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13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13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02 10: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第3部分 稳态与调节
第13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五年高考
1.★★(2024浙江6月选考,12,2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关于淋巴细胞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淋巴(液)  
B.只存在于血浆和淋巴(液)
C.只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  
D.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2.★★(2024湖北,9,2分)磷酸盐体系(HP/H2P)和碳酸盐体系(HC/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HC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3.★★(2022广东,3,2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4.★★★(2023河北,8,2分)小鼠注射某药物造成肾功能异常,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血浆蛋白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蛋白丢失可造成血液中抗体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
B.血浆蛋白减少造成血浆渗出至组织液的水增多
C.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高于血浆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
D.小鼠肾功能衰竭时,血浆中尿素氮升高
5.★★★(2021重庆,13,2分)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淋巴液)和血浆
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6.★★★★(2022湖北,19,2分)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
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
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
三年模拟
7.★★(2025届广东珠海摸底,6)肌肉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有一部分会被转移至肝脏重新形成葡萄糖或者糖原,还有极少部分会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的乳酸转运至肝细胞要经过组织液
B.乳酸的产生过程及其分布均位于内环境中
C.乳酸含量的增加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D.含有乳酸的尿液和汗液都属于细胞外液
8.★★(2025届安徽A10联盟联考,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乙酰胆碱、性激素、抗体和酶等信息分子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与NaHCO3等缓冲物质有关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参与
9.★★★(2024届贵州贵阳适应性测试,8)临床上检测血肌酐(血液中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正常值有一定的参考范围(57~111 μmol/L),血肌酐除来自人体肌肉组织代谢,还来自肉类食物,血肌酐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大多通过组织液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血浆
B.参考范围值说明内环境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且存在着个体差异
C.剧烈运动或者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血肌酐的含量偏高
D.血肌酐含量偏低患者需增加营养补充,多摄入鸡、鱼等肉类食物
10.★★★(2024届甘肃一模,8)稳态应激态是指生命体的一个稳态被破坏时,为维持生理机能的不致崩溃而逐渐形成的另一个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漠中的动物可调节自身体温上升,以减少出汗来应对高温缺水的状态
B.生命体可从稳态应激态恢复到稳态,如高血压经药物治疗恢复到正常血压
C.稳态应激态可形成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相对于原有的稳态来说更加稳定
D.生物体的内环境稳态被干扰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进行调节
11.★★★(2024届河北部分高中调研,13)过量的组织液滞留在组织间隙会引发组织水肿。下列关于组织水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B.淋巴液流向组织液中的量增多,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C.静脉注射白蛋白并配合利尿剂可能会缓解组织水肿现象
D.若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12.★★★★(2025届湖北“宜荆荆恩”四地摸底,9)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血浆HC过高,pH升高。呼吸性碱中毒是指因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CO2分压减少,导致pH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可以通过注射安全浓度的稀盐酸来缓解血浆pH升高的情况
B.给呼吸阻碍的呼吸性碱中毒患者输入O2时,可采用含有5% CO2的混合气体
C.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的呼吸和肾的滤过排泄等密切相关
D.人从高原突然进入富氧环境时,血液中含氧量增加可诱发呼吸性碱中毒
第3部分 稳态与调节
第13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五年高考
1.★★(2024浙江6月选考,12,2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关于淋巴细胞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于淋巴(液)  
B.只存在于血浆和淋巴(液)
C.只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  
D.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答案 D 
2.★★(2024湖北,9,2分)磷酸盐体系(HP/H2P)和碳酸盐体系(HC/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HC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答案 C 
3.★★(2022广东,3,2分)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答案 A 
4.★★★(2023河北,8,2分)小鼠注射某药物造成肾功能异常,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血浆蛋白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蛋白丢失可造成血液中抗体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
B.血浆蛋白减少造成血浆渗出至组织液的水增多
C.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高于血浆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
D.小鼠肾功能衰竭时,血浆中尿素氮升高
答案 C 
5.★★★(2021重庆,13,2分)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淋巴液)和血浆
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答案 A 
6.★★★★(2022湖北,19,2分)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
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
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
答案 A 
三年模拟
7.★★(2025届广东珠海摸底,6)肌肉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有一部分会被转移至肝脏重新形成葡萄糖或者糖原,还有极少部分会通过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的乳酸转运至肝细胞要经过组织液
B.乳酸的产生过程及其分布均位于内环境中
C.乳酸含量的增加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D.含有乳酸的尿液和汗液都属于细胞外液
答案 A 
8.★★(2025届安徽A10联盟联考,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乙酰胆碱、性激素、抗体和酶等信息分子
B.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与NaHCO3等缓冲物质有关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参与
答案 A 
9.★★★(2024届贵州贵阳适应性测试,8)临床上检测血肌酐(血液中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正常值有一定的参考范围(57~111 μmol/L),血肌酐除来自人体肌肉组织代谢,还来自肉类食物,血肌酐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并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大多通过组织液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血浆
B.参考范围值说明内环境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且存在着个体差异
C.剧烈运动或者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血肌酐的含量偏高
D.血肌酐含量偏低患者需增加营养补充,多摄入鸡、鱼等肉类食物
答案 A 
10.★★★(2024届甘肃一模,8)稳态应激态是指生命体的一个稳态被破坏时,为维持生理机能的不致崩溃而逐渐形成的另一个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漠中的动物可调节自身体温上升,以减少出汗来应对高温缺水的状态
B.生命体可从稳态应激态恢复到稳态,如高血压经药物治疗恢复到正常血压
C.稳态应激态可形成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相对于原有的稳态来说更加稳定
D.生物体的内环境稳态被干扰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进行调节
答案 C 
11.★★★(2024届河北部分高中调研,13)过量的组织液滞留在组织间隙会引发组织水肿。下列关于组织水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B.淋巴液流向组织液中的量增多,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C.静脉注射白蛋白并配合利尿剂可能会缓解组织水肿现象
D.若血红蛋白进入血浆,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答案 C 
12.★★★★(2025届湖北“宜荆荆恩”四地摸底,9)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血浆HC过高,pH升高。呼吸性碱中毒是指因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CO2分压减少,导致pH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可以通过注射安全浓度的稀盐酸来缓解血浆pH升高的情况
B.给呼吸阻碍的呼吸性碱中毒患者输入O2时,可采用含有5% CO2的混合气体
C.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的呼吸和肾的滤过排泄等密切相关
D.人从高原突然进入富氧环境时,血液中含氧量增加可诱发呼吸性碱中毒
答案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