000个 
9.★★(2024届湖南长郡中学月考,8)如图为生物体内常见的两种DNA结构模式:A型属于左手螺旋,B型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右手螺旋。A型常见于高盐或脱水情况下;B型常见于生理盐水以及92%相对湿度下。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
B.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
C.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DNA的空间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
D.A型DNA与B型DNA均由两条同向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10.★★★(2025届四川雅安零诊,13)核糖核苷酸(NMP)和脱氧核苷酸(dNMP)的结构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若dNMP的3'—OH脱氧成—H,则生成了双脱氧核苷酸(ddNM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MP和dNMP可以在线粒体中参与合成核酸
B.转录时,游离的NMP添加到RNA链的3'—OH端
C.若ddNMP掺入正在合成的DNA链中,则不会影响DNA的正常复制
D.若DNA一条链的序列是5'-TTGAC-3',则互补链的序列是5'-GTCAA-3'
11.★★★(2025届四川成都七中期中,17)DNA复制始于基因组中的复制起点,即启动蛋白的靶标位点。一旦复制起点被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DNA复制时,往往以复制起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关于DNA复制过程中两条子链是如何延伸的,有观点认为延伸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的短片段子链需要由DNA连接酶连接。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链的b端是3'端,d端是5'端
B.以甲链作为模板合成的新链和乙链的嘌呤比例不同
C.该复制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甲链对应的完整子链的合成至少需要两种酶催化
12.★★★(2025届天津五区县期中联考,14)如图为某细胞中某基因结构图,其中一条链被15N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会作用于①②
B.该DNA用含15N的原料复制2代后,含15N的DNA占3/4
C.在该基因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DNA分子中腺嘌呤的比例越低,DNA结构越稳定
13.★★★(2025届福建福州质检,7)冈崎等人发现DNA的一条链是“半不连续”复制的。复制时,以若干小段的RNA为引物,先在DNA模板链上合成一些短的片段(被称为“冈崎片段”),通过酶去除RNA引物后再用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替换,最后将冈崎片段连接成与母链等长的新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作为复制的模板
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均由3'→5'的方向延伸
C.有丝分裂后期,复制出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开后被拉向细胞的两极
D.冈崎片段上的引物被切除和替换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成长链
第9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五年高考
1.★(2022海南,13,3分)某团队从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  )
材料及标记
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实 验 组 ① 未标记 15N标记
② 32P标记 35S标记
③ 3H标记 未标记
④ 35S标记 未标记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④和③
答案 C 
2.★(2021全国乙,5,6分)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答案 D 
3.★★新教材·加法原理(2024甘肃,5,3分)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关于证明蛋白质和核酸哪一种是遗传物质的系列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致死的S型菌株的DNA分子在小鼠体内可使R型活菌的相对性状从无致病性转化为有致病性
B.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自变量控制的“加法原理”,将“S型菌DNA+DNA酶”加入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结果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发现其DNA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自身原料和酶完成自我复制
D.烟草花叶病毒实验中,以病毒颗粒的RNA和蛋白质互为对照进行侵染,结果发现自变量RNA分子可使烟草出现花叶病斑性状
答案 D 
三年模拟
4.★★★(2025届湖南长郡中学月考,12)如图为肺炎链球菌不同品系间的转化,在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导致S型菌DNA氢键被破坏,因而断裂为多个较短的DNA片段
B.加入S型菌的DNA和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
C.S型菌中的capS进入R型菌,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D.capS基因控制多糖类荚膜的形成体现了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 C 
第2节 DNA的结构与复制
五年高考
1.★(2022重庆,4,2分)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  )
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半保留复制
答案 D 
2.★★(2024浙江6月选考,9,2分)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B.双链DNA中T占比越高,DNA热变性温度越高
C.两条链之间的氢键形成由DNA聚合酶催化
D.若一条链的G+C占47%,则另一条链的A+T也占47%
答案 A 
3.★★★(2023浙江6月选考,16,2分)紫外线引发的DNA损伤,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方式修复,机制如图所示。着色性干皮症(XP)患者的NER酶系统存在缺陷,受阳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炎症等症状。患者幼年发病,20岁后开始发展成皮肤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复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B.填补缺口时,新链合成以5'到3'的方向进行
C.DNA有害损伤发生后,在细胞增殖后进行修复,对细胞最有利
D.随年龄增长,XP患者几乎都会发生皮肤癌的原因,可用突变累积解释
答案 C 
4.★★★(2022海南,11,3分)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
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
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
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
答案 D 
5.★★★★新思维·单链延伸暂停现象(2023山东,5,2分)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
B.甲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
C.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
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
答案 D 
6.★★★(2021全国甲,30,9分)用一段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dA—Pα~Pβ~Pγ)等材料制备了DNA片段甲(单链),对W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了研究。实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人员在制备32P标记的DNA片段甲时,所用dATP的α位磷酸基团中的磷必须是32P,原因是                             
                             
                              。
(2)该研究人员以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染色体样品,在混合操作之前去除了样品中的RNA分子,去除RNA分子的目的是                             
                              。
(3)为了使片段甲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染色体样品中的W基因结合,需要通过某种处理使样品中的染色体DNA                              。
(4)该研究人员在完成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动物细胞内某基因的mRNA进行了检测,在实验过程中用某种酶去除了样品中的DNA,这种酶是      。
答案 (1)合成DNA时,dATP先水解成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远离A的β位和γ位的磷酸基团脱离形成游离的磷酸,只有α位的磷酸基团会参与形成DNA (2)避免RNA与DNA片段甲形成杂交分子,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造成干扰 (3)变性解链为单链 (4)DNA酶(或答DNA水解酶)
三年模拟
7.★(2025届广西南宁摸底,1)科学家发现,现代人类的两个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差异最多只有1.5%,这些DNA可能是现代人类真正区别的最重要线索。下列关于人体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脱氧核糖由C、H、O、N、P构成
B.DNA的两条单链方向相反,链间的碱基以氢键连接
C.DNA分子中的每一个磷酸都与两个脱氧核糖连接
D.遗传信息鉴定检测的是特定基因的碱基种类
答案 B 
8.★★(2025届重庆南开中学三测,13)中国南瓜曲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如图为其DNA的复制过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的增殖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B.过程③不需要新合成引物
C.该病毒复制过程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模板、能量、原料和酶等
D.若该病毒共有脱氧核苷酸5 000个,其中A占30%,则经由①~④的复制过程,需消耗A 3 000个 
答案 B 
9.★★(2024届湖南长郡中学月考,8)如图为生物体内常见的两种DNA结构模式:A型属于左手螺旋,B型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右手螺旋。A型常见于高盐或脱水情况下;B型常见于生理盐水以及92%相对湿度下。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
B.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
C.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DNA的空间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
D.A型DNA与B型DNA均由两条同向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答案 C 
10.★★★(2025届四川雅安零诊,13)核糖核苷酸(NMP)和脱氧核苷酸(dNMP)的结构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若dNMP的3'—OH脱氧成—H,则生成了双脱氧核苷酸(ddNM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NMP和dNMP可以在线粒体中参与合成核酸
B.转录时,游离的NMP添加到RNA链的3'—OH端
C.若ddNMP掺入正在合成的DNA链中,则不会影响DNA的正常复制
D.若DNA一条链的序列是5'-TTGAC-3',则互补链的序列是5'-GTCAA-3'
答案 C 
11.★★★(2025届四川成都七中期中,17)DNA复制始于基因组中的复制起点,即启动蛋白的靶标位点。一旦复制起点被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DNA复制时,往往以复制起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关于DNA复制过程中两条子链是如何延伸的,有观点认为延伸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的短片段子链需要由DNA连接酶连接。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链的b端是3'端,d端是5'端
B.以甲链作为模板合成的新链和乙链的嘌呤比例不同
C.该复制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甲链对应的完整子链的合成至少需要两种酶催化
答案 B 
12.★★★(2025届天津五区县期中联考,14)如图为某细胞中某基因结构图,其中一条链被15N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会作用于①②
B.该DNA用含15N的原料复制2代后,含15N的DNA占3/4
C.在该基因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DNA分子中腺嘌呤的比例越低,DNA结构越稳定
答案 D 
13.★★★(2025届福建福州质检,7)冈崎等人发现DNA的一条链是“半不连续”复制的。复制时,以若干小段的RNA为引物,先在DNA模板链上合成一些短的片段(被称为“冈崎片段”),通过酶去除RNA引物后再用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替换,最后将冈崎片段连接成与母链等长的新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作为复制的模板
B.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均由3'→5'的方向延伸
C.有丝分裂后期,复制出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开后被拉向细胞的两极
D.冈崎片段上的引物被切除和替换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成长链
答案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